第201章 不滿
穿成農夫,從服徭役開始進步 作者:白菜燉蘑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淩雲站在點兵台上,大聲道:“向大家介紹一下,站在我身邊的這位是從營州來的監軍王翰王大人,他來上任時還給大夥兒帶了軍餉,現在,咱們就將這筆軍餉發了。”
眾人一聽有軍餉可以領,立刻歡唿起來。
十二月發過一次軍餉後,李淩雲沒有再發餉銀,如今算來,也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
不知道這次他們能領到多少銀子。
守捉兵還好,有李淩雲給他們私掏腰包發餉,虎嘯營的眾人已經有三個月沒見過餉銀了,自然十分期待。
若節帥能將所有的餉銀補齊,那就有六兩銀子,也算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了。
大夥兒翹首以盼的望著李淩雲,等著他讓人上去領銀子。
李淩雲沒有耽擱時間,繼續說道:“王監軍這次帶來了一萬兩銀子,扣除從柳氏商行借的糧食和石炭錢,每人可分得三兩銀子,各位隊正上前來,將你們隊的銀子領走。”
眾人一聽隻有三兩,立刻不願意了。
虎嘯營那邊有人看了李淩雲和邵旭一眼,高聲喊道:\"我們已經有三個月沒有發軍餉了,怎麽隻有三兩?剩下三兩去哪裏了!\"
“就是,我們辛辛苦苦的駐守邊疆,憑什麽扣我們的銀子!”
“將老子的餉銀還迴來!”
人群內接連響起的三道聲音讓原本因為領了三兩銀子而開懷的眾人皆是一愣。
他們平時就沒領過足額軍餉,一兩雖然較之以往少了些,但如今他們遠離營州,能領一兩也不錯了。
可轉念一想,李淩雲給守捉兵發餉銀的時候都是足額發放的,憑什麽到了他們身上,營州方麵就要扣自己的銀子?
這麽一想,眾人立刻不滿了起來。
他們比營州那幫人辛苦很多,甚至差點凍死餓死在這個冬季,憑什麽領軍餉的時候就要比別人少?
想到這兒,台下不滿的聲音更多了。
“將我們的餉銀還迴來!”
“狗官,是不是你貪墨了我們的軍餉!趕快還給我們!”
“還錢!再不還錢,老子將你的頭擰下來!”
“還錢!軍餉都沒帶齊,你監什麽軍!”
台下眾人的憤怒嚇壞了王翰,他哆哆嗦嗦的躲到李淩雲身後,顫聲道:“李……李守捉,我……我沒有貪大夥兒的銀子。”
天可憐見,他是真的沒有貪墨這些人的軍餉啊。
安山隻給了五千兩,剩下五千兩還是他爭取來的!就連他幹爹想從裏麵抽一點都被他想辦法拒絕了,這些人怎麽能誣陷人呢!
他原本想著,一萬兩應該能保命了,看現在這架勢,怎麽感覺他們還是想撕了自己?
他不想死啊!
想到這兒他一把抓住李淩雲的胳膊,焦急道:“李守捉,你相信我,我真的沒有貪墨大夥兒的銀子,安節帥原本隻給了五千兩,剩下五千兩還是我爭取來的,不信你可以親自去營州找藍常懷問。”
李淩雲抬高聲音驚訝道:“你說的是真的?節帥隻給了五千兩餉銀,剩下五千兩是你為大夥兒爭來的?”
他這一出聲,校場上的士兵立刻止了聲,都豎起耳朵聽起來。
王翰感覺身上的壓力頓時減輕了不少,他忙點頭:“是真的,節帥給了五千兩銀子,剩下五千兩真的是我爭取來的。”
“放肆!你居然敢誣陷節帥!”
李淩雲大聲嗬斥,王翰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守捉兵從成立到現在已經有半年之久,從沒有領過軍餉,虎嘯營的眾將士也有三個月沒有領軍餉了,節帥怎麽可能隻給五千兩銀子?定是你貪墨了銀子,卻誣陷節帥說他沒有給軍餉!”
“我冤枉啊!節帥真的隻給了五千兩,不信你可以去營州打聽,我真的沒騙你。”
王翰心亂如麻,早知道守捉城這麽危險,他說什麽也不會來這裏,大不了被安山給臭罵一頓,反正有幹爹在,他不可能殺了自己。
可是這裏不一樣,這幫大頭兵一言不合就真的敢殺自己啊!
李淩雲將信將疑道:“真的?”
王翰立刻點頭如搗蒜:“真的,若我有半句假話,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李淩雲哈哈一笑,彎腰將他扶起:“王監軍,我信你,起來吧,地上涼。”
王翰扯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臉,擦了擦臉上的汗站直的身子。
台下的眾人聽到王翰的話,對他的不滿轉嫁到了安山身上。
“節帥這什麽意思?憑什麽扣我們的軍餉?”
“我們在營州時,每月至少還能領到一兩五錢銀子,到了這裏怎麽不增反降了?”
“中軍的人每月都能領到足額的軍餉,以前我們也就比他們少四五百文,現在卻要少一兩,憑什麽我們吃了更多的苦,領到的餉銀卻隻有他們的一半?我不服!”
“不服!”
“不服!”
王翰望著下麵再次變得憤怒的眾人,嘴裏不停碎碎念:“惱吧,惱吧,惱了安山就不能殺我了哦。”
李淩雲抬手壓下眾人躁動的聲音,揚聲道:“行了,安節帥可能也有他的難處,缺你們的軍餉我和邵校尉會幫你們爭取,若實在爭取不來,我們也會想辦法補給你們。時間也不早了,都去訓練吧。”
眾人一聽,也不再鬧了,聽話的跟著各自的隊正去訓練了。
若是別人說這話他們是不信的,但李淩雲這麽說,他們信。
王翰望著瞬間乖覺下來的隊伍,震驚的張大了嘴巴。
李淩雲什麽意思?他要給大夥兒補發軍餉?他有錢嗎?
怎麽其他人聽到他的話居然就信了?
雖然李淩雲說要從安山那兒爭取,但他知道,短時間內,安山不可能再往守捉城撥錢,因為他手裏是真的沒錢了。
今年冬天,安山從流民中挑了一些身子相對健壯的人充入了盧龍軍和長隆軍。這些人的武器糧草都得準備,讓原本就手頭緊張的安山更加拮據了。
這就導致,一些人沒法領到足夠的軍餉。
盧龍軍和長隆軍是安山的倚仗,自然不能削減軍餉,那怎麽辦呢?隻能從其他地方削減了。
幾處守捉城的士兵就倒黴了,他們大多都不是兩軍之人,自然就成了那個被剝削的人選。
眾人一聽有軍餉可以領,立刻歡唿起來。
十二月發過一次軍餉後,李淩雲沒有再發餉銀,如今算來,也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
不知道這次他們能領到多少銀子。
守捉兵還好,有李淩雲給他們私掏腰包發餉,虎嘯營的眾人已經有三個月沒見過餉銀了,自然十分期待。
若節帥能將所有的餉銀補齊,那就有六兩銀子,也算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了。
大夥兒翹首以盼的望著李淩雲,等著他讓人上去領銀子。
李淩雲沒有耽擱時間,繼續說道:“王監軍這次帶來了一萬兩銀子,扣除從柳氏商行借的糧食和石炭錢,每人可分得三兩銀子,各位隊正上前來,將你們隊的銀子領走。”
眾人一聽隻有三兩,立刻不願意了。
虎嘯營那邊有人看了李淩雲和邵旭一眼,高聲喊道:\"我們已經有三個月沒有發軍餉了,怎麽隻有三兩?剩下三兩去哪裏了!\"
“就是,我們辛辛苦苦的駐守邊疆,憑什麽扣我們的銀子!”
“將老子的餉銀還迴來!”
人群內接連響起的三道聲音讓原本因為領了三兩銀子而開懷的眾人皆是一愣。
他們平時就沒領過足額軍餉,一兩雖然較之以往少了些,但如今他們遠離營州,能領一兩也不錯了。
可轉念一想,李淩雲給守捉兵發餉銀的時候都是足額發放的,憑什麽到了他們身上,營州方麵就要扣自己的銀子?
這麽一想,眾人立刻不滿了起來。
他們比營州那幫人辛苦很多,甚至差點凍死餓死在這個冬季,憑什麽領軍餉的時候就要比別人少?
想到這兒,台下不滿的聲音更多了。
“將我們的餉銀還迴來!”
“狗官,是不是你貪墨了我們的軍餉!趕快還給我們!”
“還錢!再不還錢,老子將你的頭擰下來!”
“還錢!軍餉都沒帶齊,你監什麽軍!”
台下眾人的憤怒嚇壞了王翰,他哆哆嗦嗦的躲到李淩雲身後,顫聲道:“李……李守捉,我……我沒有貪大夥兒的銀子。”
天可憐見,他是真的沒有貪墨這些人的軍餉啊。
安山隻給了五千兩,剩下五千兩還是他爭取來的!就連他幹爹想從裏麵抽一點都被他想辦法拒絕了,這些人怎麽能誣陷人呢!
他原本想著,一萬兩應該能保命了,看現在這架勢,怎麽感覺他們還是想撕了自己?
他不想死啊!
想到這兒他一把抓住李淩雲的胳膊,焦急道:“李守捉,你相信我,我真的沒有貪墨大夥兒的銀子,安節帥原本隻給了五千兩,剩下五千兩還是我爭取來的,不信你可以親自去營州找藍常懷問。”
李淩雲抬高聲音驚訝道:“你說的是真的?節帥隻給了五千兩餉銀,剩下五千兩是你為大夥兒爭來的?”
他這一出聲,校場上的士兵立刻止了聲,都豎起耳朵聽起來。
王翰感覺身上的壓力頓時減輕了不少,他忙點頭:“是真的,節帥給了五千兩銀子,剩下五千兩真的是我爭取來的。”
“放肆!你居然敢誣陷節帥!”
李淩雲大聲嗬斥,王翰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守捉兵從成立到現在已經有半年之久,從沒有領過軍餉,虎嘯營的眾將士也有三個月沒有領軍餉了,節帥怎麽可能隻給五千兩銀子?定是你貪墨了銀子,卻誣陷節帥說他沒有給軍餉!”
“我冤枉啊!節帥真的隻給了五千兩,不信你可以去營州打聽,我真的沒騙你。”
王翰心亂如麻,早知道守捉城這麽危險,他說什麽也不會來這裏,大不了被安山給臭罵一頓,反正有幹爹在,他不可能殺了自己。
可是這裏不一樣,這幫大頭兵一言不合就真的敢殺自己啊!
李淩雲將信將疑道:“真的?”
王翰立刻點頭如搗蒜:“真的,若我有半句假話,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李淩雲哈哈一笑,彎腰將他扶起:“王監軍,我信你,起來吧,地上涼。”
王翰扯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臉,擦了擦臉上的汗站直的身子。
台下的眾人聽到王翰的話,對他的不滿轉嫁到了安山身上。
“節帥這什麽意思?憑什麽扣我們的軍餉?”
“我們在營州時,每月至少還能領到一兩五錢銀子,到了這裏怎麽不增反降了?”
“中軍的人每月都能領到足額的軍餉,以前我們也就比他們少四五百文,現在卻要少一兩,憑什麽我們吃了更多的苦,領到的餉銀卻隻有他們的一半?我不服!”
“不服!”
“不服!”
王翰望著下麵再次變得憤怒的眾人,嘴裏不停碎碎念:“惱吧,惱吧,惱了安山就不能殺我了哦。”
李淩雲抬手壓下眾人躁動的聲音,揚聲道:“行了,安節帥可能也有他的難處,缺你們的軍餉我和邵校尉會幫你們爭取,若實在爭取不來,我們也會想辦法補給你們。時間也不早了,都去訓練吧。”
眾人一聽,也不再鬧了,聽話的跟著各自的隊正去訓練了。
若是別人說這話他們是不信的,但李淩雲這麽說,他們信。
王翰望著瞬間乖覺下來的隊伍,震驚的張大了嘴巴。
李淩雲什麽意思?他要給大夥兒補發軍餉?他有錢嗎?
怎麽其他人聽到他的話居然就信了?
雖然李淩雲說要從安山那兒爭取,但他知道,短時間內,安山不可能再往守捉城撥錢,因為他手裏是真的沒錢了。
今年冬天,安山從流民中挑了一些身子相對健壯的人充入了盧龍軍和長隆軍。這些人的武器糧草都得準備,讓原本就手頭緊張的安山更加拮據了。
這就導致,一些人沒法領到足夠的軍餉。
盧龍軍和長隆軍是安山的倚仗,自然不能削減軍餉,那怎麽辦呢?隻能從其他地方削減了。
幾處守捉城的士兵就倒黴了,他們大多都不是兩軍之人,自然就成了那個被剝削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