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在臨羨書院,劉如默是默默無聞,極其普通的。


    有一段時間,他一度覺得前途渺茫,覺得自己後年能過會試的可能性極其小。


    看著那些成群結伴的書生,劉如默心裏產生了一種落差感。


    他努力想要融入到那些書生中去,可是其他書生倒是客氣友善,可是客氣中總帶著些許疏離。


    他本就是從小村落來的,又沒有什麽身家背景,要引人注意實在太難。


    就在劉如默百般質疑自己的人生時,書院有書生和他說,有一個姑娘找他。


    劉如默想,在京城他並不認識什麽姑娘,可能是那個書生聽錯了。


    可是那個書生說,那個姑娘點名就是找他。


    劉如默問那個姑娘的樣貌,那書生說那姑娘蒙著麵,看不清模樣。


    話是這麽說,可是書生眼裏卻充滿豔羨,好像特別羨慕他有這樣的姑娘來找。


    劉如默還是出去見那找他的姑娘了。


    那一襲素衣的女子雖然蒙著麵,但劉如默還是認出她是誰來。


    這是翠翠。


    翠翠會來臨羨書院找他,這是他從未想過的事。


    當年在萃林書院,他就一次都沒見過翠翠。


    有書生好奇的探出頭看著他和翠翠。


    劉如默想了想,還是帶著翠翠去隱蔽處說話。


    翠翠樣貌好,即使蒙了麵,也能看出她是個美人。


    想到這兒,劉如默又笑了。


    他從未記住過翠翠的樣貌,隻知道她很美,想來她是施了什麽術法的。


    就是不把她拉到隱蔽處,她也不會有太多危險。


    因為她的樣貌看過就忘,根本很難記住,他把她帶到隱蔽處根本是多此一舉,反而讓人徒增遐想。


    劉如默在那兒胡思亂想的時候,翠翠卻從袖中掏出一隻精致的大荷包遞給了他。


    劉如默好奇的接過,捏了捏後,發現荷包中的東西是一粒一粒的。


    劉如默打開荷包一看,隻見荷包中都是珍珠。


    每顆竟有大拇指般大小。


    劉如默急忙把裝著明珠的荷包還給翠翠,翠翠卻硬是把荷包塞還給劉如默。


    “這些珍珠對我無用。”翠翠對劉如默道:“也許有朝一日你能用到。”


    “在下一個讀書人,要這些東西做什麽?”劉如默道:“姑娘還是將這些珍珠帶迴吧。”


    翠翠卻說,不是珍珠對劉如默無用,而是劉如默無用。


    臨羨書院應該是劉如默施展抱負的平台,而不該是埋沒他才華的厚土。


    “要知道到了這個書院是這樣的境地,公子不如一直留在萃林書院,反而來得清淨。”翠翠道:“至少心思還在念書上,到時候奮力一搏,也有考取的可能。”


    劉如默想,的確是這樣的。


    來到臨羨書院後,他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廢了。


    看到的遇到的不同,想的也不同。


    可是真要他離開臨羨書院迴去萃林書院,他又不甘心。


    因為他知道,留在臨羨書院的益處,是遠遠大過迴萃林書院的。


    隻要他真的融入這個書院氛圍。


    可是他做不到。


    又或者說,他根本沒有嚐試著去做。


    翠翠和劉如默說了不少的話,她邊說邊信步走著,劉如默連她臉上的麵紗是什麽時候摘掉的都不甚清楚。


    等到話說的差不多的時候,劉如默看向翠翠那張精致的臉,彎彎的眉眼比畫中人來得更加生動俏皮。


    “看夠了嗎?”翠翠這般問劉如默。


    劉如默看著眉眼含笑的翠翠,忍不住道:“我遲早還是會忘了你的模樣吧。”


    翠翠並沒有否認。


    “既然這樣,我多看一會兒應該沒什麽關係。”劉如默道:“反正遲早會忘記。”


    “多讀了幾年書,和以前的確大不相同。”翠翠道:“要是以前,你根本不敢和我說這樣的話。”


    劉如默送走了翠翠,那袋子明珠他還是收下了。


    他能做的,就是盡量不用到那袋明珠。


    不然真的應了翠翠那句話,他真的沒有用。


    翠翠來過之後,很多書生向劉如默打探,來見他那位姑娘和他是什麽樣的關係。


    劉如默隻說是他表妹,這次來京城探親,順路來看看他。


    開始有人約劉如默出去喝酒,旁敲側擊的問他這個“表妹”的事。


    劉如默應了邀約。


    喝了幾次酒後,那些書生沒問出太多關於劉如默表妹的事,卻和劉如默做了好友。


    因為他們覺得,劉如默那蒙著臉的表妹雖然長得好,但劉如默這個人更加有意思。


    這個劉如默,也是有幾分真才實學的。


    劉如默在臨羨書院小有名氣,是從學院長拿起他的文章細讀之後誇他日後必有大作為開始。


    那日先生臨場出了個道與憂民的試題,u看書.uukanshu讓他們當初寫下文章,當劉如默奮筆疾書的時候,書院院長進來了。


    他走到劉如默的身邊,俯身看了會兒他寫的文章,看到後來,竟奪下劉如默的筆,捧起他的文章細讀,他說劉如默文章寫的好,又很有自己的想法。


    書院院長對劉如默似乎格外垂青,他經常讓劉如默帶著文章來找他,他親自給劉如默批閱並修改。


    如此幾次後,書院裏都傳劉如默極其有文采,他的文章大家爭相借閱。


    弄得劉如默想要把文章寫的含糊些,都不好意思。


    其實劉如默並不覺得那日寫的文章到底有多好,隻是它能被書院院長認可,自有它的可取之處。


    劉如默的名氣漸漸傳出臨羨書院,他開始在京城小有名氣。


    他也不恃才自傲,除了寫文章學習之外,有時也會跟著同窗參加一些詩會,多認識一些人。


    這一年會試,劉如默中了探花,所有同窗好友都向他恭賀。


    二十二歲的探花,豐神俊秀,風姿將四十多歲的狀元和五十多歲的榜眼都壓了下去。


    皇帝在禦花園賜宴,招待那些新的門生,前三甲得到了皇帝賞賜的禦酒。


    狀元和榜眼的酒都是皇後親自遞過的,探花郎的酒卻由皇後身邊那個穿著鵝黃色衣裳的女子親自遞過。


    劉如默看著那彎起的眉眼,一時間忘了接過酒謝恩。


    畫中人的眉眼嘴鼻和眼前的人重合在一起,他從未想過,她穿上華服是這樣的好看。


    這一次,他覺得她的樣貌格外清晰,他想,他再也不會忘記她的樣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請給五星好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甜甜甜甜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甜甜甜甜的並收藏快穿之請給五星好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