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令智昏,這劉如默不是一個被美色衝昏了頭的傻書生。
翠翠微彎起眼,璀璨的眼眸看著一言不發的劉如默,道:“翠翠借口投宿,隻是為了找個理由接近公子,公子可知?”
劉如默沉默了許久,才問道:“姑娘接近在下,所求為何?”
“報恩的同時,順便求一份真心。”翠翠凝視著劉如默,道:“這是翠翠接近公子的目的。”
劉如默皺眉看向翠翠,道:“姑娘不必如此,那幅畫隻是年少興起之作,能從畫裏出來,是姑娘的造化。姑娘不必想著報恩,在下受不起。”
翠翠微笑著看著劉如默。
他把她當成他畫出的女子了。
“公子怕我?”翠翠挑眉看向劉如默,道:“我並不會傷害公子,公子隻管放心。”
劉如默看了翠翠一會兒,並未吱聲。
這畫中女子容顏太盛,雖是他十四歲所想的絕代佳人,可是他十七歲再看,依舊看不習慣。
很容易讓人心神蕩漾。
非禮勿視。
這般想著,劉如默輕輕撇開了頭。
“我是什麽樣的,日子久了,公子自然會知道了。”翠翠含笑看著劉如默,道:“我提前告誡公子一下,不必想著避開我,像我們這樣的,真想糾纏某一個人,是很容易的。”
劉如默看向翠翠,道:“姑娘纏著我為何?能否直接說出來意?”
翠翠笑道:“我已經說過了。”
翠翠離開了落霞村,她迴到了羽翎島找到了她的父母。
如前世一般,為了避免麻煩,她讓父母給她施了術法,見到她的所有人都會忘記她的容貌。
確保不會惹出無謂的麻煩後,翠翠迴到了落霞村。
她買下了劉如默附近的住房,成了劉如默的新鄰居。
一開始劉如默還有些畏懼她,成日待在家中鮮少出來。
這樣過了三個月後,劉如默終於對她放寬了心。
翠翠坐在牆頭,見到在院中看書的劉如默,她輕聲喊道:“公子,我們聊會兒。”
要是以前,劉如默會捧著書直接進屋。
可是今天,劉如默遲疑的看了翠翠一會兒,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書。
他不去看翠翠的臉,卻抬著頭保持著對話的姿勢。
“我還以為公子會借口訪友遠離與我。”翠翠站在院外看著劉如默,道:“沒想到公子就一直待在家中,出門的次數都變少了。”
劉如默苦笑了下,輕輕拍了拍手中的書。
他臉上的笑意未盡,翠翠卻直接從牆上飄下,輕飄飄的立在劉如默麵前。
饒是知道眼前的女子不是一般人,可是看到她這麽輕鬆的過了這並不算低的牆,劉如默還是有些吃驚。
這個叫翠翠的畫中女子坐在牆頭,他還能想她是爬梯子上去的。
她當著他的麵從這麽高的牆上飄下,卻不得不讓他正視她不是正常女子這個事實了。
就在劉如默心裏七上八下的時候,翠翠直接奪過了劉如默手中的書,看了看封麵,選了兩首詩要劉如默背誦。
劉如默一開始不知翠翠是何意,隻是翠翠堅持,他隻能照做。
劉若默的詩倒是背的很流暢。
翠翠又選了同樣的主題,要劉如默自作一首詩。
劉如默低頭沉思了會兒,想出了一首詩。
雖比不上那些流傳的名詩,但劉如默做的詩也算雅致清新,仔細想來,還有些哲理在裏麵。
“詩倒是做的不錯。”翠翠微笑著看著劉如默,道:“海嶺之南,群山疊翠,後麵是什麽?”
劉如默怔住了,好半晌他才想起翠翠說的是什麽。
翠翠給劉如默繼續背下去的眼神。
劉如默苦思冥想許久,才想起接下來的詩文。
看著斷斷續續背誦詩文的劉如默,翠翠搖了搖頭:“你這念得是什麽書?”
劉如默在翠翠臉上看到了失望之情,不禁有些慚愧。
“這詩文是夫子最近教的。”劉如默道:“還不太熟。”
翠翠又問劉如默,大學之道是什麽。
這次劉如默很快就能將詩文內容背誦給翠翠聽了,他背的十分流暢,翠翠卻並無太多表示。
“你理解的大學之道是什麽呢?”翠翠看向劉如默,道:“大學之道化於無形,生活中見聞過哪些大學之道,你可否一一列出。”
劉如默又沉默了。
過了許久,他才支支吾吾的和翠翠說了幾句自己的見解。
翠翠敲著手中的書看著劉如默,既不說自己滿意,也不說自己不滿意。
劉如默沒想到自己會被一個女子這樣考倒。
明明不是特別難的問題,隻是他沒有準備好,這樣叫他對答,實在有些為難。
“種田的是農夫,打漁的是漁夫。公子是農夫還是漁夫又或是其他?”
“在下隻是個普通的讀書人。uu看書w.kanshu ”劉如默這般答道。
“公子念書念了有多久?”翠翠詢問劉如默。
劉如默想了想,道:“從我三歲啟蒙開始,到現在,有十四年了。”
“在田裏能掙來糧食的才算是農夫,在河裏能撈到足夠魚的,才算是漁夫。他們謀生的手段都能帶來看得見的收益,公子說自己是個讀書人,那你讀書又能帶來什麽呢?”
劉如默講了一堆,可都不能讓翠翠滿意。
“公子這般,隻能算是一個愛念書的人,不能算是真的讀書人。”
“走到書院裏,哪個都說自己是讀書人,不管是讀得好的,還是混日子的,都可以說自己以念書為生。”
“可是書念得好不好,到底又有誰知道?”翠翠道:“我聽人說,操童子業者,方為讀書人。若是功名未曾取得,充其量隻能算是個愛念書的人。”
“能以念書作為謀生手段的人,才有資格說自己是讀書人。”
劉如默一臉不以為然的樣子。
翠翠道:“通過了童生試,取得了秀才資格,可以減免賦稅,種田不需交租,每月還能到官府領極少數的銀錢。如果真的一心求學,節衣縮食也勉強度日,這就帶來收益了。”
“村裏的教書先生,再不濟也是個考不上舉人的秀才。若沒有秀才的名號在那兒,又有多少人願意交錢送孩子去學堂。”
“所以我說,考取秀才是自稱讀書人的最低標準。公子今年童生試未曾通過,沒有秀才功名在身,雖然念了十幾年的書,卻還不是一個正經的讀書人。”
翠翠微彎起眼,璀璨的眼眸看著一言不發的劉如默,道:“翠翠借口投宿,隻是為了找個理由接近公子,公子可知?”
劉如默沉默了許久,才問道:“姑娘接近在下,所求為何?”
“報恩的同時,順便求一份真心。”翠翠凝視著劉如默,道:“這是翠翠接近公子的目的。”
劉如默皺眉看向翠翠,道:“姑娘不必如此,那幅畫隻是年少興起之作,能從畫裏出來,是姑娘的造化。姑娘不必想著報恩,在下受不起。”
翠翠微笑著看著劉如默。
他把她當成他畫出的女子了。
“公子怕我?”翠翠挑眉看向劉如默,道:“我並不會傷害公子,公子隻管放心。”
劉如默看了翠翠一會兒,並未吱聲。
這畫中女子容顏太盛,雖是他十四歲所想的絕代佳人,可是他十七歲再看,依舊看不習慣。
很容易讓人心神蕩漾。
非禮勿視。
這般想著,劉如默輕輕撇開了頭。
“我是什麽樣的,日子久了,公子自然會知道了。”翠翠含笑看著劉如默,道:“我提前告誡公子一下,不必想著避開我,像我們這樣的,真想糾纏某一個人,是很容易的。”
劉如默看向翠翠,道:“姑娘纏著我為何?能否直接說出來意?”
翠翠笑道:“我已經說過了。”
翠翠離開了落霞村,她迴到了羽翎島找到了她的父母。
如前世一般,為了避免麻煩,她讓父母給她施了術法,見到她的所有人都會忘記她的容貌。
確保不會惹出無謂的麻煩後,翠翠迴到了落霞村。
她買下了劉如默附近的住房,成了劉如默的新鄰居。
一開始劉如默還有些畏懼她,成日待在家中鮮少出來。
這樣過了三個月後,劉如默終於對她放寬了心。
翠翠坐在牆頭,見到在院中看書的劉如默,她輕聲喊道:“公子,我們聊會兒。”
要是以前,劉如默會捧著書直接進屋。
可是今天,劉如默遲疑的看了翠翠一會兒,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書。
他不去看翠翠的臉,卻抬著頭保持著對話的姿勢。
“我還以為公子會借口訪友遠離與我。”翠翠站在院外看著劉如默,道:“沒想到公子就一直待在家中,出門的次數都變少了。”
劉如默苦笑了下,輕輕拍了拍手中的書。
他臉上的笑意未盡,翠翠卻直接從牆上飄下,輕飄飄的立在劉如默麵前。
饒是知道眼前的女子不是一般人,可是看到她這麽輕鬆的過了這並不算低的牆,劉如默還是有些吃驚。
這個叫翠翠的畫中女子坐在牆頭,他還能想她是爬梯子上去的。
她當著他的麵從這麽高的牆上飄下,卻不得不讓他正視她不是正常女子這個事實了。
就在劉如默心裏七上八下的時候,翠翠直接奪過了劉如默手中的書,看了看封麵,選了兩首詩要劉如默背誦。
劉如默一開始不知翠翠是何意,隻是翠翠堅持,他隻能照做。
劉若默的詩倒是背的很流暢。
翠翠又選了同樣的主題,要劉如默自作一首詩。
劉如默低頭沉思了會兒,想出了一首詩。
雖比不上那些流傳的名詩,但劉如默做的詩也算雅致清新,仔細想來,還有些哲理在裏麵。
“詩倒是做的不錯。”翠翠微笑著看著劉如默,道:“海嶺之南,群山疊翠,後麵是什麽?”
劉如默怔住了,好半晌他才想起翠翠說的是什麽。
翠翠給劉如默繼續背下去的眼神。
劉如默苦思冥想許久,才想起接下來的詩文。
看著斷斷續續背誦詩文的劉如默,翠翠搖了搖頭:“你這念得是什麽書?”
劉如默在翠翠臉上看到了失望之情,不禁有些慚愧。
“這詩文是夫子最近教的。”劉如默道:“還不太熟。”
翠翠又問劉如默,大學之道是什麽。
這次劉如默很快就能將詩文內容背誦給翠翠聽了,他背的十分流暢,翠翠卻並無太多表示。
“你理解的大學之道是什麽呢?”翠翠看向劉如默,道:“大學之道化於無形,生活中見聞過哪些大學之道,你可否一一列出。”
劉如默又沉默了。
過了許久,他才支支吾吾的和翠翠說了幾句自己的見解。
翠翠敲著手中的書看著劉如默,既不說自己滿意,也不說自己不滿意。
劉如默沒想到自己會被一個女子這樣考倒。
明明不是特別難的問題,隻是他沒有準備好,這樣叫他對答,實在有些為難。
“種田的是農夫,打漁的是漁夫。公子是農夫還是漁夫又或是其他?”
“在下隻是個普通的讀書人。uu看書w.kanshu ”劉如默這般答道。
“公子念書念了有多久?”翠翠詢問劉如默。
劉如默想了想,道:“從我三歲啟蒙開始,到現在,有十四年了。”
“在田裏能掙來糧食的才算是農夫,在河裏能撈到足夠魚的,才算是漁夫。他們謀生的手段都能帶來看得見的收益,公子說自己是個讀書人,那你讀書又能帶來什麽呢?”
劉如默講了一堆,可都不能讓翠翠滿意。
“公子這般,隻能算是一個愛念書的人,不能算是真的讀書人。”
“走到書院裏,哪個都說自己是讀書人,不管是讀得好的,還是混日子的,都可以說自己以念書為生。”
“可是書念得好不好,到底又有誰知道?”翠翠道:“我聽人說,操童子業者,方為讀書人。若是功名未曾取得,充其量隻能算是個愛念書的人。”
“能以念書作為謀生手段的人,才有資格說自己是讀書人。”
劉如默一臉不以為然的樣子。
翠翠道:“通過了童生試,取得了秀才資格,可以減免賦稅,種田不需交租,每月還能到官府領極少數的銀錢。如果真的一心求學,節衣縮食也勉強度日,這就帶來收益了。”
“村裏的教書先生,再不濟也是個考不上舉人的秀才。若沒有秀才的名號在那兒,又有多少人願意交錢送孩子去學堂。”
“所以我說,考取秀才是自稱讀書人的最低標準。公子今年童生試未曾通過,沒有秀才功名在身,雖然念了十幾年的書,卻還不是一個正經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