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二,諸葛亮進軍幽州。
他並未像劉備一樣將大軍屯住在右北平,整合了魏延的邊軍,直接將大軍進駐到了遼東。東遼東與高句麗接壤,如此隨時直接出擊高句麗!
諸葛亮兵貴神速,命李豐將先期運來的糧草囤積在右北平。大軍在遼東郡下寨紮營。
中軍大帳!
“我軍兵至遼東,與高句麗隻是一線之隔,雞犬相聞。”
諸葛亮看向眾人,特別是一眾新生將領。
相對於關興張苞等人,年紀輕輕卻有著豐富經驗的鄧艾,薑維,儼然成了成熟將領。
“我軍即將與高句麗交戰,諸位將軍務必要聽從軍令,依令行事。不可肆意妄為,壞我大事。”
諸葛亮神情嚴肅,“本相提前敬告諸位,凡有不聽軍令者。事後必依軍法處置。”
眾將領抱拳應下,“謹遵丞相之命!”
“丞相”趙雲此時開口道。
“我軍兵貴神速,何不趁高句麗防備未及,出兵突襲!”
“摧枯拉朽,攻入高句麗腹地!”
趙雲說道:“高句麗就那麽大點地方,用不了幾次戰鬥便能將其拿下。”
鄧艾也建議道:“無當飛軍可翻山越嶺,西涼鐵騎和驍龍騎更可長途奔襲。用這三支精銳突入高句麗腹地,與大軍相互配合並不難。”
“高句麗地小民少,其所有兵馬加在一起,至多不過六七萬。之前幽州一戰便損失了兩萬多人,現在敵我兩軍兵力對比,我軍完全占據優勢。”薑維分析道。
“如果我軍能一戰吃掉高句麗全部主力,滅掉高句麗便隻是朝夕之間。”
“高句麗雖小,但其人常居此地,地形熟悉。我軍如何能將其一舉殲滅?”
趙雲等人說了半天,關興終於是找到機會開口了。
“不如讓我率西涼鐵騎突襲敵軍大營?製造混亂以贏得戰機。”張苞道。
作為張飛的兒子,張苞並沒有在其父手下領兵,而是被安排到馬超麾下。
近兩年多的閱曆,做到軍中校尉。諸葛亮率軍出征,為提拔後輩將領。特意將張苞提拔為偏將,由他統帥西涼鐵騎一部參戰。
關興由皇城禁衛軍校尉調出,也轉任偏將之職。
諸葛亮的目光在鄧艾,薑維,張苞,關興等幾名年輕將領身上流轉。
鄧艾,薑維兩人自不用說,多次領兵出征。戰功赫赫。已是才幹長成。不要說將來,現在就可以扛起軍中大梁。
諸葛亮又看了眼關興張苞,前世,眾多老將盡皆凋零。兩人都是他手中難得的幹將,隻不過天妒英才,兩人早早夭折!
這是他前世很是痛心的一件事!
兩人的勇武是不及乃父,用兵謀略也還不成熟。可綜合下來也是難得的領兵之才,加之二人的身份加以培養,日後必然是大漢軍中的棟梁之才。朝廷之忠臣!
眾人議論至此,紛紛將目光投向諸葛亮。
諸葛亮從自己的思緒中退出來,察覺到眾人的目光,知道自己該開口定論了。
“方才諸位將軍所言皆有道理。”
諸葛亮道:“突入高句麗腹地,其便沒有了迴旋之餘地,隻能做困獸猶鬥!”
諸葛亮輕搖著羽扇,“此戰出兵,我軍之宗旨便是速戰速決。”
“在用兵策略上,我更傾向於一戰而定乾坤!”
聽諸葛亮這乾坤一擲的語氣,眾人紛紛側目,集中精神。
諸葛亮一指身後的地圖,“我軍紮營於遼東,高句麗必然坐立難安。”
“他會如何呢?”諸葛亮反問一句。
“暫時不動,高句麗必然派出兵馬與我軍對峙,以防備我軍突然進攻。”
“我軍恰恰要反其道而行之,繼續拉開陣勢,沉住架子,巍然不動!”
“高句麗把兵馬派到前方防禦,那他的後方會怎樣?”
“高句麗的兵馬已然不多,要想擋住我軍其必然全力出兵。這樣,高句麗的後方就空了。”薑維驚喜說道。
“沒錯”
諸葛亮道:“我軍要想一舉消滅高句麗之主力兵馬,一戰而定乾坤。那步子便要邁的大些,胃口也要更大,要一口吃的下去。”
“本相已經思定。”
諸葛亮正聲道:“以三萬驍龍騎由樂浪郡繞行浿水,趁高句麗後方空虛,直插其都城丸都城!”
“再由一萬西涼鐵騎,自遼東西北出玄菟郡,從左翼迂迴進攻高句麗都城。”
張苞一聽西涼鐵騎,眼中的火熱之色瘋狂燃燒。
西涼鐵騎由他統管,這一戰之重任非他莫屬!
相比於張苞的勢在必得,關興略微有些失落。他與步軍之中統兵任職,此戰的大功勞,怕是沒他的份了。
“到時我大軍繼續正麵進逼,拖住高句麗主力。都城失守,驍龍騎與西涼鐵騎由東往西進軍。圍截高句麗兵馬退路。”
“前後大軍夾擊,務必將高句麗兵馬盡數殲滅於荒野!”
“遵命!”
繼續在遼東郡屯住十日之後,薑維率驍龍騎,張苞率西涼鐵騎於兩翼埋伏,準備伺機行事。
諸葛亮與趙雲,魏延等人則率剩餘兵馬拔寨起行,繼續向東挺進!
這一日在行軍之中,探馬突然來報。
“稟丞相,我方哨騎探報。高句麗大軍已渡過弱水,正直麵我軍而來。騎兵步卒皆有,兵力不下兩萬。”
“距我軍不足十裏!”
“丞相,大魚已經上鉤了。”趙雲在旁道。
“依據丞相的計劃,我軍應該立即安營紮寨,與高句麗對峙。等待薑維張苞率軍切斷高句麗後路。”魏延說道。
諸葛亮語氣沉穩,“大軍不在這裏安營紮寨,繼續向前進。”
聽到諸葛亮的話,趙雲與魏延皆麵露驚疑之色。
魏延忍不住提醒,“丞相,高句麗的兵馬正在向我們而來,如果我們再繼續挺進,就要和高句麗迎麵撞上了。”
諸葛亮轉頭看向魏延,“怎麽,有何不可嗎?”
魏延應下,“謹遵丞相軍令!”
魏延轉而去調動兵馬,在後方做好迎敵之勢,前方大軍繼續前進。
諸葛亮沉眸,他就是要和高句麗碰一碰。
看誰會先當縮頭烏龜!
他並未像劉備一樣將大軍屯住在右北平,整合了魏延的邊軍,直接將大軍進駐到了遼東。東遼東與高句麗接壤,如此隨時直接出擊高句麗!
諸葛亮兵貴神速,命李豐將先期運來的糧草囤積在右北平。大軍在遼東郡下寨紮營。
中軍大帳!
“我軍兵至遼東,與高句麗隻是一線之隔,雞犬相聞。”
諸葛亮看向眾人,特別是一眾新生將領。
相對於關興張苞等人,年紀輕輕卻有著豐富經驗的鄧艾,薑維,儼然成了成熟將領。
“我軍即將與高句麗交戰,諸位將軍務必要聽從軍令,依令行事。不可肆意妄為,壞我大事。”
諸葛亮神情嚴肅,“本相提前敬告諸位,凡有不聽軍令者。事後必依軍法處置。”
眾將領抱拳應下,“謹遵丞相之命!”
“丞相”趙雲此時開口道。
“我軍兵貴神速,何不趁高句麗防備未及,出兵突襲!”
“摧枯拉朽,攻入高句麗腹地!”
趙雲說道:“高句麗就那麽大點地方,用不了幾次戰鬥便能將其拿下。”
鄧艾也建議道:“無當飛軍可翻山越嶺,西涼鐵騎和驍龍騎更可長途奔襲。用這三支精銳突入高句麗腹地,與大軍相互配合並不難。”
“高句麗地小民少,其所有兵馬加在一起,至多不過六七萬。之前幽州一戰便損失了兩萬多人,現在敵我兩軍兵力對比,我軍完全占據優勢。”薑維分析道。
“如果我軍能一戰吃掉高句麗全部主力,滅掉高句麗便隻是朝夕之間。”
“高句麗雖小,但其人常居此地,地形熟悉。我軍如何能將其一舉殲滅?”
趙雲等人說了半天,關興終於是找到機會開口了。
“不如讓我率西涼鐵騎突襲敵軍大營?製造混亂以贏得戰機。”張苞道。
作為張飛的兒子,張苞並沒有在其父手下領兵,而是被安排到馬超麾下。
近兩年多的閱曆,做到軍中校尉。諸葛亮率軍出征,為提拔後輩將領。特意將張苞提拔為偏將,由他統帥西涼鐵騎一部參戰。
關興由皇城禁衛軍校尉調出,也轉任偏將之職。
諸葛亮的目光在鄧艾,薑維,張苞,關興等幾名年輕將領身上流轉。
鄧艾,薑維兩人自不用說,多次領兵出征。戰功赫赫。已是才幹長成。不要說將來,現在就可以扛起軍中大梁。
諸葛亮又看了眼關興張苞,前世,眾多老將盡皆凋零。兩人都是他手中難得的幹將,隻不過天妒英才,兩人早早夭折!
這是他前世很是痛心的一件事!
兩人的勇武是不及乃父,用兵謀略也還不成熟。可綜合下來也是難得的領兵之才,加之二人的身份加以培養,日後必然是大漢軍中的棟梁之才。朝廷之忠臣!
眾人議論至此,紛紛將目光投向諸葛亮。
諸葛亮從自己的思緒中退出來,察覺到眾人的目光,知道自己該開口定論了。
“方才諸位將軍所言皆有道理。”
諸葛亮道:“突入高句麗腹地,其便沒有了迴旋之餘地,隻能做困獸猶鬥!”
諸葛亮輕搖著羽扇,“此戰出兵,我軍之宗旨便是速戰速決。”
“在用兵策略上,我更傾向於一戰而定乾坤!”
聽諸葛亮這乾坤一擲的語氣,眾人紛紛側目,集中精神。
諸葛亮一指身後的地圖,“我軍紮營於遼東,高句麗必然坐立難安。”
“他會如何呢?”諸葛亮反問一句。
“暫時不動,高句麗必然派出兵馬與我軍對峙,以防備我軍突然進攻。”
“我軍恰恰要反其道而行之,繼續拉開陣勢,沉住架子,巍然不動!”
“高句麗把兵馬派到前方防禦,那他的後方會怎樣?”
“高句麗的兵馬已然不多,要想擋住我軍其必然全力出兵。這樣,高句麗的後方就空了。”薑維驚喜說道。
“沒錯”
諸葛亮道:“我軍要想一舉消滅高句麗之主力兵馬,一戰而定乾坤。那步子便要邁的大些,胃口也要更大,要一口吃的下去。”
“本相已經思定。”
諸葛亮正聲道:“以三萬驍龍騎由樂浪郡繞行浿水,趁高句麗後方空虛,直插其都城丸都城!”
“再由一萬西涼鐵騎,自遼東西北出玄菟郡,從左翼迂迴進攻高句麗都城。”
張苞一聽西涼鐵騎,眼中的火熱之色瘋狂燃燒。
西涼鐵騎由他統管,這一戰之重任非他莫屬!
相比於張苞的勢在必得,關興略微有些失落。他與步軍之中統兵任職,此戰的大功勞,怕是沒他的份了。
“到時我大軍繼續正麵進逼,拖住高句麗主力。都城失守,驍龍騎與西涼鐵騎由東往西進軍。圍截高句麗兵馬退路。”
“前後大軍夾擊,務必將高句麗兵馬盡數殲滅於荒野!”
“遵命!”
繼續在遼東郡屯住十日之後,薑維率驍龍騎,張苞率西涼鐵騎於兩翼埋伏,準備伺機行事。
諸葛亮與趙雲,魏延等人則率剩餘兵馬拔寨起行,繼續向東挺進!
這一日在行軍之中,探馬突然來報。
“稟丞相,我方哨騎探報。高句麗大軍已渡過弱水,正直麵我軍而來。騎兵步卒皆有,兵力不下兩萬。”
“距我軍不足十裏!”
“丞相,大魚已經上鉤了。”趙雲在旁道。
“依據丞相的計劃,我軍應該立即安營紮寨,與高句麗對峙。等待薑維張苞率軍切斷高句麗後路。”魏延說道。
諸葛亮語氣沉穩,“大軍不在這裏安營紮寨,繼續向前進。”
聽到諸葛亮的話,趙雲與魏延皆麵露驚疑之色。
魏延忍不住提醒,“丞相,高句麗的兵馬正在向我們而來,如果我們再繼續挺進,就要和高句麗迎麵撞上了。”
諸葛亮轉頭看向魏延,“怎麽,有何不可嗎?”
魏延應下,“謹遵丞相軍令!”
魏延轉而去調動兵馬,在後方做好迎敵之勢,前方大軍繼續前進。
諸葛亮沉眸,他就是要和高句麗碰一碰。
看誰會先當縮頭烏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