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失守,後方全無。
前有趙雲十萬大軍步步緊逼,後有文聘截斷後路。
前後無路,然張遼得知建業失守,本想率軍馳援,打通後路。
可沒想到趙雲此時率大軍而來,他若率軍出城,三萬將士將失去根據之地。被十幾萬蜀軍於荒野之中圍困,最後的結局不出十日便會被圍剿殆盡!
考慮到此等處境,張遼最終決定全軍固守宛陵,堅守待援!
時入寒冬,趙雲十萬大軍的團團圍困,張遼死守宛陵,日子很是難過。
當然,趙雲的處境也不是一帆風順。
十萬大軍合圍宛陵,一開始也進行過攻城。
可張遼的守城之術果然高明,幾次攻擊都不順利。為避免無謂傷亡,趙雲休兵罷戰,隻將宛陵團團圍住,將張遼困在宛陵城中。
“軍師,我軍圍困宛陵已經一個月了。張遼據城堅守,我軍為之奈何呀?”
趙雲頗為苦惱,要論消耗,他不懼張遼。
張遼後路已失,困守宛陵是坐吃山空。而他有文聘水軍擋住曹魏大軍支援,後方還有源源不斷的供給送來。若想困死張遼隻是時間問題。
可關鍵便是時間!
他們的戰略目標是拿下江南,進軍淮南。打開北進中原的通路,為發動滅魏決戰,打開局麵!
可張遼區區三萬兵馬,一座小小的宛陵城,如果在這耗上幾個月!
是對大軍後續力量的白白消耗,進攻淮南的戰機也會大打折扣。
“張遼乃世之名將,當年孫權以十萬吳軍進攻他駐守的合肥。”
“當然,孫權那十萬兵馬有待商榷。”龐統不忘強調。
“張遼能守住合肥,並擊退孫權使吳軍大敗。其用兵能力可見一斑!”
“他若堅持死守宛陵,我軍強攻必定損失極大!”
趙雲凝眉:“強攻不可取,為盡早拿下宛陵,可否勸降張遼?”
“此事我早有所謀劃了。”龐統一笑。
“雲長當年在曹營與張遼關係極好,私交甚厚!”
“如今形勢,若能由雲長向張遼勸降,或可一試!”
龐統撫須說道:“我已命人通信雲長,此時雲長的書信已經送來,並已投入宛陵城中。”
“成與不成,便看張遼會不會聽從雲長的勸告了。”
趙雲試問:“若是此計不能勸降張遼,為之奈何?”
龐統狡黠一笑:“要論起無賴,我可比孔明更加在行。”
龐統隨即在趙雲耳邊低語一陣。
“哈哈哈”
“哈哈哈”
“軍師啊……”
…………
“將軍,蜀軍往城中射入一箭,特來呈報將軍!”
“嗯?”
“快快呈上來”
“是!”
軍士將裹在箭矢上的布帛交由張遼。
張遼打開布帛,眸色一震!
“文遠兄見信如晤,自當年曹營一別,不料已過多年未見,不知文遠兄如今安好否。”
“關某奉命鎮守並州,與兄台千裏之隔,難以麵敘舊誼。”
“聽聞遠兄以孤軍駐守孤城,於是盛世危急,我心中甚為掛念。”
“方經曹氏逆賊篡逆,改立漢庭,當為天下人討之!”
“兄怎可一意孤行,助曹為虐!”
“今我兄已繼承大統,統領天下。天下州郡已大半收複,僅中原之地仍為曹氏逆賊占據。”
“今將發兵一舉剿滅曹賊,重振大漢!兄怎可不識大勢乎?”
“…………”
“望文遠,不忘當年情誼,聽關某一言。”
“早早歸附大漢,不失封侯之位!”
“盼,與文遠於金殿之上同殿為臣,共謀一醉!”
張遼緩緩放下布帛,眼眸中的迴憶之色久久未曾退去。
雲長……
迴想起他這一生,跟隨過多位主公,除曹操之外都稱不上明主。
到了如今,曹氏也不可再輔佐了嗎?
他曾在呂布麾下,背叛丁原,投奔董卓,呂布刺死董卓,他跟隨呂布到了徐州。
曹操攻破徐州,殺死呂布,他又投降曹操。
如今,到了這般年紀,他還要再次反叛曹氏嗎?
天下人會怎麽看他,他又該如何自處?
可……
張遼的目光又落在關羽的書信上。
如雲長所言,天下大勢若重歸於漢,他若不識時務,必成為殉葬者!
他投效曹操,效命十餘年。十餘年來大小戰事無不當先,無愧於曹操恩典,重用。
嗯……
張遼在猶豫……
關羽書信送入宛陵已經過了三日,見張遼毫無動靜。
趙雲送戰書入城,邀張遼與城外一見!
“籲!”
“籲”
趙雲與張遼在陣前各自勒住馬蹄,停馬相望。
“張遼將軍請了。”趙雲客氣
“趙將軍相邀,張遼豈能不來!”
趙雲:“數日前,得雲長之信送於將軍,將軍可曾閱過?”
張遼:“雲長兄之信我已看過,多謝趙將軍,不惜千裏請來雲長。”
趙雲見張遼一直對重點避而不談,直接開口。
“信之內容將軍已經盡見,不知意下如何?”
“曹魏逆天篡漢,必將滅亡,還望將軍不要固執己見!”
在此聽到趙雲這麽說,張遼心中甚是複雜。
趙雲見張遼陷入沉思,卻對身後的副將使了個眼色。
副將見趙雲眼色,便暗自前去傳令。
張遼正在與趙雲交談,宛陵城邊的護城河內突然一陣遊動,水波微晃。
位於宛陵城外,張遼所在兩邊的草地上,若仔細觀察的話,也能看出些許異動。
張遼幾次猶豫,想開口迴絕,可又不想把話說的太絕。
正想委婉推辭之時,卻見護城河內翻出數人,直奔城門!
轉眼看向對麵的趙雲,卻見趙雲此時已縱馬挺槍而來。
剛才分明是兩手空空啊,哪來的長槍?
先與趙雲一步的,更是向張遼合圍過來!
偷襲搶奪城門控製權和現在合圍過去的兵士,不是其他,正是鄧艾麾下的無當飛軍!
眼見勸降張遼無望,龐統當即設下計策。精挑細選出十餘名的無當飛軍,於昨夜埋伏於護城河吊橋下,另有幾十人偽裝埋伏於城外草地。
隻待此時張遼出城,便搶奪城門,拿下張遼!
張遼聽趙雲書信出城一敘,手中可未曾配備大刀。
雲縱馬飛奔而來,張遼來不及衝迴城內,被趙雲一槍!
拍翻戰馬,撲倒於地!
“趙雲!”
“張遼已經被擒!”
“速速拿下宛陵!”
“殺!”
無當飛軍拚死拿下城門的控製權,為後續兵馬打開通路!
前有趙雲十萬大軍步步緊逼,後有文聘截斷後路。
前後無路,然張遼得知建業失守,本想率軍馳援,打通後路。
可沒想到趙雲此時率大軍而來,他若率軍出城,三萬將士將失去根據之地。被十幾萬蜀軍於荒野之中圍困,最後的結局不出十日便會被圍剿殆盡!
考慮到此等處境,張遼最終決定全軍固守宛陵,堅守待援!
時入寒冬,趙雲十萬大軍的團團圍困,張遼死守宛陵,日子很是難過。
當然,趙雲的處境也不是一帆風順。
十萬大軍合圍宛陵,一開始也進行過攻城。
可張遼的守城之術果然高明,幾次攻擊都不順利。為避免無謂傷亡,趙雲休兵罷戰,隻將宛陵團團圍住,將張遼困在宛陵城中。
“軍師,我軍圍困宛陵已經一個月了。張遼據城堅守,我軍為之奈何呀?”
趙雲頗為苦惱,要論消耗,他不懼張遼。
張遼後路已失,困守宛陵是坐吃山空。而他有文聘水軍擋住曹魏大軍支援,後方還有源源不斷的供給送來。若想困死張遼隻是時間問題。
可關鍵便是時間!
他們的戰略目標是拿下江南,進軍淮南。打開北進中原的通路,為發動滅魏決戰,打開局麵!
可張遼區區三萬兵馬,一座小小的宛陵城,如果在這耗上幾個月!
是對大軍後續力量的白白消耗,進攻淮南的戰機也會大打折扣。
“張遼乃世之名將,當年孫權以十萬吳軍進攻他駐守的合肥。”
“當然,孫權那十萬兵馬有待商榷。”龐統不忘強調。
“張遼能守住合肥,並擊退孫權使吳軍大敗。其用兵能力可見一斑!”
“他若堅持死守宛陵,我軍強攻必定損失極大!”
趙雲凝眉:“強攻不可取,為盡早拿下宛陵,可否勸降張遼?”
“此事我早有所謀劃了。”龐統一笑。
“雲長當年在曹營與張遼關係極好,私交甚厚!”
“如今形勢,若能由雲長向張遼勸降,或可一試!”
龐統撫須說道:“我已命人通信雲長,此時雲長的書信已經送來,並已投入宛陵城中。”
“成與不成,便看張遼會不會聽從雲長的勸告了。”
趙雲試問:“若是此計不能勸降張遼,為之奈何?”
龐統狡黠一笑:“要論起無賴,我可比孔明更加在行。”
龐統隨即在趙雲耳邊低語一陣。
“哈哈哈”
“哈哈哈”
“軍師啊……”
…………
“將軍,蜀軍往城中射入一箭,特來呈報將軍!”
“嗯?”
“快快呈上來”
“是!”
軍士將裹在箭矢上的布帛交由張遼。
張遼打開布帛,眸色一震!
“文遠兄見信如晤,自當年曹營一別,不料已過多年未見,不知文遠兄如今安好否。”
“關某奉命鎮守並州,與兄台千裏之隔,難以麵敘舊誼。”
“聽聞遠兄以孤軍駐守孤城,於是盛世危急,我心中甚為掛念。”
“方經曹氏逆賊篡逆,改立漢庭,當為天下人討之!”
“兄怎可一意孤行,助曹為虐!”
“今我兄已繼承大統,統領天下。天下州郡已大半收複,僅中原之地仍為曹氏逆賊占據。”
“今將發兵一舉剿滅曹賊,重振大漢!兄怎可不識大勢乎?”
“…………”
“望文遠,不忘當年情誼,聽關某一言。”
“早早歸附大漢,不失封侯之位!”
“盼,與文遠於金殿之上同殿為臣,共謀一醉!”
張遼緩緩放下布帛,眼眸中的迴憶之色久久未曾退去。
雲長……
迴想起他這一生,跟隨過多位主公,除曹操之外都稱不上明主。
到了如今,曹氏也不可再輔佐了嗎?
他曾在呂布麾下,背叛丁原,投奔董卓,呂布刺死董卓,他跟隨呂布到了徐州。
曹操攻破徐州,殺死呂布,他又投降曹操。
如今,到了這般年紀,他還要再次反叛曹氏嗎?
天下人會怎麽看他,他又該如何自處?
可……
張遼的目光又落在關羽的書信上。
如雲長所言,天下大勢若重歸於漢,他若不識時務,必成為殉葬者!
他投效曹操,效命十餘年。十餘年來大小戰事無不當先,無愧於曹操恩典,重用。
嗯……
張遼在猶豫……
關羽書信送入宛陵已經過了三日,見張遼毫無動靜。
趙雲送戰書入城,邀張遼與城外一見!
“籲!”
“籲”
趙雲與張遼在陣前各自勒住馬蹄,停馬相望。
“張遼將軍請了。”趙雲客氣
“趙將軍相邀,張遼豈能不來!”
趙雲:“數日前,得雲長之信送於將軍,將軍可曾閱過?”
張遼:“雲長兄之信我已看過,多謝趙將軍,不惜千裏請來雲長。”
趙雲見張遼一直對重點避而不談,直接開口。
“信之內容將軍已經盡見,不知意下如何?”
“曹魏逆天篡漢,必將滅亡,還望將軍不要固執己見!”
在此聽到趙雲這麽說,張遼心中甚是複雜。
趙雲見張遼陷入沉思,卻對身後的副將使了個眼色。
副將見趙雲眼色,便暗自前去傳令。
張遼正在與趙雲交談,宛陵城邊的護城河內突然一陣遊動,水波微晃。
位於宛陵城外,張遼所在兩邊的草地上,若仔細觀察的話,也能看出些許異動。
張遼幾次猶豫,想開口迴絕,可又不想把話說的太絕。
正想委婉推辭之時,卻見護城河內翻出數人,直奔城門!
轉眼看向對麵的趙雲,卻見趙雲此時已縱馬挺槍而來。
剛才分明是兩手空空啊,哪來的長槍?
先與趙雲一步的,更是向張遼合圍過來!
偷襲搶奪城門控製權和現在合圍過去的兵士,不是其他,正是鄧艾麾下的無當飛軍!
眼見勸降張遼無望,龐統當即設下計策。精挑細選出十餘名的無當飛軍,於昨夜埋伏於護城河吊橋下,另有幾十人偽裝埋伏於城外草地。
隻待此時張遼出城,便搶奪城門,拿下張遼!
張遼聽趙雲書信出城一敘,手中可未曾配備大刀。
雲縱馬飛奔而來,張遼來不及衝迴城內,被趙雲一槍!
拍翻戰馬,撲倒於地!
“趙雲!”
“張遼已經被擒!”
“速速拿下宛陵!”
“殺!”
無當飛軍拚死拿下城門的控製權,為後續兵馬打開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