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日後我便守著洛陽了?”
“雲長,元直及馬超領兵去守並州,這洛陽自然就要落到你的肩上。”
並州戰事基本結束,張飛率領數萬兵馬迴防洛陽。
諸葛亮看著張飛:“洛陽直麵曹仁十五萬大軍,再次屯兵,在沒有開戰之前,務必以堅守為主,不得有絲毫冒進!”
光憑言語,諸葛亮是無法相信能夠說住張飛的。
“過些時日,我會將法正調來,輔助你鎮守洛陽。”
“還有”
諸葛亮凝聲說:“由法正來監督你平日裏不得飲酒。”
張飛一驚:“軍師,這……”
諸葛亮抬手:“這件事沒有迴旋的餘地。”
“洛陽是重鎮,隨時可能爆發大戰。且是連接我軍駐紮並州十萬大軍的節點,斷不容有失。”
“我與主公早已商議過,雲長出並州後,由你鎮守洛陽。”
諸葛亮看著張飛:“到時法正可直接消息傳遞到我與主公麵前,若你貪酒誤事。”
“我與主公即刻將你調到益州。”
“都是我軍的大後方,你可以在那練兵屯田,閑來無事,可以日日痛飲。”
“正好,可以將黃忠老將軍調來洛陽。”
“別別別!”
張飛一聽急了,連忙擺手:“軍師,洛陽有我就好。”
“黃老將軍年事已高,還是讓他在後方屯田練兵吧。”
“這鎮守洛陽還是我來。”
張飛遲疑:“至於這喝酒……”
“嗯?”
諸葛亮發出一聲疑問,張飛趕忙表態。
“軍師放心,我記下了。”
“日後必定嚴守軍規,不再飲酒。”
諸葛亮:“翼德,主公與我都不讓你飲酒。”
“一則是怕你飲酒誤事,二則也是為你身體著想。”
“你已年至五旬了,常年征戰沙場,要保重身體。”
“平日裏不論練兵也好,還是帶兵征戰,都不可太過苛責屬下。”
“你可還記得,呂布是如何被曹操擒獲的?”
張飛眸光一轉,明白了諸葛亮話裏的意思。
張飛抱拳:“請軍師放心,我記下了。”
兩人話音剛剛落下,一名軍士前來稟報。
“稟軍師,我軍哨騎在城外發現一名曹軍奸細。”
“請軍師發落。”
“你們這些笨蛋,連這點小事都要煩勞軍師嗎?”
張飛說:“既然抓到了奸細,審問出了結果再來稟報不遲。”
張飛開口,讓兵士糾結,不知道該不該說下去。
諸葛亮見這兵士一臉糾結,暗料其中必有隱情。
“有何事盡管說來,不必糾結。”
士兵:“稟軍師,這名奸細形式怪異,被我軍抓住之後連聲疾唿,要見主公。”
“最重要的……”
“他說他是天子身邊的人。”
轟!
諸葛亮眸子一震。
天子受製於曹操,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按常理推斷,天子根本沒可能派出人來。
可據現有的消息,曹操已經將天子及文武百官遷往了臨淄。
在這期間會不會有變數發生?
諸葛亮:“此人現在何處?除此之外,可還有其他話說?”
士兵:“稟軍師,此人正關押在營中。他非要親自見到主公,除此之外閉口不言。”
“速將此人帶到這裏,不可使其有任何損傷!”
“喏!”
不一會,軍士便將那人押送到了諸葛亮麵前。
那人警惕的看了看周圍,目光落在諸葛亮與張飛身上。
那人試探的問:“你們誰是劉皇叔?”
諸葛亮上前幾步:“我等並非劉皇叔。”
“我乃諸葛孔明,這是劉皇叔的三弟張翼德。”
“閣下有話盡可對我二人直言,我二人必定如實奏報皇叔。”
一見到此人,諸葛亮便相信了七分。
此人身形瘦小,且無喉結,與之略不似常人,與宮中寺人,如出一轍。
這人在聽到諸葛亮與張飛的名字時,眼眸亮了亮。顯然是聽過兩人的大名的。
隻是眼中的戒備與猶豫,還是未曾退去。
“可是若真與天子有關,你不可拖延。”
“若延誤了天子交代於劉皇叔的事情,無論是天子還是劉皇叔,都將不利。”諸葛亮說。
那人聞言之後幾經猶豫,還是開始有了動作。
其將發髻解開,取出其中一塊灰色布帛。
諸葛亮與張飛看著那人手中的東西,眸色一動。
沒想到,此人會如此隱秘的藏匿著一件東西。
“這是天子親筆寫下的旨意,讓我冒死送出,務必交到劉皇叔手中。”
見到實物,更見此人如此鄭重。諸葛亮心下驚訝的同時,趕忙拿過其手中的布帛。
幾下拆開,看到了裏麵的方寸薄紙。
諸葛亮目光凝固在薄紙上,不大的小紙上覆蓋著殷紅的玉璽之印。
紅色之下是幾行小字:
皇叔如晤,朕受困於曹賊,性命垂危。望皇叔速發兵救之。
天下大事係皇叔統領,可尊於天下諸侯。
諸葛亮眼眸猛然一亮!
諸葛亮看向那人:“你可先下去好生休息,天子旨意,我必將親手交與劉皇叔。”
命人將其帶下去後,諸葛亮久久沉默不語。
張飛上前:“軍師,此人自稱天子身邊之人,難辨真偽。”
“為何要如此重視?”
“難道這真是天子的旨意?”
諸葛亮微微搖頭:“翼德,你不明白,這方寸之間。便是主公大業的另一番進程。”
“此人的身份我們無法確定。”
“但不論其身份,就依據這薄紙上的內容,於主公百利而無一害。”
“就算有詐,我們也可順水推舟!”
諸葛亮當即說:“不派人前往荊州向主公稟報此消息。”
“讓主公盡快返迴南鄭!”
“嗯”
…………
荊州
自諸葛亮前往洛陽,劉備便也離開了南鄭。
諸葛亮去主導對並州的用兵,而劉備則是親自到了荊州。
考察荊州軍事,準備用兵事宜。
堂上,劉備對眾人言道。
“我此次到荊州來,除了考察軍政之外,還有一件大事!”
堂上,趙雲,龐統,文聘等一眾荊州重要文武全部到場。
劉備:“孔明坐鎮洛陽,並州之戰已然結束,我軍大勝。”
“接下來便是以荊州為中心,對東吳用兵!”
“雲長,元直及馬超領兵去守並州,這洛陽自然就要落到你的肩上。”
並州戰事基本結束,張飛率領數萬兵馬迴防洛陽。
諸葛亮看著張飛:“洛陽直麵曹仁十五萬大軍,再次屯兵,在沒有開戰之前,務必以堅守為主,不得有絲毫冒進!”
光憑言語,諸葛亮是無法相信能夠說住張飛的。
“過些時日,我會將法正調來,輔助你鎮守洛陽。”
“還有”
諸葛亮凝聲說:“由法正來監督你平日裏不得飲酒。”
張飛一驚:“軍師,這……”
諸葛亮抬手:“這件事沒有迴旋的餘地。”
“洛陽是重鎮,隨時可能爆發大戰。且是連接我軍駐紮並州十萬大軍的節點,斷不容有失。”
“我與主公早已商議過,雲長出並州後,由你鎮守洛陽。”
諸葛亮看著張飛:“到時法正可直接消息傳遞到我與主公麵前,若你貪酒誤事。”
“我與主公即刻將你調到益州。”
“都是我軍的大後方,你可以在那練兵屯田,閑來無事,可以日日痛飲。”
“正好,可以將黃忠老將軍調來洛陽。”
“別別別!”
張飛一聽急了,連忙擺手:“軍師,洛陽有我就好。”
“黃老將軍年事已高,還是讓他在後方屯田練兵吧。”
“這鎮守洛陽還是我來。”
張飛遲疑:“至於這喝酒……”
“嗯?”
諸葛亮發出一聲疑問,張飛趕忙表態。
“軍師放心,我記下了。”
“日後必定嚴守軍規,不再飲酒。”
諸葛亮:“翼德,主公與我都不讓你飲酒。”
“一則是怕你飲酒誤事,二則也是為你身體著想。”
“你已年至五旬了,常年征戰沙場,要保重身體。”
“平日裏不論練兵也好,還是帶兵征戰,都不可太過苛責屬下。”
“你可還記得,呂布是如何被曹操擒獲的?”
張飛眸光一轉,明白了諸葛亮話裏的意思。
張飛抱拳:“請軍師放心,我記下了。”
兩人話音剛剛落下,一名軍士前來稟報。
“稟軍師,我軍哨騎在城外發現一名曹軍奸細。”
“請軍師發落。”
“你們這些笨蛋,連這點小事都要煩勞軍師嗎?”
張飛說:“既然抓到了奸細,審問出了結果再來稟報不遲。”
張飛開口,讓兵士糾結,不知道該不該說下去。
諸葛亮見這兵士一臉糾結,暗料其中必有隱情。
“有何事盡管說來,不必糾結。”
士兵:“稟軍師,這名奸細形式怪異,被我軍抓住之後連聲疾唿,要見主公。”
“最重要的……”
“他說他是天子身邊的人。”
轟!
諸葛亮眸子一震。
天子受製於曹操,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按常理推斷,天子根本沒可能派出人來。
可據現有的消息,曹操已經將天子及文武百官遷往了臨淄。
在這期間會不會有變數發生?
諸葛亮:“此人現在何處?除此之外,可還有其他話說?”
士兵:“稟軍師,此人正關押在營中。他非要親自見到主公,除此之外閉口不言。”
“速將此人帶到這裏,不可使其有任何損傷!”
“喏!”
不一會,軍士便將那人押送到了諸葛亮麵前。
那人警惕的看了看周圍,目光落在諸葛亮與張飛身上。
那人試探的問:“你們誰是劉皇叔?”
諸葛亮上前幾步:“我等並非劉皇叔。”
“我乃諸葛孔明,這是劉皇叔的三弟張翼德。”
“閣下有話盡可對我二人直言,我二人必定如實奏報皇叔。”
一見到此人,諸葛亮便相信了七分。
此人身形瘦小,且無喉結,與之略不似常人,與宮中寺人,如出一轍。
這人在聽到諸葛亮與張飛的名字時,眼眸亮了亮。顯然是聽過兩人的大名的。
隻是眼中的戒備與猶豫,還是未曾退去。
“可是若真與天子有關,你不可拖延。”
“若延誤了天子交代於劉皇叔的事情,無論是天子還是劉皇叔,都將不利。”諸葛亮說。
那人聞言之後幾經猶豫,還是開始有了動作。
其將發髻解開,取出其中一塊灰色布帛。
諸葛亮與張飛看著那人手中的東西,眸色一動。
沒想到,此人會如此隱秘的藏匿著一件東西。
“這是天子親筆寫下的旨意,讓我冒死送出,務必交到劉皇叔手中。”
見到實物,更見此人如此鄭重。諸葛亮心下驚訝的同時,趕忙拿過其手中的布帛。
幾下拆開,看到了裏麵的方寸薄紙。
諸葛亮目光凝固在薄紙上,不大的小紙上覆蓋著殷紅的玉璽之印。
紅色之下是幾行小字:
皇叔如晤,朕受困於曹賊,性命垂危。望皇叔速發兵救之。
天下大事係皇叔統領,可尊於天下諸侯。
諸葛亮眼眸猛然一亮!
諸葛亮看向那人:“你可先下去好生休息,天子旨意,我必將親手交與劉皇叔。”
命人將其帶下去後,諸葛亮久久沉默不語。
張飛上前:“軍師,此人自稱天子身邊之人,難辨真偽。”
“為何要如此重視?”
“難道這真是天子的旨意?”
諸葛亮微微搖頭:“翼德,你不明白,這方寸之間。便是主公大業的另一番進程。”
“此人的身份我們無法確定。”
“但不論其身份,就依據這薄紙上的內容,於主公百利而無一害。”
“就算有詐,我們也可順水推舟!”
諸葛亮當即說:“不派人前往荊州向主公稟報此消息。”
“讓主公盡快返迴南鄭!”
“嗯”
…………
荊州
自諸葛亮前往洛陽,劉備便也離開了南鄭。
諸葛亮去主導對並州的用兵,而劉備則是親自到了荊州。
考察荊州軍事,準備用兵事宜。
堂上,劉備對眾人言道。
“我此次到荊州來,除了考察軍政之外,還有一件大事!”
堂上,趙雲,龐統,文聘等一眾荊州重要文武全部到場。
劉備:“孔明坐鎮洛陽,並州之戰已然結束,我軍大勝。”
“接下來便是以荊州為中心,對東吳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