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千真萬確?”
孫權驚疑的向魯肅問道。
曹仁在襄陽以北被趙雲一場大水殺的折戟沉沙,這消息讓孫權極為震驚。或者說這一情況是出乎孫權的預料的。
魯肅點點頭:“主公,此事千真萬確。趙雲引水漫灌曹軍,曹仁大敗,損兵數萬。眼下,徐晃正在襄陽與趙雲對峙。”
“據聞,曹操已派夏侯惇,於禁,曹真等人領兵十五萬南下支援。”
魯肅預料道:“這消息傳到今日,臣料想再有十日,襄陽必掀起一場大戰!”
孫權目光透出思索之色,短暫陷入沉默。
“曹操派十五萬大軍南下支援,任憑趙雲再怎麽勇猛,龐統再怎麽奇謀百出,也絕難以抵擋。此時若我撤迴進攻江陵長沙之兵,送表前去表示歉意。讓趙雲,龐統在襄陽和曹操死戰。”
孫權目光轉向魯肅:“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真正坐山觀虎鬥。”
魯肅聽到孫權的想法,沉聲道:“若趙雲龐統沒了後顧之憂。即使不調江陵,長沙之兵北上,他們被曹操大軍拖住,也無暇南顧。”
魯肅實事求是的說出了設想之後的結果,既沒有支持孫權的想法,也沒有表示反對。
魯肅看了看中愈發流露出憧憬之色的孫權,欲言又止。他們已經正在和劉備走上翻臉的道路,現在與曹操聯合,又再次不守盟約,這樣的行為實在讓人難以啟齒。
魯肅幾次話語堵在胸膛,他當然明白這亂世之中你死我活的鬥爭。這樣的手段用一次尚可,用的多了就真的沒有信義可言了。
魯肅對孫權道:“臣剛從軍中趕來,我軍已經在猛攻江陵,長沙等地。戰端一開,除非休戰罷兵,不然無法撤退。”
孫權一聽魯肅這話眼中的那一抹憧憬頓時變成惋惜。
“可惜了,還是怪孤沒有沉住氣,若能在晚上十日。趙雲,龐統與曹操戰至焦灼,我軍便可輕而易舉拿下江陵。”
“唿!”孫權唿了口氣,“既已如此那便不許多說了,曹又派十五萬大軍南下,大軍猛攻襄陽,我軍仍然有機會。”
“子敬,迴去轉告公瑾,孤會再派三萬兵馬支援他。務必要攻克江陵,拿下荊州!”
魯肅躬身應下:“喏!”
…………
曹操所派的十五萬南下支援大軍中有一輛馬車隨軍而動。
曹操命夏侯惇,於禁,曹真統兵,卻沒有對外宣稱,他自己也會隨軍南下。
馬車的木窗被推開,曹操眯著眼看了看外麵。
再次踏上向南的征途,他一直默默的計算著時日路程。
三日,最多還有三日,大軍便可直抵襄陽城下。
他將再次踏上荊州這塊土地,想想荊州之戰,兩把大火燒了他八十萬大軍的偉業。不久前趙雲又用一場大水,淹了曹仁的八萬兵馬。
曹操有時候都在想,南方屬火,又多為水鄉,他是不是與這兩者相克呢?
兩把大火一場大水都阻撓了他的大業。
曹操眼眸上升,天青雲淡。
天意與他曹操為敵嗎?若與他為敵,為何要他稱王呢?
“大王”
在曹操沉思之時,夏侯惇騎馬行至車旁,緩緩跟行。
曹操迴神,目光平靜。
夏侯惇稟報道:“魏王,曹仁詳細軍報來了。”
“曹仁在樊城之地,行軍之中突然遭受大水侵襲,損兵四萬多,眼下攏聚殘兵不足三萬,不知所蹤者大約數千。”
夏侯惇道:“突遭兵敗之後,曹仁徐晃抓住機會,已經將大軍開到襄陽城下。趙雲龐統龜縮於襄陽之內,曹仁,徐晃駐軍襄陽之外與其對峙。”
曹操目光微凝:“大敗之後軍心不亂,穩定決策,將大軍進至襄陽,阻擋敵軍兵鋒為我大軍開路,也算他二人將功補過。”
曹操說著,心中也在盤算著這一係列信息的軍情。
以大水圍攻曹仁大軍,在成功之後沒有趕盡殺絕,與徐晃猛烈接戰。趙雲麾下的兵力不多,在有孫權的牽製下,隻能堅守襄陽!
曹操對夏侯惇說道:“由你先率五萬兵馬快速前行,一日之內務必趕到襄陽城下會合曹仁,徐晃,立即猛攻襄陽!”
曹操特意囑咐:“不要管兵馬疲憊,不要管任何事情,一到襄陽便立即發兵進攻,不要給趙雲,龐統任何喘息之機!”
“兩日之內我必會率剩餘大軍支援襄陽。”
夏侯惇沒有過多詢問,當即領命:“末將明白!”
先鋒五萬兵馬在夏侯惇的統領下,迅速與後方大軍拉開距離,向襄陽直奔而去。
曹操篤定趙雲,龐統兵力有限,在與曹仁徐晃的對戰中,是他們最能掌握戰機的時候。曹仁徐晃將兵馬開至襄陽城下,便直擊其命門,讓其不得不退縮在襄陽一線!
襄陽是荊襄重鎮!隻要攻破襄陽,他便可長驅直入荊襄腹地!
曹操目光一凜,即使襄陽的防禦再怎麽堅固,他二十萬大軍圍住,日夜猛攻!就算趙雲和龐統防守如鐵桶一般,他也要把這個鐵桶砸碎,化為灰燼。
劉備的主力尚在益州作戰,難以脫身,即使等他抽調兵力迴援也需要一月之久。而他隻需要十天,一定能攻下襄陽!
曹操自荊州大戰之後,一直在考慮著天下大勢。
孫權龜縮江東尚且無有太大作為,隻是劉備的迅猛崛起愈發讓他忌憚!他一直在靜候著時機,等待著一個戰機的到來。
他基業已成,而劉備正在處於茁壯的上升期。在這個時期中,任何一步都至關重要。而恰好他的每一步都會成為對手對他進行致命打擊的要害。
如同當年的袁紹對他,亦如同當年的官渡之戰!
現在的劉備和當年的他何其相似,都處在一個關鍵時期。他擊敗了袁紹,從而奠定了一統中原的局勢。現在如果讓劉備安然的度過了這個關鍵時期,那他便有席卷天下之勢!
曹操目光銳利,他不是袁紹,現在的荊州更不是當年的官渡。他不會給劉備這個機會!
“傳令,大軍加快行軍速度,兩日內進抵襄陽!”
建安十六年十二月,魏王曹操親率二十萬大軍猛攻襄陽。
襄陽陽城下屍體如山,死傷不絕,血流如河,兩軍繼續廝殺十餘日,未見分曉。
史稱,襄陽之戰!
孫權驚疑的向魯肅問道。
曹仁在襄陽以北被趙雲一場大水殺的折戟沉沙,這消息讓孫權極為震驚。或者說這一情況是出乎孫權的預料的。
魯肅點點頭:“主公,此事千真萬確。趙雲引水漫灌曹軍,曹仁大敗,損兵數萬。眼下,徐晃正在襄陽與趙雲對峙。”
“據聞,曹操已派夏侯惇,於禁,曹真等人領兵十五萬南下支援。”
魯肅預料道:“這消息傳到今日,臣料想再有十日,襄陽必掀起一場大戰!”
孫權目光透出思索之色,短暫陷入沉默。
“曹操派十五萬大軍南下支援,任憑趙雲再怎麽勇猛,龐統再怎麽奇謀百出,也絕難以抵擋。此時若我撤迴進攻江陵長沙之兵,送表前去表示歉意。讓趙雲,龐統在襄陽和曹操死戰。”
孫權目光轉向魯肅:“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真正坐山觀虎鬥。”
魯肅聽到孫權的想法,沉聲道:“若趙雲龐統沒了後顧之憂。即使不調江陵,長沙之兵北上,他們被曹操大軍拖住,也無暇南顧。”
魯肅實事求是的說出了設想之後的結果,既沒有支持孫權的想法,也沒有表示反對。
魯肅看了看中愈發流露出憧憬之色的孫權,欲言又止。他們已經正在和劉備走上翻臉的道路,現在與曹操聯合,又再次不守盟約,這樣的行為實在讓人難以啟齒。
魯肅幾次話語堵在胸膛,他當然明白這亂世之中你死我活的鬥爭。這樣的手段用一次尚可,用的多了就真的沒有信義可言了。
魯肅對孫權道:“臣剛從軍中趕來,我軍已經在猛攻江陵,長沙等地。戰端一開,除非休戰罷兵,不然無法撤退。”
孫權一聽魯肅這話眼中的那一抹憧憬頓時變成惋惜。
“可惜了,還是怪孤沒有沉住氣,若能在晚上十日。趙雲,龐統與曹操戰至焦灼,我軍便可輕而易舉拿下江陵。”
“唿!”孫權唿了口氣,“既已如此那便不許多說了,曹又派十五萬大軍南下,大軍猛攻襄陽,我軍仍然有機會。”
“子敬,迴去轉告公瑾,孤會再派三萬兵馬支援他。務必要攻克江陵,拿下荊州!”
魯肅躬身應下:“喏!”
…………
曹操所派的十五萬南下支援大軍中有一輛馬車隨軍而動。
曹操命夏侯惇,於禁,曹真統兵,卻沒有對外宣稱,他自己也會隨軍南下。
馬車的木窗被推開,曹操眯著眼看了看外麵。
再次踏上向南的征途,他一直默默的計算著時日路程。
三日,最多還有三日,大軍便可直抵襄陽城下。
他將再次踏上荊州這塊土地,想想荊州之戰,兩把大火燒了他八十萬大軍的偉業。不久前趙雲又用一場大水,淹了曹仁的八萬兵馬。
曹操有時候都在想,南方屬火,又多為水鄉,他是不是與這兩者相克呢?
兩把大火一場大水都阻撓了他的大業。
曹操眼眸上升,天青雲淡。
天意與他曹操為敵嗎?若與他為敵,為何要他稱王呢?
“大王”
在曹操沉思之時,夏侯惇騎馬行至車旁,緩緩跟行。
曹操迴神,目光平靜。
夏侯惇稟報道:“魏王,曹仁詳細軍報來了。”
“曹仁在樊城之地,行軍之中突然遭受大水侵襲,損兵四萬多,眼下攏聚殘兵不足三萬,不知所蹤者大約數千。”
夏侯惇道:“突遭兵敗之後,曹仁徐晃抓住機會,已經將大軍開到襄陽城下。趙雲龐統龜縮於襄陽之內,曹仁,徐晃駐軍襄陽之外與其對峙。”
曹操目光微凝:“大敗之後軍心不亂,穩定決策,將大軍進至襄陽,阻擋敵軍兵鋒為我大軍開路,也算他二人將功補過。”
曹操說著,心中也在盤算著這一係列信息的軍情。
以大水圍攻曹仁大軍,在成功之後沒有趕盡殺絕,與徐晃猛烈接戰。趙雲麾下的兵力不多,在有孫權的牽製下,隻能堅守襄陽!
曹操對夏侯惇說道:“由你先率五萬兵馬快速前行,一日之內務必趕到襄陽城下會合曹仁,徐晃,立即猛攻襄陽!”
曹操特意囑咐:“不要管兵馬疲憊,不要管任何事情,一到襄陽便立即發兵進攻,不要給趙雲,龐統任何喘息之機!”
“兩日之內我必會率剩餘大軍支援襄陽。”
夏侯惇沒有過多詢問,當即領命:“末將明白!”
先鋒五萬兵馬在夏侯惇的統領下,迅速與後方大軍拉開距離,向襄陽直奔而去。
曹操篤定趙雲,龐統兵力有限,在與曹仁徐晃的對戰中,是他們最能掌握戰機的時候。曹仁徐晃將兵馬開至襄陽城下,便直擊其命門,讓其不得不退縮在襄陽一線!
襄陽是荊襄重鎮!隻要攻破襄陽,他便可長驅直入荊襄腹地!
曹操目光一凜,即使襄陽的防禦再怎麽堅固,他二十萬大軍圍住,日夜猛攻!就算趙雲和龐統防守如鐵桶一般,他也要把這個鐵桶砸碎,化為灰燼。
劉備的主力尚在益州作戰,難以脫身,即使等他抽調兵力迴援也需要一月之久。而他隻需要十天,一定能攻下襄陽!
曹操自荊州大戰之後,一直在考慮著天下大勢。
孫權龜縮江東尚且無有太大作為,隻是劉備的迅猛崛起愈發讓他忌憚!他一直在靜候著時機,等待著一個戰機的到來。
他基業已成,而劉備正在處於茁壯的上升期。在這個時期中,任何一步都至關重要。而恰好他的每一步都會成為對手對他進行致命打擊的要害。
如同當年的袁紹對他,亦如同當年的官渡之戰!
現在的劉備和當年的他何其相似,都處在一個關鍵時期。他擊敗了袁紹,從而奠定了一統中原的局勢。現在如果讓劉備安然的度過了這個關鍵時期,那他便有席卷天下之勢!
曹操目光銳利,他不是袁紹,現在的荊州更不是當年的官渡。他不會給劉備這個機會!
“傳令,大軍加快行軍速度,兩日內進抵襄陽!”
建安十六年十二月,魏王曹操親率二十萬大軍猛攻襄陽。
襄陽陽城下屍體如山,死傷不絕,血流如河,兩軍繼續廝殺十餘日,未見分曉。
史稱,襄陽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