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退走後,曹仁率軍往南挺進數裏。一時間隻覺山川震動,隱隱有攝人心魄的聲音傳來。
曹仁眉宇間有一絲慌張夾雜,這樣的動靜,像是大批兵馬移動造成的。可是據他所知,趙雲麾下並沒有這樣大規模的兵馬。
這響聲是…………
曹仁心底的思緒還沒有理清,卻隻見整個大軍已經產生了極度的恐慌。
水!
眼底凝結的恐懼是水的波光,那滔天的大水已經洶湧而來了!
“快……”
所有的聲音在一瞬間被大水淹沒,一個個奔逃的曹軍士兵的身影,被洪水吞噬。八萬整裝待發的曹軍,在與大水接觸的那一刻潰不成軍。
一條長龍似的曹軍在被洶湧澎湃的大水快速的吞噬著,若曹軍是在原地紮營的情況下,一瞬間便會將整座大營吞噬。此時曹軍正在行軍,並不是最適宜的水攻時機。
這也給了八萬曹軍一線生機!
趙雲領著兵士立足於高嶺之上,看著下方的洪水洶湧奔騰,曹軍在洪水下痛苦掙紮。即使相隔極遠,聽不到聲音,也能感受到那種嘶吼的痛苦和驚懼!
趙雲沉著道:“大水續積了十餘日,恐怕要傾泄許久。傳我將令,在洪水逐漸消退之後,各部士兵以木筏小舟沿途搜尋曹軍殘存士卒!”
“記住,適可而止,曹軍之後還有後備援軍未動,不可與之戀戰!”
趙雲仔細布置,當初他在向龐統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龐統便為他指出了另一條補充方案。
在水淹曹軍之時,趁曹軍主力接在戰圈之內。其後方大本營空虛,可派出一支奇兵奇襲其後方,重創其資重糧草。
而趙雲手下正好有著這樣一支騎兵!
趙雲心下暗道,趙累這個時候應該已經逼近新野了!
率領五萬精銳在後方等待的徐晃,在接到軍報,前方大水漫堤。他手握精銳,可麵對著洶湧的大水也是無計可施。
大水還淹不到他這個位置了。可他也不得不後撤避其鋒芒。眼看著曹仁的八萬大軍在這大水之下洶湧逃竄,徐晃目眥盡裂!
徐晃沉聲道:“安寧下去,但見水勢退卻,立即隨我衝殺而下,營救曹仁將軍!”
第二日黎明,大水洶湧的浪潮逐漸平息。隻有一些低窪凹陷之地仍舊積水不退。八萬曹軍將士在這大水之下,四散奔逃。前軍大半士兵殞命於洪水之下,中軍及後軍各部士兵在慌亂逃竄中,有的被踩踏而死,有的被洪水卷衝而去。
幸存的士兵逃到了臨近的高地或山峰,被分割成了無數小塊。各自失去聯係,首尾各部皆不能唿應。
隨著洪水退去,趙雲率領萬餘兵馬從後方殺了出來。一路摧枯拉朽,砍瓜切菜般的橫掃曹軍潰卒。
曹仁沒有被洪水卷走,可也在洪水中泡了幾個時辰,精疲力盡。在洶湧的洪水下,他與身邊的親衛好不容易逃到了一處山嶺上,這才躲過了一劫。
當得知趙雲率軍殺過來的時候,曹仁已經完全沒有了反抗之力。
趙雲率軍在大水清洗過後的道路上搜尋著曹軍士卒,可一路直上幾乎要將整個往北的通道搜通了,也沒有發現曹仁的身影。
一人突然來報:“前方山嶺上有一人與曹仁極為相似,應是曹仁逃於山上!”
發現曹仁的消息剛剛到達,緊接著便傳來了徐晃率軍殺過來的消息。
徐晃率軍在後以逸待勞,且此時他自己的兵力處於弱勢,趙雲最終決定不可與徐晃正麵接戰。
趙雲看了看前方的山嶺,這一戰的戰果已經足夠盛大了,曹仁的小命就暫時寄存在他那裏吧!
“傳我軍令!”
“全軍迅速南撤,返迴襄陽!”
這一戰已經算得上出奇製勝,拚兵力消耗,還沒資格與曹操相比,最終還是要迴到堅守襄陽的問題上。
在這樣的因素幹擾下,曹仁最終保住了一命,成功活著見到了徐晃。
“曹將軍!”
徐晃疾唿著衝上山來, 與曹仁相見的一瞬,緊緊扶住曹仁。
徐晃愧疚的說道:“曹將軍,是我來遲了。”
曹仁卻寬慰的說道:“趙雲用此奇謀,我們誰也沒有料到。公明不必慚愧,萬幸你我分兵而行,不至於全軍覆沒。”
“隻是……”曹仁目光望向那一片汪洋過後的痕跡,“隻是我這八萬大軍,在這場大事之後恐怕所剩無幾了。”
曹仁微微感歎之後,像是又想到了什麽,緊緊抓住徐晃的胳膊,急聲說道:“我雖然兵敗可以試出了趙雲的底牌,此時他肯定無餘力向我軍進攻。公明可率精銳長驅直入,直搗襄陽城下!”
“其間必定暢通無阻!”
曹仁眼光微沉,“我軍雖然現在遭受挫折,但隻要兵鋒直抵襄陽城下。我軍便可占據主動,待魏王再派援軍,襄陽必危!”
徐晃欲言又止:“曹將軍,你”
曹仁道:“我遭逢此敗,有愧於大王厚恩,我要在此收攏殘兵,我要急奏大王速派援兵,更向大王請罪!”
“公明,你我此戰的前途就全賴你一人之身了。”
徐晃抱拳:“請曹將軍放心,我定不負所托!”
“虎賁營,禦林軍全軍集合,向南直進襄陽!”
建安十六年末,曹操派大將曹仁,徐晃進攻荊州。
曹仁中趙雲之計,在樊城之間,趙雲堵塞河水,引丹水,淯水漫灌曹仁大軍。
曹仁大軍在行進之中被大水衝的四散奔逃,八萬兵馬損失過半。曹仁在大水之後收攏殘部,所部兵馬剩餘不到三萬,其餘或被大水淹死,或失蹤無影。
曹操計劃的荊北大戰以己方的一場大敗拉開了帷幕,曹操得知曹仁兵敗的消息,並沒有過於憤怒。
在冷靜中蘊藏著孤注一擲的狠厲,在沉默中以行動昭示自己的決心。
當即命剛剛平叛歸來的曹真會同正在屯田的於禁,以及鎮守許昌的夏侯惇,統軍十五萬,支援曹仁徐晃。
還是同樣的目標。
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襄陽,斬殺趙雲,龐統!
這一場大戰,曹操的初心和決心都是複仇!
曹仁眉宇間有一絲慌張夾雜,這樣的動靜,像是大批兵馬移動造成的。可是據他所知,趙雲麾下並沒有這樣大規模的兵馬。
這響聲是…………
曹仁心底的思緒還沒有理清,卻隻見整個大軍已經產生了極度的恐慌。
水!
眼底凝結的恐懼是水的波光,那滔天的大水已經洶湧而來了!
“快……”
所有的聲音在一瞬間被大水淹沒,一個個奔逃的曹軍士兵的身影,被洪水吞噬。八萬整裝待發的曹軍,在與大水接觸的那一刻潰不成軍。
一條長龍似的曹軍在被洶湧澎湃的大水快速的吞噬著,若曹軍是在原地紮營的情況下,一瞬間便會將整座大營吞噬。此時曹軍正在行軍,並不是最適宜的水攻時機。
這也給了八萬曹軍一線生機!
趙雲領著兵士立足於高嶺之上,看著下方的洪水洶湧奔騰,曹軍在洪水下痛苦掙紮。即使相隔極遠,聽不到聲音,也能感受到那種嘶吼的痛苦和驚懼!
趙雲沉著道:“大水續積了十餘日,恐怕要傾泄許久。傳我將令,在洪水逐漸消退之後,各部士兵以木筏小舟沿途搜尋曹軍殘存士卒!”
“記住,適可而止,曹軍之後還有後備援軍未動,不可與之戀戰!”
趙雲仔細布置,當初他在向龐統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龐統便為他指出了另一條補充方案。
在水淹曹軍之時,趁曹軍主力接在戰圈之內。其後方大本營空虛,可派出一支奇兵奇襲其後方,重創其資重糧草。
而趙雲手下正好有著這樣一支騎兵!
趙雲心下暗道,趙累這個時候應該已經逼近新野了!
率領五萬精銳在後方等待的徐晃,在接到軍報,前方大水漫堤。他手握精銳,可麵對著洶湧的大水也是無計可施。
大水還淹不到他這個位置了。可他也不得不後撤避其鋒芒。眼看著曹仁的八萬大軍在這大水之下洶湧逃竄,徐晃目眥盡裂!
徐晃沉聲道:“安寧下去,但見水勢退卻,立即隨我衝殺而下,營救曹仁將軍!”
第二日黎明,大水洶湧的浪潮逐漸平息。隻有一些低窪凹陷之地仍舊積水不退。八萬曹軍將士在這大水之下,四散奔逃。前軍大半士兵殞命於洪水之下,中軍及後軍各部士兵在慌亂逃竄中,有的被踩踏而死,有的被洪水卷衝而去。
幸存的士兵逃到了臨近的高地或山峰,被分割成了無數小塊。各自失去聯係,首尾各部皆不能唿應。
隨著洪水退去,趙雲率領萬餘兵馬從後方殺了出來。一路摧枯拉朽,砍瓜切菜般的橫掃曹軍潰卒。
曹仁沒有被洪水卷走,可也在洪水中泡了幾個時辰,精疲力盡。在洶湧的洪水下,他與身邊的親衛好不容易逃到了一處山嶺上,這才躲過了一劫。
當得知趙雲率軍殺過來的時候,曹仁已經完全沒有了反抗之力。
趙雲率軍在大水清洗過後的道路上搜尋著曹軍士卒,可一路直上幾乎要將整個往北的通道搜通了,也沒有發現曹仁的身影。
一人突然來報:“前方山嶺上有一人與曹仁極為相似,應是曹仁逃於山上!”
發現曹仁的消息剛剛到達,緊接著便傳來了徐晃率軍殺過來的消息。
徐晃率軍在後以逸待勞,且此時他自己的兵力處於弱勢,趙雲最終決定不可與徐晃正麵接戰。
趙雲看了看前方的山嶺,這一戰的戰果已經足夠盛大了,曹仁的小命就暫時寄存在他那裏吧!
“傳我軍令!”
“全軍迅速南撤,返迴襄陽!”
這一戰已經算得上出奇製勝,拚兵力消耗,還沒資格與曹操相比,最終還是要迴到堅守襄陽的問題上。
在這樣的因素幹擾下,曹仁最終保住了一命,成功活著見到了徐晃。
“曹將軍!”
徐晃疾唿著衝上山來, 與曹仁相見的一瞬,緊緊扶住曹仁。
徐晃愧疚的說道:“曹將軍,是我來遲了。”
曹仁卻寬慰的說道:“趙雲用此奇謀,我們誰也沒有料到。公明不必慚愧,萬幸你我分兵而行,不至於全軍覆沒。”
“隻是……”曹仁目光望向那一片汪洋過後的痕跡,“隻是我這八萬大軍,在這場大事之後恐怕所剩無幾了。”
曹仁微微感歎之後,像是又想到了什麽,緊緊抓住徐晃的胳膊,急聲說道:“我雖然兵敗可以試出了趙雲的底牌,此時他肯定無餘力向我軍進攻。公明可率精銳長驅直入,直搗襄陽城下!”
“其間必定暢通無阻!”
曹仁眼光微沉,“我軍雖然現在遭受挫折,但隻要兵鋒直抵襄陽城下。我軍便可占據主動,待魏王再派援軍,襄陽必危!”
徐晃欲言又止:“曹將軍,你”
曹仁道:“我遭逢此敗,有愧於大王厚恩,我要在此收攏殘兵,我要急奏大王速派援兵,更向大王請罪!”
“公明,你我此戰的前途就全賴你一人之身了。”
徐晃抱拳:“請曹將軍放心,我定不負所托!”
“虎賁營,禦林軍全軍集合,向南直進襄陽!”
建安十六年末,曹操派大將曹仁,徐晃進攻荊州。
曹仁中趙雲之計,在樊城之間,趙雲堵塞河水,引丹水,淯水漫灌曹仁大軍。
曹仁大軍在行進之中被大水衝的四散奔逃,八萬兵馬損失過半。曹仁在大水之後收攏殘部,所部兵馬剩餘不到三萬,其餘或被大水淹死,或失蹤無影。
曹操計劃的荊北大戰以己方的一場大敗拉開了帷幕,曹操得知曹仁兵敗的消息,並沒有過於憤怒。
在冷靜中蘊藏著孤注一擲的狠厲,在沉默中以行動昭示自己的決心。
當即命剛剛平叛歸來的曹真會同正在屯田的於禁,以及鎮守許昌的夏侯惇,統軍十五萬,支援曹仁徐晃。
還是同樣的目標。
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襄陽,斬殺趙雲,龐統!
這一場大戰,曹操的初心和決心都是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