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宮內,曹操看罷孫權的書信,抬眼看了看向下方站著的華歆。
孫權的信沒寫別的,主題隻有一個,與他聯合擊破劉備,奪取荊州!
曹操眼眸暗沉,孫權的這個計劃看似是與他合作共贏。實際上最得利益者還是孫權。
擊敗劉備奪取荊州,與孫權共分荊州土地,他遠居中原即使獲得幾郡土地,也將暴露在孫劉兩家兵鋒之下。
孫權取荊州,可極大增強實力拱衛長江天險。對他來說,一半荊州或者一部分荊州,全如雞肋。
同時,他與劉備的焦點不僅在荊州,還在關中。
他發兵南下,劉備便會發兵東進!
曹操眼中泛起忌憚之色,劉備此時兼有荊州,漢中,關中涼州之地。實力依然不容小覷!
關中方向雖有險要,但隻恐無法阻擋劉備大軍兵鋒!
曹操隨手將孫權的書信置於案上,神情之中沒有任何顯露。
曹操看了華歆一眼,問道:“閣下即奉命而來,可否知道你主孫權,給孤來信所為何事?”
華歆因為外臣站在堂下接受眾人審視,非但沒有緊張之色,反倒神情自如。
“外臣不知”
華歆老實迴答,孫權隻說讓他送信,可沒有別的話交代。
“那你不妨猜一猜”
華歆微微拱手:“啟稟魏王,吳王坐守東南,有長江天險之利也因長江而困,兩家大戰之後,特派外臣來見魏王,隻為荊州之事。”
曹操眼眸微動:“閣下從容不迫,一語便說中了你主孫權心中所想,那你可否說說孫權為何要與孤聯合呀?”
“赤壁一戰,他可是和孤殺的天昏地暗呐!”
華歆道:“魏王在荊州之戰中雖然戰敗,但仍居天下諸侯之首,實力冠絕天下。吳王雖勝,但卻無更多餘力與魏王相爭。魏王用兵如神,一時不查才稍有損失。吳王不敢與魏王相爭,有意以此求和,共謀聯合。”
華歆說道:“劉備強取荊州,又插手交州,與吳王已生嫌隙。劉備野心勃勃,吳王深恐其背毀盟約侵入江東。吳王亦深知劉備為魏王之心腹大患,所以願和魏王聯合對付劉備。”
“嗯”曹操像是很滿意的點了點頭。
曹操看向華歆:“先生見識非凡,屈居於孫權麾下,做一小小官吏太過屈才了。如今出使而來,不如就此留在許昌,不要迴江東了。授你尚書之職,掌管文書奏章,輔佐政務。”
“如何?”
華歆眼中驚喜之光乍現,不過還是略做矜持的推辭了起來。
“在下奉吳王之命而來,眼下使命已成,該迴江東向吳王複命,恐怕有負魏王所托。”
華歆對於曹操所許的尚書之位已經怦然心動,這一番假意的客氣,他還怕曹操聽不明白,連自己說的話都毫無底氣。
“哈哈哈”曹操不在意的擺了擺手,“對於此事先生不必掛懷,複命這等小事,何徐先生辛勞,孤派一人去迴複孫權即可。先生盡可安心留在許都,擔任尚書之職,輔佐孤處理政務。”
聽到曹操如此說了,華歆那一點故作矜持,怦然瓦解。
華歆當即表態:“既然大王如此看重在下,在下怎能不從命。在下願留在許昌,為大王盡犬馬之勞!”
“嗯”
曹操欣然道:“如此甚好,先生之家眷也不必擔心,孤會命人前往江東將其接來,量孫權不敢為難。”
華歆頓時叩首:“多謝大王!”
接受了曹操的賞賜,華歆心安理得的留在了許昌,將孫權拋之腦後。
在華歆離開後,曹操那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頓時消失不見。
孫權的書信丟在案上,曹操沒有再去看一眼。
一直站立在一旁侍候的曹丕,此時站出來向曹操說道。
“父王,兒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曹操沉凝的目光微微抬起,緩緩說道:“有什麽話直言即可,何必囉嗦。”
聽到曹操準許,曹丕當即說道:“父王,那華歆雖然有才,可其人品行不均。奉命出使卻為了自身官職利益而拋棄主君,此等人不可輕信,更不可委以重任。”
曹操看向曹丕,“你說的這些,你覺得孤不知道?還是說隻有你一人明白?”
曹丕聞言頓時臉色一變,趕忙向曹操請罪。“兒臣一時言語無狀,請父王恕罪!”
曹操看著略顯惶恐的曹丕沒有說話,在這靜謐的氣氛中,曹丕顯得愈發緊張起來。
過了一會,曹操緩緩起身。
“起來吧,動不動就跪,都快把膝蓋給跪軟了。”
曹操緩步走至案前,聽到曹操的話,曹丕謹小慎微的站了起來。微微轉身麵向曹操的後背。
曹操此時說道:“你以為孤不知道華歆是怎樣的人,你以為孤給了他尚書之職,就是真的很欣賞他嗎?”
曹丕聞言一愣,“那父王還……”
曹操迴眸,“丕兒,為父希望你記住一句話。”
曹丕躬身:“兒臣謹遵父王教誨。”
曹操沉聲說道:“亂世之中,用人之事,論才不論德!”
“華歆雖然貪慕名利,但其確實身負才華,非尋常書生。一個人才能籠絡到手中,自然不可能讓他放任到一個敵手中。孤今日招攬華歆,是再次向江東,向天下人昭示,孤用人唯才,以此凝聚天下人心,招攬天下英才。”
曹操看著曹丕問道:“你明白嗎?”
曹丕神情變得鄭重,“多謝父王教誨,孩兒明白了!”
“為人主者,用人不拘一格,小人君子皆可用之!”
以曹丕的心術一點就通,立馬就領會了曹操的意思。
曹操聞言眼中劃過滿意之色,隻不過沒有明顯在曹丕麵前表露出來。
曹操又想起了孫權與他聯盟的事情,對曹丕道:“孤當即複信孫權,你速命主簿司馬懿前來,讓他帶孤之書信前往江東,迴複孫權。”
“兒臣領命!”
曹操在信中並沒有明確迴複聯合進攻劉備,奪取荊州的事情。
在曹操的考慮中,眼下時機未到。
建安十五年,曹操正式任命曹仁為征南將軍,領兵五萬屯守南陽宛城,新野一線,防備荊州趙雲!
孫權的信沒寫別的,主題隻有一個,與他聯合擊破劉備,奪取荊州!
曹操眼眸暗沉,孫權的這個計劃看似是與他合作共贏。實際上最得利益者還是孫權。
擊敗劉備奪取荊州,與孫權共分荊州土地,他遠居中原即使獲得幾郡土地,也將暴露在孫劉兩家兵鋒之下。
孫權取荊州,可極大增強實力拱衛長江天險。對他來說,一半荊州或者一部分荊州,全如雞肋。
同時,他與劉備的焦點不僅在荊州,還在關中。
他發兵南下,劉備便會發兵東進!
曹操眼中泛起忌憚之色,劉備此時兼有荊州,漢中,關中涼州之地。實力依然不容小覷!
關中方向雖有險要,但隻恐無法阻擋劉備大軍兵鋒!
曹操隨手將孫權的書信置於案上,神情之中沒有任何顯露。
曹操看了華歆一眼,問道:“閣下即奉命而來,可否知道你主孫權,給孤來信所為何事?”
華歆因為外臣站在堂下接受眾人審視,非但沒有緊張之色,反倒神情自如。
“外臣不知”
華歆老實迴答,孫權隻說讓他送信,可沒有別的話交代。
“那你不妨猜一猜”
華歆微微拱手:“啟稟魏王,吳王坐守東南,有長江天險之利也因長江而困,兩家大戰之後,特派外臣來見魏王,隻為荊州之事。”
曹操眼眸微動:“閣下從容不迫,一語便說中了你主孫權心中所想,那你可否說說孫權為何要與孤聯合呀?”
“赤壁一戰,他可是和孤殺的天昏地暗呐!”
華歆道:“魏王在荊州之戰中雖然戰敗,但仍居天下諸侯之首,實力冠絕天下。吳王雖勝,但卻無更多餘力與魏王相爭。魏王用兵如神,一時不查才稍有損失。吳王不敢與魏王相爭,有意以此求和,共謀聯合。”
華歆說道:“劉備強取荊州,又插手交州,與吳王已生嫌隙。劉備野心勃勃,吳王深恐其背毀盟約侵入江東。吳王亦深知劉備為魏王之心腹大患,所以願和魏王聯合對付劉備。”
“嗯”曹操像是很滿意的點了點頭。
曹操看向華歆:“先生見識非凡,屈居於孫權麾下,做一小小官吏太過屈才了。如今出使而來,不如就此留在許昌,不要迴江東了。授你尚書之職,掌管文書奏章,輔佐政務。”
“如何?”
華歆眼中驚喜之光乍現,不過還是略做矜持的推辭了起來。
“在下奉吳王之命而來,眼下使命已成,該迴江東向吳王複命,恐怕有負魏王所托。”
華歆對於曹操所許的尚書之位已經怦然心動,這一番假意的客氣,他還怕曹操聽不明白,連自己說的話都毫無底氣。
“哈哈哈”曹操不在意的擺了擺手,“對於此事先生不必掛懷,複命這等小事,何徐先生辛勞,孤派一人去迴複孫權即可。先生盡可安心留在許都,擔任尚書之職,輔佐孤處理政務。”
聽到曹操如此說了,華歆那一點故作矜持,怦然瓦解。
華歆當即表態:“既然大王如此看重在下,在下怎能不從命。在下願留在許昌,為大王盡犬馬之勞!”
“嗯”
曹操欣然道:“如此甚好,先生之家眷也不必擔心,孤會命人前往江東將其接來,量孫權不敢為難。”
華歆頓時叩首:“多謝大王!”
接受了曹操的賞賜,華歆心安理得的留在了許昌,將孫權拋之腦後。
在華歆離開後,曹操那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頓時消失不見。
孫權的書信丟在案上,曹操沒有再去看一眼。
一直站立在一旁侍候的曹丕,此時站出來向曹操說道。
“父王,兒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曹操沉凝的目光微微抬起,緩緩說道:“有什麽話直言即可,何必囉嗦。”
聽到曹操準許,曹丕當即說道:“父王,那華歆雖然有才,可其人品行不均。奉命出使卻為了自身官職利益而拋棄主君,此等人不可輕信,更不可委以重任。”
曹操看向曹丕,“你說的這些,你覺得孤不知道?還是說隻有你一人明白?”
曹丕聞言頓時臉色一變,趕忙向曹操請罪。“兒臣一時言語無狀,請父王恕罪!”
曹操看著略顯惶恐的曹丕沒有說話,在這靜謐的氣氛中,曹丕顯得愈發緊張起來。
過了一會,曹操緩緩起身。
“起來吧,動不動就跪,都快把膝蓋給跪軟了。”
曹操緩步走至案前,聽到曹操的話,曹丕謹小慎微的站了起來。微微轉身麵向曹操的後背。
曹操此時說道:“你以為孤不知道華歆是怎樣的人,你以為孤給了他尚書之職,就是真的很欣賞他嗎?”
曹丕聞言一愣,“那父王還……”
曹操迴眸,“丕兒,為父希望你記住一句話。”
曹丕躬身:“兒臣謹遵父王教誨。”
曹操沉聲說道:“亂世之中,用人之事,論才不論德!”
“華歆雖然貪慕名利,但其確實身負才華,非尋常書生。一個人才能籠絡到手中,自然不可能讓他放任到一個敵手中。孤今日招攬華歆,是再次向江東,向天下人昭示,孤用人唯才,以此凝聚天下人心,招攬天下英才。”
曹操看著曹丕問道:“你明白嗎?”
曹丕神情變得鄭重,“多謝父王教誨,孩兒明白了!”
“為人主者,用人不拘一格,小人君子皆可用之!”
以曹丕的心術一點就通,立馬就領會了曹操的意思。
曹操聞言眼中劃過滿意之色,隻不過沒有明顯在曹丕麵前表露出來。
曹操又想起了孫權與他聯盟的事情,對曹丕道:“孤當即複信孫權,你速命主簿司馬懿前來,讓他帶孤之書信前往江東,迴複孫權。”
“兒臣領命!”
曹操在信中並沒有明確迴複聯合進攻劉備,奪取荊州的事情。
在曹操的考慮中,眼下時機未到。
建安十五年,曹操正式任命曹仁為征南將軍,領兵五萬屯守南陽宛城,新野一線,防備荊州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