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曹操擁兵百萬,我江東不可力敵,還是及早請人送去降表,向曹操請降吧,或可保全我江東基業。”


    張昭一開口便代表了許多文臣的心聲,一眾文臣紛紛出言附和,讓孫權向曹操投降。


    孫權臉色沉凝,他心中沒有多少戰勝曹操的信心,可是讓他直接投降。像劉琮一樣去中原做一個金絲雀,他是萬萬做不到的。


    可他也找不到理由,支撐他義無反顧的和曹操打下去,並且能夠打敗曹操!


    “爾等儒生,為我江東之臣,麵臨大敵卻隻會俯首投降,豈不有辱聖賢斯文!”


    此言振聾發聵,頓時在堂上炸響。


    孫權猛然抬頭,眼底浮現希冀,隻見周瑜昂首闊步向堂內走來。


    周瑜先躬身向孫權行禮,“周瑜參見主公!”


    孫權心之中滿是親近隨和,連忙抬手示意周瑜起來。


    “公瑾快快免禮。”


    孫權看著周瑜說:“公瑾,群臣都在議論是戰是和,我想聽聽你的建議。”


    周瑜當機立斷的答道:“當然是戰!”


    孫權眼眸一震,堂上群臣也一時議論之聲四起。


    孫權輕聲問道:“何以見得?”


    周瑜抱拳答道:“啟稟主公,曹操來勢洶洶,急於進兵之間,曹操已然犯了兵家四大禁忌。”


    “其一,曹操後方未定,劉備占據長安時常威脅曹操中原後方,為避免劉備突襲許昌,曹操還要分布精兵防守關中。其二,曹操雖得荊州水軍,但其麾下大部並不熟水戰,此為其致命弱點。其三,荊州雖然富庶可也架不住曹操幾十萬大軍人吃馬喂,天長日久其糧草給養需要後方供給,極為困難。其四,曹軍多為北人,長驅千裏至此,水土不服,必多生疫病。”


    周瑜猛然轉身,在其灼灼目光之下,眾人斂聲屏息。


    周瑜朗聲道:“曹操犯這四大禁忌,不要說有八十萬大軍,就是真的有百萬大軍也要折戟沉沙!”


    “我隻需率數萬精兵,便可大破曹軍!”


    周瑜又轉身向孫權抱拳道:“此乃天賜良機於主公,隻要擊敗曹操,便可輕取荊襄,稱霸江漢,進而圖取天下,成皇圖霸業!”


    孫權牙關緊咬,眼中劃過精光,在周瑜的這一番分析之下,他完全堅定了戰勝曹操的信心。


    賭一把,賭輸了,成王敗寇,跟投降做籠中之鳥沒有差別。賭贏了,他便不再是吳王,更可以是天下之王!


    “啪!”


    孫權當即拍案而起。


    “我得公瑾,有何懼哉!”


    孫權當即取下一旁劍架上的寶劍。揮劍而出,斬去桌案一角。


    孫權沉聲道:“後江東上下,誰敢再言投降者,猶如此案,立斬不赦!”


    在與孫權目光碰撞的那一刻,張昭眼眸微垂,輕輕一歎。


    周瑜欣喜高唿:“主公英明!”


    有了周瑜這支強心針的注入,孫權更加期待魯肅出使漢中的結果。


    魯肅從漢中返迴江東之後,將聯盟的所有事宜都上奏給了孫權。


    諸葛亮所堅持提出的以劉備為主,江東為輔的條件,在對孫權講出之後,孫權也是陷入了遲疑。


    出去一趟結盟,沒想到給自己認了個大哥迴來。這放在誰身上都不是件愉快的事情。


    除此之外,魯肅還將諸葛亮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孫權。


    隻觀其一,不知全貌,難以辨別虛實。聽完魯肅的講述,孫權沒有過多猶豫。完全同意了,諸葛亮所提出的結盟條件,使兩家真正形成盟約。


    孫權有著自己的雄心壯誌,自然不可能甘心屈居人下。他更明白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眼下實力便決定一切。


    曹操八十餘萬大軍枕戈待旦,可投鞭填江,單憑他江東之力,依靠一個長江天險支撐不了多久。必須尋求外力,卸掉曹操的一部分實力。才能讓他江東有可以迴轉的餘地。


    至於聯盟之中以誰為主,以誰為次,現在談論為時尚早。


    劉備在荊州以西,而他在荊州以東,相隔甚遠。在曹操大軍的壓迫下,無論以誰為主,隻要能擊敗曹操又有何妨?


    在擊敗曹操過後,有誰能說服誰為主為次呢?


    孫權對荊州早已是垂涎三尺,在周瑜的勸說,魯肅的建議下,他已經堅定了戰勝曹軍的信心。


    孫權心中已經有了完美的暢想,曹軍陸戰精銳,而水戰不熟,他江東破敵必然要快於劉備。加之曹軍陸寨兵力要比水寨更多,以劉備的兵力打開這麵銅牆鐵壁絕非易事。


    誰能率先破敵便占據了攻破荊州的先機,正如周瑜對他所說的,他們江東一直就缺少一個機會。


    攻取荊州,稱霸江漢,以爭霸天下!


    曹操正好送來了這個機會,此戰若能勝之,必是他江東大出於天下之時!


    孫權命周瑜為大都督,統領江東上下所有兵馬,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參軍校尉。著即統領水陸兵馬七萬進駐夏口,迎戰曹軍!


    “主公雖然命我為大都督,但我心中仍有疑慮!”


    “公瑾有何疑慮,不妨直言。”


    夏口軍營中,周瑜與魯肅並肩而行。


    周瑜眼底流露著別樣的心思,開口說:“曹操屯兵三十餘萬於雲夢,意在江東,我不缺乏與其三十餘萬大軍決戰的勇氣和信心。我隻是擔心”


    周瑜話語停住,魯肅住腳步向周瑜問:“隻是什麽?”


    周瑜看了魯肅一眼,微微歎了口氣說:“我隻擔心主公不能全權授權於我,在行軍布陣之中多有插手,使我不能盡全力與曹操一戰。”


    魯肅聞言笑道:“公瑾多慮了,主公英明神武,怎會不明白此節之重大。”


    周瑜卻說道:“主公天降奇才,英明睿哲,這我明白。可畢竟這是賭上江東一切前途的一戰,主公怎會沒有想法。何況主公心存大誌。”


    周瑜說罷繼續向前走去,隻是魯肅落在了身後。


    魯肅望著周瑜的背影,他不得不承認,他完全無法反駁。


    “你此次前往漢中,順利與劉備結盟,為主公贏得了外援。你見過劉備與諸葛亮後,對兩人作何評價?”


    魯肅追上來之後,周瑜又問起了此次出使漢中。


    魯肅言黯然一笑,在他心中這次出使,既是成功也是失敗。


    “劉備起兵多年,此番觀之也無愧於梟雄之名,雖以仁義聞名,但更加城府極深。”


    這次周瑜主動停下了腳步,問道:“那對於諸葛亮呢?”


    魯肅看周瑜認真的神色,好像明白了什麽。


    魯肅了然一笑:“公瑾,你是對諸葛亮給你的那封信耿耿於懷吧!”


    魯肅眼中劃過迴憶之色,說:“諸葛亮此人高深莫測,且極難對付。但據我看來,算不上奸詐險惡之徒。在此大敵當前之際,還是可以合作的。”


    魯肅對周瑜說:“公瑾你用不著對這一件小事,耿耿於懷。”


    周瑜微微勾唇,道:“你當我真是為這一件小事而掛懷嗎?”


    “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間,自當胸襟開闊,囊括天地。我周瑜豈是那心胸狹隘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逆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塵了然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塵了然2並收藏三國之龍逆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