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怔怔的看著諸葛亮,想到諸葛亮的反應會這樣堅決。
“主公!”諸葛亮對劉備正聲說道,“韓遂妄自尊大,以涼州之地,竟敢稱王,實為無知。孫權,劉表,劉璋等目光短淺,隻看一時之名利,而貪王位之虛榮。曹操名托漢相,實為漢賊,逼迫天子授他王位,更是犯上作亂,大逆不道!”
“他們都可以僭越稱王,而主公則萬萬不可!”
劉備眉頭微蹙。
諸葛亮繼續道:“主公是天子皇叔,漢室宗親,無論稱王與否,主公都是漢室血脈,皇室正統。而且主公以仁義聞名四海,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如今天子身陷許昌,朝廷淪喪。在如此境況之下,未得天子親口承認,而在外割據稱王,豈非與叛逆同等!”
“天下百姓,文人隱士,並非全是愚陋之輩。若在此時稱王,如何堵住悠悠眾口?”
諸葛亮眸色清明,他完全清楚勸諫劉備稱王的人,是用的何種借口。
“高祖曾言非劉姓不得為王,以主公之身份,名正言順一節,不應當用到此處。長安在手更不是理由!”
“若這天下間隻有曹操一人稱王,主公或可與其針鋒相對。但此時天下間群雄並起,各自稱王。主公不宜稱王,更不能稱王!”
諸葛亮凝眉,前世劉備在眾人勸進下進位漢中王,他本是不同意的。一者,他們匡扶漢室,拯救天下為大旗。一旦未經天子冊封而自立為王,徒留有口實於天下人。二者,前世那個時候剛剛攻下漢中,基業未穩就忙著稱王稱霸,隻會滋生驕橫,埋下禍根!
隨後的荊州丟失,夷陵大敗,都證明他的擔憂是正確的。
前世占據荊益二州,進取漢中,尚且如此。如今僅占據漢中及長安之地,更不能稱王。
於情於理於時,都不能稱王!
君不見,袁術之輩,早為塚中枯骨!
“主公試想”諸葛亮向劉備細說道,“曹操等輩盡皆稱王,公然是向天下人表示其不臣之心。劉表劉璋身為宗親,不思救國卻貪圖王位,失信於天下。”
“而主公身為漢室宗親,天子皇叔,在此之時依舊謹守本分,一心隻想匡扶漢室。”
“身陷囚籠的天子會如何想?天下百姓又會如何想?”
“天下諸侯無一人是忠臣,無一人心存國家,心存漢室,隻有主公!”
“天下皆逆,獨有主公順正!凡一切與主公為敵者,皆為亂黨逆賊。凡主公所行之事皆是忠義報國,匡扶社稷,拯救萬民的忠正國事!”
諸葛亮沉聲道:“到時主公獨得天下正大!”
劉備神情一怔,心中一震。獨得天下正大,凡與他為敵者,皆為逆賊。凡他所行之事皆為國事!
劉備眼中劃過精光,這遠比他此時稱王,獲得的更多!
“唿”
劉備深唿一口氣,衷心對諸葛亮說道,“孔明,幸虧有你在我身旁,不然我險些一葉障目,踏入歧途了。”
諸葛亮眼底緊張之色鬆緩下來,暗自鬆了口氣。終於是勸下來了。
諸葛亮見劉備明白了其中重大,說道:“主公不必貪圖這一時的名利,精心經營長安及漢中,待時機一到全取荊益二州。成高祖東出天下之大業才是真。”
“嗯”劉備目光沉穩,微微點頭,滿臉認同之色。
“孔明,那勸進之人該如何處置?總不能……”劉備望向諸葛亮,語氣遲疑。
依照諸葛亮剛才的說法,將這些人全都斬了,那他麾下還有人嗎?
諸葛亮眼眸一轉,“勸進者中,雲長翼德等是為主公著想,其餘人等皆各藏心思,有貪圖從龍之功,也有喜好榮華富貴。主公可以天子蒙難,國家淪喪,此時稱王,無異於背逆為名,嚴辭駁斥!”
諸葛亮眼眸一定,“主公還可將其中言行無度者,處以極刑,殺一儆百,以安定人心。”
“嗯,孔明言之有理。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劉備目光一沉,沉聲應下。
劉備隨即又一想,“孔明,曹操兵鋒正盛,我們暫不可與其爭鋒,劉璋尚與我還有同宗同盟之情,劉表雖亡,人情盟約尚在。兩者尚不可取,而涼州韓遂犯上作亂,異姓稱王,我是否可以就此出兵我去奪取涼州呢?”
“你看”劉備向諸葛亮說明原因,“韓遂異姓為王,大逆不道,我出兵討伐他名正言順。而且涼州與關中接壤,用兵方便。”
“韓遂以詭計害死馬騰,其麾下並無強將。馬騰之子馬超尚困守隴西,與之聯合,徐徐用兵,擊敗韓遂並不困難。”劉備思慮周全,已經想到了很多問題。
“涼州多有羌人居住,得涼州不但可擴充領土,還可以大大增強騎兵。”劉備暢想道,轉頭望向諸葛亮。
“此乃一舉兩得之事,孔明意下如何?”
諸葛亮聞言拱手笑道:“主公英明!”
麵對諸葛亮直接的誇讚,劉備還有些不好意思。
劉備擺手笑道:“孔明莫要如此,備才疏德薄,還需要孔明你多加指教。”劉備拍拍諸葛亮的手。
“哈哈哈,主公此言差矣”諸葛亮笑道,“依我看主公不但有雄才大略,而且謙遜過人,是天下間一等一的明主啊。”諸葛亮笑道。
劉備連忙擺手。
諸葛亮笑罷,有意問道:“主公欲攻取涼州,不知對馬超有何看法呀?”
“馬超素有錦馬超之美名,勇武冠絕涼州,乃天下一等一的猛將,主公難道不想將其收入麾下嗎?”諸葛亮眼含笑意的望著劉備。
“額……”劉備微微語噎,有些不好意思的對諸葛亮說道:“能順利攻取涼州是好,若能再得馬超,那就再好不過了。”
“哈哈哈”諸葛亮掩麵而笑。
“亮可向主公保證,主公既可得涼州,也可得馬超!”諸葛亮揚言道。
劉備眼中不過驚喜,連忙問道,“孔明有何妙計?”
諸葛亮眼眸一眨,神秘道:“山人自有妙計!”
“哈哈哈”
劉備無奈指了指諸葛亮,兩人相視而笑。
“孤劍指天下,有誰能與孤為敵?!”
諸葛亮麵色沉凝,他沒有想到前世曹操稱王的事會提前了這麽多。而且會引發如此巨大的聯想反應!
韓遂,曹操,劉璋,劉表,孫權,士燮,先後稱王!
諸王割據,這可是前世從未出現過的。
諸葛亮心中幾度思慮,這前世未曾發生過的一切,是否跟他的重生有關?
一些細節提前了,大事會不會再次發生變化?
“主公!”諸葛亮對劉備正聲說道,“韓遂妄自尊大,以涼州之地,竟敢稱王,實為無知。孫權,劉表,劉璋等目光短淺,隻看一時之名利,而貪王位之虛榮。曹操名托漢相,實為漢賊,逼迫天子授他王位,更是犯上作亂,大逆不道!”
“他們都可以僭越稱王,而主公則萬萬不可!”
劉備眉頭微蹙。
諸葛亮繼續道:“主公是天子皇叔,漢室宗親,無論稱王與否,主公都是漢室血脈,皇室正統。而且主公以仁義聞名四海,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如今天子身陷許昌,朝廷淪喪。在如此境況之下,未得天子親口承認,而在外割據稱王,豈非與叛逆同等!”
“天下百姓,文人隱士,並非全是愚陋之輩。若在此時稱王,如何堵住悠悠眾口?”
諸葛亮眸色清明,他完全清楚勸諫劉備稱王的人,是用的何種借口。
“高祖曾言非劉姓不得為王,以主公之身份,名正言順一節,不應當用到此處。長安在手更不是理由!”
“若這天下間隻有曹操一人稱王,主公或可與其針鋒相對。但此時天下間群雄並起,各自稱王。主公不宜稱王,更不能稱王!”
諸葛亮凝眉,前世劉備在眾人勸進下進位漢中王,他本是不同意的。一者,他們匡扶漢室,拯救天下為大旗。一旦未經天子冊封而自立為王,徒留有口實於天下人。二者,前世那個時候剛剛攻下漢中,基業未穩就忙著稱王稱霸,隻會滋生驕橫,埋下禍根!
隨後的荊州丟失,夷陵大敗,都證明他的擔憂是正確的。
前世占據荊益二州,進取漢中,尚且如此。如今僅占據漢中及長安之地,更不能稱王。
於情於理於時,都不能稱王!
君不見,袁術之輩,早為塚中枯骨!
“主公試想”諸葛亮向劉備細說道,“曹操等輩盡皆稱王,公然是向天下人表示其不臣之心。劉表劉璋身為宗親,不思救國卻貪圖王位,失信於天下。”
“而主公身為漢室宗親,天子皇叔,在此之時依舊謹守本分,一心隻想匡扶漢室。”
“身陷囚籠的天子會如何想?天下百姓又會如何想?”
“天下諸侯無一人是忠臣,無一人心存國家,心存漢室,隻有主公!”
“天下皆逆,獨有主公順正!凡一切與主公為敵者,皆為亂黨逆賊。凡主公所行之事皆是忠義報國,匡扶社稷,拯救萬民的忠正國事!”
諸葛亮沉聲道:“到時主公獨得天下正大!”
劉備神情一怔,心中一震。獨得天下正大,凡與他為敵者,皆為逆賊。凡他所行之事皆為國事!
劉備眼中劃過精光,這遠比他此時稱王,獲得的更多!
“唿”
劉備深唿一口氣,衷心對諸葛亮說道,“孔明,幸虧有你在我身旁,不然我險些一葉障目,踏入歧途了。”
諸葛亮眼底緊張之色鬆緩下來,暗自鬆了口氣。終於是勸下來了。
諸葛亮見劉備明白了其中重大,說道:“主公不必貪圖這一時的名利,精心經營長安及漢中,待時機一到全取荊益二州。成高祖東出天下之大業才是真。”
“嗯”劉備目光沉穩,微微點頭,滿臉認同之色。
“孔明,那勸進之人該如何處置?總不能……”劉備望向諸葛亮,語氣遲疑。
依照諸葛亮剛才的說法,將這些人全都斬了,那他麾下還有人嗎?
諸葛亮眼眸一轉,“勸進者中,雲長翼德等是為主公著想,其餘人等皆各藏心思,有貪圖從龍之功,也有喜好榮華富貴。主公可以天子蒙難,國家淪喪,此時稱王,無異於背逆為名,嚴辭駁斥!”
諸葛亮眼眸一定,“主公還可將其中言行無度者,處以極刑,殺一儆百,以安定人心。”
“嗯,孔明言之有理。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劉備目光一沉,沉聲應下。
劉備隨即又一想,“孔明,曹操兵鋒正盛,我們暫不可與其爭鋒,劉璋尚與我還有同宗同盟之情,劉表雖亡,人情盟約尚在。兩者尚不可取,而涼州韓遂犯上作亂,異姓稱王,我是否可以就此出兵我去奪取涼州呢?”
“你看”劉備向諸葛亮說明原因,“韓遂異姓為王,大逆不道,我出兵討伐他名正言順。而且涼州與關中接壤,用兵方便。”
“韓遂以詭計害死馬騰,其麾下並無強將。馬騰之子馬超尚困守隴西,與之聯合,徐徐用兵,擊敗韓遂並不困難。”劉備思慮周全,已經想到了很多問題。
“涼州多有羌人居住,得涼州不但可擴充領土,還可以大大增強騎兵。”劉備暢想道,轉頭望向諸葛亮。
“此乃一舉兩得之事,孔明意下如何?”
諸葛亮聞言拱手笑道:“主公英明!”
麵對諸葛亮直接的誇讚,劉備還有些不好意思。
劉備擺手笑道:“孔明莫要如此,備才疏德薄,還需要孔明你多加指教。”劉備拍拍諸葛亮的手。
“哈哈哈,主公此言差矣”諸葛亮笑道,“依我看主公不但有雄才大略,而且謙遜過人,是天下間一等一的明主啊。”諸葛亮笑道。
劉備連忙擺手。
諸葛亮笑罷,有意問道:“主公欲攻取涼州,不知對馬超有何看法呀?”
“馬超素有錦馬超之美名,勇武冠絕涼州,乃天下一等一的猛將,主公難道不想將其收入麾下嗎?”諸葛亮眼含笑意的望著劉備。
“額……”劉備微微語噎,有些不好意思的對諸葛亮說道:“能順利攻取涼州是好,若能再得馬超,那就再好不過了。”
“哈哈哈”諸葛亮掩麵而笑。
“亮可向主公保證,主公既可得涼州,也可得馬超!”諸葛亮揚言道。
劉備眼中不過驚喜,連忙問道,“孔明有何妙計?”
諸葛亮眼眸一眨,神秘道:“山人自有妙計!”
“哈哈哈”
劉備無奈指了指諸葛亮,兩人相視而笑。
“孤劍指天下,有誰能與孤為敵?!”
諸葛亮麵色沉凝,他沒有想到前世曹操稱王的事會提前了這麽多。而且會引發如此巨大的聯想反應!
韓遂,曹操,劉璋,劉表,孫權,士燮,先後稱王!
諸王割據,這可是前世從未出現過的。
諸葛亮心中幾度思慮,這前世未曾發生過的一切,是否跟他的重生有關?
一些細節提前了,大事會不會再次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