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即將掀起天下波瀾的急報,飛馬送入許昌,直達曹操手中。


    建安十三年初,涼州韓遂,在伏殺馬騰之後,涼州八郡已得其七,於二月初,在武威僭越稱王,自稱涼王!


    這道緊急軍情傳到曹操手中後,他並沒有像當年接到袁術稱帝的消息一般,嘲笑韓遂的無知,愚蠢。


    曹操緊緊握住手中軍報,臉色沉凝,他想到了昨夜的夢。


    曹操眼眸轉動,他昨夜剛剛夢到了那些事情,今日便接到了韓遂稱王的消息。這如果是巧合的話,也未免太巧吧!


    曹氏據中原,立三世,成王業!


    自那個夢結束之後,這句話一直盤旋在曹操的腦海中。


    “天數有變,早早稱王……”曹操低眸沉吟。


    自他手中的這封軍報傳來,恐怕這天下間又要掀起一股風浪。


    江東孫權,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劉備,曹操目光一沉,這天下間不知要出現多少稱王稱霸的人來。


    那夢境,還有那鶴鳴,都代表著一種喻示!


    曹氏據中原,立三代,成王業!


    難道他創立的曹氏基業就隻能傳承三代嗎?曹操心思一沉。


    他縱橫天下近三十載,如今打下了整個中原之地。論及天下已無人能在地盤兵力上與他比肩,曹氏基業卻隻傳了三代。


    最關鍵的是三代王業,而未成帝業,以他打下之根基,曆經三代,竟然都未能成就一統天下之大業。


    難道天命真的不在他曹氏嗎?曹操悵然若失。


    “天命不常在,天命有常而人事無常”


    “或可為或不可為”


    “我此時並不想稱王,稱王必定是日後之事,可如今天象已變,日月穿梭,若我提前稱王,或許可以爭一爭這個異數。”曹操兀自呢喃道。


    “天命曹氏,據中原而成王業,進取天下而成帝業!”曹操目光陡然一變。


    昔年青春年少,他隻願舍自身之財,救國救民。然天命不在人力不可挽迴,曹操要成就功名大業,絕不可以心做那愚臣。


    當年他是漢之臣子曹操,今日他是漢之丞相曹操,他也可以變成王,未來他也可以成就帝業!


    曹操眼底那團欲望之火從未像這樣劇烈燃燒過,在劇烈的火焰中斷燒著一把權力的寶座!


    世人皆言曹操名托漢相,實為漢賊,他迎天子於許昌,而許昌之中,他便是朝廷中的朝廷。


    曹操傳命議事,所屬文武臣將皆來聽命。


    “近日我偶得一夢,夢中天下諸侯割據,紛紛自立為王。朝廷無力收服,隻得聽之任之,擾得天下大亂。”曹操有意無意的說著,餘光暗自觀察著眾人的反應。


    “我不忍天下黎民受此劫難,遂出兵平定四方,安定天下。我已位居丞相,位及人臣,可陛下仍念及我之勞苦,要授予我公爵。我推辭不受,陛下卻念念不休,執意如此。”


    “我與陛下在朝堂之上謙辭受讓,君臣和睦,好不熱鬧啊!”曹操玩笑道。


    堂上眾人聽聞曹操的話,也是一片笑容。


    站在下首的荀彧聞言,卻是有意的看了曹操一眼,眼底盡是探究之意。


    曹操笑罷,又說道。“可話又說迴來,這夢境畢竟是夢境。如今天下勢力割據,我位居丞相,如今堪堪隻平定中原之地。天下四方仍然戰亂不斷,乃我之罪也!”


    曹操說著麵露愧疚之意。


    “丞相不必愧疚,自桓靈二帝以來,朝廷早已陷入衰落之象,若非丞相早早迎奉天子於許昌,朝廷早已隕滅於逆賊之手。丞相雖然是臣子,但卻有恩於朝廷。”一文士出列說道。


    一人言罷,另一人接著開口說道。“自黃巾之亂以來,天下紛亂未定,至今已有二十餘年。朝廷無力,天子權威淪喪,無一人能夠上扶君王,下安社稷。丞相以一己之力而安定中原之地,已經功蓋四方。達常人所不能達。”


    “我看丞相夢中之事並非虛妄,而為上蒼喻示。以丞相之雄才平定四方隻是時間問題,到時陛下恩重賞賜無可厚非。丞相理所應當!”


    “……”


    一眾文臣接連開口,紛紛讚揚曹操功績。言語之中,曹操完全淩駕於朝廷天子之上。


    曹操雖未做言語,但餘光之中已經露出滿意之色。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順水推舟的事情。


    荀彧見眾人的話風越來越不對,這樣說下去就要把話題推到那個檔口去了。


    “丞相!”荀彧出列,高聲言道。


    荀彧這一聲將堂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曹操看向荀彧的目光微微一沉。


    “啟稟西涼逆賊韓遂僭越稱王,占據涼州七郡之地,自稱涼王,實屬大逆不道。丞相位居人臣,掌軍機大事,此時應該予以懲戒!”


    “荀大人此言差矣。”荀彧話音剛落,便有人站出來反駁。


    荀彧側目望去,隻聽那人說道。


    “眼下關中已被劉備占據,丞相即使要出兵討伐韓遂,也是鞭長莫及。要丞相對韓遂做出懲戒,豈不是癡人說夢。”


    荀彧轉身剛想反駁,卻有一人當即高聲說道。


    “韓遂之輩,逆賊也。割據地方,向來不聽朝廷號令,對朝廷之危,視而不見。如此逆賊,竟敢僭越稱王,不隻是大逆不道,更是自不量力!”


    接下來的一番話更是把荀彧的擔心變為了現實。


    “丞相平定中原,迎奉天子,維護朝廷,功於朝廷,有恩於天子,居功至偉。韓遂等逆賊都敢稱王,依我看丞相更應該進位稱王!”


    “丞相稱王,實至名歸!”


    荀彧心下一急,當即反駁。“你們把丞相與韓遂那等逆賊並列,豈不是在貶低丞相嗎?!”


    荀彧聲嘶力竭,可滿堂之臣都高唿擁護曹操稱王,荀彧一人螳臂擋車,如山海一粟,渺渺而已。


    在曹操沒有開口的情況下,一眾文武群臣相約明日要上奏天子,請天子冊封曹操為王!


    滿高唿的群臣散去,荀彧一人身影落寞。


    “文若,你跟隨我多年,我素來知你心意。”曹操緩步走到荀彧身邊。


    “可你也要明白一個事實,如今的朝廷是我曹操撐起來的。”


    曹操沉聲說道:“我可以答應你隻做周文王,但未必沒有人不去做周武王!”


    曹操離開之後,荀彧一人呆滯站立在原地。


    建安十三年,三月二十三,群臣紛紛向漢獻帝上奏,請求冊封丞相曹操為王。


    漢獻帝在內外壓力之下被迫同意,冊封曹操為魏王,更加之,享有天子之製,參拜不名,劍履上殿!


    曹操定都鄴城,建國封王!


    先有韓遂自立為王,再有曹操以天子令旨,進位稱王,風波蕩及天下!


    袁術成為塚中枯骨之後,天下無人敢擅自稱王。


    一下子天下間冒了兩個王出來,王圖霸業,天下風雲湧起,時局驟變!


    五月初,劉璋自立為蜀王!


    五月二十三,孫權自立為吳王!


    六月初,劉表自立為楚王!


    七月,士燮自稱南越王!


    “若有人勸主公稱王,陷主公於不義,其心不軌,可立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逆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塵了然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塵了然2並收藏三國之龍逆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