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周,哥哥來看你了,連哥哥都不想見嗎?”
羅追在門外,掐著嗓子裝傷心。
然後,他的弟弟措周就馬上衝過來開門了。
兄弟倆抱在一起,親親熱熱的訴說彼此之間有多思念。
在措周成為僧人之後,他就再沒有迴過家。
但羅追每年都會來色則寺一次,看望這個自小離家的弟弟。
所以在阿爸阿媽都變成記憶中的一個符號時,隻有羅追依舊鮮活。
十八歲的羅追身強體壯,他把十二歲的措周舉起來轉了一圈才放下。
兩人把著手往屋裏走,坐在火塘邊上聊天。
“阿媽又生了一個妹妹,還沒有取名字呢,你想不想取?”
羅追用胳膊肘撞了撞措周,擠眉弄眼的調笑。
在青年人的身邊,少年僧侶撅嘴抱怨。
“怎麽每年都讓我起?好吧……”
他閉上眼睛,認真思考起來。
漆黑的腦海中,圓滿的月亮突然跳了進來。
所以措周的妹妹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達瓦,達瓦拉姆。
羅追對這個名字很滿意,他重複念了幾次,爽朗的稱讚起來。
在這個間隙中,拉姆端著茶水和餐食進來了。
她跪在兄弟倆身後,歸置好一切,然後轉身離開。
在她離開之後,安靜下來的羅追才又開始說話。
“措周,她是誰?怎麽會在你這裏。”
青年記得他去年來的時候,負責照顧措周還是個僧人。
怎麽一年不見,就換成一個女孩子?
他皺著眉,不是很讚同的樣子。
但措周並不覺得有什麽,分外坦然的迴答。
“拉姆人很好的,也很會照顧人,做事比紮巴仔細多了。”
“就這些?”羅追又問了一句。
不明所以的措周點點頭,“嗯,就這些啊。”
聞言,羅追放鬆了一些。
他讚同道,“也是,女人確實更會照顧人一些。”
這個小插曲並沒有影響兄弟倆的心情。
羅追嚼著糌粑,耐心的聽措周訴說他的煩惱。
少年僧侶在色則寺的生活十分安逸,除了不能出門之外沒有任何缺點。
而且,他對於出門的渴望也沒多麽強烈,隻是有點想而已。
但次仁喇嘛諱莫如深的態度讓措周產生了逆反心理。
越是不讓他出去,他就越想出去。
措周盤坐著,喋喋不休抱怨次仁的獨裁行為,把羅追聽得直樂。
哥哥撈起弟弟,直接拽著他往外走。
這個時間寺廟裏的閑散人員不是很多,隻有零星幾個僧侶走在路上。
但措周作為色則寺的祖古,沒有人不認識。
每個過往的僧侶都會給他行禮,他也會一一迴禮。
就這樣,他們毫無阻礙走到了寺院的大門前。
然後,在眾人的注視下,羅追直接帶著措周踏出了寺廟大門。
踩在門前的石板上,措周還有些反應不過來。
他就這麽出來了?什麽波折都沒有?
如夢初醒的少年僧侶綻開一個快樂的笑容,在石板路上蹦蹦跳跳。
這時,門口的僧人才反應過來。
他們七嘴八舌的把措周請迴廟裏,又說了兩句肆意妄為的羅追。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舉動。
才發現原來出門這麽簡單,不一定非要有人同意才能成功,措周整個人都飄了起來。
他揮開陪伴在身邊的僧人,拉著羅追走迴他的小院。
在忍不住偷笑的同時,措周還掛在羅追身上撒嬌。
“哥,你真的好厲害,就這麽把我帶出去了。”
“那是,我可熟練了。”
羅追驕傲的抬頭,得意的教授措周偷跑技巧。
“越是做壞事,你就越不能心虛。要昂首挺胸,做出底氣很足的樣子,這樣別人才不敢阻止你。”
措周虛心受教,連連點頭。
他還想著什麽時候去實踐一下呢,就被喊到了次仁身邊。
滿心無奈的大喇嘛對著措周講了好久的道理,直到他答應再不會未經允許出門之後才放他離開。
但次仁沒想到,措周隻是學會了陽奉陰違而已。
在羅追走後,少年僧侶才真正開始了自己的實踐。
他大著膽子,試圖光明正大的從寺廟側門走出去。
但全寺的僧侶都被叮囑過了,所以這次沒有人被糊弄到。
實踐失敗的措周還以為是自己不夠自信,因此才會被發現。
他換了個門,繼續嚐試。
少年僧侶忙忙碌碌,跑遍了每一個門,直到被熟悉的紮巴領迴去。
他跟在紮巴身後,行走在朱紅的走廊上。
走廊上嵌著一排廊架,廊架上的轉經筒在措周的觸動之下順時針旋轉著。
沉悶的轉動聲迴蕩著,攜來平靜與安寧。
穿過走廊,他們來到次仁喇嘛所在之處。
金頂之下,張著綺麗的華蓋。深紅的帷幔從牆麵上垂墜下來,披在緞麵佛像兩側。
鎏金的佛像佩戴著珠寶和法衣,前麵供著燈和曼紮。
次仁喇嘛盤腿坐在經房中間,與措周講經。
和緩的聲音在規律的鈴聲中響起,似有無限哲理。
但他講得太複雜了,措周聽不懂。
少年僧侶睜著澄澈的眼睛,竭力理解次仁話中的意思。
他懵懵懂懂的,隻明白了一件事。
“所以等我過了十三歲,就可以出門了,對嗎?”
次仁喇嘛雙手合十,整個上半身和頭一起前傾,認真的肯定。
他緩緩開口,看向佛前的一盞明燈。
“這是格倉上師的意思。”
“我知道了。”搓周也看向佛像,合手祈禱。
在恢複記憶之前,他在這個世界最親近的人就是那位老人。
被奉為上師的格倉擁有無限智慧,他的眼睛似乎能看見命運的痕跡。
在厄運發生之前,就能給出示警。
格倉上師在年老之時,已經很少做出什麽提示了。
但在寂滅之前,他說出最後兩句提醒。一是關於措周,一是關於色則寺。
格倉上師的預言從未出錯,所以次仁從那時起就未放鬆過一刻。
他無時無刻不在警惕,警惕可能到來的某種天災。
同時,警惕措周可能遭遇到的某種危險。
盡管格倉上師的預言裏,危險會發生在措周十三歲那年,但次仁早就開始預防了。
羅追在門外,掐著嗓子裝傷心。
然後,他的弟弟措周就馬上衝過來開門了。
兄弟倆抱在一起,親親熱熱的訴說彼此之間有多思念。
在措周成為僧人之後,他就再沒有迴過家。
但羅追每年都會來色則寺一次,看望這個自小離家的弟弟。
所以在阿爸阿媽都變成記憶中的一個符號時,隻有羅追依舊鮮活。
十八歲的羅追身強體壯,他把十二歲的措周舉起來轉了一圈才放下。
兩人把著手往屋裏走,坐在火塘邊上聊天。
“阿媽又生了一個妹妹,還沒有取名字呢,你想不想取?”
羅追用胳膊肘撞了撞措周,擠眉弄眼的調笑。
在青年人的身邊,少年僧侶撅嘴抱怨。
“怎麽每年都讓我起?好吧……”
他閉上眼睛,認真思考起來。
漆黑的腦海中,圓滿的月亮突然跳了進來。
所以措周的妹妹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達瓦,達瓦拉姆。
羅追對這個名字很滿意,他重複念了幾次,爽朗的稱讚起來。
在這個間隙中,拉姆端著茶水和餐食進來了。
她跪在兄弟倆身後,歸置好一切,然後轉身離開。
在她離開之後,安靜下來的羅追才又開始說話。
“措周,她是誰?怎麽會在你這裏。”
青年記得他去年來的時候,負責照顧措周還是個僧人。
怎麽一年不見,就換成一個女孩子?
他皺著眉,不是很讚同的樣子。
但措周並不覺得有什麽,分外坦然的迴答。
“拉姆人很好的,也很會照顧人,做事比紮巴仔細多了。”
“就這些?”羅追又問了一句。
不明所以的措周點點頭,“嗯,就這些啊。”
聞言,羅追放鬆了一些。
他讚同道,“也是,女人確實更會照顧人一些。”
這個小插曲並沒有影響兄弟倆的心情。
羅追嚼著糌粑,耐心的聽措周訴說他的煩惱。
少年僧侶在色則寺的生活十分安逸,除了不能出門之外沒有任何缺點。
而且,他對於出門的渴望也沒多麽強烈,隻是有點想而已。
但次仁喇嘛諱莫如深的態度讓措周產生了逆反心理。
越是不讓他出去,他就越想出去。
措周盤坐著,喋喋不休抱怨次仁的獨裁行為,把羅追聽得直樂。
哥哥撈起弟弟,直接拽著他往外走。
這個時間寺廟裏的閑散人員不是很多,隻有零星幾個僧侶走在路上。
但措周作為色則寺的祖古,沒有人不認識。
每個過往的僧侶都會給他行禮,他也會一一迴禮。
就這樣,他們毫無阻礙走到了寺院的大門前。
然後,在眾人的注視下,羅追直接帶著措周踏出了寺廟大門。
踩在門前的石板上,措周還有些反應不過來。
他就這麽出來了?什麽波折都沒有?
如夢初醒的少年僧侶綻開一個快樂的笑容,在石板路上蹦蹦跳跳。
這時,門口的僧人才反應過來。
他們七嘴八舌的把措周請迴廟裏,又說了兩句肆意妄為的羅追。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舉動。
才發現原來出門這麽簡單,不一定非要有人同意才能成功,措周整個人都飄了起來。
他揮開陪伴在身邊的僧人,拉著羅追走迴他的小院。
在忍不住偷笑的同時,措周還掛在羅追身上撒嬌。
“哥,你真的好厲害,就這麽把我帶出去了。”
“那是,我可熟練了。”
羅追驕傲的抬頭,得意的教授措周偷跑技巧。
“越是做壞事,你就越不能心虛。要昂首挺胸,做出底氣很足的樣子,這樣別人才不敢阻止你。”
措周虛心受教,連連點頭。
他還想著什麽時候去實踐一下呢,就被喊到了次仁身邊。
滿心無奈的大喇嘛對著措周講了好久的道理,直到他答應再不會未經允許出門之後才放他離開。
但次仁沒想到,措周隻是學會了陽奉陰違而已。
在羅追走後,少年僧侶才真正開始了自己的實踐。
他大著膽子,試圖光明正大的從寺廟側門走出去。
但全寺的僧侶都被叮囑過了,所以這次沒有人被糊弄到。
實踐失敗的措周還以為是自己不夠自信,因此才會被發現。
他換了個門,繼續嚐試。
少年僧侶忙忙碌碌,跑遍了每一個門,直到被熟悉的紮巴領迴去。
他跟在紮巴身後,行走在朱紅的走廊上。
走廊上嵌著一排廊架,廊架上的轉經筒在措周的觸動之下順時針旋轉著。
沉悶的轉動聲迴蕩著,攜來平靜與安寧。
穿過走廊,他們來到次仁喇嘛所在之處。
金頂之下,張著綺麗的華蓋。深紅的帷幔從牆麵上垂墜下來,披在緞麵佛像兩側。
鎏金的佛像佩戴著珠寶和法衣,前麵供著燈和曼紮。
次仁喇嘛盤腿坐在經房中間,與措周講經。
和緩的聲音在規律的鈴聲中響起,似有無限哲理。
但他講得太複雜了,措周聽不懂。
少年僧侶睜著澄澈的眼睛,竭力理解次仁話中的意思。
他懵懵懂懂的,隻明白了一件事。
“所以等我過了十三歲,就可以出門了,對嗎?”
次仁喇嘛雙手合十,整個上半身和頭一起前傾,認真的肯定。
他緩緩開口,看向佛前的一盞明燈。
“這是格倉上師的意思。”
“我知道了。”搓周也看向佛像,合手祈禱。
在恢複記憶之前,他在這個世界最親近的人就是那位老人。
被奉為上師的格倉擁有無限智慧,他的眼睛似乎能看見命運的痕跡。
在厄運發生之前,就能給出示警。
格倉上師在年老之時,已經很少做出什麽提示了。
但在寂滅之前,他說出最後兩句提醒。一是關於措周,一是關於色則寺。
格倉上師的預言從未出錯,所以次仁從那時起就未放鬆過一刻。
他無時無刻不在警惕,警惕可能到來的某種天災。
同時,警惕措周可能遭遇到的某種危險。
盡管格倉上師的預言裏,危險會發生在措周十三歲那年,但次仁早就開始預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