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煉鐵
從原始人開始建立帝國 作者:吃飯加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鐵泥有了,木炭也有了,現在就隻剩下了用來煉鐵的爐子。
考慮到功能不同,那個煉陶爐不能使用,得重新搭建一個合適煉鐵爐和一個用來鍛造的保溫爐。
煉鐵爐用來溶解鐵泥裏麵的雜質,提煉出生鐵;保溫爐用來保持生鐵在捶打期間的溫度,避免溫度過低導致鐵塊變得堅硬,無法敲打成型。
煉鐵爐的主體還是和之前的之前一樣,隻不過直徑要小上一半,隻有半米左右,底下的開了兩個小口,用處各不相同。
一個開口是用來觀察爐內情況,判斷煉製的時間。
另一個則是送風口,在這裏連接一個進風裝置,連續不斷的將空氣推送進入爐子,讓爐子裏的木炭燃燒更充分,讓爐溫升得更高。
由於沒有合適的工具,進風裝置無法製作成木製風箱,隻能退而求其次,用獸皮做一個簡單的風箱。
相比於獸皮風箱,木製風箱明顯更好,不僅風量更大,而且推拉的動作更符合人體的用力方式,更加節省體力。
但此刻沒有開孔打板的工具,也隻能將就使用了。
規劃好需要做的事情,接下來就是正式開始製作這兩個爐子,先用水混合泥土製作一些稀泥。
為了煉鐵爐保溫效果更好,鍾原特地將爐壁加厚到三指寬,這個厚度已經可以支撐一次性修建完成,不用在特地等待下層風幹。
下方的開口用一根打掉竹節的中空竹筒,連接到另一個沒有隔層的圓桶形狀圍爐,這就是準備製作的風箱主體。
竹筒連接兩者,作為通風的管道,將兩個土堆連接起來。
在它的外麵敷上厚厚的泥土,這樣就算長期的高溫將竹子破壞掉,也可以通過外層的土殼接著送氣。
找來一堆細小的木柴,在兩個爐子內點火,將它們快速烤幹。
等到火焰熄滅爐子冷卻之後,拿來一塊大的獸皮蒙在那個小的圓桶上,不需要繃緊,用繩子將獸皮固定好,這樣就得到一個簡易的鼓風機。
鍾原用手捏著上麵蒙著的獸皮,上下推動,氣流也隨著流動,通過中間的通風管道,將它送到另一個爐子裏。
在推動的時候,能夠明顯看到另一個爐子的地下的灰塵被吹了起來,從爐口漂浮出來。
效果還可以,隻是方法有點累人,在燒製的這幾個小時需要一直不斷的推拉獸皮,對體力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而保溫爐則要嬌小許多,同樣的一個鼓風裝置,在出風口的位置圍上兩麵堆放木炭的小土牆就完成了。
萬事俱備,冶鐵工程正式開工。
點燃火爐,往裏麵傾倒昨天燒製出來的木炭,一直到爐子的一半,拉動獸皮風箱。
空氣的不斷灌入,將木炭全部點燃,燒得火紅的木炭在地下竄出的氣流影響下,火焰冒的老高還伴隨有大量火星,同時還發出氣流快速穿過火焰的“唿!唿!”聲。
將準備好的鐵泥粉撒在木炭上,均勻鋪上一層。
接著往上木炭和鐵泥一層層交替鋪疊,直到爐子的最上層也被鋪上木炭。
眾人交替不斷的拉動獸皮鼓風,爐子的溫度也隨著木炭的燃燒越來越高,直到木炭能夠到達的最高點。
通過觀察口,可以看到裏麵的木炭燒得火紅,連爐壁也被燒得發亮。
長達幾個小時的冶煉,期間不斷加入木炭和少量鐵泥,昨日燒製的木炭已經被消耗了四背簍還多,鐵泥也被用了半罐。
鍾原坐在觀察口的位置,用木棍不斷的將木炭燃燒形成的灰燼刨開,查看裏麵的情況。
從早到晚,煉製了接近八個小時,在這個期間,鍾原也用做斧子的方法做了幾把石錘,用來將鐵塊敲擊成型。
燒製到傍晚,一些岩漿狀的物質從隔板上麵流下來,這些並不是鐵水,鐵的熔點在一千五百多度,木炭並不能達到這個溫度。
這股岩漿其實是礦渣,也就是鐵泥裏的黏土和沙這些雜質。
看到這些岩漿,鍾原神色興奮,這意味著這次的煉鐵工作已經快要成功了。
來到這個時代差不多五個月了,終於能有些趁手的工具了。
鍾原都想好拿這些鐵來製作什麽工具了,鐵錘、鐵斧、鐵鋸、刨子等等。
這些都可以拿來加工木材等,製作更好的工具,有了先進的生產力才能促進生產關係的進步。
接著鼓風,等到爐內不再流出岩漿的時候,鍾原停止了加炭,將另一個保溫爐燒上。
剛剛燒好,山下勞作的山等人也迴到洞穴,他們看著看著這兩個爐子。
風好奇的問道:“神子!這在燒的就是鐵嗎!”
“對!剛好你們迴來了,把這個爐子敲開!”
風興致高昂,也不顧身上的疲憊,連忙衝上來喊著“我來!我來!”
拿起木棍,對著爐子一道亂捅,將爐壁戳開了一個口子。
爐子打開的一瞬間,熱浪撲麵而來,隔層的上方有著沉積下來的一大塊多孔,多雜質的不規則物體。
隨著和空氣的接觸,它的表麵在慢慢變得灰暗,這塊就是鍾原需要的東西。
一大塊海綿鐵,也被叫做蜂窩鐵,前世的小日子將它吹噓為“玉鋼”,名字好聽,但具體原因卻是因為爐溫低,達不到鐵的熔點才會造成這種狀況。
將海綿鐵用木頭夾起來,放到旁邊的石頭上,指著地上的石錘對著山說道。
“山!你力氣大,用錘子來敲這個鐵塊!”
山看著這個紅彤彤的鐵塊,有些摸不著頭腦。
“神子大人!被燒過的東西都不結實,不會敲壞了吧!”
“沒事!這個東西硬得很,使勁敲!”
“好吧!”
說著山便舉起了錘子,用了五成的力道敲向了鐵塊。
“鐺!”
一陣金石碰撞聲音響起,被敲擊的鐵塊基本毫無變化!
這一幕讓眾人感到驚奇!
山也也被鐵塊的堅硬程度所震撼,接著用了全身的力氣敲向鐵塊,這下子鐵塊的棱角被砸平了一塊。
鍾原在一旁指揮著山將它敲成一個四四方方的形狀。
山點了點頭,吐了口唾沫,雙手一撮,拿起石錘揮舞起來。
不斷的敲擊聲響起,石錘的碎屑在碰撞間濺射而出,一些像火星子的雜質也在敲打中也不斷的飛出。
每敲打十多下就放進火爐中繼續加熱燒紅。
在經曆漫長的敲打,報廢了好幾個石錘後,最終敲出了一個比較規整的小長方體。
這個長方體隻有一次性水杯的大小,對於這個結果,鍾原也表示滿意,看來這這裏麵含鐵還不少。
敲打成型的鐵塊,鍾原將它移到平台的水缸前,拿著杯子不斷的潑水。
伴隨著“呲呲”聲,不斷的有水被蒸發成白色霧氣。
冷卻下來後的鐵塊呈現烏青色,鍾原拿在手裏掂量了一下,這個一次性水杯大小的鐵塊,重量達到了快三斤左右。
考慮到功能不同,那個煉陶爐不能使用,得重新搭建一個合適煉鐵爐和一個用來鍛造的保溫爐。
煉鐵爐用來溶解鐵泥裏麵的雜質,提煉出生鐵;保溫爐用來保持生鐵在捶打期間的溫度,避免溫度過低導致鐵塊變得堅硬,無法敲打成型。
煉鐵爐的主體還是和之前的之前一樣,隻不過直徑要小上一半,隻有半米左右,底下的開了兩個小口,用處各不相同。
一個開口是用來觀察爐內情況,判斷煉製的時間。
另一個則是送風口,在這裏連接一個進風裝置,連續不斷的將空氣推送進入爐子,讓爐子裏的木炭燃燒更充分,讓爐溫升得更高。
由於沒有合適的工具,進風裝置無法製作成木製風箱,隻能退而求其次,用獸皮做一個簡單的風箱。
相比於獸皮風箱,木製風箱明顯更好,不僅風量更大,而且推拉的動作更符合人體的用力方式,更加節省體力。
但此刻沒有開孔打板的工具,也隻能將就使用了。
規劃好需要做的事情,接下來就是正式開始製作這兩個爐子,先用水混合泥土製作一些稀泥。
為了煉鐵爐保溫效果更好,鍾原特地將爐壁加厚到三指寬,這個厚度已經可以支撐一次性修建完成,不用在特地等待下層風幹。
下方的開口用一根打掉竹節的中空竹筒,連接到另一個沒有隔層的圓桶形狀圍爐,這就是準備製作的風箱主體。
竹筒連接兩者,作為通風的管道,將兩個土堆連接起來。
在它的外麵敷上厚厚的泥土,這樣就算長期的高溫將竹子破壞掉,也可以通過外層的土殼接著送氣。
找來一堆細小的木柴,在兩個爐子內點火,將它們快速烤幹。
等到火焰熄滅爐子冷卻之後,拿來一塊大的獸皮蒙在那個小的圓桶上,不需要繃緊,用繩子將獸皮固定好,這樣就得到一個簡易的鼓風機。
鍾原用手捏著上麵蒙著的獸皮,上下推動,氣流也隨著流動,通過中間的通風管道,將它送到另一個爐子裏。
在推動的時候,能夠明顯看到另一個爐子的地下的灰塵被吹了起來,從爐口漂浮出來。
效果還可以,隻是方法有點累人,在燒製的這幾個小時需要一直不斷的推拉獸皮,對體力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而保溫爐則要嬌小許多,同樣的一個鼓風裝置,在出風口的位置圍上兩麵堆放木炭的小土牆就完成了。
萬事俱備,冶鐵工程正式開工。
點燃火爐,往裏麵傾倒昨天燒製出來的木炭,一直到爐子的一半,拉動獸皮風箱。
空氣的不斷灌入,將木炭全部點燃,燒得火紅的木炭在地下竄出的氣流影響下,火焰冒的老高還伴隨有大量火星,同時還發出氣流快速穿過火焰的“唿!唿!”聲。
將準備好的鐵泥粉撒在木炭上,均勻鋪上一層。
接著往上木炭和鐵泥一層層交替鋪疊,直到爐子的最上層也被鋪上木炭。
眾人交替不斷的拉動獸皮鼓風,爐子的溫度也隨著木炭的燃燒越來越高,直到木炭能夠到達的最高點。
通過觀察口,可以看到裏麵的木炭燒得火紅,連爐壁也被燒得發亮。
長達幾個小時的冶煉,期間不斷加入木炭和少量鐵泥,昨日燒製的木炭已經被消耗了四背簍還多,鐵泥也被用了半罐。
鍾原坐在觀察口的位置,用木棍不斷的將木炭燃燒形成的灰燼刨開,查看裏麵的情況。
從早到晚,煉製了接近八個小時,在這個期間,鍾原也用做斧子的方法做了幾把石錘,用來將鐵塊敲擊成型。
燒製到傍晚,一些岩漿狀的物質從隔板上麵流下來,這些並不是鐵水,鐵的熔點在一千五百多度,木炭並不能達到這個溫度。
這股岩漿其實是礦渣,也就是鐵泥裏的黏土和沙這些雜質。
看到這些岩漿,鍾原神色興奮,這意味著這次的煉鐵工作已經快要成功了。
來到這個時代差不多五個月了,終於能有些趁手的工具了。
鍾原都想好拿這些鐵來製作什麽工具了,鐵錘、鐵斧、鐵鋸、刨子等等。
這些都可以拿來加工木材等,製作更好的工具,有了先進的生產力才能促進生產關係的進步。
接著鼓風,等到爐內不再流出岩漿的時候,鍾原停止了加炭,將另一個保溫爐燒上。
剛剛燒好,山下勞作的山等人也迴到洞穴,他們看著看著這兩個爐子。
風好奇的問道:“神子!這在燒的就是鐵嗎!”
“對!剛好你們迴來了,把這個爐子敲開!”
風興致高昂,也不顧身上的疲憊,連忙衝上來喊著“我來!我來!”
拿起木棍,對著爐子一道亂捅,將爐壁戳開了一個口子。
爐子打開的一瞬間,熱浪撲麵而來,隔層的上方有著沉積下來的一大塊多孔,多雜質的不規則物體。
隨著和空氣的接觸,它的表麵在慢慢變得灰暗,這塊就是鍾原需要的東西。
一大塊海綿鐵,也被叫做蜂窩鐵,前世的小日子將它吹噓為“玉鋼”,名字好聽,但具體原因卻是因為爐溫低,達不到鐵的熔點才會造成這種狀況。
將海綿鐵用木頭夾起來,放到旁邊的石頭上,指著地上的石錘對著山說道。
“山!你力氣大,用錘子來敲這個鐵塊!”
山看著這個紅彤彤的鐵塊,有些摸不著頭腦。
“神子大人!被燒過的東西都不結實,不會敲壞了吧!”
“沒事!這個東西硬得很,使勁敲!”
“好吧!”
說著山便舉起了錘子,用了五成的力道敲向了鐵塊。
“鐺!”
一陣金石碰撞聲音響起,被敲擊的鐵塊基本毫無變化!
這一幕讓眾人感到驚奇!
山也也被鐵塊的堅硬程度所震撼,接著用了全身的力氣敲向鐵塊,這下子鐵塊的棱角被砸平了一塊。
鍾原在一旁指揮著山將它敲成一個四四方方的形狀。
山點了點頭,吐了口唾沫,雙手一撮,拿起石錘揮舞起來。
不斷的敲擊聲響起,石錘的碎屑在碰撞間濺射而出,一些像火星子的雜質也在敲打中也不斷的飛出。
每敲打十多下就放進火爐中繼續加熱燒紅。
在經曆漫長的敲打,報廢了好幾個石錘後,最終敲出了一個比較規整的小長方體。
這個長方體隻有一次性水杯的大小,對於這個結果,鍾原也表示滿意,看來這這裏麵含鐵還不少。
敲打成型的鐵塊,鍾原將它移到平台的水缸前,拿著杯子不斷的潑水。
伴隨著“呲呲”聲,不斷的有水被蒸發成白色霧氣。
冷卻下來後的鐵塊呈現烏青色,鍾原拿在手裏掂量了一下,這個一次性水杯大小的鐵塊,重量達到了快三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