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壓根兒就沒考慮過,造成現在這個局麵的元兇,其實就是他自己,過於小心翼翼。
此刻此刻
那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那支揮舞著唐朝軍旗的騎兵隊列,仍在疾馳著。
在這片草原上,連續多日的奔馳拚殺,已經使得眾多士兵疲憊不堪,即便是身為統帥的唐峰,也感到有些疲倦。
短短幾天時間,他的下巴上,早已布滿了胡須。
濃煙升騰,在那條河邊,一座突厥人的部落,已被大火吞噬。
把頭深深埋入河水之中,將近一分鍾過後,唐峰才抬起了頭,接著用力甩了甩腦袋。
清涼的河水暫時驅散了口渴的感覺,他振作起精神,轉身走向了自己的汗血寶馬麵前。
從俘虜的突厥人口中,他得知了許多南方的消息。
各地的突厥部落兵馬,被吉利可汗征集,趕往德阻方向;據目前的情況推測,此時德阻附近的突厥兵力總數,已經接近十六萬。
根據多方情報,武神聊天群內的幾位英雄得出了一些結論:
吉利可汗決定在德陽與大唐軍隊展開決戰。
而作為大唐主帥的河間郡公李孝恭,同樣也是打算在德阻附近與突厥人交戰。
突厥總兵力十六萬,而大唐的兵力則隻有十三萬,十三對十六,明顯大唐處於劣勢,然而李孝恭仍然堅持要在德阻對抗突厥人,這其中顯然存在問題。
孫臏深感懷疑,他和程外默率領的這支騎兵部隊,很可能就是李孝恭拿出來專門用來迷惑突厥人的幌子。
甚至,孫臏還揣測了李孝恭的真實意圖——表麵上支持他這次深入敵後的行動,但實際上,是想讓他帶領三千騎兵將一部分突厥兵力引誘至襄城來。
對於孫臏的這種揣測,穆桂英、職繼光、羅成都表示讚同。
隨後,穆桂英針對現狀進行了新的推斷:
他利用火藥,輕取襄城,清除了城內的突厥人。到現在為止,突厥人還不清楚襄城這邊的情況,吉利可汗還在集結部隊準備德阻決戰。
這樣一來,李孝恭的大戰略失效,他和德阻的那三萬大唐主力軍陷入了尷尬處境。
目前的情形是,李孝恭和他的三萬大唐軍隊,既不能硬碰也不能退卻,處境極為微妙。
對於群內的這些英雄們的推測,唐峰是比較信服的。
了解到李孝恭的計劃後,他沉默了很長時間。
但隨即,他又一陣冷笑。
人算不如天算,李孝恭精心策劃了一切,結果最後卻是因為自己的算計把自己坑了進去。
他實在想不通,李孝恭為何不提前告訴他們:假意攻打襄城就可以,這樣不就能將突厥的一部分兵力吸引過來嗎?
李孝恭偏要故弄玄虛,遮遮掩掩,最終導致了現今的局麵。
這種情況,能怪他們嗎?
當然,這樣說雖有道理,但事實不能如此簡單化。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樣隻講自己的道理。
如果此次大唐主力戰敗,屆時不論他有多無辜,不論他是否犯錯,恐怕都難逃一頂罪名落到頭上。
那位連自家兄長都能殺的唐王李二,又有誰能保證他不敢殺別人呢?
唐王李二是要做天下的主宰者的人。
他不允許自己的軍隊失敗,更不容許在與突厥人的這場關鍵戰役上輸掉。
因為,一旦大唐軍隊在這場戰爭中失利,後果便是,北方再也無法安寧,更重要的是,他將失去征討高原的機會。
所以,如果此戰敗了,不僅李孝恭會被重罰,他們這些小人物也難逃厄運。
如何扭轉當前的局勢,就成了他首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換成其他人,麵對這樣的困境,真的會不知所措;幸運的是,他的身邊有一群軍事天才、武神級的人物。
正如孫臏所說,要想改變現狀,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突厥人分兵,甚至最好是讓他們撤退。
這時,汝戰的傑勢頭已經展現出來,就算此刻西線上出現了唐朝軍隊,估計突厥人也會毫不理會,全力以赴地發起對唐軍的決戰。
但如果後方發生了變動,比方說,後方突然出現大批唐朝士兵,吉利可汗必然會產生危機感,並肯定會有所猶豫。
一旦讓突厥人確信他們的後方遭遇到大量唐朝鐵騎的侵襲,那局麵就會變得極為複雜。
此時此刻,再去尋求增援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手頭上這三千騎兵,製造出數萬唐朝騎兵的假象來欺騙突厥人。
他們認為,隻有這樣,才能讓突厥人相信在他們的後方,確實有上萬名唐朝騎兵的存在。
就在眾人思考對策之際,李白忽然靈光一閃,提出了一個主意——通過變換旗幟和鎧甲的顏色來迷惑突厥人。
換句話說,就是用一支軍隊偽裝成多支部隊。
比如現在,唐峰他們所使用的旗幟是奔月上府的標誌,而他們身披的鎧甲則是聖色甲青。
但是,當他們突襲了一個突厥部落後再去攻打另一個部落時,可能會換成鷹擊上府的旗幟,身上的鎧甲也可能會換成另一種顏色。
同時,為了讓吉利可汗能夠得到後方出現大唐鐵騎的消息,他們在每次攻擊一個部落時,都會故意放走一兩個部落的人,讓他們跑去向吉利可汗報信。
就這樣,他們不斷襲擾,一個個突厥部落在他們的鐵蹄下化為廢墟。
每一天,在這片草原上,總有那麽幾十個英勇的部落男子騎著戰馬,朝南方疾馳而去。
很快,吉利可汗收到了第一名逃出來的報信人帶來的消息:一支掛著奔月上府旗幟的數千名唐朝騎兵,襲擊了他們的部落,毀掉了部落,殺光了所有勇士,掠走了所有的婦女和牲畜。
沒過多久,又有另一個部落的人逃入突厥大營哭泣證實:一支打著長政號的大軍攻擊了他們的部落,屠殺了所有人,並搶走了婦女和牲畜。
接著,每天都有多個從部落逃難而來的人員進入突厥大營。
這些被摧毀的部落中,有些部落的戰士被吉利可汗征召,現如今都在突厥大軍中。當這些人得知自己的部落被唐軍消滅後,他們自然無法坐視不理。
第六個部落遭到唐軍摧毀,部落難民逃亡而來;
第十個部落遭到唐軍摧毀,又有部落難民逃亡而來;
第八個部落遭到唐軍摧毀,還是有部落難民逃亡而來。
根據這些逃亡者們的敘述,這些摧毀各個部落的大唐騎兵,他們攜帶的旗號各異,連鎧甲的顏色也都互不相同。
當突厥軍隊中的將領們統計過後發現,出現在他們後方的唐朝兵馬竟然多達十支,總數超過兩萬人。
在過去,如果發現有兩萬唐軍出現在草原上,他們完全可以召集各部落的兵力將其圍剿。但現在,各部落的騎兵都被集結到了南方。
此刻,許多部落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如何去抵擋強大的唐朝鐵騎呢?
許多人坐立不安,其中許多部落的首領更是嚷嚷著要帶著自己的騎兵返迴草原,保衛自己的部落。
在突厥大營內的可汗帳篷裏,吉利可汗趕走了兩位吵鬧著要迴草原的部落頭領後,憤怒之中,他抽出鞭子狠狠地抽打著跪在一旁的奴隸。
“混賬東西!這些該死的唐人是從哪裏偷偷潛入草原的!”憤怒的咆哮聲在帳篷內迴蕩。
然而,可汗應該冷靜下來。”旁邊的軍師看著憤怒的吉利可汗,開口勸說道:
“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恐怕是嘉城那邊出事了。”
聽到軍師這麽說,憤怒中的吉利可汗猛地轉過身來,他的目光緊緊盯著軍師,沉思片刻後,臉色驟變。
“果然是唐人狡猾至極,我們在大同府擊敗了李道宗的部隊,卻沒想到他們會反其道而行之,同樣派遣軍隊從張陽嶺出擊,攻下了襄城。”軍師皺緊眉頭說道。
“現在我們該怎麽辦?”吉利可汗握緊拳頭,大聲地質問道。軍師沉默了一會兒,陷入了短暫的思考之中。
此刻此刻
那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那支揮舞著唐朝軍旗的騎兵隊列,仍在疾馳著。
在這片草原上,連續多日的奔馳拚殺,已經使得眾多士兵疲憊不堪,即便是身為統帥的唐峰,也感到有些疲倦。
短短幾天時間,他的下巴上,早已布滿了胡須。
濃煙升騰,在那條河邊,一座突厥人的部落,已被大火吞噬。
把頭深深埋入河水之中,將近一分鍾過後,唐峰才抬起了頭,接著用力甩了甩腦袋。
清涼的河水暫時驅散了口渴的感覺,他振作起精神,轉身走向了自己的汗血寶馬麵前。
從俘虜的突厥人口中,他得知了許多南方的消息。
各地的突厥部落兵馬,被吉利可汗征集,趕往德阻方向;據目前的情況推測,此時德阻附近的突厥兵力總數,已經接近十六萬。
根據多方情報,武神聊天群內的幾位英雄得出了一些結論:
吉利可汗決定在德陽與大唐軍隊展開決戰。
而作為大唐主帥的河間郡公李孝恭,同樣也是打算在德阻附近與突厥人交戰。
突厥總兵力十六萬,而大唐的兵力則隻有十三萬,十三對十六,明顯大唐處於劣勢,然而李孝恭仍然堅持要在德阻對抗突厥人,這其中顯然存在問題。
孫臏深感懷疑,他和程外默率領的這支騎兵部隊,很可能就是李孝恭拿出來專門用來迷惑突厥人的幌子。
甚至,孫臏還揣測了李孝恭的真實意圖——表麵上支持他這次深入敵後的行動,但實際上,是想讓他帶領三千騎兵將一部分突厥兵力引誘至襄城來。
對於孫臏的這種揣測,穆桂英、職繼光、羅成都表示讚同。
隨後,穆桂英針對現狀進行了新的推斷:
他利用火藥,輕取襄城,清除了城內的突厥人。到現在為止,突厥人還不清楚襄城這邊的情況,吉利可汗還在集結部隊準備德阻決戰。
這樣一來,李孝恭的大戰略失效,他和德阻的那三萬大唐主力軍陷入了尷尬處境。
目前的情形是,李孝恭和他的三萬大唐軍隊,既不能硬碰也不能退卻,處境極為微妙。
對於群內的這些英雄們的推測,唐峰是比較信服的。
了解到李孝恭的計劃後,他沉默了很長時間。
但隨即,他又一陣冷笑。
人算不如天算,李孝恭精心策劃了一切,結果最後卻是因為自己的算計把自己坑了進去。
他實在想不通,李孝恭為何不提前告訴他們:假意攻打襄城就可以,這樣不就能將突厥的一部分兵力吸引過來嗎?
李孝恭偏要故弄玄虛,遮遮掩掩,最終導致了現今的局麵。
這種情況,能怪他們嗎?
當然,這樣說雖有道理,但事實不能如此簡單化。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樣隻講自己的道理。
如果此次大唐主力戰敗,屆時不論他有多無辜,不論他是否犯錯,恐怕都難逃一頂罪名落到頭上。
那位連自家兄長都能殺的唐王李二,又有誰能保證他不敢殺別人呢?
唐王李二是要做天下的主宰者的人。
他不允許自己的軍隊失敗,更不容許在與突厥人的這場關鍵戰役上輸掉。
因為,一旦大唐軍隊在這場戰爭中失利,後果便是,北方再也無法安寧,更重要的是,他將失去征討高原的機會。
所以,如果此戰敗了,不僅李孝恭會被重罰,他們這些小人物也難逃厄運。
如何扭轉當前的局勢,就成了他首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換成其他人,麵對這樣的困境,真的會不知所措;幸運的是,他的身邊有一群軍事天才、武神級的人物。
正如孫臏所說,要想改變現狀,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突厥人分兵,甚至最好是讓他們撤退。
這時,汝戰的傑勢頭已經展現出來,就算此刻西線上出現了唐朝軍隊,估計突厥人也會毫不理會,全力以赴地發起對唐軍的決戰。
但如果後方發生了變動,比方說,後方突然出現大批唐朝士兵,吉利可汗必然會產生危機感,並肯定會有所猶豫。
一旦讓突厥人確信他們的後方遭遇到大量唐朝鐵騎的侵襲,那局麵就會變得極為複雜。
此時此刻,再去尋求增援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手頭上這三千騎兵,製造出數萬唐朝騎兵的假象來欺騙突厥人。
他們認為,隻有這樣,才能讓突厥人相信在他們的後方,確實有上萬名唐朝騎兵的存在。
就在眾人思考對策之際,李白忽然靈光一閃,提出了一個主意——通過變換旗幟和鎧甲的顏色來迷惑突厥人。
換句話說,就是用一支軍隊偽裝成多支部隊。
比如現在,唐峰他們所使用的旗幟是奔月上府的標誌,而他們身披的鎧甲則是聖色甲青。
但是,當他們突襲了一個突厥部落後再去攻打另一個部落時,可能會換成鷹擊上府的旗幟,身上的鎧甲也可能會換成另一種顏色。
同時,為了讓吉利可汗能夠得到後方出現大唐鐵騎的消息,他們在每次攻擊一個部落時,都會故意放走一兩個部落的人,讓他們跑去向吉利可汗報信。
就這樣,他們不斷襲擾,一個個突厥部落在他們的鐵蹄下化為廢墟。
每一天,在這片草原上,總有那麽幾十個英勇的部落男子騎著戰馬,朝南方疾馳而去。
很快,吉利可汗收到了第一名逃出來的報信人帶來的消息:一支掛著奔月上府旗幟的數千名唐朝騎兵,襲擊了他們的部落,毀掉了部落,殺光了所有勇士,掠走了所有的婦女和牲畜。
沒過多久,又有另一個部落的人逃入突厥大營哭泣證實:一支打著長政號的大軍攻擊了他們的部落,屠殺了所有人,並搶走了婦女和牲畜。
接著,每天都有多個從部落逃難而來的人員進入突厥大營。
這些被摧毀的部落中,有些部落的戰士被吉利可汗征召,現如今都在突厥大軍中。當這些人得知自己的部落被唐軍消滅後,他們自然無法坐視不理。
第六個部落遭到唐軍摧毀,部落難民逃亡而來;
第十個部落遭到唐軍摧毀,又有部落難民逃亡而來;
第八個部落遭到唐軍摧毀,還是有部落難民逃亡而來。
根據這些逃亡者們的敘述,這些摧毀各個部落的大唐騎兵,他們攜帶的旗號各異,連鎧甲的顏色也都互不相同。
當突厥軍隊中的將領們統計過後發現,出現在他們後方的唐朝兵馬竟然多達十支,總數超過兩萬人。
在過去,如果發現有兩萬唐軍出現在草原上,他們完全可以召集各部落的兵力將其圍剿。但現在,各部落的騎兵都被集結到了南方。
此刻,許多部落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如何去抵擋強大的唐朝鐵騎呢?
許多人坐立不安,其中許多部落的首領更是嚷嚷著要帶著自己的騎兵返迴草原,保衛自己的部落。
在突厥大營內的可汗帳篷裏,吉利可汗趕走了兩位吵鬧著要迴草原的部落頭領後,憤怒之中,他抽出鞭子狠狠地抽打著跪在一旁的奴隸。
“混賬東西!這些該死的唐人是從哪裏偷偷潛入草原的!”憤怒的咆哮聲在帳篷內迴蕩。
然而,可汗應該冷靜下來。”旁邊的軍師看著憤怒的吉利可汗,開口勸說道:
“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恐怕是嘉城那邊出事了。”
聽到軍師這麽說,憤怒中的吉利可汗猛地轉過身來,他的目光緊緊盯著軍師,沉思片刻後,臉色驟變。
“果然是唐人狡猾至極,我們在大同府擊敗了李道宗的部隊,卻沒想到他們會反其道而行之,同樣派遣軍隊從張陽嶺出擊,攻下了襄城。”軍師皺緊眉頭說道。
“現在我們該怎麽辦?”吉利可汗握緊拳頭,大聲地質問道。軍師沉默了一會兒,陷入了短暫的思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