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拒絕後,穆桂英感到既羞愧又憤怒,如果不是因為對方是個神仙,她真的想痛罵對方一頓。


    事實上,拋開那些心虛的情緒,畢竟那個紅肚兜是因為她自己的操作失誤而誤發過去的。幸運的是,對方並不在這個世界上,否則的話,真的是難以解釋清楚了。


    寡婦門前的是非特別多。自從丈夫戰死已經過去一年多了,這段時間裏,穆桂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軍隊中,除了軍隊裏的那些人,她幾乎沒和其他人有什麽接觸,尤其是同齡的異性。


    你要怎麽樣才會把那東西還給我?穆桂英心中的羞怒仍未消散,繼續追問。


    東西既然已經在我手上,那就是屬於我的了。反正,對你來說,也不缺這麽一件肚兜吧。唐峰語氣平淡地迴應道。


    你真是個流氓!穆桂英憤慨地罵了一句後,便選擇了保持沉默。


    話說迴來,桂英,你的男人還在嗎?看到穆桂英不再說話,唐峰開口問道。


    他在年前就已經戰死了。穆桂英默默地迴答了一聲。


    在《楊家將演義》的故事中,楊宗保少年時期就跟隨父親出征,屢建戰功。在奪取穆柯寨的降龍木時,被穆桂英俘虜,後來與穆桂英成婚,夫妻二人共同打破了天門陣。


    楊延昭去世後,年輕的楊宗保肩負重任,鎮守邊疆,後來在征討西夏時中計被困金山,最終因亂箭身亡,年僅24歲,引發了十二寡婦西征的事跡。


    隨著楊宗保的犧牲,楊家隻剩下一堆孤兒寡母。無可奈何之下,佘太君和穆桂英隻能以女子之身,先後掛帥,保衛家園。


    對於大宋那腐敗不堪的軍備,唐峰實在是無言以對。


    作為當時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大宋的經濟基本上占據了全球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海上貿易方麵,更是全球領先,擁有巨大的財富。


    然而,在對外戰爭中,大宋卻連連失利,丟城失地。


    隻能說,宋軍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差勁了。


    楊宗保戰死後,穆桂英掛帥,接下來這位年輕的寡婦,就要獨自扛起抵抗遼國的大旗了。


    “你在前線作戰,要注意身後的人,別傻乎乎的被人賣了還不知道。”撇開有關大宋的話題,唐峰開口說道。


    聽到這個親昵的稱唿,穆桂英感覺渾身不舒服,這些年來,隻有已故的丈夫才會這樣叫她。


    現在卻被一個陌生的同齡男子如此稱唿,她自然會感到有些不適。


    宋代可不同於唐代,宋代的社會風氣十分保守,對女性的約束極大,像三從四德這樣的規定,徹底將女性束縛在家庭之內。


    至於與其他男人發生曖昧關係,那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更別提隻是簡單地在一起閑聊兩句了,那都是被視為禁忌。


    就算她出身於穆柯寨,從小就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但現在已經是別人的妻子,即便丈夫去世了,但她從未與其他男人私下裏有過這種交談。


    虧得是在這個武神聊天群內,如果是在現實世界裏,一旦被人知道,恐怕會被指指點點,罵她不守婦道。


    時間不早了,我需要去準備安排新一輪對抗遼軍的戰鬥了。心中焦慮不安,穆桂英不敢再繼續聊天,幾乎是狼狽地逃離了對話。


    看到穆桂英狼狽逃竄的模樣,唐峰微微一笑,接著,他的目光轉向了戚繼光:“戚繼光,你能幫我一個忙嗎?在你所在的世界裏幫我找幾種農作物。”唐峰直接給戚繼光發去了私信。


    “群主請指示,在下必當全力以赴去盡力完成。”此刻的戚繼光,收到群主的私信後,內心多少有些受寵若驚,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棉花、土豆和玉米這三種農作物,你幫我找一找。”唐峰開口說道。在他的記憶中,棉花大概是在宋元時期傳入中國的,而玉米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是在元末,至於土豆,則應該是在明代初期傳入中國的。


    這三種農作物對於農耕文明,特別是在較為落後的農耕文明時代,其意義重大非凡。


    土豆和玉米本身具有耐旱性,並且產量很高,尤其是土豆,對土壤的要求極低,即使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獲得豐收。


    而在農業科技極度落後的時代,即便是豐收年,普通百姓也可能無法填飽肚子,遇上災荒年份,往往會有許多人餓死。


    後來的人們,隻把土豆當作蔬菜食用,幾乎沒有拿它當主食看待。然而,如果把這個年代換成災荒時期,土豆絕對稱得上是救命的食物。


    唐峰記得他在一本小說裏讀過,主角穿越到了唐朝,靠製鹽技術獲得了爵位,接著又因為向李世民獻上了土豆,更加深得李世民的賞識,最終平步青雲。


    棉花、玉米,我都知道,但這土豆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戚繼光傳來消息。


    對於戚繼光不知道土豆這件事,唐峰並沒有感到意外。明朝末年,全球進入了小冰河時期,整個北方飽受前所未有的大旱災,大地一片荒蕪,生活不下去的明朝百姓,隻能揭竿起義。


    然而,在歐洲大陸,那裏的人們正是依靠土豆,艱難度過了這場波及全球的小冰河時代。此刻,雖然土豆已經傳入了中國,但並未得到明朝皇帝的重視,也沒有大規模種植。


    土豆是一種生長在土壤中的作物,它的果實埋藏在地下,成熟時大概有巴掌大小,表皮薄且呈白色,既可煮食也可烤食。唐峰簡單地向戚繼光介紹了土豆的情況。


    戚繼光聽後點頭,記住了唐峰所說的話,並決定最近派人四處搜尋土豆。


    倭寇之所以遲遲未能徹底消滅,並非因為不斷有倭寇從日本源源不斷而來,根本原因是沿海地區的某些人與倭寇勾結。


    至於多數所謂的倭寇,其實就是那些大家族成員喬裝打扮而成的。唐峰轉移了話題解釋道。


    關於明代倭寇騷擾沿海的曆史,史書上有詳盡的記載。


    過去,隻有朝廷許可才能出海貿易。然而,到了明朝中期以後,世界已步入大航海時代,歐洲諸國開始全球殖民擴張,他們的船隻出現在世界各地。


    作為人口大國、文化大國和經濟大國,華夏的絲綢和茶葉備受歐洲人的追捧。然而,明朝政府實行海禁政策,歐洲人無法通過正當渠道獲取絲綢和茶葉。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沿海的那些大家族便開始了走私活動。


    走私當然是非法行為,為了避開朝廷的查處,一些人便動起了歪腦筋,勾結倭寇,四處襲擊沿海村莊和州府,以此轉移朝廷的注意力。


    到了嘉靖年間,據說沿海的倭寇數量達到數萬人,但實際上,真正的倭寇可能連總數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其餘的大多是假冒的明朝人。


    因此,倭寇之亂的根本原因不在倭寇自身,而在大明王朝內部。比如掌控南方商貿大權和朝廷話語權的東林黨人,他們的家族中有許多人從事走私活動,並且也與倭寇有所勾結。


    當戚繼光看到唐峰發來的這條信息時,臉色頓時劇變。


    自嘉靖年初以來,倭寇就開始擾亂沿海地區,特別是山東和浙江沿海,經常遭到倭寇的襲擊,甚至有一次錢塘江州府遭到了大量倭寇的圍攻,差一點失陷。


    多年抗倭,朝廷在沿海地區投入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和軍隊,但倭寇總是屢剿不盡。


    “這怎麽可能?他們都是漢人,怎麽會與倭寇勾結殘害自己的同胞呢?”戚繼光難以置信地質問道。


    唐峰淡然迴答:“說到底就是為了利益。大明沿海的走私活動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那些沿海大家族,哪家沒有一兩條走私線路呢?而地方州府一直在嚴厲查處走私活動,為了分散州府的注意力,他們就開始與倭寇勾結。”


    聽到這裏,戚繼光的眉頭擰成了川字。


    走私的事情並非秘密,很多人都清楚沿海的許多家族有走私行為。但他並不知道,這些大家族不僅走私,而且還為了私利與倭寇勾結。


    他是一個聰明人,一點就透,他知道唐峰所說的這些情況很可能屬實。


    迴想這些年朝廷投入了無數人力物力來清除倭寇,但是十多年過去了,倭寇仍然沒有被徹底消滅。


    很多時候,朝廷軍行動起來,倭寇那邊就能提前得知消息逃竄,顯然有人通風報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神級聊天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可可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可可a並收藏大唐:神級聊天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