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都散了吧。”耶律寅娘對眾人說道,“沒事了。趁著我在,你們趕緊離開。”
“謝過這位娘子!”眾人都是如釋重負的致謝,人人神色感激。
很快就散了。
而那對獲救的兄妹,更是下拜相謝。
“小人折重簡,謝過娘子救命之恩!若非娘子仗義,小人兄妹進了牢獄,哪能活命!”
“小女子折萱娘,謝娘子活命之恩…”
李桓則是主動上前,拔刀一挑,將捆綁兩人的繩索割斷。
“謝過這位小兄弟!”兄妹二人謝道。
這對兄妹破衣爛裳,麵帶菜色,顯然很是窮苦。他們一家三口進城,其實是賣菜的。
耶律寅娘道:“折家兄妹,你們帶著令尊的屍首趕緊迴去吧,以後不要再進城了。再遇見那位蒲察司吏,我也救你們不得。”
“是。”兄妹兩人神色苦澀的答應。不能再進城,那以後得生計就更難了啊。
賣菜這條路斷了。
父親的安葬…
李桓忽然從懷裏掏出兩個承安銀幣,遞給折重簡,“折兄弟,這兩枚銀幣我送給你們了,拿去安葬令尊吧。”
“這…”折重簡兄妹不敢相信的看著李桓,一時愣住了。
這麽大方?
兩人既感激,又不敢接受。
這可是兩個銀幣,能兌換幾貫銅錢啊。
“收下便是。”李桓將銀幣塞在對方手裏,“算是送給令尊的葬儀。”
折重簡熱淚盈眶,正要再次跪下,卻被李桓一把拉住。
“救急不救窮。兩塊銀幣,值當什麽大事?”
“大丈夫跪天跪地,男兒膝下有黃金,不要輕易下跪。”
折重簡不意一個比他還小了幾歲的少年,居然能說出這番話。
“敢問小兄弟高姓大名?”折重簡很是感激的問道,“兄弟不留名,額不敢受!”
“隴西李桓。”李桓輕輕說道,並沒有大聲張揚。
折重簡點點頭,緊緊握著李桓的手,“李兄弟,額就不謝了。”
“額就在東郊折家寨,小兄弟要是路過,若是有空,還請來折家寨……”
折重簡手勁很大。李桓因為自小打熬力氣,手勁已經不比成年壯漢差了。可此時他感覺手骨被捏的有點疼痛。
折重簡肯定不是故意為之,那就說明,他的力氣極大。
這是一個天生的力量型選手。
若是營養條件充足,他的力量隻會更強。
李桓也不好意思齜牙咧嘴,隻能神色淡然的說道:
“折兄弟無須客氣,令尊仙逝,還請節哀,此地不宜久留,賢兄妹趕緊去吧。”
折重簡這才放開李桓的手,對耶律寅娘和李桓拱手行禮:“常言道大恩不言謝,恩公,額這就去了,保重!”
說完背起父親的屍身,帶著滿臉淚痕的折萱娘,大步離開城門。
李桓還不忘再次掏出兩個承安銀幣,送給那個兒子夭折的少婦。
“嫠家杜梅,謝過李小郎君。”那少婦沒有拒絕,接過銀幣時,再次淚如雨下。
她是進城賣草藥的,誰知五歲的兒子死在金兵馬蹄之下。
李桓立刻知道,她是一個寡婦。
隻有寡婦,才會自稱‘嫠家’。
李桓看了看血肉模糊的男童屍體,心中更是不忍。
可他隻能幫到這個地步了。這是時代悲劇,他一個自身難保的小人物,又能改變什麽?
雲裳見到杜梅的慘狀,也不禁生出物傷其類般的哀歎。
搞得不好,自己也會遭遇杜梅這樣的命運吧。
不久之後的亂世,又會怎麽樣呢?隻會淒慘百倍。
李桓說,蒙古南侵之後,陝西最後隻剩下四十萬人口,千裏無人煙,死亡率超過九成。
蒙古大軍的鐵蹄之下,無論是漢人還是女真人,都是屠刀下的豬羊。
要是沒有自保之力,她和李桓應該都會死。
雲裳跟在李桓身後,仰視著他的後腦勺,心中一哂:“行善留名,虛偽。”
杜梅看著李桓等人的背影,默默磕了一個頭,就背著越來越冰涼的孩子,踽踽離開。
…
“四郎,你心腸不錯。”耶律寅娘一邊進城一邊說道,“很對我的脾氣。可惜,你幫不過來。”
她指指城中街道邊上的叫花子,“看到這些叫花子沒有?每隔一段時間,他們就會換一批人。”
“舊的餓死病死,被打死,新的又冒出來了。死了一批又換一批。”
“富貴人家嫌棄他們又髒又野,還沒有親人羈絆,所以不願意買他們,竟是為奴都沒機會。”
李桓和雲裳看到,城中尚屬繁華的商樓酒肆之下,不時能看到乞討者。
不遠處的胡餅鋪子上,店主剛剛開鍋,一個瘦小的乞丐就“咕嚕”一聲,從旁邊的牆角翻身竄起,抓起幾個胡餅就跑。
也不怕燙。
“你個瓜子!”店主的動作也很熟練,順手就抓起燒火棍,罵著追上來。
他的婆姨也氣衝衝的出店,劃拉著兩隻沾滿麵粉的手,站在路邊罵開了。
“你個瓜子!日你先人哩!”
然而,這居然是乞丐聲東擊西、調虎離山的計策。
就在店主夫妻一人追擊一人罵街之時,牆後再次竄出幾個小乞丐,衝向暫時無人看守的胡餅攤子。
一人搶著幾個,發一聲喊,嘻嘻哈哈的跑了。
“瓜慫!”等到店家娘子發現,哪裏追得上?
“哈哈!”雲禟見狀樂了,“這幾個小化子,還會使用兵法,倒是伶俐的很。”
李桓和雲裳見到這一幕,心情居然好了一些,不由也是哈哈一笑。
雲裳更是心念一動,剛才那幾個小乞丐,要是買下來…
卻聽耶律寅娘說道:“你們雖在城中有地落腳,但最好隨我去副總管府。起碼在那裏,沒人敢動你們。”
“出了副總管府,那就難說了。”
雲禟搓著手,“那如何使得?我等隻是草民,豈敢住進石抹官人的官邸?萬萬不敢。”
耶律寅娘笑道:“無礙的。副總管是我母舅,在這官邸之中,我能當他半個家。他若是知道你們救我一命,豈有不謝之禮?”
李桓也不矯情,很爽快的說道:“那我就不客氣了。”
耶律寅娘點頭:“再好不過。蒲察懷真多半惦記上了你,你可要小心些。”
說到這裏,她神色有點古怪。
悄咪咪的小聲道:“我告訴你,他是男女通吃,懂了?”
男女通吃…李桓聽到這幾個字,木然點點頭,神色有些呆。
耶律寅娘看到他的表情,不知為何有點想笑。
幾人一邊說,一邊沿著城中的朱雀大街北行,但見路上車水馬龍,街邊店鋪林立,人氣很是興旺,煙火氣十足。
隻是很多人都是左衽胡服,髡頭辮發。
路上的行人,很多都操著女真胡語,聽不明白。
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異國。
唐詩曰:“長安城中多大道,滿路香塵風不掃。”
可如今的長安,沒有了滿路香塵,隻有滿路胡塵。
不遠之處,還能看到大雁塔。
雖然唐長安城已經被毀,可城中也有很多曆史建築保存完好,比如慈恩寺,仍是唐時風貌。
很多唐時地名,仍然保留至今。
著名的東市西市,名字猶存,隻是地址變了。
當年的一百零八坊,早就化為塵土。可如今的長安仍然有幾十個坊,人口超過三十萬。雖然比不得唐時的百餘萬人口,卻也是金朝屈指可數的大都市了。
即便今非昔比,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仍是世界範圍內的一線城池。
雲裳走近李桓,低聲說道:
“有詩說: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現在剛好是二三月份,可這城中,哪有千門萬戶春風吹的詩意?”
李桓苦笑道:“詩意?能恢複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起碼看上去還算繁榮,是個百業興旺的都會。”
眾人沿街走了兩裏地,經過了好幾個衙門,就看到一個石獅子鎮守的朱紅大門,門前站著幾個挺胸凸肚的紫衣士卒。
大門匾額上是幾個大字門旗:“副都管府”。
這便是京兆路副都總管,石抹明安的官邸。
守門的閽者見到耶律寅娘,頓時麵露喜色:“唉呀!大娘子!這段時日去了哪裏!”
“娘子多日沒有音訊,大官人急的狠了!”
“謝過這位娘子!”眾人都是如釋重負的致謝,人人神色感激。
很快就散了。
而那對獲救的兄妹,更是下拜相謝。
“小人折重簡,謝過娘子救命之恩!若非娘子仗義,小人兄妹進了牢獄,哪能活命!”
“小女子折萱娘,謝娘子活命之恩…”
李桓則是主動上前,拔刀一挑,將捆綁兩人的繩索割斷。
“謝過這位小兄弟!”兄妹二人謝道。
這對兄妹破衣爛裳,麵帶菜色,顯然很是窮苦。他們一家三口進城,其實是賣菜的。
耶律寅娘道:“折家兄妹,你們帶著令尊的屍首趕緊迴去吧,以後不要再進城了。再遇見那位蒲察司吏,我也救你們不得。”
“是。”兄妹兩人神色苦澀的答應。不能再進城,那以後得生計就更難了啊。
賣菜這條路斷了。
父親的安葬…
李桓忽然從懷裏掏出兩個承安銀幣,遞給折重簡,“折兄弟,這兩枚銀幣我送給你們了,拿去安葬令尊吧。”
“這…”折重簡兄妹不敢相信的看著李桓,一時愣住了。
這麽大方?
兩人既感激,又不敢接受。
這可是兩個銀幣,能兌換幾貫銅錢啊。
“收下便是。”李桓將銀幣塞在對方手裏,“算是送給令尊的葬儀。”
折重簡熱淚盈眶,正要再次跪下,卻被李桓一把拉住。
“救急不救窮。兩塊銀幣,值當什麽大事?”
“大丈夫跪天跪地,男兒膝下有黃金,不要輕易下跪。”
折重簡不意一個比他還小了幾歲的少年,居然能說出這番話。
“敢問小兄弟高姓大名?”折重簡很是感激的問道,“兄弟不留名,額不敢受!”
“隴西李桓。”李桓輕輕說道,並沒有大聲張揚。
折重簡點點頭,緊緊握著李桓的手,“李兄弟,額就不謝了。”
“額就在東郊折家寨,小兄弟要是路過,若是有空,還請來折家寨……”
折重簡手勁很大。李桓因為自小打熬力氣,手勁已經不比成年壯漢差了。可此時他感覺手骨被捏的有點疼痛。
折重簡肯定不是故意為之,那就說明,他的力氣極大。
這是一個天生的力量型選手。
若是營養條件充足,他的力量隻會更強。
李桓也不好意思齜牙咧嘴,隻能神色淡然的說道:
“折兄弟無須客氣,令尊仙逝,還請節哀,此地不宜久留,賢兄妹趕緊去吧。”
折重簡這才放開李桓的手,對耶律寅娘和李桓拱手行禮:“常言道大恩不言謝,恩公,額這就去了,保重!”
說完背起父親的屍身,帶著滿臉淚痕的折萱娘,大步離開城門。
李桓還不忘再次掏出兩個承安銀幣,送給那個兒子夭折的少婦。
“嫠家杜梅,謝過李小郎君。”那少婦沒有拒絕,接過銀幣時,再次淚如雨下。
她是進城賣草藥的,誰知五歲的兒子死在金兵馬蹄之下。
李桓立刻知道,她是一個寡婦。
隻有寡婦,才會自稱‘嫠家’。
李桓看了看血肉模糊的男童屍體,心中更是不忍。
可他隻能幫到這個地步了。這是時代悲劇,他一個自身難保的小人物,又能改變什麽?
雲裳見到杜梅的慘狀,也不禁生出物傷其類般的哀歎。
搞得不好,自己也會遭遇杜梅這樣的命運吧。
不久之後的亂世,又會怎麽樣呢?隻會淒慘百倍。
李桓說,蒙古南侵之後,陝西最後隻剩下四十萬人口,千裏無人煙,死亡率超過九成。
蒙古大軍的鐵蹄之下,無論是漢人還是女真人,都是屠刀下的豬羊。
要是沒有自保之力,她和李桓應該都會死。
雲裳跟在李桓身後,仰視著他的後腦勺,心中一哂:“行善留名,虛偽。”
杜梅看著李桓等人的背影,默默磕了一個頭,就背著越來越冰涼的孩子,踽踽離開。
…
“四郎,你心腸不錯。”耶律寅娘一邊進城一邊說道,“很對我的脾氣。可惜,你幫不過來。”
她指指城中街道邊上的叫花子,“看到這些叫花子沒有?每隔一段時間,他們就會換一批人。”
“舊的餓死病死,被打死,新的又冒出來了。死了一批又換一批。”
“富貴人家嫌棄他們又髒又野,還沒有親人羈絆,所以不願意買他們,竟是為奴都沒機會。”
李桓和雲裳看到,城中尚屬繁華的商樓酒肆之下,不時能看到乞討者。
不遠處的胡餅鋪子上,店主剛剛開鍋,一個瘦小的乞丐就“咕嚕”一聲,從旁邊的牆角翻身竄起,抓起幾個胡餅就跑。
也不怕燙。
“你個瓜子!”店主的動作也很熟練,順手就抓起燒火棍,罵著追上來。
他的婆姨也氣衝衝的出店,劃拉著兩隻沾滿麵粉的手,站在路邊罵開了。
“你個瓜子!日你先人哩!”
然而,這居然是乞丐聲東擊西、調虎離山的計策。
就在店主夫妻一人追擊一人罵街之時,牆後再次竄出幾個小乞丐,衝向暫時無人看守的胡餅攤子。
一人搶著幾個,發一聲喊,嘻嘻哈哈的跑了。
“瓜慫!”等到店家娘子發現,哪裏追得上?
“哈哈!”雲禟見狀樂了,“這幾個小化子,還會使用兵法,倒是伶俐的很。”
李桓和雲裳見到這一幕,心情居然好了一些,不由也是哈哈一笑。
雲裳更是心念一動,剛才那幾個小乞丐,要是買下來…
卻聽耶律寅娘說道:“你們雖在城中有地落腳,但最好隨我去副總管府。起碼在那裏,沒人敢動你們。”
“出了副總管府,那就難說了。”
雲禟搓著手,“那如何使得?我等隻是草民,豈敢住進石抹官人的官邸?萬萬不敢。”
耶律寅娘笑道:“無礙的。副總管是我母舅,在這官邸之中,我能當他半個家。他若是知道你們救我一命,豈有不謝之禮?”
李桓也不矯情,很爽快的說道:“那我就不客氣了。”
耶律寅娘點頭:“再好不過。蒲察懷真多半惦記上了你,你可要小心些。”
說到這裏,她神色有點古怪。
悄咪咪的小聲道:“我告訴你,他是男女通吃,懂了?”
男女通吃…李桓聽到這幾個字,木然點點頭,神色有些呆。
耶律寅娘看到他的表情,不知為何有點想笑。
幾人一邊說,一邊沿著城中的朱雀大街北行,但見路上車水馬龍,街邊店鋪林立,人氣很是興旺,煙火氣十足。
隻是很多人都是左衽胡服,髡頭辮發。
路上的行人,很多都操著女真胡語,聽不明白。
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異國。
唐詩曰:“長安城中多大道,滿路香塵風不掃。”
可如今的長安,沒有了滿路香塵,隻有滿路胡塵。
不遠之處,還能看到大雁塔。
雖然唐長安城已經被毀,可城中也有很多曆史建築保存完好,比如慈恩寺,仍是唐時風貌。
很多唐時地名,仍然保留至今。
著名的東市西市,名字猶存,隻是地址變了。
當年的一百零八坊,早就化為塵土。可如今的長安仍然有幾十個坊,人口超過三十萬。雖然比不得唐時的百餘萬人口,卻也是金朝屈指可數的大都市了。
即便今非昔比,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仍是世界範圍內的一線城池。
雲裳走近李桓,低聲說道:
“有詩說: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現在剛好是二三月份,可這城中,哪有千門萬戶春風吹的詩意?”
李桓苦笑道:“詩意?能恢複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起碼看上去還算繁榮,是個百業興旺的都會。”
眾人沿街走了兩裏地,經過了好幾個衙門,就看到一個石獅子鎮守的朱紅大門,門前站著幾個挺胸凸肚的紫衣士卒。
大門匾額上是幾個大字門旗:“副都管府”。
這便是京兆路副都總管,石抹明安的官邸。
守門的閽者見到耶律寅娘,頓時麵露喜色:“唉呀!大娘子!這段時日去了哪裏!”
“娘子多日沒有音訊,大官人急的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