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乾隆皇帝正在養心殿內閉目養神,忽然,值班的太監前來稟報:“皇上,陝甘總督勒爾謹急奏。”
乾隆皇帝一聽是急奏,立刻睜開眼睛,從龍椅上坐起來說:“呈上來。”
太監趕緊把勒爾謹的急奏呈給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接過奏折一看,大為震驚,奏折上的內容是:
甘肅迴民和撒拉族人在循化廳造反,為首的叛民頭目是蘇四十三和韓三。
乾隆皇帝大怒,立刻下旨,令陝甘總督勒爾謹前去鎮壓叛亂,活捉叛亂頭目蘇四十三和韓三。
勒爾謹接到聖旨後,立刻調兵遣將,前去鎮壓叛亂。
誰知,撒拉族人和迴民奮力反抗,打敗了勒爾謹的軍隊。
勒爾謹惱羞成怒,親自披掛上陣,前去鎮壓叛亂,結果也被叛軍打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大敗而歸。
後來,勒爾謹又急調各族兵圍剿叛軍,但是叛軍占據華林山有利地形,奮起反抗,使勒爾謹束手無策,清軍屢戰屢敗,被叛軍打得丟盔棄甲,抱頭鼠竄,四散而逃。
後來,叛軍更加猖狂,他們開始主動四麵出擊,打敗清軍,不久兵逼蘭州,占領蘭州西關。
勒爾謹無可奈何,隻好急奏乾隆皇帝,請求支援,討伐叛軍。
乾隆皇帝看完奏折,龍顏大怒,他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在金鑾殿上商議此事。
乾隆皇帝高高端坐在金鑾殿的寶座上,文武大臣垂手而立在大殿之下。
整個金鑾殿上一片沉默,無人敢說話,都低著頭,等候著乾隆皇帝訓話。
乾隆皇帝逡巡了一下大殿之下的文武百官,神色嚴厲地說:“甘肅迴民和撒拉族人在循化廳叛亂,勒爾謹前去鎮壓叛軍,誰知叛軍狡猾,占據華林山地有利地形,擊敗了勒爾謹的軍隊。”
“後來勒爾謹屢次派人前去圍剿,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勒爾謹指揮無能,使朝廷軍隊屢戰屢敗,助長了叛軍的囂張氣焰,現在,叛軍已經占據蘭州西關,形勢危急。朕已下旨,傳勒爾謹進京,削職嚴懲。”
乾隆皇帝說完後,大殿之下的大臣默默地站在那裏,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發言。大家都低著頭,各自想著心思。
乾隆皇帝見大殿之下悄無聲息,無人給他應聲,他騰地一下從寶座上站起來,巡視了一下大殿之下,又看了一眼額駙,說道:“額駙拉爾旺濟,聽令!”
額駙拉爾旺濟趕緊站出來說道:“臣在。”
“朕撥京師健銳部隊及火器營兵兩千人與你,命你領侍衛大臣,率領軍隊即日啟程,速去甘肅,鎮壓叛軍,不得有誤。”
“嗻,臣領旨。”
乾隆皇帝又說:“海蘭察,額森特。”
“臣在。”海蘭察,額森特大聲迴答說。
“朕命你二位為護軍,與額駙拉爾旺濟一同前去蘭州,鎮壓叛亂。”
“臣遵旨。”
和珅見乾隆皇帝就是不點他的將,他心裏開始有點急了。
這可是他施展軍事才能的最佳機會,大家隻知道他會巴結諂媚乾隆皇帝,其實他也是文韜武略之人,他也有軍事才能,有馳騁疆場的指揮才能。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就在和珅打算躍躍欲試,毛遂自薦的時候,乾隆皇帝點將了。
“和珅聽旨。”
和珅一聽乾隆皇帝點他的將,心中一陣竊喜,趕緊站出隊列,說:“臣在。”
“朕念你以前曾經代朕前往陝甘調查過捐監糧案,對甘肅地理情況熟悉,朕現在特派你為欽差大臣,賞賜你禦劍一柄,攜箭前往甘肅,督師破賊,對延誤軍情者,格殺勿論。”
“嗻,和珅遵旨。”
和珅心中暗喜,現在到他展示軍事才能的時候了。
他要在鎮壓叛亂中展示他的軍事才能,讓朝廷裏瞧不起他的這些大臣們看看,他和珅在軍事才能上也不是慫包,也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軍事才能。
就在和珅幸災樂禍,暗自高興的時候。乾隆皇帝又開口說話了,而且這句話,讓剛才和珅點燃起來的激情又消退了下去。
“速傳大學士阿桂,命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河務工程,即刻前往甘肅統帥軍隊,鎮壓叛亂,不得有誤。”
和珅一聽阿桂的名字,心中一驚,心想,皇上既然派他去甘肅做督師破賊的欽差大臣,何必又要派阿桂前去督陣,這不是小瞧他的軍事才能,看不起他了嗎?
難道乾隆皇帝不懂得“既生亮,何生瑜”的道理。
就在和珅想著這些事情的時候,乾隆皇帝又說話了。
“和珅。”
“臣在,請皇上吩咐。”
“朕命令協助大學士阿桂督師破賊,待阿桂大人抵達甘肅後,你把朕賞賜給你的禦劍交給阿桂大人。你聽明白了嗎?”
和珅一聽乾隆皇帝的話,心裏涼了半截。
不過,他還是響亮地迴答道:“臣遵旨。請皇上放心,等阿桂大人到達甘肅後,臣即刻就把禦劍交於阿桂大人。”
“很好,愛卿。”
乾隆皇帝又抬起頭,滿懷希望地看了一眼即將出征的大將們,又叮囑了一番。
“朕希望你們出征後,不要像勒爾謹一樣,讓朕聽到的是你們屢戰屢敗的消息。朕希望你們到達甘肅後,能夠精誠團結,勠力同心,勇殺叛軍,連戰連勝,拒敵於千裏之外,把叛軍打個落花流水,潰不成軍,抱頭鼠竄,收複失地。”
“請皇上放心,爾等到達甘肅後,一定會同心協力,共同作戰,擊敗叛軍,收複失地,請皇上靜候佳音。”
“好,朕等著你們的佳音。不過,如果有誰擅自做主,不聽軍令,貽誤軍機者,立刻斬首示眾。”
“尊令。”
“出發吧!”
和珅一行人領命後,率領大軍直奔甘肅而去。
一路上,和珅的心情是極度地不愉快,先是心生乾隆皇帝的怨氣,埋怨乾隆皇帝大庭廣眾之下,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麵,羞辱了他。
既然他把尚方寶劍賞賜於他,讓他前去督師破敵,何故又把阿桂派去,還要將尚方寶劍交於阿桂,這是嚴重的對他不信任。
由此看來,他在乾隆皇帝的心裏還是不如阿桂重要的。
和珅心裏一想,翻起陣陣醋浪。
他既埋怨乾隆皇帝的做法,又對阿桂生起莫名其妙的氣來。
乾隆皇帝一聽是急奏,立刻睜開眼睛,從龍椅上坐起來說:“呈上來。”
太監趕緊把勒爾謹的急奏呈給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接過奏折一看,大為震驚,奏折上的內容是:
甘肅迴民和撒拉族人在循化廳造反,為首的叛民頭目是蘇四十三和韓三。
乾隆皇帝大怒,立刻下旨,令陝甘總督勒爾謹前去鎮壓叛亂,活捉叛亂頭目蘇四十三和韓三。
勒爾謹接到聖旨後,立刻調兵遣將,前去鎮壓叛亂。
誰知,撒拉族人和迴民奮力反抗,打敗了勒爾謹的軍隊。
勒爾謹惱羞成怒,親自披掛上陣,前去鎮壓叛亂,結果也被叛軍打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大敗而歸。
後來,勒爾謹又急調各族兵圍剿叛軍,但是叛軍占據華林山有利地形,奮起反抗,使勒爾謹束手無策,清軍屢戰屢敗,被叛軍打得丟盔棄甲,抱頭鼠竄,四散而逃。
後來,叛軍更加猖狂,他們開始主動四麵出擊,打敗清軍,不久兵逼蘭州,占領蘭州西關。
勒爾謹無可奈何,隻好急奏乾隆皇帝,請求支援,討伐叛軍。
乾隆皇帝看完奏折,龍顏大怒,他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在金鑾殿上商議此事。
乾隆皇帝高高端坐在金鑾殿的寶座上,文武大臣垂手而立在大殿之下。
整個金鑾殿上一片沉默,無人敢說話,都低著頭,等候著乾隆皇帝訓話。
乾隆皇帝逡巡了一下大殿之下的文武百官,神色嚴厲地說:“甘肅迴民和撒拉族人在循化廳叛亂,勒爾謹前去鎮壓叛軍,誰知叛軍狡猾,占據華林山地有利地形,擊敗了勒爾謹的軍隊。”
“後來勒爾謹屢次派人前去圍剿,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勒爾謹指揮無能,使朝廷軍隊屢戰屢敗,助長了叛軍的囂張氣焰,現在,叛軍已經占據蘭州西關,形勢危急。朕已下旨,傳勒爾謹進京,削職嚴懲。”
乾隆皇帝說完後,大殿之下的大臣默默地站在那裏,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發言。大家都低著頭,各自想著心思。
乾隆皇帝見大殿之下悄無聲息,無人給他應聲,他騰地一下從寶座上站起來,巡視了一下大殿之下,又看了一眼額駙,說道:“額駙拉爾旺濟,聽令!”
額駙拉爾旺濟趕緊站出來說道:“臣在。”
“朕撥京師健銳部隊及火器營兵兩千人與你,命你領侍衛大臣,率領軍隊即日啟程,速去甘肅,鎮壓叛軍,不得有誤。”
“嗻,臣領旨。”
乾隆皇帝又說:“海蘭察,額森特。”
“臣在。”海蘭察,額森特大聲迴答說。
“朕命你二位為護軍,與額駙拉爾旺濟一同前去蘭州,鎮壓叛亂。”
“臣遵旨。”
和珅見乾隆皇帝就是不點他的將,他心裏開始有點急了。
這可是他施展軍事才能的最佳機會,大家隻知道他會巴結諂媚乾隆皇帝,其實他也是文韜武略之人,他也有軍事才能,有馳騁疆場的指揮才能。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就在和珅打算躍躍欲試,毛遂自薦的時候,乾隆皇帝點將了。
“和珅聽旨。”
和珅一聽乾隆皇帝點他的將,心中一陣竊喜,趕緊站出隊列,說:“臣在。”
“朕念你以前曾經代朕前往陝甘調查過捐監糧案,對甘肅地理情況熟悉,朕現在特派你為欽差大臣,賞賜你禦劍一柄,攜箭前往甘肅,督師破賊,對延誤軍情者,格殺勿論。”
“嗻,和珅遵旨。”
和珅心中暗喜,現在到他展示軍事才能的時候了。
他要在鎮壓叛亂中展示他的軍事才能,讓朝廷裏瞧不起他的這些大臣們看看,他和珅在軍事才能上也不是慫包,也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軍事才能。
就在和珅幸災樂禍,暗自高興的時候。乾隆皇帝又開口說話了,而且這句話,讓剛才和珅點燃起來的激情又消退了下去。
“速傳大學士阿桂,命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河務工程,即刻前往甘肅統帥軍隊,鎮壓叛亂,不得有誤。”
和珅一聽阿桂的名字,心中一驚,心想,皇上既然派他去甘肅做督師破賊的欽差大臣,何必又要派阿桂前去督陣,這不是小瞧他的軍事才能,看不起他了嗎?
難道乾隆皇帝不懂得“既生亮,何生瑜”的道理。
就在和珅想著這些事情的時候,乾隆皇帝又說話了。
“和珅。”
“臣在,請皇上吩咐。”
“朕命令協助大學士阿桂督師破賊,待阿桂大人抵達甘肅後,你把朕賞賜給你的禦劍交給阿桂大人。你聽明白了嗎?”
和珅一聽乾隆皇帝的話,心裏涼了半截。
不過,他還是響亮地迴答道:“臣遵旨。請皇上放心,等阿桂大人到達甘肅後,臣即刻就把禦劍交於阿桂大人。”
“很好,愛卿。”
乾隆皇帝又抬起頭,滿懷希望地看了一眼即將出征的大將們,又叮囑了一番。
“朕希望你們出征後,不要像勒爾謹一樣,讓朕聽到的是你們屢戰屢敗的消息。朕希望你們到達甘肅後,能夠精誠團結,勠力同心,勇殺叛軍,連戰連勝,拒敵於千裏之外,把叛軍打個落花流水,潰不成軍,抱頭鼠竄,收複失地。”
“請皇上放心,爾等到達甘肅後,一定會同心協力,共同作戰,擊敗叛軍,收複失地,請皇上靜候佳音。”
“好,朕等著你們的佳音。不過,如果有誰擅自做主,不聽軍令,貽誤軍機者,立刻斬首示眾。”
“尊令。”
“出發吧!”
和珅一行人領命後,率領大軍直奔甘肅而去。
一路上,和珅的心情是極度地不愉快,先是心生乾隆皇帝的怨氣,埋怨乾隆皇帝大庭廣眾之下,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麵,羞辱了他。
既然他把尚方寶劍賞賜於他,讓他前去督師破敵,何故又把阿桂派去,還要將尚方寶劍交於阿桂,這是嚴重的對他不信任。
由此看來,他在乾隆皇帝的心裏還是不如阿桂重要的。
和珅心裏一想,翻起陣陣醋浪。
他既埋怨乾隆皇帝的做法,又對阿桂生起莫名其妙的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