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上早朝,乾隆皇帝剛把屁股坐穩,吏部尚書永貴就站出來說:
“啟稟皇上,臣有一本要奏。”
“永貴大人,不知你有何事要奏?”
“皇上,今日臣要彈劾軍機處大臣、戶部侍郎和珅。他在去年的年終考核中,弄虛作假,扶同瞻徇,保舉忤逆不法,大逆不道之人為一等。”
“他保舉的是何人?”
“他保舉手下張明為一等。”
“張明犯有何罪?”
“啟稟皇上,現在戶部司員聯名上告戶部司務張明。張明原來犯有錯誤,被降職留為筆帖式。後來在年終考核的時候,被和珅保舉為一等,官複原職。可是這個人,喪盡天良,為了保住頭上的官帽,父親去世後,隱瞞不報。”
乾隆皇帝一聽,龍顏大怒,問道:
“永貴大人,確有此事嗎?”
“迴皇上話,確有此事。”
說著,永貴拿出戶部司員聯名上奏的狀子,呈給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正要問和珅是怎迴事,和珅突然站出來,跪下說:
“啟稟皇上,臣也有一本要奏。”
“和珅,你有何事要奏?”
“啟稟皇上,臣一奏本人不察之罪,請皇上治罪,二奏屬下張明,父親去世後隱瞞不報。臣本來打算今天早晨,一上早朝就要向皇上奏本,誰知本人晚了一步,被永貴大人搶先了。本人隻能等永貴大人奏完,本人再奏。”
說完,和珅把奏本呈給乾隆皇帝。
永貴一聽,大為吃驚,沒想到和珅會來了這一手。
他這樣做,很明顯是為他開脫罪責。
永貴豈能就此罷休,饒過和珅。
他趕緊說:
“啟奏皇上,你千萬別聽和珅說的,和珅犯的是包庇罪。和珅徇私枉法,昭然若揭,皇上萬萬不能被他迷惑。”
“永貴大人,此話怎講?”
“皇上,張明是和珅的下屬,張明的父親死了,戶部其他官吏都知道這件事,和珅豈能不知道。這說明和珅是故意隱瞞此事,袒護張明,其中必有隱情。”
永貴說完後,和珅趕緊辯解說:
“皇上,請您明察,臣和珅確實沒有袒護張明,臣確實不知道張明的父親去世了。隻是昨天晚上,臣才聽說張明的父親死了。臣嚴厲懲責了張明,了解了真相,連夜寫了奏本。今天上早朝,臣就趕緊上奏皇上,請皇上治臣的罪。”
永貴一聽和珅在為他自己辯解,就趕緊說:
“皇上,您千萬別聽和珅胡說,他這屬於狡辯,他是為自己開脫罪行。張明乃奸佞小人,父親死了,匿而不報,實在是有違倫理道德,三綱五常,是不忠不孝之人。“
“皇上,請您不要相信永貴大人的話,永貴大人是受到戶部一些別有用心人的蠱惑,想陷害臣。皇上聖明,請皇上明察。”
“皇上,臣說的句句是實話。和珅知而不報,而且還要保舉這樣的人為一等,是存心徇私舞弊,心存庇護。請皇上明察。”
和珅和永貴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各說各的理由,把乾隆皇帝弄得左右為難。他偏向那邊也不成,一邊是朝廷重臣永貴,一邊是他寵愛的大臣和珅。
此時,朝中的一些大臣相繼站出來,支持永貴。
這些人本來心底裏就對和珅這樣的新貴不滿意,年紀輕輕就得到皇上的重用。他們心裏本來就不平衡,平時找不出理由來攻擊和珅,詆毀和珅。
現在機會來了,他們豈能坐視不管,放過這麽好的討伐和珅的機會。
再說這些人都屬於牆頭草,順風倒。現在位高權重的永貴大人做了領頭雁,這些人認為扳倒和珅的機會終於來到了,紛紛把矛頭指向了和珅。
和珅本來以為張明的事情,他出麵完全可以擺平這件事。誰知,永貴一出麵,朝廷裏那些平時見了他點頭哈腰,主動示好的一些老臣,現在也紛紛倒向永貴一邊,對他發出責難。
和珅內心非常不安,隻好停止了辯解,任憑乾隆皇帝發落。
乾隆皇帝心裏的天平畢竟傾向於和珅這邊,現在看著大家不可開交的舌戰,乾隆皇帝隻好說:
“眾愛卿,和珅也是蒙受張明的欺騙,不了解實情,才犯下了這樣的錯誤。可是,和珅能夠及時認識到自己錯誤,進行補救,上奏奏折,彈劾自己,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乾隆皇帝說到這兒,停頓了一下,看了看殿下大臣,接著說:
“但是,誠如眾愛卿所言,和珅下屬犯錯誤,他責無旁貸,應該受到懲罰。鑒於以上考慮,朕以為可以從輕處罰。朕即刻下旨,降和珅兩級留用。眾愛卿以為如何?”
乾隆皇帝這樣一說,誰還敢反對,隻好異口同聲地說:
“皇上聖明。”
幾天後,張明被淩遲處死,家被抄,妻兒由於被和珅擔保,沒有被流放。
那些支持永貴的人,到此時才明白,他們站錯隊了。
他們不但沒有扳倒和珅,對和珅毫發未損,反而得罪了和珅。這些人後悔不迭,見風使舵,隻好又轉過身來,跪舔和珅。
和珅從這次事件中看清了事實,覺得他在朝廷中的地位還不穩固,還需要不斷鞏固。
當然,對於這些表裏不如一,陽奉陰違的人,他還需要好好收拾一下,有必要打斷他們的脊梁骨,讓他們嚐嚐他的厲害。
眾人開始爭先恐後地跪舔和珅,在跪舔者的隊伍中,表現得最積極,最主動的莫過於蘇淩阿了。
且說這個蘇淩阿,他是個滿洲正白旗人,乾隆六年考中舉人,後來被任命內閣中書,也算是吃上皇糧了。
可是,他還是不滿足,覺得在這個職位上撈不到錢,於是又托人找關係,買了一個道台的官職,去江西上饒做官去了。
蘇淩阿到了江西,發現那裏窮山惡水,根本不是他想要去的地方。
他這樣的人,根本無法在那兒生活下去。那裏瘴氣繚繞,滿漢雜居,人員複雜,整天把他弄得心驚肉跳,膽戰心驚。
蘇淩阿在那兒工作了不長一段時間,就厭惡了那裏的工作,不願意再去那裏工作了。
他想調出那個地方,到京城裏做官。
在京城裏做官,不但生活環境好,而且還可以撈到許多金銀財寶。晚上有時間了,出去逛逛妓院,風流快活一下,豈不快哉。
主意一打定,蘇淩阿就開始想辦法。
蘇淩阿想調到京城裏工作,就必須搬動大人物,可是,就蘇淩阿目前的這點能力,他是根本搬動不了大人物的,這可把蘇淩阿難住了。
蘇淩阿左思右想,最後想到了一個主意,他既然沒有能力去扳動大人物,何不去選擇皇上身邊的一個寵臣,去跪舔他。隻要把這個人跪舔好了,何愁他沒有出路。
“啟稟皇上,臣有一本要奏。”
“永貴大人,不知你有何事要奏?”
“皇上,今日臣要彈劾軍機處大臣、戶部侍郎和珅。他在去年的年終考核中,弄虛作假,扶同瞻徇,保舉忤逆不法,大逆不道之人為一等。”
“他保舉的是何人?”
“他保舉手下張明為一等。”
“張明犯有何罪?”
“啟稟皇上,現在戶部司員聯名上告戶部司務張明。張明原來犯有錯誤,被降職留為筆帖式。後來在年終考核的時候,被和珅保舉為一等,官複原職。可是這個人,喪盡天良,為了保住頭上的官帽,父親去世後,隱瞞不報。”
乾隆皇帝一聽,龍顏大怒,問道:
“永貴大人,確有此事嗎?”
“迴皇上話,確有此事。”
說著,永貴拿出戶部司員聯名上奏的狀子,呈給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正要問和珅是怎迴事,和珅突然站出來,跪下說:
“啟稟皇上,臣也有一本要奏。”
“和珅,你有何事要奏?”
“啟稟皇上,臣一奏本人不察之罪,請皇上治罪,二奏屬下張明,父親去世後隱瞞不報。臣本來打算今天早晨,一上早朝就要向皇上奏本,誰知本人晚了一步,被永貴大人搶先了。本人隻能等永貴大人奏完,本人再奏。”
說完,和珅把奏本呈給乾隆皇帝。
永貴一聽,大為吃驚,沒想到和珅會來了這一手。
他這樣做,很明顯是為他開脫罪責。
永貴豈能就此罷休,饒過和珅。
他趕緊說:
“啟奏皇上,你千萬別聽和珅說的,和珅犯的是包庇罪。和珅徇私枉法,昭然若揭,皇上萬萬不能被他迷惑。”
“永貴大人,此話怎講?”
“皇上,張明是和珅的下屬,張明的父親死了,戶部其他官吏都知道這件事,和珅豈能不知道。這說明和珅是故意隱瞞此事,袒護張明,其中必有隱情。”
永貴說完後,和珅趕緊辯解說:
“皇上,請您明察,臣和珅確實沒有袒護張明,臣確實不知道張明的父親去世了。隻是昨天晚上,臣才聽說張明的父親死了。臣嚴厲懲責了張明,了解了真相,連夜寫了奏本。今天上早朝,臣就趕緊上奏皇上,請皇上治臣的罪。”
永貴一聽和珅在為他自己辯解,就趕緊說:
“皇上,您千萬別聽和珅胡說,他這屬於狡辯,他是為自己開脫罪行。張明乃奸佞小人,父親死了,匿而不報,實在是有違倫理道德,三綱五常,是不忠不孝之人。“
“皇上,請您不要相信永貴大人的話,永貴大人是受到戶部一些別有用心人的蠱惑,想陷害臣。皇上聖明,請皇上明察。”
“皇上,臣說的句句是實話。和珅知而不報,而且還要保舉這樣的人為一等,是存心徇私舞弊,心存庇護。請皇上明察。”
和珅和永貴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各說各的理由,把乾隆皇帝弄得左右為難。他偏向那邊也不成,一邊是朝廷重臣永貴,一邊是他寵愛的大臣和珅。
此時,朝中的一些大臣相繼站出來,支持永貴。
這些人本來心底裏就對和珅這樣的新貴不滿意,年紀輕輕就得到皇上的重用。他們心裏本來就不平衡,平時找不出理由來攻擊和珅,詆毀和珅。
現在機會來了,他們豈能坐視不管,放過這麽好的討伐和珅的機會。
再說這些人都屬於牆頭草,順風倒。現在位高權重的永貴大人做了領頭雁,這些人認為扳倒和珅的機會終於來到了,紛紛把矛頭指向了和珅。
和珅本來以為張明的事情,他出麵完全可以擺平這件事。誰知,永貴一出麵,朝廷裏那些平時見了他點頭哈腰,主動示好的一些老臣,現在也紛紛倒向永貴一邊,對他發出責難。
和珅內心非常不安,隻好停止了辯解,任憑乾隆皇帝發落。
乾隆皇帝心裏的天平畢竟傾向於和珅這邊,現在看著大家不可開交的舌戰,乾隆皇帝隻好說:
“眾愛卿,和珅也是蒙受張明的欺騙,不了解實情,才犯下了這樣的錯誤。可是,和珅能夠及時認識到自己錯誤,進行補救,上奏奏折,彈劾自己,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乾隆皇帝說到這兒,停頓了一下,看了看殿下大臣,接著說:
“但是,誠如眾愛卿所言,和珅下屬犯錯誤,他責無旁貸,應該受到懲罰。鑒於以上考慮,朕以為可以從輕處罰。朕即刻下旨,降和珅兩級留用。眾愛卿以為如何?”
乾隆皇帝這樣一說,誰還敢反對,隻好異口同聲地說:
“皇上聖明。”
幾天後,張明被淩遲處死,家被抄,妻兒由於被和珅擔保,沒有被流放。
那些支持永貴的人,到此時才明白,他們站錯隊了。
他們不但沒有扳倒和珅,對和珅毫發未損,反而得罪了和珅。這些人後悔不迭,見風使舵,隻好又轉過身來,跪舔和珅。
和珅從這次事件中看清了事實,覺得他在朝廷中的地位還不穩固,還需要不斷鞏固。
當然,對於這些表裏不如一,陽奉陰違的人,他還需要好好收拾一下,有必要打斷他們的脊梁骨,讓他們嚐嚐他的厲害。
眾人開始爭先恐後地跪舔和珅,在跪舔者的隊伍中,表現得最積極,最主動的莫過於蘇淩阿了。
且說這個蘇淩阿,他是個滿洲正白旗人,乾隆六年考中舉人,後來被任命內閣中書,也算是吃上皇糧了。
可是,他還是不滿足,覺得在這個職位上撈不到錢,於是又托人找關係,買了一個道台的官職,去江西上饒做官去了。
蘇淩阿到了江西,發現那裏窮山惡水,根本不是他想要去的地方。
他這樣的人,根本無法在那兒生活下去。那裏瘴氣繚繞,滿漢雜居,人員複雜,整天把他弄得心驚肉跳,膽戰心驚。
蘇淩阿在那兒工作了不長一段時間,就厭惡了那裏的工作,不願意再去那裏工作了。
他想調出那個地方,到京城裏做官。
在京城裏做官,不但生活環境好,而且還可以撈到許多金銀財寶。晚上有時間了,出去逛逛妓院,風流快活一下,豈不快哉。
主意一打定,蘇淩阿就開始想辦法。
蘇淩阿想調到京城裏工作,就必須搬動大人物,可是,就蘇淩阿目前的這點能力,他是根本搬動不了大人物的,這可把蘇淩阿難住了。
蘇淩阿左思右想,最後想到了一個主意,他既然沒有能力去扳動大人物,何不去選擇皇上身邊的一個寵臣,去跪舔他。隻要把這個人跪舔好了,何愁他沒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