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聽到這裏,才知道曹操到底是什麽意思。


    他突然提到蕭何,又拐彎抹角地說了大半天,原來是想得到蕭何當年的特殊待遇。


    劉協不由驚出一身冷汗,也十分後悔剛才自己對曹操的承諾。


    讚拜不名指的是臣子朝拜皇上時,讚禮官不可直唿其姓名,隻能稱其官職,正常來說文武百官在朝拜皇上時,讚禮官要將其官職和姓名同時報出,這是皇帝給予大臣的一種特殊禮遇。


    入朝不趨指的是上朝時不用急步而行,正常來說文武百官在上朝時都必須急步入內,以示對皇帝的恭敬,這也是皇帝給予大臣的一種特殊禮遇。


    劍履上殿指的是大臣進殿參見皇帝時可以帶著佩劍穿著鞋子,正常來說文武百官在進殿時是絕不可以身上攜帶任何武器的,也要把鞋脫下來,這是皇帝給予大臣的一種更加特殊的禮遇。


    蕭何是漢初三傑,又被劉邦定為開國第一功臣,劉邦在建國後同時給予了蕭何這三種特殊禮遇。


    這件事不但劉邦自己心甘情願,就連文武百官和後世的人們也都心服口服。


    當年楚漢之爭時,蕭何至少立下過四件大功。


    首先,漢軍在進入鹹陽後,蕭何便命令手下人把秦國的律令和圖書都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這一舉動十分重要,律令和圖書當中有秦國真正核心的內容,也讓劉邦順利地接手了關中。


    相比於叱吒風雲的項羽,這一舉動實在高明太多。


    項羽拿下一座城池之後,不是屠城,就是焚燒,不僅怨聲載道,也失去了那裏的文化和政令。


    第二,就是向劉邦舉薦韓信。


    蕭何不僅是千裏馬,同時也是伯樂。


    在楚漢爭霸初期,劉邦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也被項羽發配到了漢中、巴蜀一帶。


    那裏一向荒無人煙,被人們視為不毛之地,很多人也都從劉邦手下紛紛逃跑,其中就有韓信。


    蕭何知道韓信是百年不遇的軍事奇才,於是立刻前去追趕韓信。


    追迴來之後,又把他舉薦給了劉邦,讓劉邦任命他為大將軍。


    劉邦一開始也是十分不情願,覺得給韓信一個左將軍的職務就已經是破格提拔了。


    可蕭何卻拍著胸脯力挺韓信,還願意用他自己給韓信做擔保。


    劉邦無奈之下,隻好聽從了蕭何的建議,讓韓信當了大將軍,從此統領漢軍的全部兵馬。


    韓信也沒有讓劉邦和蕭何失望,橫掃魏、趙、代、燕、齊諸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最後還設下了十麵埋伏,逼得項羽自刎於烏江。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也被人們口口相傳、津津樂道。


    可以說,沒有韓信,就沒有劉邦的大漢王朝。


    沒有蕭何,就沒有韓信的大將軍。


    由此可見,蕭何更為重要。


    第三,就是劉邦建國之後,蕭何又協助呂後設計捕殺了韓信。


    劉邦的天下雖然幾乎都是韓信打下來的,但劉邦卻並不喜歡韓信這個人,甚至還很怨恨他、討厭他。


    究其原因,就是韓信一向隻顧著戰爭的勝負,卻從來不管劉邦的死活。


    劉邦在危難之際,曾經有三次向韓信求援,讓他帶兵來營救劉邦,結果韓信卻一次都沒有去。


    後來韓信跟劉邦解釋,說如果當時他帶兵去救援了的話,最後楚漢爭霸漢軍就會輸,所以他才遲遲按兵不動。


    可劉邦卻並不這麽認為。


    如果戰爭輸了,還可以再研究下迴怎麽打贏。


    就算打不贏的話,劉邦也未必就會死。


    可如果劉邦死了的話,就算是打贏了戰爭又有什麽用?


    這就是輕重緩急的問題,在韓信眼中贏得戰爭最重要,而在劉邦眼中,自己活著才是最重要。


    豐於此者,必缺於彼。


    韓信在軍事方麵是百年不遇的奇才,但在政治方麵卻是一竅不通的蠢材,這也導致他功勞雖大,但劉邦卻並不待見他。


    再加上韓信手握重兵,又善於打仗,有他在世,劉邦自然不放心,便借呂雉之手將其除掉了。


    在除掉韓信這件事上,蕭何也幫著一起謀劃了,所以對劉邦來說,也是大功一件。


    第四,就是蕭何是劉邦的堅實後盾,在後方的補給工作一直做得十分到位。


    楚漢爭霸曆時將近四年,其中劉邦有好幾次都被項羽打得潰不成軍、落荒而逃。


    蕭何坐鎮關中,源源不斷地為漢軍提供補給,讓劉邦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心致誌地打仗。


    反觀項羽,他並沒有一個穩定的後方支援,這也是他最後敗給劉邦的一個重要因素。


    蕭何僅憑這四件大功,就足以稱之為漢朝開國第一功臣。


    蕭何不但厥功至偉,而且他也對劉邦十分忠心。


    為了避嫌,也為了消除劉邦的顧慮和疑心,蕭何還曾把自己的家人送到劉邦那裏當人質。


    在蕭何老了之後,還故意貪汙來損壞自己的名節,就是不想功高震主。


    所以說蕭何完全配得上劉邦賜予他的特殊禮遇,即“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可你曹操算什麽?


    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權獨攬、禍亂朝綱,跟當年的董卓相比,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你也打了不少仗,可哪一仗是皇上讓你打的?


    都是你自己擅作主張去打的!


    你打仗並不是為了報效朝廷,也不是為了平定叛亂,隻不過是為了幫你自己擴大地盤。


    等你把天下的地盤都搶到手了,就該謀朝篡位了。


    蕭何是開國功臣,曹操隻是亂臣賊子而已!


    蕭何得到的賞賜,你居然也好意思要,真是厚顏無恥、令人發指!


    劉協在心中把曹操痛痛快快地罵了一頓,也算是出了口惡氣。


    曹操看劉協遲遲不說話,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又問道:“陛下,您剛才不是說,老臣比蕭何的功勞大,蕭何當年得到的封賞,老臣也完全有資格得到嗎?”


    劉協尷尬一笑,明知故問地道:“愛卿啊,莫非,你也想要朕給你讚拜不名、入朝不趨的特殊禮遇?”


    劉協故意沒有提到“劍履上殿”,他也實在不希望曹操有那種特權。


    曹操狡黠一笑,說道:“哎?陛下說的不夠全麵,把最重要的一項給落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