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今天一大早,劉備就跟龐統說了法正的情況。


    龐統之前並不認識法正,也根本沒聽說過他這個人。


    但聽劉備說他是劉璋派來的,這倒是提起了龐統對法正的興趣。


    龐統勸劉備把法正直接留下來,因為法正來自益州,肯定對那裏的情況十分了解,如果劉備能得到法正的相助,日後占領益州肯定能省很多事。


    但劉備卻並不同意,他一想到法正那種睚眥必報的性格,便有些毛骨悚然。


    把這種人留在身邊,無異於給自己埋了個雷,這個雷說不上什麽時候就會把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再說法正是劉璋派過來的,如果直接把他留下來的話,又如何跟劉璋交代,哪有把人家的使者據為己有的道理?


    而且法正自己也未必肯留下來。


    雖然他昨晚上問過,若是有朝一日投奔劉備的話,能否得到重用。


    但那隻是酒話,當時法正已經喝得酩酊大醉了,說話自然不能作數。


    龐統一看劉備執意不肯留下法正,也不好再強求,隻能自己另辟蹊徑。


    龐統沉吟了片刻,又立刻派人去了桂陽。


    雖然龐統在謀略上並不遜色於諸葛亮,在口才上也與諸葛亮不相上下,但他的相貌卻遠遠不如諸葛亮。


    這一點龐統自己也心知肚明,為了能夠成功地說服法正,他覺得有必要把諸葛亮找過來。


    諸葛亮玉樹臨風、溫文爾雅,又能言善辯、巧舌如簧,有他出馬才能夠確保萬無一失。


    諸葛亮收到消息後,立刻快馬加鞭地從郴州趕到了江陵。


    與龐統謀劃了一番之後,二人便來到了法正下榻的館驛。


    正好法正宿醉未醒,他們便坐下來等候。


    後來法正醒來,他們又帶著法正在江陵城中逛了起來。


    如此做法,一方麵是想拉近一下關係,另一方麵是讓法正感受一下江陵的繁華。


    法正的祖上,最有名的人便是他的祖父法真,他在學術上有很深的造詣,對諸子百家和讖緯之學都頗有研究。


    當年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時,就聽人們提到過法真,就連黃承彥、司馬徽、龐德公他們,也都對其頗為敬仰。


    而法正卻由於職位低微,並沒有什麽令人稱頌之處。


    人與人之間要想迅速拉近關係、建立友誼,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毫不吝惜地讚美對方。


    於是諸葛亮在法正麵前,便誇起了他的祖上。


    法正並非等閑之輩,並不是別人恭維一番,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的人。


    他也能明顯地感覺到,龐統和諸葛亮一直在對他獻殷勤,又是帶他四處遊玩,又是把他找到家裏來盛情款待,席間還不乏各種恭維之詞。


    劉備對法正客氣,法正覺得倒是能說得過去。


    因為此番畢竟是劉璋派法正來拜訪劉備的,人家盡一下地主之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龐統和諸葛亮卻不同,這次來拜見劉備,跟他們二人根本就沒什麽關係。


    俗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但法正一時之間,卻猜不透這兩人到底想幹什麽。


    獻殷勤的確是很明顯,但若說他們有什麽不軌之心,法正卻又感覺不太可能。


    酒酣耳熱之際,法正索性直接問道:“兩位賢弟,我法正是個喜歡直來直去,不喜歡拐彎抹角的人。現下我有一事不明,不知當問不當問?”


    龐統連忙滿臉堆笑地道:“法正兄有何事不明,但說無妨!”


    法正點了點頭,又道:“自從今日我們見麵之後,你們就對我十分熱情。可是咱們素昧平生、毫無瓜葛,二位又何故要如此厚待於我呢?我隻不過是劉璋手下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跟你們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也幫不上你們什麽忙啊!”


    龐統和諸葛亮互視一眼,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諸葛亮說道:“既然兄台問到這了,那我們就不妨開誠布公吧。我先問一下,法正兄目前在益州是何職務?”


    法正有些尷尬地道:“軍議校尉,不值一提。”


    “兄台,在下若是沒猜錯的話,這軍議校尉並不是普通的校尉吧?”諸葛亮又問道。


    法正苦笑著道:“不錯!軍議校尉的確不是普通的校尉,而是遠遠不如普通的校尉。軍議校尉是劉璋發明出來的官職,並沒有兵權,隻不過是在校尉身邊幫著參議一下軍務。”


    “這不是大材小用嘛!憑借兄台的一身才華和一腔抱負,怎麽能擔任如此低微的職務啊?”龐統在一旁打抱不平道。


    諸葛亮點點頭道:“牛刀焉能殺雞?隋珠安可彈雀?兄台,劉璋這是煮鶴焚琴、暴殄天物啊!他有眼無珠,才導致了您英雄無用武之地啊!”


    這些話的確是說到了法正的心坎裏。


    自當年從雍州去了益州,轉眼間已經過去了十幾年。


    但這十幾年之中,法正始終是鬱鬱不得誌,時常感到自己懷才不遇。


    在劉璋手下兢兢業業地幹了那麽多年之後,才勉強給他安排了個縣令的職位。


    又經過數年的任勞任怨,法正才又當上了如今的這個軍議校尉。


    而張肅、張鬆兄弟,他們有什麽本事,隻不過是會討好劉璋,就能夠順風順水、扶搖直上,又是別駕,又是太守的。


    人生有幾個十幾年,迴想過去的歲月,真是大好年華虛度、一片癡心錯付。


    法正不禁百慮攢心,坐在那裏自斟自飲起來。


    酒倒得很慢,倒滿之後,卻喝得很快,一連喝下了數杯。


    龐統和諸葛亮一看法正這副模樣,也知道是說到了他的痛處。


    諸葛亮又趁熱打鐵道:“兄台,劉皇叔不僅是大漢皇叔,也是仁德之君,他向來都是知人善任、任人唯賢!如今他正是用人之際,兄台何不與我們聯手,共創一番大業!”


    龐統也跟著道:“孔明言之有理啊!若是有法正兄這樣的人才與我們共謀天下,何愁大業不成啊!”


    “二位賢弟的好意,在下心領了,我迴去考慮考慮吧。”法正感恩戴德地說道。


    “哎?兄台,有道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成大事者,豈可婆婆媽媽、優柔寡斷?還有什麽可考慮的,現在你就決定吧!”諸葛亮進一步逼迫道。


    法正沉吟半晌,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好,恭敬不如從命,既然二位賢弟如此看好我法正,那我就笑納了你們的一番美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