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今日來找韓遂,原本是打算跟他商討一下目前的局勢,以及後麵的作戰部署。


    卻沒想到,馬超還沒說什麽,便被韓遂劈頭蓋臉地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那些問題各個都很難迴答,馬超有的解釋得牽強附會,有的根本就無法解釋。


    這也讓馬超與韓遂之間的隔閡進一步加深。


    馬超已經能明顯地感覺到,韓遂已經不再信任他了,並且對他產生了很大的懷疑。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行多必過,言多必失。


    日出千言,不損自傷。


    萬言萬中,不如一默。


    於是馬超決定不再多說話,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隨後二人也都各懷心事,氣氛一時之間也沉寂了下來。


    過了一會兒,一名士卒跑了進來。


    “報告盟主,在渭水方向,我們發現了曹軍的異動!”小卒氣喘籲籲地說道。


    韓遂一聽這話,不由心頭一凜。


    他知道這一日遲早都會到來,隻是沒有料到會來得如此之快。


    “曹軍開始渡河了?”韓遂半信半疑地問道。


    士卒點了點頭,說道:“嗯,應該是這樣。”


    “有多少人馬?”韓遂又問道。


    “渡河的人馬不在少數,後麵更是一望無際,想必至少也有上萬人吧。”士卒答道。


    韓遂擺了擺手道:“知道了,下去吧,再探!”


    “諾!”


    士卒答應一聲,轉身跑出了營帳。


    若是換了之前,馬超肯定二話不說,便會主動請纓。


    但如今他卻不想再自告奮勇了,韓遂既然已經對他產生了懷疑,若是他再主動請戰的話,無論勝敗都沒好果子吃。


    曹軍有了動作,關中軍這邊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坐以待斃。


    韓遂坐在那裏沉默不語,心下琢磨著該如何應對眼下的變故。


    自己手下的這十路諸侯,隻有李堪和成宜是自己的心腹,其他人都是各懷鬼胎。


    若是派其他人前去禦敵的話,他們或者找理由推辭,或者去了之後裝裝樣子,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


    若是派李堪、成宜前去禦敵的話,他們倒是肯定會服從命令。


    但他們武藝平平,所部的戰鬥力也十分有限,很難抵擋住曹操大軍。


    一旦讓曹操大軍順利地渡過了渭水,那麽他們就等於正式地進入了關中,從此一場麵對麵的大戰便無法避免。


    所以是否能夠成功地將曹軍阻擋在渭水河畔,對於關中聯軍來說至關重要,不但決定著戰爭的走勢,還關係著關中的安危。


    韓遂沉吟良久,又對馬超試探著問道:“兒啊,你可願帶兵前去抵禦曹操?”


    “孩兒願往!”馬超毫不猶豫地迴答道。


    韓遂滿意地點了點頭,又道:“若是你此番能夠成功地阻擊曹操,日後誰要是再敢在背後嚼舌根子,對你說三道四的,為父定然饒不了他!”


    “謝義父厚愛!”馬超一副感恩戴德的樣子道。


    韓遂又鼓勵道:“為父相信,你此番一定能夠將那曹賊斬於馬下!”


    馬超並不搭話,卻道:“義父,孩兒有個不情之請!”


    韓遂老眉一皺,問道:“哦?我兒還有何請求啊?”


    “義父,剛才那個哨騎也說了,目前曹軍有大量人馬準備渡過渭水,孩兒估計其第一批渡河的將士數量起碼要在萬人以上。而孩兒目前手下的兵馬還不足一萬,所以孩兒想讓義父給孩兒撥出一些人馬,以便更好地退敵!”


    馬超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韓遂手撚胡須,兀自沉吟起來。


    馬超現在到底是哪夥兒的,還很難說,有待於進一步的觀察。


    分給馬超一些兵馬的話,他若真是與曹操一夥兒,那豈不是助紂為虐?


    到時候馬超很有可能來個陣前倒戈,直接帶著他手下的兵馬投奔了曹操。


    就算是他不投靠曹操的話,想打敗仗也是非常容易的。


    他完全可以損兵折將,假裝打不過曹操,幫助曹軍順利渡過渭水,將其引入關中。


    可若是不給馬超兵馬的話,他手下的人馬又的確不足以抵禦曹操的十幾萬大軍。


    “我兒想要義父給你劃去多少兵馬?”韓遂又問道。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馬超答道。


    韓遂點了點頭,又高聲道:“來人呐!”


    一名侍衛走了進來,問道:“韓將軍有何吩咐?”


    “去把李堪和成宜給我叫來!”韓遂吩咐道。


    侍衛答應一聲,轉身跑出了營帳。


    不大一會兒,李堪和成宜氣喘籲籲地走了進來。


    “大哥,您找我們?”成宜問道。


    “你們倆手下都有多少兵馬?”韓遂問道。


    “我手下大概不到一萬人吧。”李堪答道。


    成宜十分得意地道:“我手下有一萬多弟兄,都是精兵強將!”


    韓遂點了點頭,又對馬超問道:“兒啊,他們倆加起來少說也有兩萬精兵,你感覺夠不夠?”


    “足夠了。”馬超胸有成竹地道。


    韓遂又對李堪、成宜正色道:“曹軍現在已經開始渡河了,你們倆立刻帶著手下的兵馬,隨馬超前去渭水河畔抵禦!此番馬超是主帥,有什麽事你們倆都要聽他調遣!記住,務必要把曹軍攔截下來,否則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大哥,這……?”


    李堪有些不可思議,看到有馬超在跟前,便隻好欲言又止。


    成宜也是目瞪口呆,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韓遂又朝他倆使了個眼色,催促道:“眼下都火燒眉毛了,還在那磨嘰什麽,趕緊去整頓兵馬!”


    “孩兒領命!”


    馬超答應一聲,便轉身朝著營帳外走去。


    成宜與李堪互視了一眼,也跟在馬超後麵走了出去。


    關中十路諸侯當中,隻有李堪和成宜是韓遂的心腹,也是真正的反曹派。


    而侯選、程銀、楊秋是明顯的親曹派,張橫、梁興、馬玩則既不親曹也不反曹,始終是見風使舵、搖擺不定。


    韓遂覺得馬超提出要給他增派兵馬,眼下軍情緊急,隻能先答應他的要求。


    但各路諸侯之中,也隻有成宜和李堪二人最為合適。


    其他諸侯要麽親曹,要麽中立,若馬超真的暗通曹操的話,很容易就會被策反。


    而把成宜和李堪派給馬超的話,他們既可以全力禦敵,也可以順便監督馬超。


    如果馬超再有什麽明顯的通敵行為,他們也能及時迴來稟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