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鍾繇收到了附近各個縣令和郡守寫來的文書,內容幾乎如出一轍,說是當地遭到了大量關中軍的劫掠,很多人都逃到了外地。


    這些也說明了關中各路諸侯,的確是出動了大量的人馬,前往各地去侵擾。


    但這也並不能證明馬超跟曹仁、夏侯淵所說的就是真話。


    因為關中軍有十幾萬兵馬集結在潼關,即便是不傾巢而出的話,也完全可以對周邊產生大規模的破壞。


    雖然鍾繇建議曹仁暫時按兵不動,曹仁也接受了鍾繇的建議,但鍾繇也心知肚明,一直這麽下去絕非長久之計。


    於是鍾繇立刻又給曹操寫了封密信,詳細匯報了一下目前的形勢,請求曹操立刻作出指示。


    信使快馬加鞭、晝夜兼程,鍾繇的書信也很快送到了曹操手裏。


    鍾繇對司隸轄內被侵擾的郡縣遞上來的文書又添枝加葉地描繪了一番,把情況說得十分嚴重。


    因為鍾繇知道曹操幾乎不太可能看那些文書,即便是挑個一兩份翻閱一下,鍾繇也完全能解釋得過去。


    自從曹操把曹仁派過來之後,就一直都沒什麽動靜。


    無論是曹仁、夏侯淵,還是鍾繇,都不知道曹操下一步具體是什麽打算。


    隻有把目前的情況說得很慘,曹操才會盡快做出明確的決策和嚴密的部署。


    曹操看了信之後,不禁愁腸百轉、長籲短歎。


    他也完全沒有料到事態會發展到這種程度。


    一開始賈詡提出采用迂迴戰術,先拿下西川,然後再討伐荊州劉備、江東孫權。


    曹操聽了之後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毫不猶豫地采納了。


    馬騰也很會來事,先是給兒子馬超寫了封信,勸他為曹操效力。


    馬超也很識時務,很快便給馬騰迴了封信,還說自己願意擔任討伐西川的先鋒。


    曹操本以為有馬超這樣的猛將出征,討伐西川就容易多了。


    於是他隻派出了夏侯淵一名將軍,並讓他與司隸校尉鍾繇一起去討伐西川。


    可沒想到的是,到了潼關,人家根本就不放他們進去。


    韓遂還召集了關中十路諸侯,在潼關集結了十幾萬兵馬。


    雖然馬超肯為曹操效力,但他卻不是關中的老大,關中還是韓遂說了算。


    而且關中的大多數諸侯也都不願投靠朝廷。


    這樣一來,曹軍就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局麵。


    如果班師還朝的話,那就白折騰了一趟,而且影響也很不好。


    韓遂和關中各路諸侯一看曹操撤軍了,必然會覺得曹操怕他們,日後也會更加為所欲為、肆無忌憚。


    曹操這邊的將士也會認為他們打不過關中軍,所以曹操才不戰自退。


    那麽日後再想討伐西川,就會難上加難。


    曹操思來想去,決定還是不能退軍,於是又把曹仁派了過去,還帶上了五萬兵馬。


    曹操本想讓曹仁在潼關前麵震懾一下關中軍,讓他們感受到曹軍的實力,從而知難而退、作鳥獸散。


    然後曹仁與夏侯淵再進入關中與馬超會合,一起去討伐西川。


    可沒想到關中軍不但不害怕,反而變本加厲,竟然直接出來搶掠各地的縣邑了。


    這也說明了關中軍人多勢眾、有恃無恐,戰鬥力不容小覷,所以才根本不把曹軍放在眼裏。


    這樣一來,曹操就更加進退兩難了。


    如果退兵的話,關中各路諸侯就會變得更加猖狂,甚至很有可能向中原進軍。


    就算在司隸囤有重兵布防,最後把關中軍又趕迴了關中,那也完全違背了曹操當時的初衷。


    當初召開軍議時,謀士們幾乎都是反對謀取西川的,而曹操則是力排眾議、固執己見,堅決要去攻打西川。


    如果折騰了半天,錢糧輜重沒少耗費,卻徒勞無功的話,曹操在文武群臣麵前也會顏麵掃地、威望盡失。


    本來在江東就連敗了幾場大仗,這關中再討不到半點便宜,還拿什麽一統天下?


    如果不退兵的話,那就隻能硬著頭皮跟關中軍真刀真槍地打一場,來個一爭高下、一決雌雄。


    關中軍向來驍勇善戰,西涼又盛產戰馬,可以說他們是天下間最厲害的騎兵。


    曹操當年在董卓手下時,也多次見識過李傕、郭汜那幫人的厲害。


    可以說就是曹操苦心操練多年的虎豹騎,也無法與西涼騎兵相提並論。


    而這次韓遂又把關中的各路諸侯都召集了過來,可以說整個關中所有的精銳都集結到了潼關。


    那麽對於曹操來說,若是正麵交鋒的話,必將是兇多吉少、九死一生。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乘虛而入、落井下石的問題。


    麵對眼前關中軍的態度和舉動,曹操不禁有些後怕。


    由於地處偏遠,關中各路諸侯一直都不受朝廷掌控,之前他們隻不過是表麵上服從。


    曹軍這兩年跟江東打了三場大仗,曹操的主力部隊都調到了江東前線,如果關中軍在這個時候進犯中原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到時曹操將會腹背受敵、進退維穀。


    若是退兵的話,江東軍就會乘勝追擊。


    若是繼續與江東軍硬扛的話,關中軍又會大肆入侵中原。


    好在關中軍並沒有采取行動,錯過了進犯中原的最佳時機。


    然而關中軍不會把握戰機,並不代表江東軍不會把握戰機。


    如果曹操決定跟關中軍大打一場的話,那麽眼下曹仁的五萬兵馬和夏侯淵的兩萬兵馬是遠遠不夠的,曹操必須還要再派出幾萬精兵。


    換句話說,就是曹操把主力部隊全部派往關中,才有可能打贏十路諸侯。


    那麽將士們都派往關中前線的話,後方就必然變得空虛,到時無論孫權還是劉備,都有可能背後偷襲。


    到那時,曹操又會麵臨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如果退兵的話,關中軍就會乘勝追擊。


    如果不退兵的話,孫權和劉備又會從南部長驅直入,甚至直搗曹操的老巢。


    曹操知道一旦與關中軍開啟戰端的話,就絕對不是件小事,會涉及到一係列的問題,以及方方麵麵的影響。


    所以在曹仁臨行之前,曹操才對曹仁千叮萬囑,讓他千萬不要主動挑戰關中軍。


    對於目前的局勢,進又不能進、退也不能退,讓曹操直感到左右為難、茫然無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