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深知臣子之道,當主公提出一個觀點的時候,絕對不能直接跟他唱反調。


    就算你是對的,也得講究方式方法,如果犯顏直諫的話,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實在是俯拾即是、不勝枚舉。


    “仲謀啊,那你打算如何除掉劉備呢?”魯肅又試探著問道。


    “這個……,正麵交鋒肯定是不可取,還是得想其他辦法。最好是不費一兵一卒,就把劉備生擒活捉,到時候是殺掉,還是軟禁,就全看我心情了。”孫權有口無心地說道。


    魯肅又追問道:“那你所說的其他辦法,具體指的又是什麽呢?”


    “這個嘛,暫時我還沒有想好。其實我很想找周瑜商量一下,可周瑜卻遲遲不迴江東來見我。我當主公的,總不能低三下四地去江陵找他吧!對了子敬,你有什麽好主意嗎?”孫權又不由問道。


    魯肅突然朗聲大笑起來,說道:“仲謀啊,這一幕真是似曾相識啊!”


    孫權眉頭一皺,十分好奇地道:“嗯?莫非你從別人那,也聽過這番話不成?”


    魯肅點了點頭道:“豈止是聽過啊,而且還不止一次呢!”


    孫權正想問,是誰也有這般見地,魯肅又連忙道:“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剛才談論的周公瑾啊!”


    孫權一聽這話,頓時大失所望。


    若是換了以前,他肯定會說公瑾真是與我心有靈犀、心心相印,在重大問題上總是與我不謀而合。


    但現在卻不同了,孫權心中對周瑜很有意見,甚至怕他狼子野心、另立門戶。


    所以聽魯肅這麽說,孫權立刻變得悶悶不樂起來。


    “他是怎麽跟你說的?又是何時跟你說的?”孫權鬱鬱地問道。


    “在赤壁之戰和江陵之戰時,我曾經不止一次去過前線軍營探望周瑜,他就是在那時跟我說的,而且他還付諸了行動。據我所知,他不但算計過劉備,還曾經派出刺客去刺殺過劉備。”魯肅實話實說道。


    “結果自然不必說,全都失敗了。”孫權有些失望地道。


    “所以說想刺殺劉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連不可一世的曹操都拿劉備束手無策,就更別說是咱們的大都督了。劉備不但福大命大,冥冥之中總有老天爺在保護他,而且他身邊高手如雲,想要刺殺他實在是事比登天啊!”魯肅故意誇大其詞地說道。


    聽完了魯肅的一番話,孫權心下對周瑜更加不滿了,十分氣憤地道:“刺殺劉備這麽大的事,周瑜他竟然擅作主張,都不跟我商量一下,真是目無尊上!”


    魯肅又趁機說道:“仲謀,這古語有雲:臣與主同者昌,主與臣同者亡。”


    孫權皺起眉頭看著魯肅,心下揣摩著這句話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並不難理解,隻是字麵兒的意思而已。


    就是說如果臣子的想法與主公一致的話,這個集團就會繁榮昌盛;相反,如果主公與臣子的想法一致的話,這個集團就會萬劫不複。


    也就是說,臣子得聽主公的,主公卻不能聽臣子的,這才有君臣之分、主仆之別。


    除掉劉備的想法,明顯是周瑜先想出來的,孫權隻不過是在今天的酒桌上才頭一次提出來。


    所以如果孫權也想殺劉備的話,那就跟周瑜的想法一致了,明顯是主與臣同。


    孫權沉吟了一下,又問道:“子敬,依你之見,我們應該如何對付劉備啊?”


    “您說得很對,劉備必須得除掉!”


    魯肅先假裝肯定了孫權的想法。


    孫權點了點頭,魯肅又滔滔不絕地道:“但絕不是現在!別說劉備非常不容易除掉,就算是我們能除掉的話,又會是什麽後果?孫劉聯盟必將土崩瓦解、一拍兩散,而且還會反目成仇、大打出手。關羽、張飛、趙雲都是劉備多年來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如果我們殺了劉備的話,他們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替劉備報仇的!平心而論,關羽、張飛、趙雲都是當世一等一的猛將,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而且我們江東這幫將軍當中,沒有一個人能與之相提並論。到那時,江東就會遭遇一場血雨腥風。即便最後我們能打敗他們,也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孫劉之間變生肘腋、禍起蕭牆,也正是曹操最希望看到的,等我們殺得兩敗俱傷,他再出來收拾殘局。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孫權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喃喃地道:“子敬言之有理啊!”


    魯肅一看孫權被自己說動了,又趁熱打鐵道:“而如果我們繼續維係孫劉聯盟的話,劉備就會幫我們一起對付曹操。現在天下的局勢是曹操最強,我們和劉備都相對較弱。也隻有我們與劉備聯手,才能對付得了曹操。”


    “那你認為,我們該何時除掉劉備呢?”孫權又問道。


    “這個就要看事態的發展了。最好的結果就是曹操與劉備拚個兩敗俱傷,最後曹操消滅劉備而慘勝。這樣一來,我們也不用再自己出手對付劉備了,曹操也沒有能力再攻打我們了。萬一劉備打敗曹操的話,他也必將大傷元氣。到時我們再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便可以輕而易舉地除掉劉備。當然了,這個過程會很漫長,但總比我們現在不惜一切代價,鋌而走險地去對付劉備要強得多。”魯肅頭頭是道地分析道。


    孫權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如果曹操和劉備一直打不起來,我們又該如何行事啊?”


    “這一點您大可放心,他們絕不可能一直和平相處的。劉備是曹操的眼中釘、肉中刺,曹操多年來一直想對其除之而後快,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曹操是不可能眼看著劉備一天天發展壯大而坐視不理的,他肯定會想著盡快除掉劉備這個心腹大患。所以劉備發展的越快,離滅亡也就越近。正所謂:其興也勃,其亡也忽!”魯肅振振有詞地說道。


    孫權似有所悟地道:“嗯,子敬所言非虛!那我就索性承認劉備在荊州占領的那些地盤,也承認劉備的荊州牧一職,這樣才能更加刺激曹操,讓曹操盡早向劉備用兵!”


    魯肅一看孫權終於被自己說服了,頓時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連忙拱手道:“主公英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