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想的沒錯,劉度的確是在試探他。


    如果劉備真的收下了關防大印,就說明他不打算讓劉度繼續擔任零陵太守。


    劉備手下人才濟濟,尤其是關羽、張飛、趙雲,都是天下間威名遠播的猛將,而他們至今卻連個一官半職都沒有。


    所以劉度也考慮過,如果真的投靠劉備的話,會不會拿下自己的官職,而換上劉備的心腹。


    人都怕失去眼下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當官的更是如此。


    他們隻希望能保住自己的官位,並爭取當上更大的官,獲得更大的權力,絕不會返璞歸真、急流勇退。


    劉度也隻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自然無法免俗。


    但劉備一向以仁義道德著稱,也是人們公認的正人君子,應該不會做出如此不仁不義的事來。


    劉度無法確定劉備到底會如何行事,於是便拿出關防大印來,想考驗一下他。


    如果劉備真的像老虎見了獵物那般垂涎三尺,直接將其據為己有的話,那劉度就會采取措施。


    劉度也注意到了劉備此番南下手下隻帶了上千人馬,而他手下的幾員猛將,也隻有趙雲一人隨行。


    在劉度自己的地盤,又兵力如此懸殊,劉度想要拿下劉備一幹人等簡直易如反掌。


    拿下劉備之後,再把他送到曹操那裏去邀功請賞,相信憑著此等厚禮,曹操一定不會虧待於他。


    但劉備經受住了劉度的考驗,就算劉度真的歸降了,他也並不打算換掉劉度,因為目前他的實力實在是過於孱弱,他還要依靠劉度、利用劉度。


    很多人總是離成功近在咫尺,最後卻一敗塗地,這也正是“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道理。


    歸根結底,還是城府不夠深邃、心智不夠成熟、遇事不夠沉穩、處事不夠老練。


    而這些素質,卻正是劉備的過人之處。


    劉度與劉備二人在酒桌上推辭了一番,最後劉度自然拗不過劉備,隻好又把關防大印收了起來。


    迴到酒桌之後,劉度算是徹底對劉備放心了,也打消了心中的戒備。


    “皇叔啊,不瞞你說,放眼整個荊州,我們零陵的兵力可是數一數二的!”


    劉度又挑起了話題。


    劉備並不明白其中的玄機,不由問道:“哦?賢弟,此話怎講啊?”


    “這些年來,相比於其他各州來講,荊州整體來說還算太平,但邊境上的摩擦卻是一直都沒有斷過。一個是江夏,黃祖與孫權有殺父之仇,孫權一直就要除之而後快;另一個就是零陵,這裏是荊州與交州的邊境,當年交州牧張津一直就與劉表不對付,荊州與交州連年交戰,直到後來張津被手下部將所殺,才算稍微消停了一陣。所以江夏和零陵是荊州的兩個軍事重鎮,也一直都屯有重兵!”劉度滔滔不絕地解釋道。


    劉備點了點頭,問道:“敢問賢弟,咱們零陵目前有多少兵馬啊?”


    “精兵至少一萬以上!但是在下沒有皇叔的本事啊,手下一個猛將都沒有!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劉度有些慚愧地說道。


    “等這場仗打完了,我把手下的將士給你調過來一個,好好帶一帶底下的這幫人,相信假以時日,賢弟一定會培養出來優秀的人才!”劉備承諾道。


    劉度一聽這話,立刻又端起酒杯道:“那可就太感謝皇叔了!來,在下再敬皇叔一杯!”


    劉備也不推卻,端起酒杯與劉度碰了一下,隨後二人都一飲而盡。


    劉度放下酒杯,又問道:“皇叔,下一步有何打算啊?是準備返迴江陵,還是……?”


    劉備也正琢磨這件事呢,他怎麽也沒想到來到荊州南部四郡之後,這麽輕而易舉地,就收下了一郡之地。


    見好就收、知足常樂倒是劉備的性格特點,貪得無厭的話,很有可能得不償失,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


    但如果就這麽迴江陵的話,等於劉備什麽也沒做,完全沒有一點兒成就感和滿足感。


    之前與諸葛亮商量的,是要收取荊州南部四郡,而絕不僅僅是一個戰事頻繁的邊境地帶。


    而且如果隻收取零陵郡的話,日後過來了,劉度又往哪裏安排?


    一山不容二虎、一國不容二主。


    一個郡也不能容得下兩個郡守啊!


    劉備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得進取,目前的處境實在是沒有退路可言。


    想到這裏,劉備又道:“賢弟啊,實不相瞞,我還得去別處繼續招募將士!曹操在北方至少有數十萬兵馬,一旦調援兵過來,我們目前的兵力還遠遠不夠啊!”


    劉備故意把收複其他各郡說成了招募將士,因為這樣就更顯得他是在幫荊州守衛家園,而不是自己想擴大地盤。


    “嗯,那皇叔下一站打算去哪裏呢?”劉度又追問道。


    “武陵,或者長沙,或者桂陽吧,目前還沒想好呢。賢弟有什麽好的建議嗎?”劉備試探著問道。


    劉度沉吟了一下,說道:“若是問在下的意見,我覺得皇叔還是先去武陵比較好。”


    “哦?此話怎講啊?”劉備饒有興致地問道。


    “武陵的太守是金旋,長沙的太守是韓玄,桂陽的太守是趙範,在下在荊州為官多年,作為同僚來講,此三人還是比較熟悉的。金旋年事已高,早就沒有了銳氣,所以我估計他肯定不會跟皇叔作對,而是會乖乖地歸順皇叔。長沙太守韓玄也是個平庸之輩,但長沙有一個老頭兒,他可是我們荊州的第一猛將,據說就是呂布在世的話,也未必是他的對手。趙範是個笑麵虎,表麵上笑容可掬、和藹可親的,實際上則是笑裏藏刀、口蜜腹劍。所以我覺得相比較之下,還是去武陵招募要容易得多。”劉度頭頭是道地分析道。


    其實劉度之所以讓劉備去武陵,主要還是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去考慮的。


    因為劉備此番帶來的兵馬很少,劉度投靠了他,很可能會管他借用兵馬。


    劉度又沒有理由不借,但卻不想損兵折將。


    相比之下,武陵的金旋是最不可能與劉備交戰的,所以劉度才對劉備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劉備略一沉吟,點頭道:“嗯,賢弟言之有理,那我明日就帶兵前往武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