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張飛朝夕相處二十幾年,他不但對張飛的脾氣秉性了如指掌,也對張飛的思維方式一清二楚。


    為了招募新兵而鞭打手下的將士,這件事在外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在張飛看來卻是再正常不過。


    他不但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麽不好,反而還覺得這樣做是在操練手下的將士。


    隻有把他們的抗擊打能力和膽識鍛煉出來了,才能在戰場上更好地殺敵,從而立下赫赫戰功。


    劉備也知道對於眼下這件事,張飛能做到的,頂多也就是暫停對手下將士們的體罰,卻根本不可能去給那些人賠禮道歉。


    於是劉備離開了張飛的軍帳之後,在外頭徘徊了一會兒,便親自來到了軍營。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當劉備親眼目睹了那些被鞭打的將士們之後,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軍營之中,被鞭打的人至少在二百人以上。


    從伍長到什長,再到隊率、屯長、軍侯、軍司馬,所有人無一例外地都被鞭打得皮開肉綻、遍體鱗傷。


    而且官職越大的人,挨的鞭子越多,受的傷也越嚴重。


    通過與他們的交談,劉備得知很多人被打得痛不欲生,怕繼續受到鞭打而逃跑了,所以官職越往上,出現的空缺越多。


    而張飛想要提拔的人,不是稱自己有重病在身,就是自己把自己弄成了殘疾,說什麽也不接受提拔。


    劉備低三下四地給挨打的人一一道了歉,還向他們承諾,日後絕不會再發生這種駭人聽聞的怪事,等仗打完了,還要給他們一定的賞賜和補償。


    慰問完了所有挨打的將士,劉備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心力交瘁地走出了軍營。


    在快要迴到自己的軍帳時,劉備遠遠地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唯一謀士諸葛亮。


    “孔明啊,你來得正好,我正有事要找你商量呢!”劉備離老遠便打招唿道。


    諸葛亮連忙道:“主公,我也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找您商議。”


    劉備三步並做兩步,來到諸葛亮跟前,又把他迎入了自己的軍帳之中。


    “孔明啊,張飛這小子又給我闖禍了,他把自己手下所有帶官職的將士都給打了,而且官職越大的人,挨打的越嚴重。其原因更是讓人啼笑皆非,竟然是因為招募新兵數量不夠。我剛才親自到軍營去看了一下情況,非常的不容樂觀啊,我擔心他們會對張飛懷恨在心,伺機報複啊!”劉備憂心忡忡地說道。


    諸葛亮歎了口氣道:“主公,情況可能比您想象得還要嚴重啊!”


    劉備心下一顫,問道:“哦?孔明啊,此話怎講啊?”


    諸葛亮把身子靠過來,沉聲道:“主公,已經有人開始謀劃要加害翼德將軍了。”


    劉備頓時臉色大變,問道:“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我是從子龍那裏聽說的。翼德手下的軍侯和軍司馬有的人被打得很嚴重,便想調到子龍那裏。子龍倒是沒什麽意見,但翼德卻死活不放人。結果那些人一看走又走不了,在翼德手下早晚得被活活打死,就打算來個魚死網破。”諸葛亮長話短說地道。


    劉備一聽這話,不禁沉吟起來。


    如此看來,這想要加害張飛的人,應該是能夠查到。


    如果在他們動手之前,就把他們解決掉的話,張飛就可以幸免於難了。


    可這種做法卻是治標不治本,如果真殺了幾個人的話,恐怕會引起更多人的不滿。


    你無緣無故地把人家打成重傷,就已經非常蠻不講理了,結果還連個活路都不給人家留,來個殺人滅口,那豈不是錯上加錯嘛?


    雖然有些人已經表現出來了,想要加害張飛,但肯定還有很多人對張飛懷恨在心,卻並未表現出來。


    畢竟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那些深藏不露的人,根本就查不出來,也不可能全部殺掉。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如此看來,張飛豈不是時時刻刻都身居在龍潭虎穴之中嘛!


    這件事可太棘手了,沒被生擒活捉、沒戰死沙場,也沒被江東的人擠兌死,卻因為自己隊伍內部出現了問題而禍起蕭牆,真是不可理喻!


    劉備一時之間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不由問道:“孔明啊,你覺得這件事該如何是好啊?”


    “主公,在下倒是有個主意。”諸葛亮雲淡風輕地說道。


    劉備急不可待地道:“孔明,快說來聽聽!”


    “我們可以把翼德手下的人和子龍手下的人調換一下,這樣一來,翼德手下那些被鞭打過的人就會有安全感了。而子龍手下的人,由於沒被翼德體罰過,所以也不會對他報複。”諸葛亮提議道。


    “孔明啊,這倒是個辦法,可我就怕調換完了之後,翼德再闖什麽禍啊!如果他再來個突發奇想的話,那在軍營之中可就成了眾矢之的了。”劉備滿麵愁雲地道。


    “主公,其實翼德鞭打將士,其根本原因就是太閑了。他整天無事可做,閑得無聊,才別出心裁地想出了這種體罰將士的招數。如果他每天忙得不可開交的話,還哪有精力去想如何體罰將士?”


    諸葛亮直指問題要害。


    劉備老眉一皺,不由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主公,我們可以把翼德調到周瑜那裏。周瑜不是一直都想打過江去嘛,他肯定會即日便與曹操大軍展開交戰,而翼德又十分好打仗。如果我們把翼德調過去,豈不是一舉多得?既讓周瑜欠了咱們一個人情,也滿足了翼德喜歡打仗的嗜好,還無形之中化解了眼下的危機。”


    劉備十分不舍地道:“把翼德交給周瑜?這樣不妥吧?”


    “主公,我們之前把那些老弱病殘都給了周瑜,但後來的事實證明,我們並沒有占到什麽便宜。如果把翼德調到周瑜那裏,他打了勝仗之後,不但能俘虜更多的兵士,還會繳獲大量的糧草、軍械、輜重。這就叫: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諸葛亮振振有詞地說道。


    劉備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嗯,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舍不得老婆套不著流氓啊!也罷,就按孔明的意思辦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