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覺得自己主持的第一次江陵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主要有以下幾點重大意義。
首先,劉備成功地製服了關羽,為他量身定做了“約法三章”,並且讓他親自在上麵簽字畫押。
日後如果關羽再有半點桀驁不馴、目中無人,劉備便可以把這個有力的證據拿出來,讓關羽乖乖聽話。
其次,為日後大家的奮鬥指明了方向。
以前的日子總是過得渾渾噩噩、昏昏沉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根本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以後大家就知道該朝哪個方向而努力了,不用再蹉跎度日了。
再次,也讓大家看到劉備又重新振作了起來,不再是以前那個畏首畏尾、瞻前顧後,或是膽小怕事、貪生怕死的劉備,而是脫胎換骨、洗心革麵。
以後大家不但要生存,還要發展壯大,孫權都能打敗強大的曹操,劉備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應該也是大有希望的。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劉備又重新找迴了當主公的感覺。
這一次是真正的主公,說話算話,大家唯他馬首是瞻,而不再是昔日那個怕得罪人,什麽事都得低三下四、低聲下氣地跟別人商量的傀儡主公。
然而,事情遠遠沒有劉備想象的那麽簡單,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困難和問題也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過了幾日,劉備的軍營之中便出現了怨聲載道的現象。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劉備提出要一分抗曹,二分防孫,七分發展壯大。
也就是說,麵對曹操要盡量迴避,麵對江東要有所提防,而主要的精力,則是要放在自身隊伍的發展壯大上。
要想發展隊伍,唯一的途徑自然就是招兵買馬。
劉備的人馬經曆過長阪坡的大敗,又從赤壁來到江陵,死走逃亡不計其數,再刨去老弱病殘,目前能上戰場打仗的也就隻有兩千人左右。
這個數字無論是與江東相比,還是與實力強大的曹操大軍相比,都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所以劉備想要發展壯大,首要的任務就是招募兵士。
但這件事就目前的劉備而言,可以說是事比登天。
江陵城雖然是南郡的繁華之地,但卻是在長江北岸,而劉備的隊伍則是囤集在長江南岸。
南岸可以說是人跡罕至,周圍都是大量的荒地。
那麽劉備要想招募新兵的話,要麽渡江去長江北岸,要麽就南下到荊州的其他各郡。
長江北岸毋庸置疑,肯定有重兵把守,曹操親自坐鎮也很有可能,要想渡江談何容易?
而荊州南部的其他各郡,目前也是曹操的地盤,就劉備這點兒兵馬,想去攻城的話,無異於異想天開。
劉備開會相當於是把招募新兵的任務交給了關羽、張飛、趙雲,因為目前隻有他們三個是將軍,掌管著所有的兵馬。
但幾天過去了,三個人都沒招到一個新兵。
關羽和趙雲的性子還算沉穩,覺得此事並不能急於一時,而是要從長計議。
但張飛卻性烈如火,一看幾天過去了竟然一個人都沒招上來,不由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張飛平日裏就有鞭打將士的習慣,這次更是原形畢露。
他目前掌管著上千人的部隊,相當於大半個營,職務接近於校尉,手下人的官職有軍司馬、軍侯、屯長、隊率、什長、伍長。
其中伍長手下是五個士兵,什長手下是兩個伍長,隊率手下是五個什長,屯長手下是兩個隊率,軍侯手下是兩個屯長,軍司馬手下是兩個軍侯。
為了能盡快地招到大量的兵士,張飛突發奇想,規定伍長每天至少要招募一個新兵,什長每天至少要招募兩個新兵,隊率每天至少要招募十個新兵,屯長每天至少招募二十個新兵,軍侯每天至少招募四十個新兵,軍司馬每天至少招募八十個新兵。
這樣算下來,張飛所掌管的兵馬,每天至少能招募到二百個新兵,一個月下來就是六千人,數月之後便可以拉起一支龐大的隊伍。
張飛還規定,如果每天招募的數量沒有完成任務的話,少一個人便要挨上十鞭子。
招募的數量剛好完成任務,則可以不用受罰。
招募的數量如果超出了規定的任務,則可以留著衝抵以後的任務。
這樣一來,從伍長到軍司馬,每天都要挨鞭子,可以說無一幸免。
而最倒黴的就是軍司馬,由於他的任務是每天八十個新兵,所以就要每天挨八百鞭子。
就算體格再好的人,一天下來也被打得隻剩下了半條命。
幾天下來,已經有人被活活打死。
將士們都知道張飛的脾氣,他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沒人敢提出質疑,都隻是敢怒而不敢言。
雖然大家當著張飛的麵兒不敢說,但背後卻是議論紛紛、滿腹牢騷。
更有的人為了活命,挨完打之後便偷偷地逃跑了。
幾天下來,張飛手下的人馬不但沒有增多,反而還明顯地減少了。
軍官的職務出現了大量的空缺,卻誰也不願被提拔。
這件事很快便在軍營之中傳開了,劉備也自然有所耳聞。
這日一早,劉備便親自來到了張飛的軍帳。
“張飛,你最近都幹嘛了?”
劉備一見到張飛,便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
張飛並不知劉備所為何事,一臉無辜地道:“大哥,我能幹什麽啊,訓練將士唄!”
“你少管我叫大哥,我現在在跟你談公事呢!”劉備沒好氣兒地說道。
張飛吐了吐舌頭,說道:“哦,主公,我每天就是按照您的吩咐操練將士和招募新兵。”
“那我問問你,你招到多少人了?”劉備又問道。
張飛尷尬地道:“沒,沒多少!都怪我手下的那幫人天天不正經幹活,不過主公您放心,我每天都教訓他們!”
“張飛呀,哪有你這麽招募新兵的?招不上來你就往死裏打人家,這不是逼著人家恨你嘛!你自己定的那個破規矩,趕緊給我停了啊,再這麽下去的話,隻怕用不了幾天,你手下就沒人了!”劉備苦口婆心地說道。
“大哥,不不不,主公!我這也是按照您的指示才這麽做的!為了咱們能夠盡快地發展壯大,隻能對他們要求嚴格一些了!這俗話說得好:棍頭出孝子,嚴師出高徒嘛!”張飛振振有詞地辯駁道。
首先,劉備成功地製服了關羽,為他量身定做了“約法三章”,並且讓他親自在上麵簽字畫押。
日後如果關羽再有半點桀驁不馴、目中無人,劉備便可以把這個有力的證據拿出來,讓關羽乖乖聽話。
其次,為日後大家的奮鬥指明了方向。
以前的日子總是過得渾渾噩噩、昏昏沉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根本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以後大家就知道該朝哪個方向而努力了,不用再蹉跎度日了。
再次,也讓大家看到劉備又重新振作了起來,不再是以前那個畏首畏尾、瞻前顧後,或是膽小怕事、貪生怕死的劉備,而是脫胎換骨、洗心革麵。
以後大家不但要生存,還要發展壯大,孫權都能打敗強大的曹操,劉備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應該也是大有希望的。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劉備又重新找迴了當主公的感覺。
這一次是真正的主公,說話算話,大家唯他馬首是瞻,而不再是昔日那個怕得罪人,什麽事都得低三下四、低聲下氣地跟別人商量的傀儡主公。
然而,事情遠遠沒有劉備想象的那麽簡單,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困難和問題也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過了幾日,劉備的軍營之中便出現了怨聲載道的現象。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劉備提出要一分抗曹,二分防孫,七分發展壯大。
也就是說,麵對曹操要盡量迴避,麵對江東要有所提防,而主要的精力,則是要放在自身隊伍的發展壯大上。
要想發展隊伍,唯一的途徑自然就是招兵買馬。
劉備的人馬經曆過長阪坡的大敗,又從赤壁來到江陵,死走逃亡不計其數,再刨去老弱病殘,目前能上戰場打仗的也就隻有兩千人左右。
這個數字無論是與江東相比,還是與實力強大的曹操大軍相比,都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所以劉備想要發展壯大,首要的任務就是招募兵士。
但這件事就目前的劉備而言,可以說是事比登天。
江陵城雖然是南郡的繁華之地,但卻是在長江北岸,而劉備的隊伍則是囤集在長江南岸。
南岸可以說是人跡罕至,周圍都是大量的荒地。
那麽劉備要想招募新兵的話,要麽渡江去長江北岸,要麽就南下到荊州的其他各郡。
長江北岸毋庸置疑,肯定有重兵把守,曹操親自坐鎮也很有可能,要想渡江談何容易?
而荊州南部的其他各郡,目前也是曹操的地盤,就劉備這點兒兵馬,想去攻城的話,無異於異想天開。
劉備開會相當於是把招募新兵的任務交給了關羽、張飛、趙雲,因為目前隻有他們三個是將軍,掌管著所有的兵馬。
但幾天過去了,三個人都沒招到一個新兵。
關羽和趙雲的性子還算沉穩,覺得此事並不能急於一時,而是要從長計議。
但張飛卻性烈如火,一看幾天過去了竟然一個人都沒招上來,不由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張飛平日裏就有鞭打將士的習慣,這次更是原形畢露。
他目前掌管著上千人的部隊,相當於大半個營,職務接近於校尉,手下人的官職有軍司馬、軍侯、屯長、隊率、什長、伍長。
其中伍長手下是五個士兵,什長手下是兩個伍長,隊率手下是五個什長,屯長手下是兩個隊率,軍侯手下是兩個屯長,軍司馬手下是兩個軍侯。
為了能盡快地招到大量的兵士,張飛突發奇想,規定伍長每天至少要招募一個新兵,什長每天至少要招募兩個新兵,隊率每天至少要招募十個新兵,屯長每天至少招募二十個新兵,軍侯每天至少招募四十個新兵,軍司馬每天至少招募八十個新兵。
這樣算下來,張飛所掌管的兵馬,每天至少能招募到二百個新兵,一個月下來就是六千人,數月之後便可以拉起一支龐大的隊伍。
張飛還規定,如果每天招募的數量沒有完成任務的話,少一個人便要挨上十鞭子。
招募的數量剛好完成任務,則可以不用受罰。
招募的數量如果超出了規定的任務,則可以留著衝抵以後的任務。
這樣一來,從伍長到軍司馬,每天都要挨鞭子,可以說無一幸免。
而最倒黴的就是軍司馬,由於他的任務是每天八十個新兵,所以就要每天挨八百鞭子。
就算體格再好的人,一天下來也被打得隻剩下了半條命。
幾天下來,已經有人被活活打死。
將士們都知道張飛的脾氣,他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沒人敢提出質疑,都隻是敢怒而不敢言。
雖然大家當著張飛的麵兒不敢說,但背後卻是議論紛紛、滿腹牢騷。
更有的人為了活命,挨完打之後便偷偷地逃跑了。
幾天下來,張飛手下的人馬不但沒有增多,反而還明顯地減少了。
軍官的職務出現了大量的空缺,卻誰也不願被提拔。
這件事很快便在軍營之中傳開了,劉備也自然有所耳聞。
這日一早,劉備便親自來到了張飛的軍帳。
“張飛,你最近都幹嘛了?”
劉備一見到張飛,便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
張飛並不知劉備所為何事,一臉無辜地道:“大哥,我能幹什麽啊,訓練將士唄!”
“你少管我叫大哥,我現在在跟你談公事呢!”劉備沒好氣兒地說道。
張飛吐了吐舌頭,說道:“哦,主公,我每天就是按照您的吩咐操練將士和招募新兵。”
“那我問問你,你招到多少人了?”劉備又問道。
張飛尷尬地道:“沒,沒多少!都怪我手下的那幫人天天不正經幹活,不過主公您放心,我每天都教訓他們!”
“張飛呀,哪有你這麽招募新兵的?招不上來你就往死裏打人家,這不是逼著人家恨你嘛!你自己定的那個破規矩,趕緊給我停了啊,再這麽下去的話,隻怕用不了幾天,你手下就沒人了!”劉備苦口婆心地說道。
“大哥,不不不,主公!我這也是按照您的指示才這麽做的!為了咱們能夠盡快地發展壯大,隻能對他們要求嚴格一些了!這俗話說得好:棍頭出孝子,嚴師出高徒嘛!”張飛振振有詞地辯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