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出了中軍大帳之後,便獨自一人前往了江邊。


    望著滔滔江水、悠悠天地,他不禁心中百感交集、思緒萬千。


    自從蔡夫人離開了軍營之後,蔡瑁便明顯地感到了曹操越來越不待見自己。


    以前蔡夫人在的時候,曹操還時不時地召見蔡瑁,或者親自去前線視察,並詢問一下部隊的情況,對他也是噓寒問暖、無微不至。


    而蔡夫人走了之後,曹操就再也沒召見過蔡瑁,即使偶爾去前線,也隻是簡單地逛逛,部隊裏的情況更是一點都不打聽。


    難怪古代的那些人,都願意把自己的女兒或者姐妹什麽的嫁給皇上,這有個親戚在皇帝身邊兒就是不一樣。


    蔡瑁一邊抱怨著,一邊撿起了一顆石子,半蹲下來側著身子用力朝江中扔去。


    石子連續在水麵上跳了數下,最後終於沉入江中。


    剛才與曹操的單獨交談,更是讓蔡瑁義憤填膺、怒不可遏。


    曹操竟然說什麽尊老愛幼的話,這不是把自己當成三歲小孩來教育了嗎?


    最令人氣憤的,就是那個老狐狸竟然還問我,是不是怕黃蓋來了會搶我荊州水軍統領的位置,這簡直是對我蔡某人極大的侮辱!


    我蔡瑁就是再不濟,也是出身於荊州四大名門望族之首的蔡家,又在劉表身邊呆了那麽多年,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荊州第二號人物!


    一個土都埋了大半截兒的糟老頭子,會比我蔡瑁厲害?


    而你曹操就更不是東西了,我們是發小,你如果拿下荊州不費一兵一卒,那也完全是我蔡瑁的功勞!


    無論於公於私,還是於情於理,你都應該向著我說話,而不是向著那個毫無尺寸之功的黃蓋說話!


    賈詡說的可真對呀,這磨還沒卸呢,曹操就開始明目張膽地打算殺驢了!


    黃蓋如果真的帶著兵馬投奔過來,這仗也沒什麽懸念了,江東必敗無疑,曹操也會很快謀朝篡位、登基稱帝,然後再正式地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蔡瑁又從地上撿起一顆石子,正要再好好發泄一下心中鬱悶,卻見不遠處一個熟悉的身影朝著自己這邊款款走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賈詡。


    原來謀士們散帳之後,賈詡便一直遠遠地注意著曹操中軍大帳的動靜,他知道隨後曹操就會召見眾位將軍。


    等眾位將軍散帳之後,賈詡又發現唯獨蔡瑁沒有出來。


    他料想可能是曹操把他單獨留了下來,或許是與他商議軍務。


    很有可能是黃蓋的投降,增強了曹操必勝的信心,他打算即日便向江東用兵。


    為了了解情況,賈詡遠遠地跟著蔡瑁,來到了江邊。


    表麵上看是二人再次邂逅,實際上則又是賈詡刻意為之。


    蔡瑁一看是賈詡,頓時眼前為之一亮,心想不妨問問他該如何是好,也許他會有什麽好主意。


    “賈先生,您又出來散步了?”


    蔡瑁滿臉堆笑地主動打了聲招唿。


    賈詡點點頭道:“嗯,老朽看今日天氣不錯,便到江邊兒走走。蔡將軍是有什麽煩心事嗎?”


    賈詡向來心細如發、明察秋毫,他剛才遠遠地就看到蔡瑁拿石子用力地打水漂,這明顯是心中有所鬱悶的表現。


    “不瞞賈先生,在下的確是心情不太好,此事說來話長,我就長話短說吧,黃蓋準備投降曹操了!”蔡瑁開門見山地道。


    賈詡老眉一皺,問道:“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這不是好事嘛,將軍為何悶悶不樂呢?”


    “好什麽呀!黃蓋是什麽人物,那可是江東久經沙場、功勳卓著的老將!他如果一投靠過來,無疑會讓江東受到極大的損失,也會大大增強曹操的實力,兩軍之間可以說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本來江東就打不過曹操,等黃蓋來了之後,就更打不過了!”蔡瑁愁眉苦臉地說道。


    賈詡一看蔡瑁所擔心的是這件事,並不是曹操要對江東動兵,心下不由踏實下來。


    “蔡將軍,這不是好事嘛,有什麽可擔心的呢?”賈詡再次問道。


    蔡瑁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著賈詡看了半天,方才說道:“賈先生,當時可是您跟我說的什麽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啊!”


    賈詡迴憶了一下,點點頭道:“不錯啊,上次我與將軍在江邊邂逅,聊著聊著就聊到了高祖皇帝,所以老夫才順便提到了這件事啊!”


    蔡瑁滿臉疑雲地道:“難道,您不是在暗示什麽?”


    賈詡莞爾一笑道:“將軍一定是誤會了!上次邂逅,我們之間就是簡單地閑聊幾句啊!再說老朽也沒那麽多花花腸子,能暗示您什麽啊?”


    蔡瑁這下徹底傻眼了,心想莫非是自己想多了。


    其實並不是蔡瑁想多了,而是他想少了,把賈詡想得太簡單了。


    上次賈詡的確是故意暗示他,要防著曹操謀朝篡位之後卸磨殺驢,才故意把劉邦當年的那些事,詳詳細細地給他講了一遍。


    但在官場上行走、在宦海中掙紮,很多話是不能明著說的,彼此心照不宣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你蔡瑁說黃蓋投降過來,曹操要打勝仗了,如果賈詡說這是壞事,得想方設法阻止,那豈不是太蠢了?


    萬一日後蔡瑁與賈詡鬧掰了,或者哪天喝多了,蔡瑁把這些事告訴給別人,賈詡豈不是要大禍臨頭?


    所以很多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尤其是在朝廷裏當差,稍有不慎,就會禍從口出。


    賈詡一向老奸巨猾、深不可測,他從來不與任何人走得太近,無論多大的官,他都是不冷不熱、若即若離,更不可能跟任何人完全坦露自己的心扉。


    蔡瑁尷尬地笑了笑,說道:“哦,您是,就是隨便閑聊天兒是吧,嗬嗬!”


    賈詡篤定地點了點頭。


    突然之間,蔡瑁感覺到了他與賈詡之間的差距。


    那種差距,就像一個大人與一個小孩兒在心智上的差距。


    “賈先生,蔡某突然想起軍中還有要事,得先迴去了!”


    蔡瑁說著便要告辭。


    賈詡點了點頭,又意味深長地道:“黃蓋投奔過來的確是件好事,就怕他不是真心的。”


    說完之後,賈詡便轉身飄然而去。


    蔡瑁心頭一凜,呆立在原地怔怔出神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