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此番召集武將軍議,大家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唯獨一個人幾乎沒怎麽說話。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蔡瑁。


    蔡瑁在劉表身邊多年,早就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的本事。


    對於黃蓋投降這件事,蔡瑁明顯地能感受到曹操的態度,基本已經深信不疑。


    而在場的各位將軍也都對此事毫無疑問,或者說也許有人心裏也會有所疑惑,但卻故意迎合曹操。


    在這種場合下,蔡瑁原本也該去說幾句曹操愛聽的話,但他卻沒有。


    因為他覺得不應該說。


    曹操把大家召集過來,說黃蓋給他寫了封信,想過來投奔,蔡瑁聽了之後便開始在心中斟酌起來。


    這件事無非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真降,一種是詐降。


    現在曹操和孫權兩軍的形勢很明朗,誰都知道是曹強孫弱,而且差距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旦開戰,結局是可想而知的。


    黃蓋活了一把年紀,自然能夠看清楚形勢,所以他才選擇了及時投靠曹操。


    從這個角度來看,黃蓋就是真降。


    如果是黃蓋與周瑜密謀,對曹操用了詐降之計的話,曹操或者不信,或者相信。


    就算相信的話,黃蓋過來了之後又能如何?


    一個小泥鰍能掀起多大風浪,更何況還是個快要入土的老泥鰍。


    所以詐降是不可能的。


    蔡瑁分析完了真偽之後,又在考慮自己該如何行事。


    如果曹操接納了黃蓋,黃蓋過來之後,不但會帶上一些自己的兵馬,還會給曹操透露很多江東的秘密,那樣無異於如虎添翼,曹操取江東更加易如反掌。


    而曹操一旦拿下了江東,謀朝篡位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卸磨殺驢的日子也為期不遠了。


    所以絕不能讓曹操接納黃蓋,不讓他接納黃蓋,就得說他是詐降。


    即便黃蓋是真降,也要把他說成是詐降。


    人多眼雜,眾人又都是一個想法,蔡瑁也不好當麵直接跟大家唱反調,所以他才選擇了沉默,隻是偶爾點點頭,強作一下歡笑。


    散帳之後,眾將魚貫而出,到了後來,中軍大帳之中就隻剩下了曹操與蔡瑁二人。


    曹操也意識到了剛才蔡瑁沒怎麽出聲,此時看他又刻意留了下來,知道他肯定是有什麽話想跟自己單獨說。


    於是曹操說道:“徳珪啊,這迴沒外人了,有什麽心裏話但說無妨!”


    蔡瑁點了點頭,又近前幾步,說道:“丞相,您覺得黃蓋投靠我們的事是真是假?”


    曹操老眉一皺,看著蔡瑁反問道:“你覺得呢?”


    “末將認為絕無可能!”蔡瑁十分篤定地說道。


    “哦?何以見得?”曹操饒有興致地問道。


    蔡瑁剛才就已經絞盡腦汁地找了好幾個理由,此時自然對答如流,於是說道:“丞相,末將跟黃蓋打過這麽多年交道,對此人還是十分了解的。他當年是孫堅手下的四大金剛之一,後來又追隨孫策脫離了袁術,再後來又輔佐孫權,可以說是三代老臣了!試問這樣的一個人,又怎麽可能會賣主求榮、臨陣投敵呢?”


    曹操歎了口氣道:“徳珪呀,你也說了,黃蓋輔佐了孫家父子三個人,在戰場上也立功無數,說他功勳卓著、德高望重也算名副其實吧?”


    蔡瑁勉強點了點頭。


    曹操又道:“可就是這樣一個為孫家兢兢業業賣命一輩子的人,卻一直不受重用,竟然讓周瑜那個黃口小兒騎在他的頭上,對他頤指氣使、唿來喝去的,你覺得黃蓋心理能平衡嗎?如果換了你,老夫現在找個二十幾歲的毛頭小夥子來指揮你,你是不是也得背後把老夫罵得狗血淋頭啊?”


    蔡瑁連忙道:“不會的,無論丞相如何安排,末將都會堅決服從!”


    曹操狡黠一笑道:“你可拉倒吧,好聽的話誰都會說。但隻要是個人,他都想得到公平的對待。一旦主公對他不公,他心理肯定會別扭的。”


    蔡瑁一看說不動曹操,又另辟蹊徑道:“丞相,就算黃蓋投降這件事是真的,但我們也沒必要收留他呀!以我們的實力,拿下江東隻是早晚的事,根本無需別人幫忙。”


    曹操搖了搖頭道:“哎?徳珪,此言差矣!所謂‘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就算我們再高、再深,也要敞開胸襟去招攬天下間的人才,唯有如此,才能夠天下歸心呐!”


    曹操一不留神,竟然引用了自己《短歌行》當中的詩句。


    蔡瑁聽得哭笑不得,又辯駁道:“丞相,黃蓋可是一把年紀了,我要沒記錯的話,他都得六十好幾了!說句不好聽的,他都老掉牙了!這樣的人過來了,對咱們有什麽用?上戰場打仗也不行,出主意也不行。不但沒用,咱們還得白養著他。我們在這裏駐紮了這麽久,已經消耗很大了,如果再把黃蓋的人馬接收過來,恐怕部隊的糧草就不夠了!”


    曹操擺了擺手道:“徳珪無需多慮,老夫手下有那麽多州,每個州貢獻一些,糧草還是沒問題的。再說黃蓋能帶多少人過來,整個周瑜的部隊才三萬,他總不可能全帶過來吧!”


    蔡瑁聽曹操這麽說,一時語塞起來,也沒了說辭。


    曹操又道:“徳珪呀,不要看不起老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老的那天!老夫今年也五十有四了,花甲之年豈不轉眼即至?等我們老了,也不希望別人歧視我們對嗎?所以我們不但要重視老人,還要善待老人。正如孟子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蔡瑁聽得哭笑不得,隻好一臉僵笑地點了點頭。


    曹操似乎想到了什麽,又問道:“徳珪呀,這裏也沒外人,你跟老夫說句心裏話,你這麽排斥黃蓋,是不是怕他來了之後,奪了你荊州水師頭領的位置啊?”


    蔡瑁一看這可是太冤了,自己就是再不濟,也執掌了整個荊州軍這麽多年,難道還會妒忌一個快要入土的外來老頭子?


    “絕對沒有!絕對沒有!如果黃蓋真的比在下能力強,丞相完全可以啟用他來掌管荊州軍。”蔡瑁口不對心地說道。


    曹操一看蔡瑁再無異議,便道:“嗯,若是沒什麽事的話就退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