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的將士雖然擅長水戰,也精通水性,但說到江上的環境和氣候,還是遠遠比不上當地的漁夫。


    畢竟打仗和練兵的時候隻是少數,而漁夫們卻天天在江上待著,要靠打漁為生。


    周瑜也正是深知這一點,才去虛心地向漁夫求教。


    經過漁夫的一番講解,周瑜受益匪淺,不但知道了赤壁的江麵上每年冬季都會刮東南風,還懂得了東南風產生的原因。


    這也讓周瑜在一籌莫展之際,又重新看到了一絲希望。


    第二天一早,周瑜吃過飯之後,便坐在帥案前思考著攻打曹操的戰略戰術。


    如果某一天江上再起東南風的話,程普和韓當提出的方案倒是完全可以一試。


    由一名將軍率領數十艘蒙衝趁夜駛向對岸的曹操大營,在快要到達時,船隻全部停下來,將士們再奮力向曹軍發射火箭。


    由於刮的是東南風,我軍是順風,曹軍是逆風,那麽他們的射程就遠不及我們。


    等曹操的戰船上起火了,上麵就會亂作一團,然後我軍將士再將蒙衝奮力劃過去。


    等快要到達時,再把蒙衝全部點燃,借著風勢,燃燒的蒙衝就會很快衝向曹軍。


    在快要到達時,我軍的將士再跳江奮力遊迴赤壁一側。


    這個方案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卻也兇險萬分。


    如果風力不夠大,那麽兩軍的射程就應該相當,到時我軍也會死傷很多將士。


    又或者風刮著刮著就突然減弱,或者停止了,或者改刮西北風了,那麽我軍的將士必將兇多吉少。


    最危險的環節就是曹營起火後,我軍將士們將蒙衝奮力劃向對岸的這個過程。


    曹軍必然會一邊滅火,一邊奮力抵抗,為了不讓我軍的戰船靠近,他們肯定會萬箭齊發。


    那時無論是帶頭的將軍,還是撐船的舵手,都會隨時麵臨生命危險。


    如果他們命大運氣好的話,把這個環節扛過去了,那麽蒙衝也就能夠順利地到達曹操的戰船了。


    也許會有一部分蒙衝無法抵達曹軍,也許會有大部分蒙衝無法抵達,也許會全軍覆沒,全部無法抵達。


    不管怎麽說,肯定都是九死一生。


    如果有少量蒙衝能夠衝過去,將蒙衝點燃,將士再跳江逃生,生還的希望也極其渺茫。


    因為那時他們已經離曹操的戰船很近了,弓箭手們完全可以瞄得更準。


    總而言之,參加這次行動的將士們都得是視死如歸的勇士,大家必須要把生死置之度外。


    這個方案雖然艱難無比、兇險至極,但也是目前為止,能想到的主動進攻曹操的最好方案了。


    如果采用黃蓋的方案,他最後能不能活下來是個未知之數,就算他能活下來,什麽時候有機會點火更是虛無縹緲。


    兩利相衡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


    周瑜權衡了一下利弊,最終還是決定采用程普和韓當提出的方案。


    確定了方案之後,接下來就是調兵遣將的問題了。


    那麽這次行動,到底該派誰領兵呢?


    周瑜把此時在赤壁的幾個將軍,又一一地在腦海中慎重地考慮了一遍。


    程普雖然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但他畢竟年事已高,歲月不饒人,更何況他征戰沙場多年,身上早已傷痕累累。


    所以程普雖然自告奮勇,但他卻並不是合適的人選。


    韓當是當年孫堅手下的四大金剛之一,祖茂死後,他是剩下三人中最年輕的一個。


    論戰爭經驗和沙場閱曆,他比年輕的將軍都豐富;論江上深淺和水流情況,他也比其他人都熟悉。


    此外,韓當的水性也特別好,在江裏泡幾天幾夜都死不了。


    他的年紀也正合適,比那些年輕的將軍沉穩、老練,又比那些年老的將軍頭腦靈活、身手矯健。


    客觀地說,韓當確實是此次偷襲曹操最合適的人選。


    但是這裏麵又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牛刀焉能殺雞、隋珠安可彈雀?


    在這些將軍之中,就目前而言,韓當是綜合能力最強的人,而且也正是當打之年,他日後可以為江東做出很多貢獻、立下很多戰功。


    如果這次行動他犧牲了,實在是得不償失。


    黃蓋就不用考慮了,一方麵他的年事已高,並不適合這麽兇險的行動;另一方麵自己並沒有采納他的提議,也會讓他心中耿耿於懷。


    呂範和周泰二人,無論是武藝,還是韜略,都稀鬆平常,應變能力更是乏善可陳,也不適合此次行動。


    淩統的年紀太小,戰場經驗和臨機取決的能力都有待於提高,也不是合適的人選。


    呂蒙倒是很合適,他不但武藝高強、水性了得,辦事也很沉穩,頗有大將風度,相信假以時日,他一定會成為江東的中流砥柱。


    甘寧是江湖匪寇出身,一身痞子氣,擅長打架鬥毆、殺人放火,武藝也十分了得,尤其是箭法,當年在江上打劫也相當有一套,人送外號“錦帆賊”。


    而且給曹操放火這個想法,也是甘寧最先提出來的。


    如此看來,他倒是也很適合此次行動。


    周瑜經過了一番篩選之後,把目標鎖定在了韓當、呂蒙和甘寧身上。


    手心手背都是肉,需要做出抉擇之時,最難的就是取舍。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能舍能得,不舍不得;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此時的周瑜,到了該取舍的時候了,他必須要做出艱難的抉擇。


    從整個江東的利益出發,以及從長遠考慮,韓當和呂蒙都是江東不可或缺的人才。


    甘寧雖然也是一條好漢,但他的分量與韓當、呂蒙相比,顯然還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而且甘寧是後來投奔過來的,當年又曾經殺死過淩統的父親淩操。


    這件事不但讓淩統始終耿耿於懷,也讓江東很多的將士對甘寧恨之入骨。


    周瑜深吸了一口氣,最後終於下定了決心,那就是派甘寧去執行此次行動。


    如果甘寧最後能僥幸活著迴來,一定要對他濃墨重彩地褒獎一番,讓孫權對他提拔重用。


    如果甘寧不幸壯烈犧牲了,就當是兄弟此生虧欠你的,等我隨後到了那邊,再去找你團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