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周瑜正在自己帳中苦思計策,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了進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魯肅。
原來是小喬見周瑜連日來鬱鬱寡歡,思念故友孫策,便想到周瑜還有一位至交魯肅。
或許魯肅可以開導一下自己的夫君,小喬便派人把他請了過來。
故人相見,分外親切。
周瑜連忙站起身來,把魯肅拉到自己身邊坐了下來。
如果說孫策是周瑜的總角之交,那麽魯肅便是周瑜的莫逆之交。
當年周瑜與手下的弟兄餓了好幾天,慕名找到急公好義、樂善好施的魯肅,沒想到魯肅竟然把自己家中的一倉糧食送給了周瑜。
當時魯肅家中隻有兩倉糧食,真可謂是仗義疏財、慷慨解囊。
從那以後,魯肅和周瑜便成了誌同道合、親密無間的好友。
“公瑾,聽說你最近鬱結難舒,可是為了眼前的戰事嗎?”魯肅開門見山地問道。
周瑜點了點頭,卻沒說什麽。
此時他心中雖有千言萬語,但卻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
“是遇到什麽困難了嗎?”魯肅又問道。
周瑜在心中考慮著要不要把目前這些棘手的問題對魯肅全盤托出。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則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則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魯肅一向對自己推心置腹、坦誠相見,從來沒有什麽防備和芥蒂,按說應該是可與言之人。
如果不與之言,就顯得對朋友不夠忠誠。
雖然有些事情是要絕對保密的,尤其不能讓劉備的人知道,但魯肅並不是出賣朋友的人,所以也完全沒必要多慮。
想到這裏,周瑜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子敬啊,此事實在是說來話長啊!你此番前來赤壁前線,是主公給你交代了什麽任務嗎?”
魯肅搖了搖頭道:“在下隻不過是主公身邊的一個謀士,並無官職,主公又怎麽會讓我參與軍機大事?我此番前來,就是特意來幫你排憂解難、出謀劃策的!”
周瑜點點頭道:“好!既然子敬有時間,那周某便好好跟你說一說眼下的這些事!”
魯肅點了點頭,擺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之前我接到準確消息,曹操在這個冬天不會對我江東發兵,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天氣暖和。具體什麽原因並無從得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曹軍內部一定是存在著什麽問題!”周瑜斷言道。
魯肅十分讚成周瑜的判斷,說道:“二十幾萬大軍出征,每日耗費甚巨,按說應該速戰速決!”
“所以我們應該利用曹操還沒準備好開戰的這段時間,來個先下手為強,主動去攻打曹操!”周瑜十分篤定地說道。
魯肅緩緩地點了點頭道:“嗯,曹操怎麽也想不到我們江東會用三萬人馬,去主動進攻他的二十幾萬大軍啊!正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但曹操畢竟兵多將廣,如果貿然進攻的話,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我們隻能采取偷襲的戰術!然而即便是采取偷襲,也必將是兇險萬分。我不想讓江東的將士們去冒這個險,便想派劉備的人去打頭陣。可劉備竟公然違抗我的命令,我還沒等下令,他便諸多借口。當初我們把他找來,並不是請他來我們江東遊山玩水的,而是讓他一起幫我們對付曹操的。而且劉備也是被曹操追得走投無路了,才逃到了江東。所以於情於理,他都應該服從我派他去攻打曹操的命令,而不應該貪生怕死、無所作為地賴在我們江東。”周瑜滔滔不絕地抱怨道。
魯肅沉吟了一下,說道:“以我對劉備的了解,他可不是一般的狡猾!別的不說,就是曹操追了他這麽多年,都一直沒能傷到他半根汗毛,就足以說明了問題!劉備是打的贏的仗才打,沒把握的仗,或者明知道打不過的仗,他是萬萬不會去打的。”
周瑜又接著道:“我知道劉備是個老奸巨猾的家夥,但也不能讓他就這麽公然違抗我的軍令!於是我想到了個辦法,就是把劉備軟禁起來。隻要劉備落在了我的手裏,以他那個貪生怕死的風格,他就會讓他手下的那些人乖乖服從我的命令。”
魯肅心下一怔,問道:“軟禁起來?這個辦法理論上倒是可行,但實際操作起來,隻怕不會那麽容易吧?”
周瑜點了點頭道:“子敬看問題果然入木三分!我一連用了三道計策,竟然全都失敗了!”
魯肅饒有興致地問道:“哦?都是哪三道計策?”
“我先是做了一番周密的計劃,把劉備身邊的關羽、張飛都引出營來,本以為劉備會出來尋找他們。隻要劉備一出他的軍營,那就成了我的囊中之物。結果劉備竟然無動於衷,就像什麽事都沒發生過一樣。一計不成,我又生一計!我讓呂蒙去請劉備過來,說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議。隻要劉備能來我軍營,一切就盡在掌握!結果劉備卻突然莫名其妙地生病了,還臥床不起。呂蒙迴來複命,又獻了一計,就是將計就計。劉備不是有病了嘛,軍營條件簡陋,實在不利於養病和治療,我要把他接到柴桑去療養。如果他肯答應,一切就好辦了;如果他不答應,就說明他是在裝病。結果劉備確實答應去柴桑了,上了轎子沒走兩步,就狂吐不止,還從轎子上摔了下來。當時那個慘像,看著真的就像要撒手人寰了似的。最後沒辦法,隻好又把他抬迴了軍帳。”
周瑜把連日來心中的苦水向魯肅一吐為快。
魯肅聽完了周瑜的傾訴,先是沉默了一陣,又道:“公瑾呐,你飽讀詩書、博古通今,有沒有發現這世間,存在這樣一種人?就是無論遇到什麽危險,總是能夠死裏逃生、化險為夷。”
周瑜脫口而出道:“有啊,大有人在啊!高祖劉邦不就是這種類型的嘛!饒是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也拿劉邦無可奈何呀,因為老天爺一直幫劉邦啊!”
“劉備也很可能是這種人!”魯肅麵無表情地道。
周瑜難以置信地道:“你是說,劉備也會像劉邦那樣,總是死裏逃生、絕處逢生,最後改朝換代、登基稱帝?”
魯肅搖搖頭道:“那倒未必!但根據劉備以往的人生經曆看,他無疑是個命硬的人!所以公瑾呐,老天爺都一直保護的人,我們又何必非要跟他過不去呢?”
周瑜一聽這話,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魯肅。
原來是小喬見周瑜連日來鬱鬱寡歡,思念故友孫策,便想到周瑜還有一位至交魯肅。
或許魯肅可以開導一下自己的夫君,小喬便派人把他請了過來。
故人相見,分外親切。
周瑜連忙站起身來,把魯肅拉到自己身邊坐了下來。
如果說孫策是周瑜的總角之交,那麽魯肅便是周瑜的莫逆之交。
當年周瑜與手下的弟兄餓了好幾天,慕名找到急公好義、樂善好施的魯肅,沒想到魯肅竟然把自己家中的一倉糧食送給了周瑜。
當時魯肅家中隻有兩倉糧食,真可謂是仗義疏財、慷慨解囊。
從那以後,魯肅和周瑜便成了誌同道合、親密無間的好友。
“公瑾,聽說你最近鬱結難舒,可是為了眼前的戰事嗎?”魯肅開門見山地問道。
周瑜點了點頭,卻沒說什麽。
此時他心中雖有千言萬語,但卻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
“是遇到什麽困難了嗎?”魯肅又問道。
周瑜在心中考慮著要不要把目前這些棘手的問題對魯肅全盤托出。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則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則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魯肅一向對自己推心置腹、坦誠相見,從來沒有什麽防備和芥蒂,按說應該是可與言之人。
如果不與之言,就顯得對朋友不夠忠誠。
雖然有些事情是要絕對保密的,尤其不能讓劉備的人知道,但魯肅並不是出賣朋友的人,所以也完全沒必要多慮。
想到這裏,周瑜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子敬啊,此事實在是說來話長啊!你此番前來赤壁前線,是主公給你交代了什麽任務嗎?”
魯肅搖了搖頭道:“在下隻不過是主公身邊的一個謀士,並無官職,主公又怎麽會讓我參與軍機大事?我此番前來,就是特意來幫你排憂解難、出謀劃策的!”
周瑜點點頭道:“好!既然子敬有時間,那周某便好好跟你說一說眼下的這些事!”
魯肅點了點頭,擺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之前我接到準確消息,曹操在這個冬天不會對我江東發兵,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天氣暖和。具體什麽原因並無從得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曹軍內部一定是存在著什麽問題!”周瑜斷言道。
魯肅十分讚成周瑜的判斷,說道:“二十幾萬大軍出征,每日耗費甚巨,按說應該速戰速決!”
“所以我們應該利用曹操還沒準備好開戰的這段時間,來個先下手為強,主動去攻打曹操!”周瑜十分篤定地說道。
魯肅緩緩地點了點頭道:“嗯,曹操怎麽也想不到我們江東會用三萬人馬,去主動進攻他的二十幾萬大軍啊!正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但曹操畢竟兵多將廣,如果貿然進攻的話,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我們隻能采取偷襲的戰術!然而即便是采取偷襲,也必將是兇險萬分。我不想讓江東的將士們去冒這個險,便想派劉備的人去打頭陣。可劉備竟公然違抗我的命令,我還沒等下令,他便諸多借口。當初我們把他找來,並不是請他來我們江東遊山玩水的,而是讓他一起幫我們對付曹操的。而且劉備也是被曹操追得走投無路了,才逃到了江東。所以於情於理,他都應該服從我派他去攻打曹操的命令,而不應該貪生怕死、無所作為地賴在我們江東。”周瑜滔滔不絕地抱怨道。
魯肅沉吟了一下,說道:“以我對劉備的了解,他可不是一般的狡猾!別的不說,就是曹操追了他這麽多年,都一直沒能傷到他半根汗毛,就足以說明了問題!劉備是打的贏的仗才打,沒把握的仗,或者明知道打不過的仗,他是萬萬不會去打的。”
周瑜又接著道:“我知道劉備是個老奸巨猾的家夥,但也不能讓他就這麽公然違抗我的軍令!於是我想到了個辦法,就是把劉備軟禁起來。隻要劉備落在了我的手裏,以他那個貪生怕死的風格,他就會讓他手下的那些人乖乖服從我的命令。”
魯肅心下一怔,問道:“軟禁起來?這個辦法理論上倒是可行,但實際操作起來,隻怕不會那麽容易吧?”
周瑜點了點頭道:“子敬看問題果然入木三分!我一連用了三道計策,竟然全都失敗了!”
魯肅饒有興致地問道:“哦?都是哪三道計策?”
“我先是做了一番周密的計劃,把劉備身邊的關羽、張飛都引出營來,本以為劉備會出來尋找他們。隻要劉備一出他的軍營,那就成了我的囊中之物。結果劉備竟然無動於衷,就像什麽事都沒發生過一樣。一計不成,我又生一計!我讓呂蒙去請劉備過來,說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議。隻要劉備能來我軍營,一切就盡在掌握!結果劉備卻突然莫名其妙地生病了,還臥床不起。呂蒙迴來複命,又獻了一計,就是將計就計。劉備不是有病了嘛,軍營條件簡陋,實在不利於養病和治療,我要把他接到柴桑去療養。如果他肯答應,一切就好辦了;如果他不答應,就說明他是在裝病。結果劉備確實答應去柴桑了,上了轎子沒走兩步,就狂吐不止,還從轎子上摔了下來。當時那個慘像,看著真的就像要撒手人寰了似的。最後沒辦法,隻好又把他抬迴了軍帳。”
周瑜把連日來心中的苦水向魯肅一吐為快。
魯肅聽完了周瑜的傾訴,先是沉默了一陣,又道:“公瑾呐,你飽讀詩書、博古通今,有沒有發現這世間,存在這樣一種人?就是無論遇到什麽危險,總是能夠死裏逃生、化險為夷。”
周瑜脫口而出道:“有啊,大有人在啊!高祖劉邦不就是這種類型的嘛!饒是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也拿劉邦無可奈何呀,因為老天爺一直幫劉邦啊!”
“劉備也很可能是這種人!”魯肅麵無表情地道。
周瑜難以置信地道:“你是說,劉備也會像劉邦那樣,總是死裏逃生、絕處逢生,最後改朝換代、登基稱帝?”
魯肅搖搖頭道:“那倒未必!但根據劉備以往的人生經曆看,他無疑是個命硬的人!所以公瑾呐,老天爺都一直保護的人,我們又何必非要跟他過不去呢?”
周瑜一聽這話,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