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有功無過
穿越大唐:科技就是力量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月一日。
此時,距離李愔抵達災區已經過去了十日。
經過李愔、唐儉、馬周等人的一番辛苦奔波,受災地區的災民,大多已經被收攏了起來。
數十萬災民,在眾人的率領下,也是幹勁十足的進行著災後重建的工作。
災區的各項基建工程,使得災民們在做工重建家園的同時,獲得了一定的收入,各地的商販們,也敏銳的嗅到了商機,紛紛前往災區販賣各種商品物資。
一時間,原本被大水衝為廢墟的災區,竟有了一絲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一日清晨,一名信使帶著關於災區的奏報,一路疾馳趕到了皇宮。
兩儀殿內,李世民一臉欣喜的翻看著李愔送迴來的奏報。
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以及侯君集幾人,安靜的坐在禦案一旁。
原本,侯君集是沒有資格參與這次會議的,但李世民卻破例將他也一起叫了進來。
這段時間以來,在侯君集的主持下,兵部靠著那個新式煉鐵技術,先後將幾大家族的鐵器生意給徹底吞了下去,不僅為兵部賺取了一大筆錢財,還幾乎控製了長江以北大半的鐵器生意,另外一半則是被工部所控製。
如此情形,也變相的將鐵器生意,收歸了國營。
通過此事,侯君集這位銳意進取的兵部尚書,也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並有意將其培養成打擊世家的急先鋒。
“好好好,好一個以工代賑,梁王真不愧是朕的麒麟兒啊!”
看這奏報的前半部分,得知災區已經安穩了下來,災後重建的工作也進行的如火如荼,李世民也是忍不住連連叫好。
殿內的幾位大臣見狀,也不由相視一眼,臉上盡皆露出一絲笑意。
如今,他們這幾位大臣,與李愔的關係,也都頗為親近,李愔的差事辦的漂亮,他們自然也為其感到高興。
就在眾人開心之際,李世民也繼續翻看起來奏報的後半部分。
當看到李愔在災區大開殺戒的事情之後,李世民臉色一變,臉上的表情也由微笑轉變成了凝重。
梁王於災區大開殺戒,近四十名官員、超一百名當地鄉紳富戶,悉數被淩遲、斬首,還有近二百名官吏被抓,正在押往京城的途中……
李愔這是把魏州、清水等十八個州縣的官員,全都給一網打盡了啊!
看到奏報上這一連串的數字,李世民的眼角也是跳個不停。
想當年,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他也不曾牽扯這麽多條人命。
好小子,居然比老子還狠!
“陛下,您這是……?”
看到李世民的臉色不對,坐在下首位置的長孫無忌有些疑惑的問。
“諸公,你們也來看看吧!”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將手中的奏報遞給了長孫無忌。
幾位大臣,也紛紛起身,湊了上去。
嘶……
看到奏報的內容之後,這幾位大臣也不約而同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尤其是長孫無忌,此時更是一臉的震驚,與在座的眾人相比,他與李愔相處時間最長。
在他的印象之中,李愔雖然鬼點子很多,但最多也就是坑坑人罷了,卻從未想過,李愔居然還有如此狠辣的一麵。
反倒是侯君集,看著奏報上一連串的數字,心中卻是對這位梁王多了幾分敬意。
他是兵家之人,奉信的就是誰拳頭大誰有理,李愔大開殺戒的做法,正合他的胃口。
李世民看向幾位大臣,“諸公,梁王的這封奏報,朕該如何批複啊?”
“這個……”
聽到李世民的問話,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不由皺眉苦思了起來。
他們也知道,李世民這是在讓他們想辦法,該如何保下梁王。
雖說那些被殺之人死有餘辜,但涉及人員實在太多了,未經朝廷允許便私自處決,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侯君集搶先開口:“陛下,臣以為,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此次魏州水災,涉及區域極廣、受災百姓極多,稍有不慎,便會引起國家動蕩。
殿下此舉,也是為了安撫民心而不得已為之。”
“還有,那清水縣的王德,臣以為,憑他自己,是決計沒有那麽大膽子去做出毀堤淹民之事的,其背後定然有著鄭克以及眾多鄉紳富戶的支持。
這些人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將其全部處決,並無任何問題!”
聽到侯君集的一番話話,眾人不由神色一怔,看樣子,他這是準備將毀堤淹民的罪行,一並安到所有被處決之人的頭上了。
畢竟,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將那些人全部處死,倒也沒人會說什麽。
對於侯君集的提議,李世民也是心動不已,然後不著痕跡的看了魏征一眼,“諸公以為如何?”
“陛下,臣以為侯尚書此言有理,那些人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若不能當著一眾災民之麵處決,定然民心難安,朝廷的威嚴、律法的公正,也會被人質疑。
殿下此舉,乃是為了社稷安穩而為之,有功無過!”
說話的是長孫無忌,於他而言,長孫家如今的生意,全靠李愔才能做的下去,自己無論如何,也要保住他才行。
“臣也以為梁王此舉,有功無過!”房玄齡開口附和。
“嗯!”李世民點點頭,然後看向魏征,“卿以為如何?”
魏征抿了抿嘴唇,暗自歎息一聲,隨即躬身一拜,“臣也以為梁王有功無過!”
如果換做以前的魏征,他說什麽也不會允許李世民這麽做的。
但如今,隨著思想的轉變,魏征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固執己見,他所認定的道理,也未必一定正確。
就拿這次水災來說,如果沒有李愔的鐵血手段,救援隊伍就不可能籌集到那麽多的錢糧、各項賑災事宜也不會進展的那麽順利。
以少數十名貪官汙吏的性命,來換取數十萬災民、乃至全國百姓的認同,怎麽看都是極為正確的。
畢竟,官員沒了,可以再行任命,民心要是沒了,那可就什麽都沒了。
“好,既如此,那就依諸公的意見,進行批複吧!”
見所有人都認為李愔有功無過,李世民的臉上也露出一絲快意的笑容。
此時,距離李愔抵達災區已經過去了十日。
經過李愔、唐儉、馬周等人的一番辛苦奔波,受災地區的災民,大多已經被收攏了起來。
數十萬災民,在眾人的率領下,也是幹勁十足的進行著災後重建的工作。
災區的各項基建工程,使得災民們在做工重建家園的同時,獲得了一定的收入,各地的商販們,也敏銳的嗅到了商機,紛紛前往災區販賣各種商品物資。
一時間,原本被大水衝為廢墟的災區,竟有了一絲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一日清晨,一名信使帶著關於災區的奏報,一路疾馳趕到了皇宮。
兩儀殿內,李世民一臉欣喜的翻看著李愔送迴來的奏報。
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以及侯君集幾人,安靜的坐在禦案一旁。
原本,侯君集是沒有資格參與這次會議的,但李世民卻破例將他也一起叫了進來。
這段時間以來,在侯君集的主持下,兵部靠著那個新式煉鐵技術,先後將幾大家族的鐵器生意給徹底吞了下去,不僅為兵部賺取了一大筆錢財,還幾乎控製了長江以北大半的鐵器生意,另外一半則是被工部所控製。
如此情形,也變相的將鐵器生意,收歸了國營。
通過此事,侯君集這位銳意進取的兵部尚書,也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並有意將其培養成打擊世家的急先鋒。
“好好好,好一個以工代賑,梁王真不愧是朕的麒麟兒啊!”
看這奏報的前半部分,得知災區已經安穩了下來,災後重建的工作也進行的如火如荼,李世民也是忍不住連連叫好。
殿內的幾位大臣見狀,也不由相視一眼,臉上盡皆露出一絲笑意。
如今,他們這幾位大臣,與李愔的關係,也都頗為親近,李愔的差事辦的漂亮,他們自然也為其感到高興。
就在眾人開心之際,李世民也繼續翻看起來奏報的後半部分。
當看到李愔在災區大開殺戒的事情之後,李世民臉色一變,臉上的表情也由微笑轉變成了凝重。
梁王於災區大開殺戒,近四十名官員、超一百名當地鄉紳富戶,悉數被淩遲、斬首,還有近二百名官吏被抓,正在押往京城的途中……
李愔這是把魏州、清水等十八個州縣的官員,全都給一網打盡了啊!
看到奏報上這一連串的數字,李世民的眼角也是跳個不停。
想當年,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他也不曾牽扯這麽多條人命。
好小子,居然比老子還狠!
“陛下,您這是……?”
看到李世民的臉色不對,坐在下首位置的長孫無忌有些疑惑的問。
“諸公,你們也來看看吧!”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將手中的奏報遞給了長孫無忌。
幾位大臣,也紛紛起身,湊了上去。
嘶……
看到奏報的內容之後,這幾位大臣也不約而同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尤其是長孫無忌,此時更是一臉的震驚,與在座的眾人相比,他與李愔相處時間最長。
在他的印象之中,李愔雖然鬼點子很多,但最多也就是坑坑人罷了,卻從未想過,李愔居然還有如此狠辣的一麵。
反倒是侯君集,看著奏報上一連串的數字,心中卻是對這位梁王多了幾分敬意。
他是兵家之人,奉信的就是誰拳頭大誰有理,李愔大開殺戒的做法,正合他的胃口。
李世民看向幾位大臣,“諸公,梁王的這封奏報,朕該如何批複啊?”
“這個……”
聽到李世民的問話,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不由皺眉苦思了起來。
他們也知道,李世民這是在讓他們想辦法,該如何保下梁王。
雖說那些被殺之人死有餘辜,但涉及人員實在太多了,未經朝廷允許便私自處決,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侯君集搶先開口:“陛下,臣以為,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此次魏州水災,涉及區域極廣、受災百姓極多,稍有不慎,便會引起國家動蕩。
殿下此舉,也是為了安撫民心而不得已為之。”
“還有,那清水縣的王德,臣以為,憑他自己,是決計沒有那麽大膽子去做出毀堤淹民之事的,其背後定然有著鄭克以及眾多鄉紳富戶的支持。
這些人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將其全部處決,並無任何問題!”
聽到侯君集的一番話話,眾人不由神色一怔,看樣子,他這是準備將毀堤淹民的罪行,一並安到所有被處決之人的頭上了。
畢竟,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將那些人全部處死,倒也沒人會說什麽。
對於侯君集的提議,李世民也是心動不已,然後不著痕跡的看了魏征一眼,“諸公以為如何?”
“陛下,臣以為侯尚書此言有理,那些人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若不能當著一眾災民之麵處決,定然民心難安,朝廷的威嚴、律法的公正,也會被人質疑。
殿下此舉,乃是為了社稷安穩而為之,有功無過!”
說話的是長孫無忌,於他而言,長孫家如今的生意,全靠李愔才能做的下去,自己無論如何,也要保住他才行。
“臣也以為梁王此舉,有功無過!”房玄齡開口附和。
“嗯!”李世民點點頭,然後看向魏征,“卿以為如何?”
魏征抿了抿嘴唇,暗自歎息一聲,隨即躬身一拜,“臣也以為梁王有功無過!”
如果換做以前的魏征,他說什麽也不會允許李世民這麽做的。
但如今,隨著思想的轉變,魏征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固執己見,他所認定的道理,也未必一定正確。
就拿這次水災來說,如果沒有李愔的鐵血手段,救援隊伍就不可能籌集到那麽多的錢糧、各項賑災事宜也不會進展的那麽順利。
以少數十名貪官汙吏的性命,來換取數十萬災民、乃至全國百姓的認同,怎麽看都是極為正確的。
畢竟,官員沒了,可以再行任命,民心要是沒了,那可就什麽都沒了。
“好,既如此,那就依諸公的意見,進行批複吧!”
見所有人都認為李愔有功無過,李世民的臉上也露出一絲快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