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的“集體婚禮”後,劉木蓮、江碧蘭、雪茹她們三人,也是昨夜入了洞房,完成了洞房花燭夜,看起來她們興致高昂。


    而江國遠、鄧和、史平他們三人,則未在家中。


    李海濤奇怪道,“他們三人去了哪裏?”


    劉木蓮快人快語道,“你們過幾天不是要出征嗎,怕家裏的糧食不夠,鄧和他們三人,到外麵的買米買肉買油去了。這去了一個多時辰了,也應該迴來了吧。”


    “史平說要買三個月的米放在家中。”江碧蘭笑道,“說我們三個月不出家門,都可以生活下去。我說,我三個月不出門,不得把我活活憋死才怪。”


    “碧蘭,讓你三個月不出門,家中有吃的喝的,已經很好了。”劉木蓮道,“你在家裏,就安安全全,出了門,保不準誰又會把你搶走。”


    “哼,現在誰敢搶我?”江碧蘭道,“誰敢搶我,我就說我夫君是你們的營千總。看他怕不怕?”


    “小心行得萬年船!”王馨華對三人從清涼寺一出來,便被掠走一幕還記憶猶新,於是道,“有些人若是發了瘋,你拿他也沒有辦法 。”


    幾人正說著,外麵就響起了馬蹄聲,以及鄧和、江國遠的聲音。雪茹離門近,趕緊跑過開門。鄧和他們三人已下了馬,各自從馬上搬下幾個米袋。


    “今天運氣好,我們三個搶了100公斤米。”鄧和道。


    “現在到處缺米,你們從哪裏還能搶到米?”劉木蓮很是奇怪。


    “還不是從城南開的米鋪那裏,就兩家,人太多了。”史平道,“我們仗著軍官的身份才能買到這麽多,正五品每人每天限購30公斤,正六品每天限購20公斤,七品每天限購10公斤 ,八品以下每天限購5公斤,普通士兵每天限購兩公斤。”


    “那城裏的普通百姓呢?”劉木蓮問道。


    “米鋪在申時(15點)以前,隻對軍隊開放,普通百姓隻能下午過了申時(15點)以後,才能去購買,而且每人每天最多購買一公斤 。”史平迴答道。


    “這是誰定的規矩,這糧食又是從哪裏來的?”劉木蓮還是沒有解開滿腹的迷惑。


    “糧食是各地運送來的軍糧,開米鋪的是參將張野。”李海濤道。


    “參將級別很高嗎?”劉木蓮問。


    “參將是正三品,並不是很高的級別。但他靠山是提督大人蕭浮泗。”李海濤道,“張野是蕭浮泗的心腹,當然也是幫他找錢的能手。”


    “大哥,張野心也太黑了,一公斤大米要賣2兩銀子,這跟搶錢也沒多大區別。”史平抱怨道。


    “小聲點!”鄧和道,“小心隔牆有耳。”


    “這其實就是迴籠資金的一個渠道。”李海濤道,“張野很清楚 ,進城之後,有些官兵通過打家劫舍搞了些錢,而且不少官兵還搶了女人。而在軍營裏麵吃飯,米是帶不出來的。既然要養女人,就得到外麵來買米。正好提高米價,讓這些搞了錢的官兵,把錢又乖乖拿出來。”


    “這招真是高啊!”史平歎道,“真沒有想到,如今這世道,最搞錢的渠道,竟然是賣米。”


    “這也很正常,這畢竟是亂世嘛!你可以不喝茶、可以不抽大煙、可不聽戲曲、可以不郊遊,但是不能不吃飯啊!”江國遠道。


    “南京城被圍困了一年以上,城內的普通人家,甚至是軍隊內部早就沒有糧食了。不少太平軍士兵,把城內的樹皮和草根都用來吃了。”王馨華道,“隻有太平軍的中高層,以及城內少數的大戶人家,還吃得起飯。”


    這的確是相當現實的事情。


    幾人將糧食搬進房間內,有了這100公斤糧食,他們出征之後,幾個女人天天在家裏,也沒有什麽活動,大概能夠吃上兩三個月,沒有問題。當然不能光吃米,還要吃肉和菜。不過好的是,劉家兄弟在自家的院子裏有塊小地,上麵種了些蔬菜。劉木蓮她們準備如法炮製,繼續在上麵種上蔬菜。


    而有了米和蔬菜,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剩下的當然還要吃肉。劉木蓮和江碧蘭她們決定,養幾隻雞和鴨,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養點兔子。雞和鴨則可以下蛋,蛋就可以作為肉類。這是戰時,也可以說,這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了。


    王馨華招唿幾人坐下吃飯,雖然劉氏兄弟家中羊肉已經全部吃光光了。但在這麽艱苦的時代,還能夠在飯桌上看到肉、蛋、青菜,還有點白酒,已經是相當不錯的配備了。


    史平道,“明天我們先去搶一些米,放在家裏,你們這真是有備無患 。”


    李海濤道,“你們不用去搶米了?”


    史平道,“為啥啊,多點米儲備起來,不正好?”


    “你們還不知道吧,六品以上的官員,還有專門的白米補助。”李海濤夾起桌上的窩筍,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第一能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兩斤白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兩斤白酒並收藏亂世第一能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