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朱元璋臉色很是難看,今天可算是被氣到了,哄不好的那種。


    “這個宗室供養製度還得改進才行,這還隻是宗室,還沒算勳貴、士紳,這要是都算上,大明恐怕二百年都撐不到就會消亡。”


    馬皇後的臉色也變得有些難看了起來,取得天下多麽不容易,他可是一清二楚的,多少風風雨雨都過來了,如今這麽一條製度就決定了大明的命數。


    可好不容打下了江山,給後代子孫點好處又怎麽了?


    “唉,不說這個了,迴頭咱再想想就是了。”


    朱元璋有些無奈。


    “皇爺爺、皇奶奶、父親。”


    正說著,奶聲奶氣的皇太孫朱雄英在宮女的保護下邁著小碎步跑了進來。


    朱雄英一出生就被馬皇後給保護了起來,基本上就是在坤寧宮長大,其他人想看朱雄英就得來坤寧宮。


    “雄英,來皇爺爺這,還是咱大孫乖,不像徐達家那個小子,直接給咱出了這麽一個難題。”


    朱元璋雙手一伸,直接把朱雄英給抱了起來,此時的他也漸漸冷靜了下來,特別是看到自己大孫,那慈愛的眼神就沒離開過。


    “父皇,雄英馬上六歲了,明年該給他找個老師了。”


    太子朱標似乎是想到了什麽。


    “嗯,也是,是該給雄英找個老師了。”


    朱元璋慈愛的點了點頭,皇子皇孫六歲就得找老師教導了。


    ...


    另一邊,剛迴到家的徐平安就遭了罪。


    “跪下。”


    徐達臉色很難看,上朝前他千叮嚀萬囑咐,沒想到自己的小兒子竟然如此“大逆不道”。


    “老爺,發生什麽事了?”


    孫氏帶著幾個丫鬟急匆匆的趕了過來,宗祠麵前,她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徐平安猶豫了一下,閉上了眼睛,跪了下去。


    “好好想想自己錯在哪了?都別看了,讓他自己在這反省,特別是你,別護著他。”


    徐達想拿鞭子抽,可猶豫了許久還是沒有下定決心,畢竟隻是個孩子,可生氣歸生氣。


    徐達氣的不輕,可也無可奈何,迴到書房,他心裏也盤算了起來,若是真按照平安的算法,大明恐怕連兩百年國運都難有。


    “唉,造孽呀。”


    一方麵,徐達因為徐平安早慧而高興,另一方麵,以徐平安這個性子,以後難免會觸怒皇帝連累家族。


    入夜。


    徐達在書房內久久不能平靜,一個下午,他想了很多,一直到了晚上,他才讓徐平安起來,隻不過此時徐平安的膝蓋早就麻木,沒了知覺。


    “知道錯在哪了嗎?”


    徐達麵色不善,希望這一個下午徐平安能明白自己的用心。


    “當然,孩兒的父親乃是魏國公,一代英雄,孩兒又豈是愚笨之人。”


    徐平安麵色平靜的讓徐達有些愣神。


    “吃飯吧。”


    徐達愣了愣神,沒有多說什麽,徐平安某些方麵的見識連他這個父親都比不上。


    吃過晚飯。


    孫氏抱著徐平安,輕輕揉著他的膝蓋。


    “還疼嗎?不要怪你父親,他這麽做肯定有他的理由。”


    孫氏寵溺的聲音響起,徐平安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孩兒知道,你們都先退下。”


    徐平安看了一眼屋內的三個丫鬟。


    “娘親,此事我準備好幾天了,我沒法為翠柳跟紅桃報仇也隻好找出皇爺的一個亡國之策讓他頭疼,算是給她們倆報仇了。”


    徐平安小聲的說道。


    “你這孩子!我...”


    孫氏臉色變了,當即就是把徐平安翻了個身,打起了屁股。


    “娘,別打了,沒事的。”


    徐平安求饒道,下一刻偷偷的溜了出去。


    原地,孫氏無奈的歎息。


    一連幾日,徐達都要求徐平安在家反省,徐平安也是無奈,安分了起來。


    一直到了十一月十五。


    沐英跟藍玉凱旋而迴,徐達參加早朝去了。


    徐平安這才悄悄地溜了出去,城外莊園如今儼然成了徐平安的私人財產。


    這段時間,道衍和尚也沒閑著,跟幾大商人談妥了事情,有五家願意搏一搏鏡子這項生意。


    陳六、麻石頭以及田七娃也把粗糙的技術傳給了幾大商人帶來的手下工匠,核算過成本後,他們眼睛都在冒光。


    這可真是一本萬利的大生意啊,值,太值了。


    另一邊,道衍和尚也沒閑著,這段時間買過來的孩子已經有二百多人,他已經開始了他的授課。


    “大師好悠閑,教教學生,念念佛經,做做研究,人生最快意之事莫過如此了吧。”


    徐平安經過之前的事又變得開朗了許多,心魔一除,輕鬆了無比。


    “那是自然,小公爺,最近我找到了一種穩定分辨、分離有效青黴素的辦法,已經製作了不少了,就在庫房陰涼處存放著。”


    道衍和尚依舊是那副心如止水的狀態。


    “大師,今天咱們來編纂字典跟聲母韻母吧,這東西能讓幼童們更快的學習,還有就是儒家的學問,怎麽說呢?學是必須得學的,但決不可占據過大的時間比重。”


    徐平安上來就做出了決定,他準備先給道衍和尚上上課,畢竟道衍和尚的接受能力跟學習能力比之後世清北大學生也不差什麽了。


    很快,徐平安就用之前讓來福來壽簡單製作的粉筆跟小黑板給導演和尚講起了課。


    “a、o、e、i、w、u...


    聲母跟韻母相互組合就能很快識字,可以把字母放在字的上麵進行標注,可以理解為儒家經典的注解。”


    徐平安不斷給道衍和尚講解著,聽得道衍和尚姚廣孝嘖嘖稱奇,在熟悉了以後,道衍和尚覺得用起來實在是太方便了。


    一連幾天,徐平安從聲母韻母一直到組合,再到字典的編纂。


    很快,道衍和尚便有了奮鬥的方向,編纂字典,以後字典推廣起來,他也能青史留名了。


    “大師,我們後世已經把繁體字給簡化了,咱們相互印證,出兩本字典吧,我現在感覺記憶是越來越強。


    想要發展,一切都得一步步的來,文字、數學、化學、物理、生物,方方麵麵我都想傳承下去,不說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但縮短科技發展所需要的時間一百年我還是有信心的。”


    徐平安此時對朝堂上的狗屁倒灶的事是絲毫沒了興趣,一個個官員曆史局限性實在是太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暴並收藏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