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解決之法?解決個屁
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 作者:法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聖上還請息怒,小兒口無遮攔,臣這就把他帶下去嚴加管教。”
徐達操碎了心,不斷磕頭,朱元璋就這麽看著,似乎下一刻就要下令砍了徐平安。
“父皇息怒,徐平安既然這麽說就必然有其原因,事關我大明國運,兒臣請求父皇讓徐平安把話說完再做處理不遲。”
太子朱標站了出來,為徐平安求情。
而文武百官早就跪了一地,特別是以胡惟庸為首的一黨皆是一言不發,這個時候看熱鬧就行了,皇帝朱元璋上次這麽盛怒是什麽時候來著?
“徐平安,說說吧。”
良久,朱元璋才冷靜下來,熱血上頭,想要冷靜可不是那麽容易的,朱元璋麵露不善,語氣冰冷,不時看向殿內不斷磕頭的徐達,殺意不止一次流露。
“這是小子的計算結果,藩王按照三十年翻一番的速度,每年一萬石的供養來算,那麽皇爺的第五世孫開始,每年便是接近兩千萬石全得用來供養宗室。”
徐平安不緊不慢,把之前跟道衍和尚交談時計算的詳細記錄拿了出來,幾張草紙顯得那麽的突兀。
太監連忙取了草紙邁著小碎步遞到了朱元璋的手上,朱元璋此刻真的很想殺人,隻不過他還是耐心的看了起來。
“這...”
沒多久,朱元璋便看完了,徐平安寫的很詳細,當朱元璋看完以後,渾身竟不自主有些顫抖了起來。
這種感覺還隻在當初陳友諒跟元廷一起向他施壓的時候才有,下一刻,朱元璋一屁股坐在了龍椅上,手上的草紙也散落了一地,腦子裏思緒萬千。
太子朱標見朱元璋如此失態,十分好奇的撿起了散落在地的草紙。
朱標越看眉頭皺的越深,一時間竟左右來迴踱步了起來。
“徐平安,孤來問你,此事可有解決之法?”
太子朱標一臉的嚴肅,像極了抓到犯錯小學生的老師,一本正經。
“迴太子殿下,此事是小子最近在測算攤丁入畝之策的時候無意間測算了一番,解決之法暫時還沒有想到,不過我大明聚集了這麽多的能臣幹吏,怎麽也能想出個合理解決辦法的。”
徐平安有解決辦法,但他不想說。
開什麽玩笑,老子是來報複的,不是給你老朱家當牛做馬的,解決之法?解決個屁。
以朱元璋跟朱標的能力,這麽簡單的算法他們自然是能夠看的懂得,這也就是徐達擋在前麵,要不然早就被拉下去了。
“都給咱想想有什麽解決的辦法!”
很快,那個殺伐果斷,一言而決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又迴來了。
司禮監太監從朱標手裏接過草紙,開始往文臣那邊小心翼翼的遞了過去,首先接手的便是胡惟庸。
朱元璋其實也考慮過藩王以後會做大的事情,隻是心疼自己的兒子們,很多事情一直下不了決定,如今倒好,宗室供養製度的另一個弊端又呈現在他的麵前。
本來分封自己的兒子為藩王就是想著把權力從朝臣手裏奪過來,如今卻是讓他犯了難。
徐平安的計算很簡潔,大臣們一個接一個看完,皆是皺著眉頭在思索著什麽。
如此簡單的計算方法這些老油條國家重臣又怎麽會看不明白。
隻是人的思維想要跳脫出去可沒那麽容易,大臣們又不是沒反對過朱元璋製定的宗室供養製度,隻不過朱元璋實在是太強勢了。
不久後,朝堂上的官員們紛紛議論了起來,這個時候也沒人揪著徐平安的不敬之罪了,要是能把分封藩王這項製度給廢除,那權力自然會被朝堂上的文臣武將分掉。
“聖上,分封諸王實在是弊大於利,要想大明長治久安,還得另尋他法,分封諸王實乃亡國之策也。”
公冶誌率先開了口,之前他就是反對分封藩王中的一員,此時站出來亦無可厚非。
滿朝文武都在打著心裏的小九九。
朱元璋雖然不喜,可也沒有了之前那種強勢,他現在急需一個能夠改變的計策。
咱不就是窮怕了,想著讓後世子孫過得好一些嗎?咱有什麽錯?為什麽一個個的非得反對自己。
“你們是想造反嗎?”
朱元璋怒不可遏,隨著公冶誌起頭,一個個禦史站了出來,反對封藩之策,這讓朱元璋有種被逼宮的嫌疑。
“聖上,臣覺得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尋求一個折中之法才行,畢竟弊端還沒顯現,有充足的時間去解決此事。”
胡惟庸開口了,兩不得罪,朱元璋的意思很明顯,必定不會退步,可問題擺在麵前,不改變那就會亡國。
“容咱再想想,退朝吧。”
朱元璋沒了耐心,出了事,竟沒有官員能提出個有效的解決辦法,甚至連帶著舊問題也被翻了出來。
大朝會草草結束,朱元璋沒了心情,等朱元璋走後,一眾官員才陸續退出了奉天殿。
東方,太陽初升,映射著皇宮的金碧輝煌,大明已經建立十一年了,如初升的太陽那般,強壯有力。
坤寧宮。
下了朝的朱元璋臉色難看,連帶著身後的太子朱標也沒了好心情。
“妹子,你說咱不就是想著讓子孫後代過得好一些嗎?一個個的都來反對咱。”
朱元璋氣唿唿的把徐平安計算的草紙摔在了桌子上。
“若是大臣們說的有理,那陛下這個天下人的君父自然要吸取經驗教訓的,有過改之,無過勉之。”
馬皇後好奇的拿起桌子上的草稿紙,不斷勸說著朱元璋,一旁站著的太子朱標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亡國之策,亡國之策,這個徐平安,一天天的就知道給咱添堵。”
朱元璋還是不解氣,恨不得立馬把徐平安喊來抽他幾皮鞭,不然這氣是消不了了。
“父皇,要不兒臣先做個表率,削減一下自己各方麵的待遇以及用度,至於弟弟妹妹們的用度跟待遇最好也削減一些,如此才能延續大明的國祚。”
太子朱標猶豫了一番,試探性的說道。
“住口,難不成咱為你們這些兔崽子考慮還做錯了不成!”
朱元璋一拍桌子,聲音都提高了幾個分貝,嚇得太子朱標一個激靈。
“朱重八,你要耍脾氣去其他地方。”
剛看完草紙上計算的結果的馬皇後當即就不樂意了,迴頭再把自己的標兒嚇出個好歹來。
徐達操碎了心,不斷磕頭,朱元璋就這麽看著,似乎下一刻就要下令砍了徐平安。
“父皇息怒,徐平安既然這麽說就必然有其原因,事關我大明國運,兒臣請求父皇讓徐平安把話說完再做處理不遲。”
太子朱標站了出來,為徐平安求情。
而文武百官早就跪了一地,特別是以胡惟庸為首的一黨皆是一言不發,這個時候看熱鬧就行了,皇帝朱元璋上次這麽盛怒是什麽時候來著?
“徐平安,說說吧。”
良久,朱元璋才冷靜下來,熱血上頭,想要冷靜可不是那麽容易的,朱元璋麵露不善,語氣冰冷,不時看向殿內不斷磕頭的徐達,殺意不止一次流露。
“這是小子的計算結果,藩王按照三十年翻一番的速度,每年一萬石的供養來算,那麽皇爺的第五世孫開始,每年便是接近兩千萬石全得用來供養宗室。”
徐平安不緊不慢,把之前跟道衍和尚交談時計算的詳細記錄拿了出來,幾張草紙顯得那麽的突兀。
太監連忙取了草紙邁著小碎步遞到了朱元璋的手上,朱元璋此刻真的很想殺人,隻不過他還是耐心的看了起來。
“這...”
沒多久,朱元璋便看完了,徐平安寫的很詳細,當朱元璋看完以後,渾身竟不自主有些顫抖了起來。
這種感覺還隻在當初陳友諒跟元廷一起向他施壓的時候才有,下一刻,朱元璋一屁股坐在了龍椅上,手上的草紙也散落了一地,腦子裏思緒萬千。
太子朱標見朱元璋如此失態,十分好奇的撿起了散落在地的草紙。
朱標越看眉頭皺的越深,一時間竟左右來迴踱步了起來。
“徐平安,孤來問你,此事可有解決之法?”
太子朱標一臉的嚴肅,像極了抓到犯錯小學生的老師,一本正經。
“迴太子殿下,此事是小子最近在測算攤丁入畝之策的時候無意間測算了一番,解決之法暫時還沒有想到,不過我大明聚集了這麽多的能臣幹吏,怎麽也能想出個合理解決辦法的。”
徐平安有解決辦法,但他不想說。
開什麽玩笑,老子是來報複的,不是給你老朱家當牛做馬的,解決之法?解決個屁。
以朱元璋跟朱標的能力,這麽簡單的算法他們自然是能夠看的懂得,這也就是徐達擋在前麵,要不然早就被拉下去了。
“都給咱想想有什麽解決的辦法!”
很快,那個殺伐果斷,一言而決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又迴來了。
司禮監太監從朱標手裏接過草紙,開始往文臣那邊小心翼翼的遞了過去,首先接手的便是胡惟庸。
朱元璋其實也考慮過藩王以後會做大的事情,隻是心疼自己的兒子們,很多事情一直下不了決定,如今倒好,宗室供養製度的另一個弊端又呈現在他的麵前。
本來分封自己的兒子為藩王就是想著把權力從朝臣手裏奪過來,如今卻是讓他犯了難。
徐平安的計算很簡潔,大臣們一個接一個看完,皆是皺著眉頭在思索著什麽。
如此簡單的計算方法這些老油條國家重臣又怎麽會看不明白。
隻是人的思維想要跳脫出去可沒那麽容易,大臣們又不是沒反對過朱元璋製定的宗室供養製度,隻不過朱元璋實在是太強勢了。
不久後,朝堂上的官員們紛紛議論了起來,這個時候也沒人揪著徐平安的不敬之罪了,要是能把分封藩王這項製度給廢除,那權力自然會被朝堂上的文臣武將分掉。
“聖上,分封諸王實在是弊大於利,要想大明長治久安,還得另尋他法,分封諸王實乃亡國之策也。”
公冶誌率先開了口,之前他就是反對分封藩王中的一員,此時站出來亦無可厚非。
滿朝文武都在打著心裏的小九九。
朱元璋雖然不喜,可也沒有了之前那種強勢,他現在急需一個能夠改變的計策。
咱不就是窮怕了,想著讓後世子孫過得好一些嗎?咱有什麽錯?為什麽一個個的非得反對自己。
“你們是想造反嗎?”
朱元璋怒不可遏,隨著公冶誌起頭,一個個禦史站了出來,反對封藩之策,這讓朱元璋有種被逼宮的嫌疑。
“聖上,臣覺得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尋求一個折中之法才行,畢竟弊端還沒顯現,有充足的時間去解決此事。”
胡惟庸開口了,兩不得罪,朱元璋的意思很明顯,必定不會退步,可問題擺在麵前,不改變那就會亡國。
“容咱再想想,退朝吧。”
朱元璋沒了耐心,出了事,竟沒有官員能提出個有效的解決辦法,甚至連帶著舊問題也被翻了出來。
大朝會草草結束,朱元璋沒了心情,等朱元璋走後,一眾官員才陸續退出了奉天殿。
東方,太陽初升,映射著皇宮的金碧輝煌,大明已經建立十一年了,如初升的太陽那般,強壯有力。
坤寧宮。
下了朝的朱元璋臉色難看,連帶著身後的太子朱標也沒了好心情。
“妹子,你說咱不就是想著讓子孫後代過得好一些嗎?一個個的都來反對咱。”
朱元璋氣唿唿的把徐平安計算的草紙摔在了桌子上。
“若是大臣們說的有理,那陛下這個天下人的君父自然要吸取經驗教訓的,有過改之,無過勉之。”
馬皇後好奇的拿起桌子上的草稿紙,不斷勸說著朱元璋,一旁站著的太子朱標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亡國之策,亡國之策,這個徐平安,一天天的就知道給咱添堵。”
朱元璋還是不解氣,恨不得立馬把徐平安喊來抽他幾皮鞭,不然這氣是消不了了。
“父皇,要不兒臣先做個表率,削減一下自己各方麵的待遇以及用度,至於弟弟妹妹們的用度跟待遇最好也削減一些,如此才能延續大明的國祚。”
太子朱標猶豫了一番,試探性的說道。
“住口,難不成咱為你們這些兔崽子考慮還做錯了不成!”
朱元璋一拍桌子,聲音都提高了幾個分貝,嚇得太子朱標一個激靈。
“朱重八,你要耍脾氣去其他地方。”
剛看完草紙上計算的結果的馬皇後當即就不樂意了,迴頭再把自己的標兒嚇出個好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