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竟自由,隻為此生的無拘無束。
而若想在弱肉強食的法則中生息繁衍,要麽聽天由命,遵從自然萬物的生死規律;要麽選擇依附強者,除非自身已足夠強。
長水原以東,遼水河畔的烏蘭部落大營比之當初足足擴張了兩倍有餘。
大營內外來來往往的人頭攢動,人喊馬嘶,熙熙攘攘。
皆因近來烏蘭部落大破遼東烏桓峭王蘇仆延之後,消息傳遍周遭草原,聞訊前來依附的烏桓小部落與日俱增。
再加上遼水河畔一戰俘獲的數百烏桓降卒,協同自鮮卑狼騎手中重新解救出的數千烏桓部眾,抵達烏蘭部落之後,便在烏蘭勃特的指令下分若幹區域紮營安寨。
烏蘭大營一時間便沸沸揚揚熱鬧了起來。
烏蘭部落短短數日內便迅速膨脹為遼東屬國烏桓中實力居首的第一大勢力。其附庸大小部落已達二十餘,總計部眾已逾五萬餘人。若是連帶著在白狼水聚集的烏桓部落,高旭在經過幾番血戰之後,可以掌控的烏桓族人數已遠遠超過十萬眾!
如若按照烏桓每帳出一戰卒的慣例,哪怕是二十口出一丁,也可迅速召集起多達近五千人的騎軍,若是再行一番嚴苛的精挑細選,淘汰半成老幼弱小,便可坐擁一支至少兩千精壯悍勇的烏桓突騎。
而贖死營仿照前例,遼水河畔一戰後收納降俘人數也大幅增加,現已擴充至八百餘人。如果加上烏蘭部自有的五百戰卒,再有燕大原先麾下的近百漢騎,這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在目前遼東遼西之間的廣袤平原上,自從擊敗遼東峭王蘇仆延之後,可謂鋒芒初露,獨樹一幟。
經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後,烏蘭部落的命運否極泰來,烏蘭勃特信心滿滿,這些時日以來滿麵春風,對前來投效依附的各烏桓部落熱情周到,以其擅長的待人接物,笑容可掬且無微不至,令各部落大人及頭領賓至如歸。
隻寥寥幾句嬉笑怒罵,便使諸多如爭奪水源、草場、營地的衝突化解於無形。此時的烏蘭勃特聲望日隆,聚集於此的眾部落首領大多有誌一同,隻等漢使高旭迴返時將此遼東烏桓的大事板上釘釘。
對於遼東屬國烏桓虛席以待的單於地位,烏蘭勃特麵對多方試探詢問雖從不妄置一言,不加任何揣測評論,然而在其淡定的笑談之餘,其實心中也是抱著強烈的期待。
興許是烏蘭部落的顛沛流離與虔誠祈祝,終於打動了上天的諸神,一切的契機與改變,都來自於祭天大典前的偶遇。
天神有意安排了這位漢使於冥冥中,在烏蘭部落即將舉行赤血祭天之前,與外出狩獵的愛女貝婭邂逅,爾後彼此情牽意長。以至於為私情故,為大義故,為使命故,此漢家子於陰差陽錯間聯合烏蘭部落,一舉顛覆了遼東峭王的殘暴統治,將烏蘭部落推上了此時德高望重、眾盼所歸的地位。
閑暇時再迴首念及過往,烏蘭勃特獨自一人也是數次不勝唏噓,曾幾何時想過貝婭能在劫難中因禍得福,而烏蘭部落今後再也不必仰人鼻息,膽戰心驚地在草原一隅苟延殘喘。
這段時日以來,如同風鈴草般鮮豔綻放的貝婭博如坎,眼中再無昔日的憂鬱與傷感,猶如快樂無憂的小鹿般穿梭於各部落間,引著杜鵑一道,言笑晏晏之間便獲取了各部落婦人的好感與親近。
貝婭是乖巧機靈的有心人,在短短幾日間竟組織起數百人的婦人女子,整日間穿針引線織繡不停,簇新的旗幟與戰袍流水價自大營中運出,整整齊齊疊放於單獨辟作倉儲的營帳之中,似乎心有靈犀般,在預先做著未雨綢繆的各種準備。
烏蘭勃特對此心中有數,對險遭劫難的貝婭極其寵溺,但有所需皆是一概揮手應允,盡其所有滿足布帛針線等物的供應。
除此之外,每日還不斷換著花樣,將各部落進獻的金珠珍奇皮裘等奢華用物精挑細選之後,流水價直往貝婭的小帳中送去。
而貝婭那頂小帳之外,已另行搭建起一頂碩大的穹頂大帳,嚴絲合縫地將小帳囊括包覆在其中,隔絕夏日酷暑的同時,以突顯其殊榮與尊貴。
外間大帳加以隔絕內外的同時,與小帳的中間夾層擺滿了各種珍奇珠寶玩物、奢華物事用度。大帳內還獨辟兩個隔間,日後少不得要為其安排侍女陪寢伺服,卻被貝婭一概婉拒推辭,隻說等高旭歸來後由他來定奪。
烏蘭部落上下對此特別尊崇的安排皆心悅誠服,當日慨然挺身而出為部落獻身的烏蘭貝婭,毫無疑問當之無愧。
烏蘭勃特悉心安排的種種作為,於公於私都在盡力在做著補償。一是為昔日在峭王蘇仆延強勢逼迫的萬般無奈之下,將貝婭獻出給烏桓和親以確保烏蘭部落卑微的生存。二是為那漢家子高旭,代行無微不至的照料撫慰之意。
從那日高旭營救出貝婭並騎紫烈送返烏蘭之時起,烏蘭勃特自一旁細觀貝婭的身姿神色便知,愛女已是與高旭烈火焚情、珠聯璧合,其身份已不再僅是自己獨寵的掌上明珠,已不再僅是單純的烏蘭部月亮女神而已。
無論如何為如今計,為將來計,老謀深算的烏蘭勃特都心知肚明,烏蘭貝婭今後在高旭身邊的身份地位,乃至貝婭自身的一言一行,都將在此漢家子的麵前影響整個烏蘭部落的榮辱興衰。
烏蘭部上下自現時起,便與漢家子高旭,以及烏蘭部落的博如坎——烏蘭貝婭捆綁在一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冰雪聰穎如貝婭,怎能不知阿耶此番加倍嗬護寵愛的良苦用心,對所送的珍寶首飾等物事一概坦然受之,藉此以安阿耶之心。隻不過皆堆放於大小帳之間,尚未取一物享用,隻等高旭歸來之後再拿主意處置。
貝婭此時已將心中所思所想所有牽掛,皆係於高旭一身,這些時日忙碌奔走,也是想其所想,念其所念。
草原上經此劇變之後,必將迎來新的權力分配,爭奪與較量迫在眉睫,自那日收編烏桓降卒為贖死營之後,貝婭便大略知曉高旭心中的大誌與籌謀,此時雖不能隨其上陣廝殺,卻可以在後為其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組織烏桓婦人女子織繡旗幟戰袍,既可解其燃眉之急,統一整肅目前雜七雜八的部伍,也可藉此將濃濃的思念之情淡忘於忙碌之中。
少女相思情濃時,豈堪一語提及。
夏夜月明,微風送爽;草岸林邊,夜深清涼;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無盡相思細如愁,依稀雲雨夢幽幽。
思念縹緲如煙,無聲無息潛入心間,逾日愈濃。
清純少女初嚐雲雨滋味,欲罷不能。小別經日,早已是情難自抑。
尤其近幾日間夜半或拂曉前醒來,貝婭都羞澀地發現自己屢陷幽夢,雲山霧罩中與心上人無盡得纏綿繾綣,其中銷魂旖旎不可言狀,夢醒時分隻留空虛寂寞。
烏蘭部落大人烏蘭勃特,與愛女貝婭便在各自不同的心態之下,每日殷切盼望著漢家子高旭的凱旋而歸。
而若想在弱肉強食的法則中生息繁衍,要麽聽天由命,遵從自然萬物的生死規律;要麽選擇依附強者,除非自身已足夠強。
長水原以東,遼水河畔的烏蘭部落大營比之當初足足擴張了兩倍有餘。
大營內外來來往往的人頭攢動,人喊馬嘶,熙熙攘攘。
皆因近來烏蘭部落大破遼東烏桓峭王蘇仆延之後,消息傳遍周遭草原,聞訊前來依附的烏桓小部落與日俱增。
再加上遼水河畔一戰俘獲的數百烏桓降卒,協同自鮮卑狼騎手中重新解救出的數千烏桓部眾,抵達烏蘭部落之後,便在烏蘭勃特的指令下分若幹區域紮營安寨。
烏蘭大營一時間便沸沸揚揚熱鬧了起來。
烏蘭部落短短數日內便迅速膨脹為遼東屬國烏桓中實力居首的第一大勢力。其附庸大小部落已達二十餘,總計部眾已逾五萬餘人。若是連帶著在白狼水聚集的烏桓部落,高旭在經過幾番血戰之後,可以掌控的烏桓族人數已遠遠超過十萬眾!
如若按照烏桓每帳出一戰卒的慣例,哪怕是二十口出一丁,也可迅速召集起多達近五千人的騎軍,若是再行一番嚴苛的精挑細選,淘汰半成老幼弱小,便可坐擁一支至少兩千精壯悍勇的烏桓突騎。
而贖死營仿照前例,遼水河畔一戰後收納降俘人數也大幅增加,現已擴充至八百餘人。如果加上烏蘭部自有的五百戰卒,再有燕大原先麾下的近百漢騎,這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在目前遼東遼西之間的廣袤平原上,自從擊敗遼東峭王蘇仆延之後,可謂鋒芒初露,獨樹一幟。
經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後,烏蘭部落的命運否極泰來,烏蘭勃特信心滿滿,這些時日以來滿麵春風,對前來投效依附的各烏桓部落熱情周到,以其擅長的待人接物,笑容可掬且無微不至,令各部落大人及頭領賓至如歸。
隻寥寥幾句嬉笑怒罵,便使諸多如爭奪水源、草場、營地的衝突化解於無形。此時的烏蘭勃特聲望日隆,聚集於此的眾部落首領大多有誌一同,隻等漢使高旭迴返時將此遼東烏桓的大事板上釘釘。
對於遼東屬國烏桓虛席以待的單於地位,烏蘭勃特麵對多方試探詢問雖從不妄置一言,不加任何揣測評論,然而在其淡定的笑談之餘,其實心中也是抱著強烈的期待。
興許是烏蘭部落的顛沛流離與虔誠祈祝,終於打動了上天的諸神,一切的契機與改變,都來自於祭天大典前的偶遇。
天神有意安排了這位漢使於冥冥中,在烏蘭部落即將舉行赤血祭天之前,與外出狩獵的愛女貝婭邂逅,爾後彼此情牽意長。以至於為私情故,為大義故,為使命故,此漢家子於陰差陽錯間聯合烏蘭部落,一舉顛覆了遼東峭王的殘暴統治,將烏蘭部落推上了此時德高望重、眾盼所歸的地位。
閑暇時再迴首念及過往,烏蘭勃特獨自一人也是數次不勝唏噓,曾幾何時想過貝婭能在劫難中因禍得福,而烏蘭部落今後再也不必仰人鼻息,膽戰心驚地在草原一隅苟延殘喘。
這段時日以來,如同風鈴草般鮮豔綻放的貝婭博如坎,眼中再無昔日的憂鬱與傷感,猶如快樂無憂的小鹿般穿梭於各部落間,引著杜鵑一道,言笑晏晏之間便獲取了各部落婦人的好感與親近。
貝婭是乖巧機靈的有心人,在短短幾日間竟組織起數百人的婦人女子,整日間穿針引線織繡不停,簇新的旗幟與戰袍流水價自大營中運出,整整齊齊疊放於單獨辟作倉儲的營帳之中,似乎心有靈犀般,在預先做著未雨綢繆的各種準備。
烏蘭勃特對此心中有數,對險遭劫難的貝婭極其寵溺,但有所需皆是一概揮手應允,盡其所有滿足布帛針線等物的供應。
除此之外,每日還不斷換著花樣,將各部落進獻的金珠珍奇皮裘等奢華用物精挑細選之後,流水價直往貝婭的小帳中送去。
而貝婭那頂小帳之外,已另行搭建起一頂碩大的穹頂大帳,嚴絲合縫地將小帳囊括包覆在其中,隔絕夏日酷暑的同時,以突顯其殊榮與尊貴。
外間大帳加以隔絕內外的同時,與小帳的中間夾層擺滿了各種珍奇珠寶玩物、奢華物事用度。大帳內還獨辟兩個隔間,日後少不得要為其安排侍女陪寢伺服,卻被貝婭一概婉拒推辭,隻說等高旭歸來後由他來定奪。
烏蘭部落上下對此特別尊崇的安排皆心悅誠服,當日慨然挺身而出為部落獻身的烏蘭貝婭,毫無疑問當之無愧。
烏蘭勃特悉心安排的種種作為,於公於私都在盡力在做著補償。一是為昔日在峭王蘇仆延強勢逼迫的萬般無奈之下,將貝婭獻出給烏桓和親以確保烏蘭部落卑微的生存。二是為那漢家子高旭,代行無微不至的照料撫慰之意。
從那日高旭營救出貝婭並騎紫烈送返烏蘭之時起,烏蘭勃特自一旁細觀貝婭的身姿神色便知,愛女已是與高旭烈火焚情、珠聯璧合,其身份已不再僅是自己獨寵的掌上明珠,已不再僅是單純的烏蘭部月亮女神而已。
無論如何為如今計,為將來計,老謀深算的烏蘭勃特都心知肚明,烏蘭貝婭今後在高旭身邊的身份地位,乃至貝婭自身的一言一行,都將在此漢家子的麵前影響整個烏蘭部落的榮辱興衰。
烏蘭部上下自現時起,便與漢家子高旭,以及烏蘭部落的博如坎——烏蘭貝婭捆綁在一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冰雪聰穎如貝婭,怎能不知阿耶此番加倍嗬護寵愛的良苦用心,對所送的珍寶首飾等物事一概坦然受之,藉此以安阿耶之心。隻不過皆堆放於大小帳之間,尚未取一物享用,隻等高旭歸來之後再拿主意處置。
貝婭此時已將心中所思所想所有牽掛,皆係於高旭一身,這些時日忙碌奔走,也是想其所想,念其所念。
草原上經此劇變之後,必將迎來新的權力分配,爭奪與較量迫在眉睫,自那日收編烏桓降卒為贖死營之後,貝婭便大略知曉高旭心中的大誌與籌謀,此時雖不能隨其上陣廝殺,卻可以在後為其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組織烏桓婦人女子織繡旗幟戰袍,既可解其燃眉之急,統一整肅目前雜七雜八的部伍,也可藉此將濃濃的思念之情淡忘於忙碌之中。
少女相思情濃時,豈堪一語提及。
夏夜月明,微風送爽;草岸林邊,夜深清涼;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無盡相思細如愁,依稀雲雨夢幽幽。
思念縹緲如煙,無聲無息潛入心間,逾日愈濃。
清純少女初嚐雲雨滋味,欲罷不能。小別經日,早已是情難自抑。
尤其近幾日間夜半或拂曉前醒來,貝婭都羞澀地發現自己屢陷幽夢,雲山霧罩中與心上人無盡得纏綿繾綣,其中銷魂旖旎不可言狀,夢醒時分隻留空虛寂寞。
烏蘭部落大人烏蘭勃特,與愛女貝婭便在各自不同的心態之下,每日殷切盼望著漢家子高旭的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