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十二月份,下起了鵝毛大雪。


    水澤公學公私共治細節洽談妥協後三日,聖諭至。


    楊卿早早來到學校禮堂,和那些新來的學術大家一一打招唿。


    見到樊縣令和父親楊台等人,楊卿小跑上前。


    “阿耶,樊叔,你們來了,我就輕鬆了。”


    楊台一把將兒子拉到身旁,小聲叮囑:“臭小子,站我旁邊,一會低調點。”


    “惹出這麽大陣仗,真是不省心。”


    樊象拍著楊卿肩膀寬慰道:“別擔心,還有叔叔我在,出不了岔子。”


    內侍太監手持皇絹進入,隨一群太監而來的,還有禮部尚書和國子監祭酒。


    “聖諭!”


    內侍高舉黃色聖諭,朝四周展示了一下。而後莊重地雙手打開聖諭,扯著公鴨嗓子宣讀。


    聖旨是皇帝對大臣請問的迴複,如請旨。聖諭是皇帝下發的命令,需要嚴格遵行的。


    詔令乃皇帝麵對天下蒼生下的令,如登基,封皇後,太子,大赦天下等。


    製令是皇帝對百官恩賞和一些製度法令。


    敕令一般是百官加官進爵,賜賞。


    楊卿隨著眾人齊齊拜禮,等候宣讀完諭令。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朕念人才難得,望天下學風盛興,然民艱國困,幸知水澤公學不易,聚力共治,而不致夭折。”


    “諭令、學塾為自古培植人才之地。我朝振興庠序,加意教育,太上皇帝賞給庫銀,增輯黌舍。首善之區,四方觀瞻所係。須躬行實踐,講明正學,以為表率,人材自能蒸蒸日上。


    乃近來國子監專以文藝課士,該祭酒等既以是為去取。而士子亦複以是為工拙,於造就人材之道何裨焉。


    著嗣後於應課詩文外,兼課論策,以經史性理諸書命題,用覘實學。


    並著該祭酒等督飭各堂助教學正學錄,分日講說。獎勵精勤,懲戒遊惰,黜華崇實,以端趨向。


    其有留心時務,通知古今者,亦當隨時獎拔。


    以勸多士,該堂官為諸生師長,尤當自飭廉隅。俾知矜式,用副教育人材至意……”


    這尼瑪,屁話也太多了,大冷天的站著多難受。


    內侍宣完聖諭,緩緩合上聖諭,對陸德明笑道:“恭喜陸祭酒!”


    “辛苦了!”


    陸德明趕忙上前,雙手恭敬地接過諭令。老人家一臉的春風得意,蒼老的身體仿佛都變得年輕了不少。


    前來觀禮的國子監老夫子們私下交頭接耳,都是些羨慕嫉妒的話,語氣有些酸。


    來的時候,他們就大致略觀了水澤公學的教學條件,很是羨慕。


    “哼!”


    孔穎達轉身嗬斥了一聲,那些國子監夫子安靜了下來。


    禮部尚書豆盧寬上前麵對眾人,旁邊部下同僚遞上黃色卷軸,豆盧寬接過,打開高聲宣讀。


    “門下,天下之本,朕敕立水澤公學,與國子監同直隸中央,不受州府轄治。行政歸朝,治學獨立……”


    水澤公學本就是給村裏孩子提供一個學習的地方,奈何治學條件優厚,引起了朝廷重視。


    這下好了,村裏孩子入學變得異常困難了。就像後世的清華,說是公平錄取,但有幾人會錄取?


    朝廷敕令宣讀完,接著是國子監祭酒孔穎達上前宣讀一些對水澤公學的支持和祝賀。


    主席台底下的學生們屏息凝神聽著,個個激動地滿臉潮紅。


    典禮完成,楊卿隨著學校領導和眾多貴客巡視學校設施。


    水澤公學是楊台一家建立,因此,楊台被陸德明拉到隊伍最前麵,充當向導。


    楊卿跟在隊尾,能聽到國子監夫子低聲指點。


    一位中年夫子仔細瞧著精美的門窗欄杆,小聲歎息:“太奢侈了,楊家哪來那麽多錢?”


    旁邊的夫子不屑道:“還能咋來?”


    青年夫子掩嘴低語:“藍田縣貧困,也不知刮了多少?”


    一人八卦道:“聽說有近百萬貫錢,還真是大手筆!”


    國子監夫子們齊齊震驚,一旁的楊卿氣的悄悄離開了隊伍。


    吃著公糧不幹實事,整天搬弄是非的人太多了,這就是儒生。


    本來還打算提供後續的教材,此時,楊卿已徹底放棄了。


    水澤公學開辦不到半年,也就是一些識字和詩文課程。


    新式小學課程還沒來得及開始,就得知了朝廷介入教學的消息。


    村裏的老師開會後,決定將楊卿提供的小學教材撤出未開展的計劃。


    已布置好的三間實驗室匆忙改成了教室,手抄小學教材也轉到暗地裏,成了村裏人的集體私有財產。


    新舊知識體係是水火不容的,必有一方消失,其中牽扯著巨大利益。


    世家大族和地主豪強是不會妥協的,那就隻有水澤村讓步了。


    為了村裏人的安靜生活,楊卿要求通曉了小學知識的五十名老師焚毀手抄教材。


    子女的教育改為親口傳授,這樣就保證了大家的安全。


    出了學校,楊卿來到附近林子。


    “唳!”


    楊卿打了個口哨,林子裏響起一陣踏踏聲,烏雲歡快地穿出林子,來到楊卿跟前。


    一年的時間,烏雲出落地越發雄健了。楊卿輕輕躍上馬背,雙腿一夾,烏雲朝山莊奔去。


    出了村子,遠處田間地頭一片銀裝素裹。片片雪花簌簌落下,楊卿抓著韁繩的手凍得有些僵硬。


    楊卿心思紛雜,也無心欣賞雪景,一路急駛,很快到了山莊。


    四名侍從連忙上前,楊卿跳下馬,脫下鬥篷。


    一名侍從牽著馬向後山走去,一名侍從接過鬥篷抖落積雪向左廂房走去。


    剩下的兩名侍從朝正堂小跑去,楊卿隨後進入。


    一名侍從打了一盆熱水,放在木架上,另一名侍從拿著毛巾遞給楊卿。


    兩名侍從忙完後,在側間待命。


    簡單梳洗了一下,楊卿就匆忙到書房查看。看到案幾上沒有信函,楊卿頓時鬆了一口氣。


    楊卿來不及休息,就向前院右側屋跑去。


    掀起厚重的皮簾子,一股熱浪迎麵襲來。


    小雪坐在榻邊搖著籃子,嘴裏輕聲哼唱著。小梅在另一邊看著小學數學,還不忘搖著籃子。


    古代還真是重男輕女,兩個媳婦各自照顧著自己的好大兒,閨女就交給了兩名幫忙照顧的少女。


    兩女抬頭看了一眼楊卿,就不再理睬。楊卿也識趣,徑直來到搖籃前。


    小家夥們睡得很熟,楊卿逗弄都弄不醒。中指挨個探了氣息後,楊卿再查看了一下爐子,底下的煤變灰了。


    楊卿換好新煤,架上鐵水壺後,就在旁邊烤火。


    迎著楊卿目光,小雪作出噤聲的動作,楊卿識趣地退出房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貞觀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滾滾愛吃甘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滾滾愛吃甘蔗並收藏大唐貞觀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