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編練三千精銳新軍,解放三萬壯勞力
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鬥去簽 作者:大王你聽我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糜威對趙興的問題早有準備,胸有成竹地道:
“來得及,咱們還是搞成龍騎兵,駐紮在成都,一人配三匹馬。”
“一人三馬的機動性,無論是漢中還是永安,敵人若是來犯。”
“前線的部隊先頂住一段時間,成都的新軍快速奔赴戰場再殲滅敵人就是了。”
趙漢作為騎兵統領,想了一想,又掰著手指計算了一番,一拍大腿:
“妙啊,完全可以做到。”
劉禪對於具體的騎兵運用也不熟悉,又問了一遍趙漢:
“確定能做到?”
趙漢見劉禪嚴肅,立即站起來迴答:
“現在大軍從成都到漢中行軍需要二十天,如果一人三馬,最多七天,六天也可以。”
“七天時間,魏軍還沒有走出秦嶺。”
“永安和雲南方向就更近了,永安三天,雲南五天。”
這時趙統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花的錢同樣多,多三萬人和少三萬人區別不大吧?”
這個問題撓到糜威的癢處,談到經濟那可是老糜家的強項。
糜竺投資劉備的錢就是經商賺來的。
“趙大人,區別大得很!”
“裁下來的三萬人,那可是三萬壯勞動力啊。”
“叫他們去種田,興修水利,挖礦,煮鹽,一年下來那可是一千萬石糧食的收入。”
眾人一聽,都覺得很有道理,這方案可行。
於是都對糜威豎起了大拇指。
糜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心裏也是春風得意。
我再也不是那個廢材了。
趙室和身邊的趙複在小聲地討論著什麽,一番交頭接耳後,趙室想要發言。
在劉禪的鼓勵下,一向不愛說話的趙室立正後對全場敬了個軍禮。
“馬,去哪裏為三千人搞九千匹西涼戰馬?”
眾人一聽,立即像泄了氣的皮球。
三國亂世,戰馬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各國都嚴禁出口。
蜀漢的西涼戰馬有的是戰場繳獲,有的是靠走私花大價錢買來的。
諸葛亮也想在益州繁殖西涼戰馬,但是水土不服,益州繁殖的第二代西涼馬身體素質就遠遠達不到第一代的質量。
到第三代就算徹底廢了,沒有一點西涼馬的神駿。
劉禪對這個問題早有研究,對大家說道。
“全部改用滇馬!”
前世的劉禪在看《鹿鼎記》的時候,對其中一段討論滇馬的對話記憶猶新。
吳應熊當時誇獎韋小寶的坐騎是大宛良駒,滇馬比不上。一個叫王進寶的武將認為:大宛出好馬,短途衝刺是極快的,甚麽馬也比不上。雲南馬本來並不好,隻不過勝在刻苦耐勞,有長力。
滇馬不用來上陣衝鋒,而是用來作長途運輸使用是極好的。
駝得重,能爬山,吃得苦,耐力好,飼養成本低就是雲南馬的優勢。
一匹西涼馬的花費至少可以養三、四匹雲南馬。
滇馬矮小,騎在上麵一點都不威武,職業騎兵是恥於騎滇馬的。
劉禪繼續對大家講道:
“朝廷未來的軍事戰略會進行調整,就算是新軍也隻配備少量騎兵。”
“就是為了省點錢,多組建點步兵。”
“而且讓步兵都騎上馬,上馬機動,下馬作戰。”
“糜威的這個方案我看能夠搞起來,而且一定能搞好。”
“接下來就成立一個小組由糜威當組長,趙興任副組長,你們再確定三四個組員。”
“宮裏再派一個小黃門任聯絡員,搞一個方案出來。”
“需要查什麽數據如果不方便或者有衙門不配合就叫聯絡員去協調。”
“小組的名稱就叫‘強軍研究小組’。”
為了不引人注目,劉禪給小組取名字的時候避開了“裁軍”,“新軍”這些敏感詞。
糜威沒想到自己的方案不但得到了認可,還立即就成立了小組,當了組長。
前段時間,他看著張紹、趙統甚至不在新軍圈子裏的李遺都獲得了重用。
而自己還隻是一個新軍的普通參謀,心裏也很著急,盼望著做出一番成績。
糜威也分析了自己的優勢和短板。
軍事上沒辦法和趙興他們競爭,關係上不如張紹是皇帝的小舅子。
趙統、趙廣更不用說,趙雲的兒子,劉禪對他們的使用也是在利用趙雲在軍中的威望。
別人占優勢的賽道就不要去擠了,隻能重新尋找賽道。
糜威雖然紈絝,但生長在勳貴之家,從小就有很靈敏的政治嗅覺。
在閱讀了《大漢時報》有關新年講話的報道,結合前幾期。
糜威判斷出了劉禪的戰略重心會從軍事轉向民生。
但在裁軍的大背景下又如何擴編新軍呢?
糜威經過分析得到了答案。
而且很快就得到了迴報,糜威沒想到能有機會在會議上把分析得到的結論展現出來。
劉禪讚許地看著糜威,隻要有合適的平台,普通人也能變成大將之才。
當初跟著劉邦造反的幾個沛縣人,不都是這樣嗎?
大耳賊當初三顧茅廬,也不是覺得隻有孔明才能當軍師。
而是兩人一起做秀,打造劉備禮賢下士的人設。
不過對於整個國家,僅僅裁軍三萬也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
劉禪讓大家再想想有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解決人口和糧食問題。
這一次,糜威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了。
劉禪的大腦在飛速地搜索前世的曆史,古今中外,連看過的穿越網文也想了個遍。
但所有的金手指都受限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和數量稀少的人口。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技術無法保密,就拿馬鐙來說,技術上並不複雜,熟練的騎手和工匠隻要看上一眼就能仿製出來,劉禪相信馬鐙很快就會傳到曹魏和東吳的。
還是要依托現有的技術條件尋找突破口,而且是一個讓敵國無法快速複製的生產技術優勢。
不知不覺,大半天的時間過去,劉禪宣布散會,放假會餐的時候他再來和將士們一起吃飯。
“來得及,咱們還是搞成龍騎兵,駐紮在成都,一人配三匹馬。”
“一人三馬的機動性,無論是漢中還是永安,敵人若是來犯。”
“前線的部隊先頂住一段時間,成都的新軍快速奔赴戰場再殲滅敵人就是了。”
趙漢作為騎兵統領,想了一想,又掰著手指計算了一番,一拍大腿:
“妙啊,完全可以做到。”
劉禪對於具體的騎兵運用也不熟悉,又問了一遍趙漢:
“確定能做到?”
趙漢見劉禪嚴肅,立即站起來迴答:
“現在大軍從成都到漢中行軍需要二十天,如果一人三馬,最多七天,六天也可以。”
“七天時間,魏軍還沒有走出秦嶺。”
“永安和雲南方向就更近了,永安三天,雲南五天。”
這時趙統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花的錢同樣多,多三萬人和少三萬人區別不大吧?”
這個問題撓到糜威的癢處,談到經濟那可是老糜家的強項。
糜竺投資劉備的錢就是經商賺來的。
“趙大人,區別大得很!”
“裁下來的三萬人,那可是三萬壯勞動力啊。”
“叫他們去種田,興修水利,挖礦,煮鹽,一年下來那可是一千萬石糧食的收入。”
眾人一聽,都覺得很有道理,這方案可行。
於是都對糜威豎起了大拇指。
糜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心裏也是春風得意。
我再也不是那個廢材了。
趙室和身邊的趙複在小聲地討論著什麽,一番交頭接耳後,趙室想要發言。
在劉禪的鼓勵下,一向不愛說話的趙室立正後對全場敬了個軍禮。
“馬,去哪裏為三千人搞九千匹西涼戰馬?”
眾人一聽,立即像泄了氣的皮球。
三國亂世,戰馬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各國都嚴禁出口。
蜀漢的西涼戰馬有的是戰場繳獲,有的是靠走私花大價錢買來的。
諸葛亮也想在益州繁殖西涼戰馬,但是水土不服,益州繁殖的第二代西涼馬身體素質就遠遠達不到第一代的質量。
到第三代就算徹底廢了,沒有一點西涼馬的神駿。
劉禪對這個問題早有研究,對大家說道。
“全部改用滇馬!”
前世的劉禪在看《鹿鼎記》的時候,對其中一段討論滇馬的對話記憶猶新。
吳應熊當時誇獎韋小寶的坐騎是大宛良駒,滇馬比不上。一個叫王進寶的武將認為:大宛出好馬,短途衝刺是極快的,甚麽馬也比不上。雲南馬本來並不好,隻不過勝在刻苦耐勞,有長力。
滇馬不用來上陣衝鋒,而是用來作長途運輸使用是極好的。
駝得重,能爬山,吃得苦,耐力好,飼養成本低就是雲南馬的優勢。
一匹西涼馬的花費至少可以養三、四匹雲南馬。
滇馬矮小,騎在上麵一點都不威武,職業騎兵是恥於騎滇馬的。
劉禪繼續對大家講道:
“朝廷未來的軍事戰略會進行調整,就算是新軍也隻配備少量騎兵。”
“就是為了省點錢,多組建點步兵。”
“而且讓步兵都騎上馬,上馬機動,下馬作戰。”
“糜威的這個方案我看能夠搞起來,而且一定能搞好。”
“接下來就成立一個小組由糜威當組長,趙興任副組長,你們再確定三四個組員。”
“宮裏再派一個小黃門任聯絡員,搞一個方案出來。”
“需要查什麽數據如果不方便或者有衙門不配合就叫聯絡員去協調。”
“小組的名稱就叫‘強軍研究小組’。”
為了不引人注目,劉禪給小組取名字的時候避開了“裁軍”,“新軍”這些敏感詞。
糜威沒想到自己的方案不但得到了認可,還立即就成立了小組,當了組長。
前段時間,他看著張紹、趙統甚至不在新軍圈子裏的李遺都獲得了重用。
而自己還隻是一個新軍的普通參謀,心裏也很著急,盼望著做出一番成績。
糜威也分析了自己的優勢和短板。
軍事上沒辦法和趙興他們競爭,關係上不如張紹是皇帝的小舅子。
趙統、趙廣更不用說,趙雲的兒子,劉禪對他們的使用也是在利用趙雲在軍中的威望。
別人占優勢的賽道就不要去擠了,隻能重新尋找賽道。
糜威雖然紈絝,但生長在勳貴之家,從小就有很靈敏的政治嗅覺。
在閱讀了《大漢時報》有關新年講話的報道,結合前幾期。
糜威判斷出了劉禪的戰略重心會從軍事轉向民生。
但在裁軍的大背景下又如何擴編新軍呢?
糜威經過分析得到了答案。
而且很快就得到了迴報,糜威沒想到能有機會在會議上把分析得到的結論展現出來。
劉禪讚許地看著糜威,隻要有合適的平台,普通人也能變成大將之才。
當初跟著劉邦造反的幾個沛縣人,不都是這樣嗎?
大耳賊當初三顧茅廬,也不是覺得隻有孔明才能當軍師。
而是兩人一起做秀,打造劉備禮賢下士的人設。
不過對於整個國家,僅僅裁軍三萬也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
劉禪讓大家再想想有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解決人口和糧食問題。
這一次,糜威也沒有什麽好辦法了。
劉禪的大腦在飛速地搜索前世的曆史,古今中外,連看過的穿越網文也想了個遍。
但所有的金手指都受限於低下的生產力水平和數量稀少的人口。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技術無法保密,就拿馬鐙來說,技術上並不複雜,熟練的騎手和工匠隻要看上一眼就能仿製出來,劉禪相信馬鐙很快就會傳到曹魏和東吳的。
還是要依托現有的技術條件尋找突破口,而且是一個讓敵國無法快速複製的生產技術優勢。
不知不覺,大半天的時間過去,劉禪宣布散會,放假會餐的時候他再來和將士們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