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反對北伐
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鬥去簽 作者:大王你聽我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相府會議當晚,黃皓向劉禪稟報了軍事會議的大概情況,細節不是很清楚,隻知道諸葛亮決定北伐,隻有馬忠提出了反對意見。
黃皓的消息來源於羽林軍中收買的線人,隻是官職太低,也就了解個大概。
劉禪命黃皓多拿點錢再收買點有用的線人,黃皓欣然領命,這種事他最擅長,而且還能虛報線人費從中吃點迴扣。
聽說明天孔明就要進宮麵聖,請旨北伐,劉禪揮手讓身邊伺候的人都出去,沏一杯濃茶邊喝邊思考起來。
自穿越以來他大致了解了麵對的形勢,蜀漢的軍政大權在諸葛亮和李嚴的手裏,這也是劉備托孤設的局。
既讓他們輔佐阿鬥,又要互相製衡以免出現權臣。
劉禪登基6年後,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高舉興複漢室的大旗,通過南征和第一次北伐基本掌控了蜀漢軍隊。
而李嚴為頭馬的東州派實力被蠶食不少,隻能抓內政的實權,但丞相府在內政方麵也管了不少的事。
作為皇帝,以前的劉禪就是一個吉祥物,基本不過問軍國大事。
兩個托孤大臣雖然還算忠心,但並沒有讓劉禪親政的打算。
諸葛亮是開府的丞相,自己有僚屬,“事無巨細,鹹決於亮。”
作為穿越者,劉禪知道諸葛亮的北伐是不會成功的,但現在要阻止北伐既沒有實力,也沒有理由,總不能告訴諸葛亮我是穿越者吧。
隻能是利用這次北伐,做一些事情。
想好明天怎麽應對,劉禪獨自在禦書房睡下,這是自穿越以來第一次沒有後妃侍寢。
第二天天剛亮,黃皓叫醒劉禪,說諸葛亮和李嚴已經在前廷等候。
劉禪起床洗漱,並不急著去見,還叫傳早膳,慢慢吃完已經過去了半個時辰。
其間,諸葛亮已經問過一次當值的太監,皇帝怎麽還沒出來。
劉禪來到偏殿,坐下後示意黃皓宣兩人進殿,待兩人進來,笑著說:“讓相父和前將軍久等了,昨晚讀先帝遺訓至深夜,起晚了。”
“陛下勤奮好學,先帝在天有靈也會感到安慰。”諸葛亮也輕拍了劉禪馬屁。
“黃皓,給兩位大人上茶,泡江陽縣進貢的高山茶。”
“兩位愛卿,這茶比上次的更好,朕也隻有二斤。”
諸葛亮和李嚴心裏嘀咕,我們兩個重臣一大早來覲見,必有要事奏報,阿鬥今天竟然不急著問,卻叫我們品茶。
不過兩人也早就曆練得老成持重,都不急,先喝茶。
一杯茶下肚,劉禪開始問李嚴老家的風土人情和土特產,看樣子可以閑扯一個上午也不會開口問正事。
諸葛亮終於忍不住,不想浪費時間,咳了兩聲打斷了劉禪:“陛下,今日我們前來,是有重大的事需要向陛下請旨。”
“哦,”劉禪故作驚訝,放下端到嘴邊得茶杯,“何事需丞相和前將軍一起來請旨?”
諸葛亮挪動了一下雙腿,身體微微轉向劉禪,正色道:“亮,請陛下旨,興兵北伐!”
“怎麽又要北伐了,上次北伐也是今年的事啊?”劉禪不解道。
“魏軍東下,關中空虛,正是北伐的好時機。”
按照原來的曆史,此時劉禪就同意北伐,讓諸葛亮自己去折騰。
現在不同了。
“上次北伐傾全國之力,還是敗了,短時間內再打,有勝算?”劉禪蹙眉,像是在認真思考,“朕聽說魏國是大將軍曹真鎮守關中,上次也是這廝讓我軍吃了大虧。”
聽見劉禪揭短,諸葛亮臉色微變,趕忙道:“陛下,上次是老臣錯用了馬謖才導致失利,這次絕不會重蹈覆轍。”
“正方將軍意下如何?”劉禪轉問李嚴意見,李嚴字正方。
李嚴坐直身體,拱手迴道:“臣已和丞相商議,此次北伐,臣準備了充足的糧草。”
李正方是老滑頭啊,隻說自己糧草準備充足表了功,打不打得贏不說不擔責任。
諸葛亮有點生氣,聲音提高了一些,又道:“陛下,臣跟隨先帝南征北戰,想當年赤壁之戰,曹賊八十三萬水軍,也在談笑間灰飛煙滅,而今天下三分,我朝兵強馬壯,必能問鼎中原,興複漢室,完成先帝遺誌……”
吧啦吧啦,諸葛亮又是一番政治正確的長篇大論。
李嚴在一旁看著茶杯裏翻滾的茶葉,心不在焉。
劉禪等諸葛亮說完,喝了一口茶說道:“據朕了解,曹魏人丁500萬,且耕地廣大,錢糧充足,可征發五十萬大軍,而我大漢僅有90萬人口,維持十萬大軍都力不從心,國力相差巨大。”
劉禪抬手示意諸葛亮不要打斷:“短時間內對曹魏發動兩次進攻,本朝百姓恐怕很難支撐,能否暫不北伐,明年秋收後再議?”
劉禪出人意料的反對讓諸葛亮和李嚴措手不及,一時兩人也找不到應對的話,殿內空氣一下就緊張到極點,有一絲火星也許就會爆炸。
諸葛亮完全對劉禪的態度沒有準備,按照慣例,隻是例行請旨,絕沒有想到劉禪會提出不同的意見。
他隻是覺得從懲處華貴妃到今天,劉禪就像換了一個人。
諸葛亮太不習慣被劉禪駁迴請求,作為蜀漢事實上的一把手,如此重大的決策必須出自丞相府而不是皇宮。
諸葛亮繼續進諫:“陛下,臣昨天已和文武大臣議定北伐之事,全軍全國上下磨拳擦掌,團結一心,就等陛下下旨北伐。”
“正所謂氣可鼓,不可泄。士氣高昂的時刻,不能向將士們潑冷水,讓士卒寒心。”
這是典型的用群眾意見來要挾領導。
“朕並不知道昨日相府的會議,沒有收到奏折。”劉禪不緊不慢地說。
李嚴一驚,陛下想親政?
諸葛亮也聽出了劉禪的不滿,但丞相開府是漢代的慣例,相府議決的事奏報皇帝下旨即可,這是祖製。
劉禪已經把談判的橡皮筋蹦到最緊的程度,再用力就要斷了。
再談下去很可能會談崩,現在劉禪已經表明了態度,但諸葛亮需要時間去消化。
劉禪主動鬆了鬆弦,提議道:“相父,朕昨晚沒睡好,腦子不清醒,這事也不急在今天,不如就到這裏,改日外議?”
李嚴說好,諸葛亮也有點迴過神來,兩人躬身告辭。
黃皓的消息來源於羽林軍中收買的線人,隻是官職太低,也就了解個大概。
劉禪命黃皓多拿點錢再收買點有用的線人,黃皓欣然領命,這種事他最擅長,而且還能虛報線人費從中吃點迴扣。
聽說明天孔明就要進宮麵聖,請旨北伐,劉禪揮手讓身邊伺候的人都出去,沏一杯濃茶邊喝邊思考起來。
自穿越以來他大致了解了麵對的形勢,蜀漢的軍政大權在諸葛亮和李嚴的手裏,這也是劉備托孤設的局。
既讓他們輔佐阿鬥,又要互相製衡以免出現權臣。
劉禪登基6年後,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高舉興複漢室的大旗,通過南征和第一次北伐基本掌控了蜀漢軍隊。
而李嚴為頭馬的東州派實力被蠶食不少,隻能抓內政的實權,但丞相府在內政方麵也管了不少的事。
作為皇帝,以前的劉禪就是一個吉祥物,基本不過問軍國大事。
兩個托孤大臣雖然還算忠心,但並沒有讓劉禪親政的打算。
諸葛亮是開府的丞相,自己有僚屬,“事無巨細,鹹決於亮。”
作為穿越者,劉禪知道諸葛亮的北伐是不會成功的,但現在要阻止北伐既沒有實力,也沒有理由,總不能告訴諸葛亮我是穿越者吧。
隻能是利用這次北伐,做一些事情。
想好明天怎麽應對,劉禪獨自在禦書房睡下,這是自穿越以來第一次沒有後妃侍寢。
第二天天剛亮,黃皓叫醒劉禪,說諸葛亮和李嚴已經在前廷等候。
劉禪起床洗漱,並不急著去見,還叫傳早膳,慢慢吃完已經過去了半個時辰。
其間,諸葛亮已經問過一次當值的太監,皇帝怎麽還沒出來。
劉禪來到偏殿,坐下後示意黃皓宣兩人進殿,待兩人進來,笑著說:“讓相父和前將軍久等了,昨晚讀先帝遺訓至深夜,起晚了。”
“陛下勤奮好學,先帝在天有靈也會感到安慰。”諸葛亮也輕拍了劉禪馬屁。
“黃皓,給兩位大人上茶,泡江陽縣進貢的高山茶。”
“兩位愛卿,這茶比上次的更好,朕也隻有二斤。”
諸葛亮和李嚴心裏嘀咕,我們兩個重臣一大早來覲見,必有要事奏報,阿鬥今天竟然不急著問,卻叫我們品茶。
不過兩人也早就曆練得老成持重,都不急,先喝茶。
一杯茶下肚,劉禪開始問李嚴老家的風土人情和土特產,看樣子可以閑扯一個上午也不會開口問正事。
諸葛亮終於忍不住,不想浪費時間,咳了兩聲打斷了劉禪:“陛下,今日我們前來,是有重大的事需要向陛下請旨。”
“哦,”劉禪故作驚訝,放下端到嘴邊得茶杯,“何事需丞相和前將軍一起來請旨?”
諸葛亮挪動了一下雙腿,身體微微轉向劉禪,正色道:“亮,請陛下旨,興兵北伐!”
“怎麽又要北伐了,上次北伐也是今年的事啊?”劉禪不解道。
“魏軍東下,關中空虛,正是北伐的好時機。”
按照原來的曆史,此時劉禪就同意北伐,讓諸葛亮自己去折騰。
現在不同了。
“上次北伐傾全國之力,還是敗了,短時間內再打,有勝算?”劉禪蹙眉,像是在認真思考,“朕聽說魏國是大將軍曹真鎮守關中,上次也是這廝讓我軍吃了大虧。”
聽見劉禪揭短,諸葛亮臉色微變,趕忙道:“陛下,上次是老臣錯用了馬謖才導致失利,這次絕不會重蹈覆轍。”
“正方將軍意下如何?”劉禪轉問李嚴意見,李嚴字正方。
李嚴坐直身體,拱手迴道:“臣已和丞相商議,此次北伐,臣準備了充足的糧草。”
李正方是老滑頭啊,隻說自己糧草準備充足表了功,打不打得贏不說不擔責任。
諸葛亮有點生氣,聲音提高了一些,又道:“陛下,臣跟隨先帝南征北戰,想當年赤壁之戰,曹賊八十三萬水軍,也在談笑間灰飛煙滅,而今天下三分,我朝兵強馬壯,必能問鼎中原,興複漢室,完成先帝遺誌……”
吧啦吧啦,諸葛亮又是一番政治正確的長篇大論。
李嚴在一旁看著茶杯裏翻滾的茶葉,心不在焉。
劉禪等諸葛亮說完,喝了一口茶說道:“據朕了解,曹魏人丁500萬,且耕地廣大,錢糧充足,可征發五十萬大軍,而我大漢僅有90萬人口,維持十萬大軍都力不從心,國力相差巨大。”
劉禪抬手示意諸葛亮不要打斷:“短時間內對曹魏發動兩次進攻,本朝百姓恐怕很難支撐,能否暫不北伐,明年秋收後再議?”
劉禪出人意料的反對讓諸葛亮和李嚴措手不及,一時兩人也找不到應對的話,殿內空氣一下就緊張到極點,有一絲火星也許就會爆炸。
諸葛亮完全對劉禪的態度沒有準備,按照慣例,隻是例行請旨,絕沒有想到劉禪會提出不同的意見。
他隻是覺得從懲處華貴妃到今天,劉禪就像換了一個人。
諸葛亮太不習慣被劉禪駁迴請求,作為蜀漢事實上的一把手,如此重大的決策必須出自丞相府而不是皇宮。
諸葛亮繼續進諫:“陛下,臣昨天已和文武大臣議定北伐之事,全軍全國上下磨拳擦掌,團結一心,就等陛下下旨北伐。”
“正所謂氣可鼓,不可泄。士氣高昂的時刻,不能向將士們潑冷水,讓士卒寒心。”
這是典型的用群眾意見來要挾領導。
“朕並不知道昨日相府的會議,沒有收到奏折。”劉禪不緊不慢地說。
李嚴一驚,陛下想親政?
諸葛亮也聽出了劉禪的不滿,但丞相開府是漢代的慣例,相府議決的事奏報皇帝下旨即可,這是祖製。
劉禪已經把談判的橡皮筋蹦到最緊的程度,再用力就要斷了。
再談下去很可能會談崩,現在劉禪已經表明了態度,但諸葛亮需要時間去消化。
劉禪主動鬆了鬆弦,提議道:“相父,朕昨晚沒睡好,腦子不清醒,這事也不急在今天,不如就到這裏,改日外議?”
李嚴說好,諸葛亮也有點迴過神來,兩人躬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