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準備二次北伐
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鬥去簽 作者:大王你聽我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228年,蜀漢建興六年,曹魏太和二年,東吳黃武七年。
由於魏軍東調與吳軍在江淮一帶對峙,西線魏軍兵力空虛。
曹休和司馬懿在東線指揮,西線隻有曹真鎮守長安。整個關中和西涼地區,魏軍兵力不過兩萬,且分布在漫長的戰線上無法集中兵力。
長安作為曾經秦漢兩朝的國都,地位不言而喻,曹真親率一萬兵馬留守長安,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分兵。
作為曹魏第二代將領中最優秀的方麵軍司令,曹真這時候官拜大將軍,都督關中、西涼諸軍事。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其實是敗在曹真而非司馬懿手裏,街亭就是曹真派遣張合攻下來的。
而且北伐軍另一路的趙雲、鄧芝是被曹真親率部隊擊敗。
至於空城計也不存在,那是羅貫中亂編。
曹真最展現指揮才能的部署是擊敗蜀漢北伐軍,魏軍退兵時,判斷下次諸葛亮北伐必走陳倉道,所以留下大將郝昭鎮守陳倉(穿越前的寶雞),但隻給了郝昭一千人。
曹真囑咐郝昭,隻要堅守等待援軍即可。
初冬的成都陰冷潮濕,丞相府大廳中間擺放了三盆炭爐,燒得通紅的木炭被偶爾吹過的冷風卷起點點火星。
大廳左右兩側坐滿了蜀漢文武大臣,上首端坐著諸葛亮,在他的左側是大將軍李嚴,背後的屏風上掛著一幅漢魏態勢地圖。
諸葛亮正在召開軍事會議,會議的主題就是第二次北伐。
“魏軍在關中兵力空虛,此時北伐必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攻下長安,占領關中。”諸葛亮用竹竿指著地圖上的關中,畫了一個圓圈結束了講話。
“不可再起大兵!”距離諸葛亮最遠的一張桌子傳來了聲音,“上次北伐距今不到一年,益州疲弊,百姓太苦了!”
諸葛亮沒想到有人敢公開反對,正欲喝問。
丞相府長史楊儀先發聲:“北伐曹魏,興複漢室是先帝遺誌,反對北伐就是反對先帝,就是反對興複漢室!”
這頂大帽子就是蜀漢最大的政治正確,誰都不敢碰。楊儀這樣說,是要置人於死地。
剛才反對的人站了起來,眾人才看清楚是迴京述職,臨時參會的來降都督區祥柯郡太守馬忠。
馬忠見楊儀不就事論事,上來就扣大帽子也火了,怒罵楊儀:“不顧百姓死活,頻繁興兵就是取亂之道,民心會喪盡的。你身為相府長史,不為丞相分憂,隻知道進獻讒言,該當何罪?”
李嚴見一邊是楊儀,一邊是馬忠,都是蜀漢二代的政治新星,也不好治誰的罪,就打圓場。
“兩位都坐下,議事大廳爭吵有失官體。”李嚴一邊說一邊用雙手做出拍皮球的動作,示意兩人落座。
“興複漢室是先帝既定國策,不可質疑。民生、民心也是我大漢的立國之本,先帝當年長阪坡寧願讓陛下陷於重圍也要保護十萬百姓。”
李嚴的話就是兩邊都有理,但前一句說的是興複漢室而不是北伐,興複漢室的方法可不是隻有北伐。
這種官場老狐狸的話,不是官場老狐狸也聽不出來。
馬忠不但不坐,反而向前了一步,向諸葛亮拱手道:“丞相,卑職隻是覺得現在不是北伐的最好時機,當務之急是休養生息,少收點稅,輕徭薄賦,讓益州百姓喘口氣。待積蓄了力量再一鼓作氣,蕩平曹魏。”
在場的文武大臣聽了馬忠的話,互相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諸葛亮宦海沉浮多年,立即反駁:“自先帝三顧茅廬,不以臣卑鄙而委以重任,亮時刻不敢懈怠,隻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先帝知遇之恩。”
諸葛亮說這句話的時候,站起來一直向著劉備陵墓的方向行拱手禮。
在場的文武大臣也不敢坐,跟著站起來垂手肅立。
“亮明年就五十歲,五十知天命,但亮的天命就是完成先帝遺誌。”
古代人壽命短,活到五十幾歲也算長壽。
“如果依馬忠所言,休養生息,亮不知還能否看見北伐勝利的一天。”
“敵強我弱,時間不在我們這一邊,想以弱勝強隻能速戰速決。”
諸葛亮算是從政治、軍事、個人三個方麵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
說完之後,諸葛亮掃視堂下文武大臣,意思是大家表態。
首先站起來附議的是參軍蔣琬:“此次北伐是天賜良機,魏軍兵力空虛,不可錯過。”
費禕跟著說:“我們要團結一心,軍民一起努力,打敗曹真。”
鄧芝也站起來拱手:“請丞相速速發兵。”
武將就更不必說了,隻有打仗武將的地位和收益才最大,武將絕大多數都支持北伐。
最後就是以李嚴為首的東州派還沒有表態。
東州派是劉焉入蜀當益州牧時從南陽,荊州地區帶進巴蜀的人產生的派係,在劉璋統治時期特別受重視。
東州派的領袖本來是法正,可惜天妒英才,早早病死,後來劉備就提拔李嚴,用來製衡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
作為李嚴,他是不想和諸葛亮正麵對抗,而且他也很感激劉備的重用,對於北伐還是要有條件支持。
李嚴咳了一聲,站起來說:“丞相所言甚是,我們必須盡快北伐。”
馬忠徹底無語,其餘的益州本地官員也就打著哈哈,算是妥協了。
諸葛亮見大局已定,就站起來做總結發言:“亮自二十年前隨先帝南征北戰,所到之處百姓簞食瓢飲以迎王師,那種萬物競發的勃勃生機猶在眼前。”
“難道短短二十年後,在天下三分有其一的大好形勢下,我們卻懼怕曹魏的強大?”
“總之,此次北伐我軍是以強擊弱,優勢在我!”
諸葛亮目光如電,堅定地看著眾人,群臣紛紛起立。
“明日,我將進宮向陛下請旨,興兵北伐!”
門外突然刮進來一陣風,鐵爐中的木炭火星四濺,在嗶哩啪啦聲中飄落在地上。
大廳前的廣場中央,一杆大旗迎風飄揚,中間黑色的“漢”字,就像在雲霧中盤旋的龍!
由於魏軍東調與吳軍在江淮一帶對峙,西線魏軍兵力空虛。
曹休和司馬懿在東線指揮,西線隻有曹真鎮守長安。整個關中和西涼地區,魏軍兵力不過兩萬,且分布在漫長的戰線上無法集中兵力。
長安作為曾經秦漢兩朝的國都,地位不言而喻,曹真親率一萬兵馬留守長安,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分兵。
作為曹魏第二代將領中最優秀的方麵軍司令,曹真這時候官拜大將軍,都督關中、西涼諸軍事。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其實是敗在曹真而非司馬懿手裏,街亭就是曹真派遣張合攻下來的。
而且北伐軍另一路的趙雲、鄧芝是被曹真親率部隊擊敗。
至於空城計也不存在,那是羅貫中亂編。
曹真最展現指揮才能的部署是擊敗蜀漢北伐軍,魏軍退兵時,判斷下次諸葛亮北伐必走陳倉道,所以留下大將郝昭鎮守陳倉(穿越前的寶雞),但隻給了郝昭一千人。
曹真囑咐郝昭,隻要堅守等待援軍即可。
初冬的成都陰冷潮濕,丞相府大廳中間擺放了三盆炭爐,燒得通紅的木炭被偶爾吹過的冷風卷起點點火星。
大廳左右兩側坐滿了蜀漢文武大臣,上首端坐著諸葛亮,在他的左側是大將軍李嚴,背後的屏風上掛著一幅漢魏態勢地圖。
諸葛亮正在召開軍事會議,會議的主題就是第二次北伐。
“魏軍在關中兵力空虛,此時北伐必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攻下長安,占領關中。”諸葛亮用竹竿指著地圖上的關中,畫了一個圓圈結束了講話。
“不可再起大兵!”距離諸葛亮最遠的一張桌子傳來了聲音,“上次北伐距今不到一年,益州疲弊,百姓太苦了!”
諸葛亮沒想到有人敢公開反對,正欲喝問。
丞相府長史楊儀先發聲:“北伐曹魏,興複漢室是先帝遺誌,反對北伐就是反對先帝,就是反對興複漢室!”
這頂大帽子就是蜀漢最大的政治正確,誰都不敢碰。楊儀這樣說,是要置人於死地。
剛才反對的人站了起來,眾人才看清楚是迴京述職,臨時參會的來降都督區祥柯郡太守馬忠。
馬忠見楊儀不就事論事,上來就扣大帽子也火了,怒罵楊儀:“不顧百姓死活,頻繁興兵就是取亂之道,民心會喪盡的。你身為相府長史,不為丞相分憂,隻知道進獻讒言,該當何罪?”
李嚴見一邊是楊儀,一邊是馬忠,都是蜀漢二代的政治新星,也不好治誰的罪,就打圓場。
“兩位都坐下,議事大廳爭吵有失官體。”李嚴一邊說一邊用雙手做出拍皮球的動作,示意兩人落座。
“興複漢室是先帝既定國策,不可質疑。民生、民心也是我大漢的立國之本,先帝當年長阪坡寧願讓陛下陷於重圍也要保護十萬百姓。”
李嚴的話就是兩邊都有理,但前一句說的是興複漢室而不是北伐,興複漢室的方法可不是隻有北伐。
這種官場老狐狸的話,不是官場老狐狸也聽不出來。
馬忠不但不坐,反而向前了一步,向諸葛亮拱手道:“丞相,卑職隻是覺得現在不是北伐的最好時機,當務之急是休養生息,少收點稅,輕徭薄賦,讓益州百姓喘口氣。待積蓄了力量再一鼓作氣,蕩平曹魏。”
在場的文武大臣聽了馬忠的話,互相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諸葛亮宦海沉浮多年,立即反駁:“自先帝三顧茅廬,不以臣卑鄙而委以重任,亮時刻不敢懈怠,隻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先帝知遇之恩。”
諸葛亮說這句話的時候,站起來一直向著劉備陵墓的方向行拱手禮。
在場的文武大臣也不敢坐,跟著站起來垂手肅立。
“亮明年就五十歲,五十知天命,但亮的天命就是完成先帝遺誌。”
古代人壽命短,活到五十幾歲也算長壽。
“如果依馬忠所言,休養生息,亮不知還能否看見北伐勝利的一天。”
“敵強我弱,時間不在我們這一邊,想以弱勝強隻能速戰速決。”
諸葛亮算是從政治、軍事、個人三個方麵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
說完之後,諸葛亮掃視堂下文武大臣,意思是大家表態。
首先站起來附議的是參軍蔣琬:“此次北伐是天賜良機,魏軍兵力空虛,不可錯過。”
費禕跟著說:“我們要團結一心,軍民一起努力,打敗曹真。”
鄧芝也站起來拱手:“請丞相速速發兵。”
武將就更不必說了,隻有打仗武將的地位和收益才最大,武將絕大多數都支持北伐。
最後就是以李嚴為首的東州派還沒有表態。
東州派是劉焉入蜀當益州牧時從南陽,荊州地區帶進巴蜀的人產生的派係,在劉璋統治時期特別受重視。
東州派的領袖本來是法正,可惜天妒英才,早早病死,後來劉備就提拔李嚴,用來製衡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
作為李嚴,他是不想和諸葛亮正麵對抗,而且他也很感激劉備的重用,對於北伐還是要有條件支持。
李嚴咳了一聲,站起來說:“丞相所言甚是,我們必須盡快北伐。”
馬忠徹底無語,其餘的益州本地官員也就打著哈哈,算是妥協了。
諸葛亮見大局已定,就站起來做總結發言:“亮自二十年前隨先帝南征北戰,所到之處百姓簞食瓢飲以迎王師,那種萬物競發的勃勃生機猶在眼前。”
“難道短短二十年後,在天下三分有其一的大好形勢下,我們卻懼怕曹魏的強大?”
“總之,此次北伐我軍是以強擊弱,優勢在我!”
諸葛亮目光如電,堅定地看著眾人,群臣紛紛起立。
“明日,我將進宮向陛下請旨,興兵北伐!”
門外突然刮進來一陣風,鐵爐中的木炭火星四濺,在嗶哩啪啦聲中飄落在地上。
大廳前的廣場中央,一杆大旗迎風飄揚,中間黑色的“漢”字,就像在雲霧中盤旋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