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彈幕】:“王政君那也算是可憐人了。


    早年沒出嫁,就克死兩任丈夫。


    後麵入宮,也是因為運氣好,才嫁給了漢元帝。


    結果後麵又一直不得寵,若是不是她的孕氣也好,直接一次就中。


    估計連劉驁都生不出來。


    後麵漢元帝登基後,她自己不受寵,在朝中又沒關係。


    小心翼翼的好不容易等兒子登基了,王家也起來了。


    結果老年喪子,王家再次被打壓,她也被情敵各種爭對,好不容易輝煌了二十多年,最後又迴到了起點。


    也就是她能熬,硬生生的熬死了漢哀帝,才能再次掌權。


    真要說錯誤的話,那她最大的錯誤,就是生了劉驁這個廢物。”


    網友【彈幕】:“劉驁昏庸是真昏庸,但廢物人家可一點都不廢物。


    劉驁19歲登基,他爹給他留下的攤子都亂成鬼了。


    宦官方麵石顯,儒家方麵有匡衡,外戚方麵有史家,許家,還有兩個王家。


    皇權的影響力在那時候已經很低了。


    結果劉驁上位之後,很快就把這些宦官,儒官,外戚給清理了。


    最後就剩下王政君家這一族的外戚了。


    漢成帝時期的王家,能夠橫行朝野,這不是因為王政君一家子很牛,而是劉驁厲害。


    不然就一個新興的外戚家族,在那些老牌外戚,和宦官儒家等勢力麵前,怎麽可能跳的起來。


    而且也別光說什麽五侯當政之類的,可你看劉驁死後,漢哀帝上位後,說把王家廢了就能把王家廢了。


    這說明劉驁在位的時候,是把皇權全部收迴來了的,外戚在那時候,最多也就是官位大點,實權是沒有的。。


    所以劉驁壞是真的壞,昏是真的昏,可人家一點都不菜。”


    網友【彈幕】:“劉驁還真不如菜點,最少朝堂之上勢力多的話,相互之間還能有個製衡。


    一家獨大的情況,若是要對外,那確實是不錯,朝野內外一個聲音,力往一處使確實是好。


    可他就是一貪圖享樂的皇帝,這種皇帝,若是朝堂之上還出現一個一家獨大的勢力,這不就是給人造反提供機會嘛。


    劉驁若是啥都不幹,光是享樂一輩子,估計最多也就是一個平庸之君,不至於被評昏君。”


    網友【彈幕】:“老劉家這長命的太後,肚子好像都很爭氣啊!而且運氣方麵個頂個的逆天。


    薄太後那也是一夜懷上,這王政君也是一夜懷上,兩個人還都是不爭不搶的性子。


    最後還都成了太後。”


    網友【彈幕】:“這兩人沒有太多可比性,王政君教出一個這樣的兒子,拿什麽和薄太後比?


    還有,薄太後對外戚那可是約束的很,王政君呢?連自己同母異父的崽,都恨不得封個侯,這兩位真沒法比。”


    ........


    漢高祖劉邦:“糟了,這生死兩婦人的事情,落朕大漢頭上了。


    治國不行就算了,連挑媳婦都不會挑嗎?


    看看你們高祖我,兩個媳婦一個比一個厲害。”


    漢元帝劉奭:“高祖,這真不是我選的啊!當時我青梅竹馬死了,正想著孤獨終老算了的時候。


    父皇偏要給我選,還是皇後親自挑選的宮女,一上來就是五個,我雖然是太子,但這皇後的麵子也不能不給不是。


    結果就說了一句,這五個裏麵有個漂亮的,也不知道是誰自作主張,直接把離我近的那個就給安排上了。


    劉驁那臭小子我早就看他不是什麽好鳥了,他叔死的時候,就他眼淚都沒掉一滴。


    可我也沒辦法不是。


    劉驁作為長孫,他出生的時候,父皇是天天帶身邊。


    天天說他是好聖孫,好金孫,我後麵想廢太子,一群大臣攔著,什麽嫡長子不能廢,什麽先皇認定的太子。


    我是想廢都廢不了。


    我能怎麽辦,我也沒辦法啊!”


    漢高祖劉邦:“瞧你那點出息,還孤獨終老?


    @漢宣帝劉詢,你就讓他給朕孤獨終老,就他生的那兒子,他還不如孤獨終老呢。


    還有你小子,你管那麽寬幹什麽?太子你都立不明白,你還立上太孫了?”


    漢宣帝劉詢:“.......”


    明太祖朱元璋:“嘖嘖嘖,也不知道誰說的,後人自有後人福,這會怎麽急了?”


    漢高祖劉邦:“一碼歸一碼,該罵還得罵。”


    .........


    【西漢之後,新朝沒什麽太後,王莽是開朝之君,也是亡國之君。


    皇帝都達成了這成就,那自然就沒太後了。


    皇後倒是有一個,可沒兩年就死了。


    接著就是東漢了。


    東漢,那是一個皇後的高光時期了。


    史書上,對其他朝代的後宮記載,那叫後宮傳,或者後妃列傳。


    唯獨對東漢後宮的記載,名字叫皇後本紀,或皇後紀。


    史書中的傳和紀是有本質區別的。


    傳,那是寫臣子,或其他人物的,。


    而紀,記載的可就是帝王了,由此可見東漢皇後的地位了吧。


    後漢書的記載,那就是皇統屢絕,權歸女主。


    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後。


    有能耐的,沒能耐的,那是紛紛登場。


    有能耐的可以挽狂瀾於既倒, 扶大廈之將傾, 救百姓於水火, 解萬民於倒懸,完美的詮釋了,什麽叫女子也能撐起一片天,什麽叫巾幗不讓須眉。


    沒能耐的,那就是委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也完美的詮釋了,什麽叫伏地魔,扶兄魔。


    造成這種事情的原因,其實也挺簡單,那就是皇帝短命。


    迷信點的說法就是劉秀太逆天,他一人耗盡了東漢國運。


    當然,這就是一個調侃。


    先說第一位吧,東漢的第一位皇後,是郭聖通。


    她算是劉秀的天使投資人了。


    可惜,後麵也不知道什麽原因就被廢了。


    有說是劉秀渣的,說劉秀那時候見東漢天下穩定了,郭聖通沒有了利用價值,就把她廢了的。


    也有說是因為真定王造反,郭聖通自願被廢的,不管什麽原因吧,反正就是廢了。


    不過被廢之後,除了兒子不能繼承皇位外,對郭聖通的其他方麵基本沒影響。


    第二位就是劉秀的白月光陰麗華了。


    這位也是東漢的第一位太後。


    但是陰麗華在當太後之後,並沒有去搞什麽外戚,搞什麽政治之類的。


    她對於這些事情是看都不多看一眼。


    唯一做的一件與政治有點關係的事情,那就是操辦了自己兒子,漢明帝劉莊的婚禮。


    然後就是漢明帝的皇後,馬皇後。


    這位皇後人家不但是皇後,還是史官,她還是有名的布衣皇後,對於穿金戴銀的不感興趣。


    唉,不過,這位皇後對於八卦吃瓜比較感興趣。


    她寫了本書,叫《顯宗起居注》,把宮廷那點事情,全給記起來了。


    而且這本書,還是起居注這一個史書編寫體係的開端。


    也就是說,她不但是第一個女史官,甚至還創造了一個體係。


    不過她對於政事方麵,也沒有太多幹預,甚至還貢獻了一大堆關於她的成語。


    比如:車水馬龍,含飴弄孫都是從她這裏出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