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李治:父皇,我夠像你了吧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網友【彈幕】:“但凡開國功臣,在古代都不怎麽安全。
權力越大,危險係數越高。”
網友【彈幕】:“古代開國皇帝不殺功臣的,也就始皇帝,劉秀,李世民,趙匡胤這四個了吧。”
網友【彈幕】:“這四位那都是能鎮住的,再說了,他們也不是沒有功臣啊!
而且始皇帝不也弄死了呂不韋嘛。
至於劉秀手上,鄧奉,彭寵,韓歆,劉揚算不算?
還有李世民,那李君羨這個五娘子怎麽死的?還有侯君集,還有張亮,這也是功臣了,侯君集是和太子謀反,但張亮完全沒有謀反不是。
最後的趙匡胤他結拜兄弟鄭恩是怎麽死的?
這些皇帝哪個沒殺開國功臣?隻不過,他們相較於劉邦和朱元璋來說,殺的少了一點而已。”
網友【彈幕】:“呂不韋自殺的好吧。
劉秀那邊,基本都是造反被平後殺的。
而且劉秀做的也沒法挑毛病,真定王劉楊造反,劉秀在平叛之後,也僅僅隻是殺了劉楊,劉楊的兒子甚至還繼承了劉楊的位置。
造反沒被誅族,這種事情就是曆史上也找不出幾例吧。
另外李君羨,雖然是因為小名被廢了軍權,後來也確實被李世民記恨上弄死的,他算是被冤殺的。
但後麵兩位,侯君集和張亮,就一點都不冤枉了,侯君集實打實的造反,也不是被李世民刻意逼反的,被殺沒什麽好說的。
張亮雖然沒有造反,但是他養了五百義子。
五百義子,這什麽概念?一旦起事的話,這五百人絕對是能拉起五萬人出來的。
張亮總不能是養著這五百義子看家護院吧。
至於趙匡胤殺鄭恩屬實是過分了點。”
網友【彈幕】:“呂不韋自殺確實不假,但是到了他們那個地位。
他們真的會自殺嗎?
他們什麽風浪沒經曆過?自殺,那不過就是皇帝給他們的最後體麵而已。
隻要他們自殺,事情也就算了了,基本上不會再去為難他們一家老小。
若是不自殺的話,就是皇帝給你體麵你不要,非要皇帝放下體麵,親自下場。
那別說一家老小了,估計家裏的蚯蚓都得被豎著劈,雞蛋都得被搖散黃,螞蟻窩都得用開水過一遍。
而且鄧奉也算是被逼反的了,當時吳漢把劉秀和鄧奉他們老家給屠了。
結果鄧奉就和吳漢幹起來了,結果這一打就打大了,到最後鄧奉就成了造反的了。
鄧奉倒是想停下,想解釋,可大勢推動,前期通訊阻塞,後期事情大了以後,想解釋也沒辦法了。
這不就隻能跟著打了唄,但凡劉秀他約束一下吳漢,何至於逼反鄧奉。
還有彭寵,那也是被逼反的。
韓歆更是直接被逼死了,硬要說的話,開國皇帝,不可能不殺功臣的。
隻不過他們殺的沒有劉邦和朱元璋多,而且真要是按照造反就不算功臣這套理論來說。
劉邦那也沒殺什麽功臣,他殺的哪個不是造反的?”
網友【彈幕】:“不管怎麽說,反正古代的開國功臣不好當,立不朽之功之後,及時隱退才是王道。
沒看到王翦,在一統六國後,就迴家種地去了嗎?
沒看到鄧禹在東漢統一後,帶頭率先交出兵權嗎?好吧,其實這位交不交,問題都不大。
沒看到李世民手下的秦瓊在打完仗之後,就一直生病到死嗎?
沒看到大老黑的尉遲敬德,在玄武門之後,也迷上了煉丹,追求長生去了嗎?
沒看到趙匡胤是在杯酒釋兵權後,這些功臣才得以善終嗎?
那句話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其實已經給那些大臣指明了道路。
狡兔死了,這走狗就能在主人麵前再瞎晃悠了。
不然的話,主人哪天餓了就該把走狗烹了。
而良弓就聰明多了,他知道在飛鳥盡後,就該藏起來了。
為什麽要藏起來?因為那走狗一直在主人嚇轉悠,他要是不藏起來的話。
那就可能煮狗的柴火,可能就是這良弓了。”
..........
視頻結束之後。
各朝各代的皇帝在看到後世的評論後,不由都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漢高祖劉邦:“後世之人說的雖然也不無道理,可有些事情,不是說說就能解決的,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根據皇帝的意願而改變。
有些人,總是不會滿足,總是會弄點動靜出來。
很多時候,並非我們這些當皇帝的心狠,而是大勢所趨呐。
異姓王若是不除,天下最終又會四分五裂,數年,或數十年之後,天下又會打起來。
那時,受苦的終究是天下人。”
明太祖朱元璋:“他們變了,從他們當上將軍,當上諸侯,當上高官的時候,他們就變了。
也忘記了咱當年是為什麽要帶他們起兵,忘了咱們當年拚死拚活的是為了什麽。
他們在有了榮華富貴之後,和當年那群要搶走咱們家最後一點救命糧,最後一點糧種的惡吏沒有區別了。
甚至他們是變本加倍。
他們稍稍節製一二,咱怎麽可能對他們這幫老兄弟,以及那些義子義侄下手呢?”
始皇帝嬴政:“隨後人評說去吧。”
..........
【名相係列:大唐丞相】
【隋朝之後就是大唐了,大唐的丞相那可就太多了。
而且最出名的大唐丞相,你們根本想不到是誰。
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沒錯,李世民當過丞相,還是唐高祖時期,排序第一的丞相。
然後出名一點的有魏征,長孫無忌,房謀杜斷中房玄齡,杜如晦,李靖,褚遂良,閻立本,狄仁傑,張柬之,姚崇,張九齡,李林甫等等。
不得不說,唐朝的丞相實在是太多了。
可以說是多到恐怖了,最多的時候,那就是武周時期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出了七十八個丞相。
這都快能組成一支連隊了。。
不過也正因為太多了,所以還真不好怎麽說他們的功績。
這裏就簡單介紹幾個。
李世民就不說了,這位都當上皇帝了,他當丞相的事情,說太多也沒用。
所以就從魏征說起吧。
這是一個有名的大噴子,大杠精,是個敢指著李世民罵的主。
也就是李世民聽罵,你要是罵的有理,那就是再難聽,他也能聽你說完。
所以他和魏征的故事,算是最多的。
當然,野史也是最多的,動不動就是當年魏征怎麽怎麽勸說李世民,李世民怎麽怎麽。
反正當有人想講點大道理的時候,就有可能把他搬出來。
另外,有一點挺重要的,魏征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太子的人。
我估計魏征在罵李世民的時候,雖然說的都是大事,但應該也是帶了點個人恩怨的。
他善終倒是善終了,隻不過死後,李世民把他墓碑給掘了。
後麵李世民覺得自己不該挖,又給立了一塊新的。
這對君臣也算是恩恩怨怨了一輩子。
李世民時期,除了魏征之外,還有五個名聲較大的丞相,那就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以及李靖,褚遂良,至於其他的丞相也還有不少。
不過李靖應該就是走走過場的,褚遂良則是書法出名。
真正核心就是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杜如晦了。
長孫無忌是李世民正兒八經的心腹內臣。
他們倆很早就結識了,後麵又把妹妹嫁給了李世民。
在玄武門的時候,他也是策劃人員之一。
在太子倒下後,也是他趁機幫李治當上太子的。
不然的話,李世民很大可能不會選李治,因為在李世民心中,李治太柔弱了,不夠像他。
這應該就是長孫無忌聰明一輩子,幹的唯一一件糊塗事了。
他是真沒想到,李治後麵會拿他開刀啊!他也真沒想到,李治這個看上去不像李世民的皇子,在當上皇帝後,是真像李世民啊!
這屬實是李治藏的太深了,開始的時候唯唯諾諾,登上皇位後,那就是重拳出擊。
到最後,長孫無忌落了流徙黔州的下場。
而且到了黔州之後,就被告謀反,接著就是自縊抄家,一套流程下來,長孫家沒了。
隻能說,老李家的皇帝,在狠毒方麵,那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那可是親大舅,還是幫他登上太子位置的人,說弄死就弄死,沒有一點猶豫的。
估計在弄死長孫無忌之後,李治給李世民上香的時候,都得問一句,老爹,我夠像你了吧?】
權力越大,危險係數越高。”
網友【彈幕】:“古代開國皇帝不殺功臣的,也就始皇帝,劉秀,李世民,趙匡胤這四個了吧。”
網友【彈幕】:“這四位那都是能鎮住的,再說了,他們也不是沒有功臣啊!
而且始皇帝不也弄死了呂不韋嘛。
至於劉秀手上,鄧奉,彭寵,韓歆,劉揚算不算?
還有李世民,那李君羨這個五娘子怎麽死的?還有侯君集,還有張亮,這也是功臣了,侯君集是和太子謀反,但張亮完全沒有謀反不是。
最後的趙匡胤他結拜兄弟鄭恩是怎麽死的?
這些皇帝哪個沒殺開國功臣?隻不過,他們相較於劉邦和朱元璋來說,殺的少了一點而已。”
網友【彈幕】:“呂不韋自殺的好吧。
劉秀那邊,基本都是造反被平後殺的。
而且劉秀做的也沒法挑毛病,真定王劉楊造反,劉秀在平叛之後,也僅僅隻是殺了劉楊,劉楊的兒子甚至還繼承了劉楊的位置。
造反沒被誅族,這種事情就是曆史上也找不出幾例吧。
另外李君羨,雖然是因為小名被廢了軍權,後來也確實被李世民記恨上弄死的,他算是被冤殺的。
但後麵兩位,侯君集和張亮,就一點都不冤枉了,侯君集實打實的造反,也不是被李世民刻意逼反的,被殺沒什麽好說的。
張亮雖然沒有造反,但是他養了五百義子。
五百義子,這什麽概念?一旦起事的話,這五百人絕對是能拉起五萬人出來的。
張亮總不能是養著這五百義子看家護院吧。
至於趙匡胤殺鄭恩屬實是過分了點。”
網友【彈幕】:“呂不韋自殺確實不假,但是到了他們那個地位。
他們真的會自殺嗎?
他們什麽風浪沒經曆過?自殺,那不過就是皇帝給他們的最後體麵而已。
隻要他們自殺,事情也就算了了,基本上不會再去為難他們一家老小。
若是不自殺的話,就是皇帝給你體麵你不要,非要皇帝放下體麵,親自下場。
那別說一家老小了,估計家裏的蚯蚓都得被豎著劈,雞蛋都得被搖散黃,螞蟻窩都得用開水過一遍。
而且鄧奉也算是被逼反的了,當時吳漢把劉秀和鄧奉他們老家給屠了。
結果鄧奉就和吳漢幹起來了,結果這一打就打大了,到最後鄧奉就成了造反的了。
鄧奉倒是想停下,想解釋,可大勢推動,前期通訊阻塞,後期事情大了以後,想解釋也沒辦法了。
這不就隻能跟著打了唄,但凡劉秀他約束一下吳漢,何至於逼反鄧奉。
還有彭寵,那也是被逼反的。
韓歆更是直接被逼死了,硬要說的話,開國皇帝,不可能不殺功臣的。
隻不過他們殺的沒有劉邦和朱元璋多,而且真要是按照造反就不算功臣這套理論來說。
劉邦那也沒殺什麽功臣,他殺的哪個不是造反的?”
網友【彈幕】:“不管怎麽說,反正古代的開國功臣不好當,立不朽之功之後,及時隱退才是王道。
沒看到王翦,在一統六國後,就迴家種地去了嗎?
沒看到鄧禹在東漢統一後,帶頭率先交出兵權嗎?好吧,其實這位交不交,問題都不大。
沒看到李世民手下的秦瓊在打完仗之後,就一直生病到死嗎?
沒看到大老黑的尉遲敬德,在玄武門之後,也迷上了煉丹,追求長生去了嗎?
沒看到趙匡胤是在杯酒釋兵權後,這些功臣才得以善終嗎?
那句話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其實已經給那些大臣指明了道路。
狡兔死了,這走狗就能在主人麵前再瞎晃悠了。
不然的話,主人哪天餓了就該把走狗烹了。
而良弓就聰明多了,他知道在飛鳥盡後,就該藏起來了。
為什麽要藏起來?因為那走狗一直在主人嚇轉悠,他要是不藏起來的話。
那就可能煮狗的柴火,可能就是這良弓了。”
..........
視頻結束之後。
各朝各代的皇帝在看到後世的評論後,不由都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漢高祖劉邦:“後世之人說的雖然也不無道理,可有些事情,不是說說就能解決的,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根據皇帝的意願而改變。
有些人,總是不會滿足,總是會弄點動靜出來。
很多時候,並非我們這些當皇帝的心狠,而是大勢所趨呐。
異姓王若是不除,天下最終又會四分五裂,數年,或數十年之後,天下又會打起來。
那時,受苦的終究是天下人。”
明太祖朱元璋:“他們變了,從他們當上將軍,當上諸侯,當上高官的時候,他們就變了。
也忘記了咱當年是為什麽要帶他們起兵,忘了咱們當年拚死拚活的是為了什麽。
他們在有了榮華富貴之後,和當年那群要搶走咱們家最後一點救命糧,最後一點糧種的惡吏沒有區別了。
甚至他們是變本加倍。
他們稍稍節製一二,咱怎麽可能對他們這幫老兄弟,以及那些義子義侄下手呢?”
始皇帝嬴政:“隨後人評說去吧。”
..........
【名相係列:大唐丞相】
【隋朝之後就是大唐了,大唐的丞相那可就太多了。
而且最出名的大唐丞相,你們根本想不到是誰。
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沒錯,李世民當過丞相,還是唐高祖時期,排序第一的丞相。
然後出名一點的有魏征,長孫無忌,房謀杜斷中房玄齡,杜如晦,李靖,褚遂良,閻立本,狄仁傑,張柬之,姚崇,張九齡,李林甫等等。
不得不說,唐朝的丞相實在是太多了。
可以說是多到恐怖了,最多的時候,那就是武周時期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出了七十八個丞相。
這都快能組成一支連隊了。。
不過也正因為太多了,所以還真不好怎麽說他們的功績。
這裏就簡單介紹幾個。
李世民就不說了,這位都當上皇帝了,他當丞相的事情,說太多也沒用。
所以就從魏征說起吧。
這是一個有名的大噴子,大杠精,是個敢指著李世民罵的主。
也就是李世民聽罵,你要是罵的有理,那就是再難聽,他也能聽你說完。
所以他和魏征的故事,算是最多的。
當然,野史也是最多的,動不動就是當年魏征怎麽怎麽勸說李世民,李世民怎麽怎麽。
反正當有人想講點大道理的時候,就有可能把他搬出來。
另外,有一點挺重要的,魏征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太子的人。
我估計魏征在罵李世民的時候,雖然說的都是大事,但應該也是帶了點個人恩怨的。
他善終倒是善終了,隻不過死後,李世民把他墓碑給掘了。
後麵李世民覺得自己不該挖,又給立了一塊新的。
這對君臣也算是恩恩怨怨了一輩子。
李世民時期,除了魏征之外,還有五個名聲較大的丞相,那就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以及李靖,褚遂良,至於其他的丞相也還有不少。
不過李靖應該就是走走過場的,褚遂良則是書法出名。
真正核心就是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杜如晦了。
長孫無忌是李世民正兒八經的心腹內臣。
他們倆很早就結識了,後麵又把妹妹嫁給了李世民。
在玄武門的時候,他也是策劃人員之一。
在太子倒下後,也是他趁機幫李治當上太子的。
不然的話,李世民很大可能不會選李治,因為在李世民心中,李治太柔弱了,不夠像他。
這應該就是長孫無忌聰明一輩子,幹的唯一一件糊塗事了。
他是真沒想到,李治後麵會拿他開刀啊!他也真沒想到,李治這個看上去不像李世民的皇子,在當上皇帝後,是真像李世民啊!
這屬實是李治藏的太深了,開始的時候唯唯諾諾,登上皇位後,那就是重拳出擊。
到最後,長孫無忌落了流徙黔州的下場。
而且到了黔州之後,就被告謀反,接著就是自縊抄家,一套流程下來,長孫家沒了。
隻能說,老李家的皇帝,在狠毒方麵,那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那可是親大舅,還是幫他登上太子位置的人,說弄死就弄死,沒有一點猶豫的。
估計在弄死長孫無忌之後,李治給李世民上香的時候,都得問一句,老爹,我夠像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