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繼續:


    【好了,以上就是劉邦在作戰方麵的基本介紹了。


    總結下來,那就是劉邦對上韓信,項羽,那是真打不過。


    但他也就打不過這兩人。


    哪怕是對戰項羽的時候,隻要劉邦不犯病,不飄,那即使是打不過,他也能穩住陣腳。


    在人數優勢,加裝備優勢的情況,能和項羽進行對峙。


    至於後麵和冒頓的話,那一仗有一說一,在計謀上劉邦是真輸了。


    也就是漢軍夠強,守住了白登山,等到了後續主力的到來,不然的話,劉邦真有可能喪命。


    但如果要是讓冒頓再和劉邦,擺開架勢打一仗的話,劉邦的勝率絕對會超過九成。


    而且劉邦作戰還有一點,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那就是在對敵主力的時候,劉邦永遠都在。


    不管是反秦的時候也好,還是對戰項羽的時候,亦或者是後麵當上皇帝後,他禦駕親征的各種平叛,以及與匈奴交戰之類的。


    劉邦永遠都在軍中,甚至還是在先鋒部隊中。


    他對自己部隊的掌握能力,絕對是超出大家的想象。


    當然,這樣做的危險也是很大的。


    結果就是他被項羽射過,被匈奴圍過,最後在平英布的時候,再次受箭傷,間接的導致了死亡。


    總的來說,劉邦的軍事才能,在當時絕對是能排到前三的。


    然而,軍事能力,對於劉邦來說,那真不是最頂尖的。


    這不過就是劉邦展露出來的一點點小能力而已。


    劉邦真正厲害的,在於他的政治,在於他的遠見。


    在反秦的時候,天下諸侯對於百姓,對於秦人是什麽態度?


    好一點的,燒殺劫掠一番。


    狠一點的,如項羽一般,動不動就屠城。


    而劉邦是怎麽做的?


    他入關中後,做的事情就是廢除秦法,並與百姓約法三章。


    他入鹹陽後,也沒殺秦王子嬰,沒有大肆劫掠,隻是把那些稅收之類的書籍全部拿走了。


    但項羽呢?如鹹陽後,腰斬秦王子嬰,火燒鹹陽三月。


    這一番操作下來,秦人眼中的沛公,那就是天賜良主。


    而秦人眼中的霸王項羽,那就是天降魔種了,人人都想得而誅之。


    所以後麵劉邦用秦人打天下的時候,秦人那是真拚命呐。


    後麵登基稱帝後,劉邦很清楚,想要強行將天下歸於一國的話。


    那麽大漢就會成為第二個大秦,於是,他選擇了封國與郡縣並行。


    但是,這種封國,若是在別人手上,萬一那天壯大了。


    劉氏江山也不一定能保住。


    於是他殺了所有的異性王,將劉氏宗親封了出去。


    這樣的話,哪怕就是哪一個封國真做大了,把皇位搶了。


    也就是肉爛在鍋裏而已,終歸還是劉氏的江山。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分封,能夠讓諸侯王自上而下的影響當地百姓,漸漸讓百姓對大漢有歸屬。


    可以說,劉邦的這種操作,算是彌補了始皇帝大一統的漏洞。


    使得神州百姓在漢一朝,真正的歸於了一統。


    另外,為了不讓後世皇帝再封出異性王,劉邦還立了白馬之盟。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無功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盟約的核心內容就是兩個,可就這兩句誓詞,卻對大漢的穩固有著極大的貢獻。


    甚至後麵劉秀能夠再造大漢,這兩句誓詞也有極大的功勞在其中。


    別看這兩句誓詞跟鬧著玩一樣,可這其中劉邦埋的心思可是一點不少。


    首先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


    這話不能阻止別人造反,但這句話劉邦給天下人的一個理由。


    哪怕往後有造反的人,造反成功,並且登上了皇位。


    那他在這皇位做的,也不會安心,因為到時候,天下人都能用這理由來弄死他。


    而那句無功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則是劉邦給這些功臣家族的一個保障。


    這個保障能讓這些功臣不會快速貶值。


    往後的侯位越難獲得,那麽這些開國功臣手上侯位的含金量就越重。


    當然了,比之前者,遵守後者的人就要少很多了。


    特別是在君主昏庸之際,就會有很多外戚憑借各種手段撈到侯爵位置。


    比如王政君一家子,無功而侯的可太多了。


    但非劉氏而王者,那就很少了。


    破開這個誓言的總共有四起事件,其中兩起都被平了,還有兩起,就不是好平的了。


    第一件就是呂後掌權的時候,不顧大臣反對,封了一群呂氏王侯。


    結果呂後剛一死,這些呂氏諸王,就被劉氏和大臣殺了一個幹淨,維護了白馬之盟。


    第二次就是王莽篡漢。


    結果就是劉秀登場,滅了王家一族,異性王再次別誅殺了一個幹淨。


    算是又一次維護了白馬之盟。


    而第三次的時候,就是劉秀自己有些犯傻了。


    東漢建立之後,白馬之盟依舊有效,但是劉秀卻自己封了一個異性王,冊封盧芳為代王。


    這就相當於劉秀親自撕毀了這一道盟約。


    但他是東漢開國皇帝,他撕毀也沒人說什麽。


    可他這一手,卻給東漢末年留了個大坑。


    到東漢末年之際,曹操之所以敢稱魏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白馬之盟,在這四百年之後,已經失去了之前的效力。


    也可以說,其實從劉秀親手毀盟之後,白馬之盟就已經失去了其應有的效力。


    隻是之前的大漢太強了,沒誰敢去試試這玩意的效力而已。


    劉邦除了以上所述之外,他應該也是對自己小命最是不放在心上的皇帝了。


    其他皇帝都是求長生,煉丹藥什麽的。


    而他在受了重傷後,醫生都已經找來了,而且醫生也說自己有把握能治好皇帝的病。


    結果劉邦直接就不讓他治,打發了他五十兩黃金,讓他趕緊走。


    按照劉邦的話說,那就是自己一個平民,提一把三尺破劍就把天下搶到手了,這難道不是天命嗎?


    自己的命數在天,天若是不要他的命,治不治都死不了,天若是要他的命,扁鵲過來,也救不了。


    話說皇帝之中,能有這種醫患關係的,應該也就劉邦了吧。


    要是其他皇帝的話,這醫生治好了,那或許有錢。


    可萬一沒治好,別說錢了,命都得留下。


    後來病危的時候,呂後就開始問劉邦。


    你死了之後,蕭何估計也快沒了,他死了之後,誰當丞相?


    劉邦迴了一個曹參。


    呂後繼續問曹參之後。


    劉邦就說王陵和陳平兩人可以一起相輔相成,另外周勃可以當太尉。


    呂後繼續追問。


    結果劉邦迴了一句:到那時候,我都死好久了,哪裏還知道那麽多?


    後麵沒多久,劉邦就死了。


    好了,劉邦就介紹這麽多了。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史記,漢書中翻一下,劉邦真沒有大家想的那麽簡單。


    再迴到咱們視頻開始的話題。


    如果劉邦和劉秀互換,能否再造大漢?


    這個up主可以肯定的迴答,可以,並且劉邦絕對要做的比劉秀更像是開掛玩家。


    但是,若把劉秀放在劉邦的位置上。


    他估計是真的要開掛才能創造大漢了。


    總而言之就一點,劉秀算是一個低配版的劉邦。


    而劉備則是一個低配版的劉秀。


    ..........


    第二個話題,如果曹操和劉邦互換,劉邦能做到什麽地步?


    劉秀那個或許還有點爭議。


    但對上曹操,那up主隻能說。


    曹操確實厲害,可劉邦比的話,真不是一個檔次的,完全不夠格。


    劉邦什麽出身?


    一個亭長,也就相當於現在一個鄉鎮所長。


    曹操什麽出身?


    不說是頂級官二代,那也是一流官二代了。


    劉邦起事之後,15年的時間。


    從反秦,到楚漢相爭,再到四方平叛,可以說他十五年把天下打了三遍。


    曹操呢?終其一生,也就是一個北方。


    起點高那麽多,成就卻低那麽多。


    二者之間,孰強孰弱,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比較了。


    不要說什麽袁紹,孫權,劉備,呂布等等諸侯,多厲害多厲害。


    劉邦麵對的也不是什麽軟柿子不是。


    最後一個話題,若是始皇帝沒有那麽早駕崩。


    劉邦還能有這麽高的成就嗎?他還能造反成功嗎?


    這個......


    兄弟,你想什麽呢?這種話你是怎麽問出口的。


    你若是一點點對比的話,劉邦在一些方麵,確實是要強於始皇帝的。


    但這是劉邦站在始皇帝肩膀上達到的高度啊!


    一統天下的誌向,那是他受到了始皇帝的啟發。


    分封加郡縣的製度,那是因為大秦在前麵給他表演了一個前車之鑒。


    真以為劉邦是秦二世這話隻是說說的?


    這話不是調侃,這話就是事實。


    沒有始皇帝和大秦給的啟發,劉邦就沒有那個誌向。


    沒有老秦人的幫助,劉邦連基本盤都沒有。


    沒有大秦留下的工業技術,後期補給,劉邦不可能熬死項羽。


    沒有大秦給的教訓,大漢或許也難逃二世而亡。


    另外,在史記中明確的說了一點,劉邦,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


    也就是說,劉邦應該是在三十多歲當上的亭長。


    換算一下,大概就是秦完成一統六國後,劉邦就當上了大秦的亭長。


    直到他造反的時候,他依舊是大秦的亭長。


    十幾年的時間,他是一步未升呐。


    後麵也是十幾年,他掃平天下。


    兩相對比,你就沒發現點什麽?


    始皇帝活著,他造反?


    他拿什麽造反?拿九族的腦袋嗎?


    始皇帝要是多活二十年,劉邦一輩子估計也就是個混混,一身才華根本施展不出來。


    因為他的能力是屠龍術,始皇帝在位的時期,始皇帝是能鎮住天下的,劉邦也不可能會得到秦人的幫助。


    他那一身的屠龍術,根本就無地施展。


    所以這話題,沒太大意義,始皇帝多活二十年,史書上就不會出現劉邦這人。


    好了,本期視頻到此結束,各位義父,求點讚,求收藏,求轉發!!!】


    ........


    網友【評論】:“別說,還真別說,若是始皇帝多活二十年,劉邦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留名。”


    網友【迴複】:“劉邦:兄弟,你吹牛別帶上我。


    始皇帝在世的時候,項羽這麽莽的人都沒反,劉邦拿什麽反?”


    網友【迴複】:“不一定要造反嘛,以劉邦在沛縣的人脈關係。


    再加上當時大秦官員的缺乏。


    他在往上升一升不難的,再給他十幾年,當郡守的可能不大,但當一個縣令的可能還是有的。


    到時候若是再弄點什麽動靜,史書上不就有他了嘛。”


    網友【評論】:“劉邦最厲害的地方,應該是他那種對壽命不上心的態度。


    古代帝王誰不求長生啊!


    可像他這樣,明明還有救,卻放棄治療的,還真沒誰了。”


    網友【評論】:“他是不求長生,但他迷信啊!明明人家都能說治好了,他偏要說看天命,結果病死了。【笑哭】【笑哭】”


    網友【迴複】:“啊這......好像還真是這麽迴事。”


    .........


    漢高祖劉邦:“朕這一生真是如履薄冰呐,唉......”


    漢高後呂雉:“???”


    人妻收集者曹操:“高祖,您一生如此波瀾壯闊,怎麽能說是如履薄冰呢?”


    大秦禦史大夫:“他這叫無病呻吟,吃飽撐的,有病不治,看天命?你是真該死啊!”


    始皇帝嬴政:“確實是無病呻吟,你要是嫌自己命長,你可以分點給朕,朕不嫌命長。”


    漢高祖劉邦:“雖然朕也不知當時情況,可朕當時應該是知道自己身體的,那會應該是沒治了。


    若是有治的話,朕肯定不會將人趕走的,那不過就是救那醫師一命而已。”


    漢昭烈帝劉備:“高祖大仁義,真乃吾輩楷模。”


    漢高後呂雉:“一個想把自己親兒子弄死的家夥,會有這仁義?


    @漢昭烈帝劉備,別被他騙了。


    朕可是親眼看見的,醫師還是朕廢了大力氣給他找,結果他說不治就不治,留下我們孤兒寡母受人欺負,死的活該。”


    漢高祖劉邦:“.........”


    漢昭烈帝劉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