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長達六年之久的歸隱生活,讓王莽對曾經手握重權,掌控天下局勢的感覺,愈發懷念起來。


    又或許是因為這六年來,他一直過得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吧。


    總之,自從王莽再度登上大司馬這個高位後,他整個人仿佛脫胎換骨一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再次上任之後,王莽便迫不及待地,展開了一場針對異己勢力的殘酷清洗行動。


    公元前 1 年,他重新當上大司馬,僅僅一年之後。


    即公元 1 年,他就成功地將朝堂之上所有不站在他這邊的政敵,掃蕩得所剩無幾。


    然而就在此時,朝中眾臣卻又紛紛站出來替王莽打抱不平。


    他們認為,王莽立下的功勳足以媲美當年的霍光,理應得到同樣的禮遇。


    於是眾人懇請太後賜予王莽“安漢公”的封號。


    得知此事後的王莽,心中雖然暗自竊喜。


    但表麵上還是故作謙遜地上書給太後,表示自己確實有些許功勞。


    但這些成就並非他一人之功,而是與其他幾位同僚共同努力的結果。


    若朝廷真要論功行賞,隻需賞賜那幾位大臣即可,至於他王莽,則實在不願再繼續升遷了。


    畢竟他現在的官階已然足夠高,如果再往上升遷,恐怕會招來旁人的非議和指責。


    他越是如此堅持,太皇太後王政君便越發覺得這個侄子深得她心。


    於是接二連三地降下詔書欲嘉賞於他,但王莽卻屢次婉言謝絕。


    經過這般來迴推讓數迴之後,王莽發現朝堂之上已再無其他異議之聲。


    此時此刻,他方才欣然應允受封。


    然而,盡管接受了官爵之賞,他對所增俸祿、賞賜錢糧以及封地等一概拒不接納。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一家人實難消受如此厚賜。


    不過,眼觀當下大漢之民、底層官吏乃至軍中將士兵卒,其生活狀況著實不容樂觀。


    倘若朝廷執意要賜予賞賜,不妨將這些財物折現成現銀,悉數賜予那些有需求之人。”


    當朝廷聽聞此言,自是無從辯駁,當即表示讚同。


    於是乎,眾多百姓因王莽此舉而受益匪淺。


    這般不費吹灰之力便能獲利之事,無疑會引來眾人矚目。


    畢竟誰不想在家安坐,便有錢財自動送上門來呢?


    大家一打聽才知道,原來自己這筆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王莽把朝廷給他的賞賜,分給了大家。


    再稍稍一打聽,他們對王莽的了解也就更多了。


    大家一看,哦,原來如此啊!原來天底下還有王莽這樣的聖人啊!


    王莽身上的標簽,此時也在謙恭,孝順的後麵。


    加上了忠君,愛民,大公無私等等新標簽。


    而且這些標簽在短時間內,讓整個大漢的人都知道了。


    在享受到這一波讓利帶來的好處後。


    王莽便開始計劃下一次的全民福利了。


    次年,即公元二年。


    大漢疆土之上,蝗蟲肆虐,遮天蔽日,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與此同時,全國範圍內遭遇罕見旱災,莊稼枯萎,餓殍遍野。


    麵對如此嚴重的災情,王莽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


    他慷慨解囊,捐錢百萬,並將自家肥沃的田地拿出來供災民棲身。


    不僅如此,王莽全家人的飲食也變得極為儉樸,家中再無半點酒肉之氣,每餐皆以素食為主。


    節省下來的錢財,則悉數用於賑濟窮苦百姓。


    在此期間,王莽更是號召自己派係的官員們一同行動起來,共同抗擊這場天災。


    在他的引領下,共有兩百餘位官員紛紛響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此外,位於安定郡的唿池苑本是皇家的一處外院,但王莽毅然提議將其撤銷,改建成安民縣,以便更好地救助受災民眾。


    而在長安城,他下令興建了上千套安置房,為流離失所的百姓提供了一個庇護之所。


    另外,在災情最為嚴峻之時。


    王莽向其姑母,也就是太皇太後王政君進言。


    懇請皇室削減開支,說皇家省一頓飯,便能拯救數十受災百姓。


    這樣的義舉,發生在一個權臣身上,著實超乎眾人意料之外。


    而且在後麵劉秀再立大漢之後,對這一段曆史,也僅僅隻是說王莽這是為了收買人心。


    卻並沒有去否定他做的這些事情,這就足以說明,這些事情是真的發生了的。


    不管王莽是為了什麽,至少在那個災年中,他為了災民,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情。


    若是王莽後麵沒有篡位,把他比作周公,比作霍光,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那麽他也將成為鞠躬盡瘁的代表人物,也將成為一個悲劇式的英傑。


    或許後麵諸葛丞相,也將以其為榜樣。


    為什麽要說悲劇式呢,因為西漢那會已經到崩潰邊緣了,滅亡是注定的。


    王莽若是沒有篡漢的話,那麽王莽就是一個,想要在風雨飄搖中,將西漢那艘破船補好的人。


    而他選擇篡漢的話,那麽他就是最後鑿沉西漢這艘破船的罪魁禍首了。


    以上的一切榮譽,跟他也就沒有什麽關係了。


    .........


    好了,至於為什麽說西漢是破船,一會再細說,咱們繼續說王莽接下來的事情。


    公元 3 年。


    漢平帝,這位由王政君再度扶持上台的傀儡皇帝,其母族衛氏野心勃勃,想要爭奪政權。


    然而,王莽卻一心想要徹底鏟除衛氏這個潛在的威脅。


    可就在這時,王莽的長子王宇心生恐懼。


    別以為王宇這是慫,實際上他算是一個洞察全局的人。


    在他內心深處,清楚地認識到王家雖身為外戚,但終究不過是漢室的附庸罷了。


    即便此刻風光無限,終有一日也難逃被清算的命運。


    昔日的竇家、衛家和霍家,哪個家族在外戚中的權勢不盛?


    又有哪家未曾出過幾位在朝堂上飛揚跋扈的權貴?


    可到頭來,這些外戚無一幸免,皆被老劉家的皇帝逐個剿滅。


    如今的王家看似如日中天,實則仰仗著的,是他那位擔任太皇太後的姑奶奶,以及父親王莽的非凡才能。


    王宇深知,這表麵的繁榮背後隱藏著無盡的危機。


    一旦失去這兩者的支撐,王家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可是他自己知道自己,他自己沒什麽能耐啊!


    這兩位,現在一個七十多,一個快五十了。


    而漢平帝,這會可才十多歲。


    等平帝長大後,你們兩位可能早就沒,但他王宇,這個王莽的兒子,那會可還活著呢。


    誰知道等這皇帝掌權後,王家會不會被滅九族?


    所以王宇在得知王莽要和衛家作對的時候。


    就想要讓王莽退出了,別再去爭了,出了問題可是要九族消消樂的。。


    然而,王莽又豈是那種會被輕易說動之人?


    王宇見勸說無果後,這大聰明,便心生一計——往自家門上潑灑鮮血。


    企圖用這種手段來恐嚇王莽。


    可惜事與願違,他的計劃很快敗露,並當場被王莽擒獲。


    這可把王莽氣得夠嗆,盛怒之下,他毫不猶豫地將王宇投入大牢。


    不僅如此,王莽還趁此機會對衛家發難。


    偌大的衛氏家族,頃刻間土崩瓦解,數百口人慘遭屠戮,唯有漢平帝的生母幸免於難。


    而王宇本人,則步其二弟後塵,被逼無奈自盡身亡。


    事件最後的結局,就是王莽成功地將這起事件,包裝成一樁義舉。


    宣揚自己大公無私、大義滅親之德。


    他甚至為此專門撰寫文章,勒令全國讀書人熟讀背誦。


    為了追逐權力和聲名,接連兩次痛下殺手,殘害親子,足見其冷酷無情至極。


    憑借這般鐵石心腸和偽善做派,王莽得以聲名遠揚,於當世幾可比肩古之聖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