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邊騎的誕生,源於趙武靈王的變法。


    趙國變法和秦國變法差不多,都是絕境之下拚死一搏。


    別看趙國在後期,和秦國打的有來有迴。


    多次在與秦軍的戰鬥上,還取得了較大優勢。


    甚至可以說,趙國在最後與大秦爭霸的時候,單單從軍力的角度出發。


    趙國軍隊應該是要略強於秦。


    哪怕就是長平之戰後,趙國的軍力,依舊能夠勉強抗秦。


    當然,這其中也是大秦給了趙國喘息之機,不然的話長平之後,趙國也該沒了。


    這隻能說秦國的律法太適合戰爭了,完全就是為戰爭而生的。


    大秦的所有人,不是耕地就是打仗。


    其他國家要是不能以碾壓優勢對付秦國的話。


    那就算偶爾贏秦軍幾場,秦軍也能很快的補充足夠兵員。


    這哪個國家跟他耗的起?


    趙國軍力上或許略強於大秦,但也遠遠沒有達到碾壓的程度。


    不過這也足夠說明趙國的強大了。


    可這一切都隻是後期的趙國。


    前期的趙國,那也是一個可憐的娃呐。


    三家分晉的時候,韓國地盤雖然小,但人家生產鐵礦,靠著這礦產,那是kuku堆技術。


    魏國就更不要說了,魏國分的地盤是最好的,分的就是人家晉國的基本盤。


    要錢有錢,要糧有糧,人口眾多,土地肥沃。


    就趙國分的地盤,那叫一個倒黴。


    土地貧瘠就算了,礦產那也是少的可憐。


    連人口,那都是墊底的存在。


    光是這些,那也沒什麽。


    更重要的是,趙國地處邊界,緊挨北方蠻族。


    而且邊上還有一個中山國時不時欺負他一下。


    那時候的趙國,可謂是要糧沒糧,要人沒人。


    還動不動就刷新打秋風的蠻族,和占地盤的中山國,那日子過的是真的慘。


    最慘的時候,趙國甚至被中山國打崩成了兩個。


    就是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下,趙國撐了一百多年,終於是迎來了他們的王。


    公元前326年,15歲的趙武靈王上位。


    趙武靈王絕對在戰國時期絕對是一流的君主,哪怕就是說他頂流也不為過。


    雖然後期的事情幹的讓人有些詬病。


    可他的變法,他在改革上的成就,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他這人吧,也是真的飄,縱觀趙武靈王的一生。


    他或許更應該當一個將軍,而不是國君。


    哪怕就是將軍,他或許都有些難以勝任,他應該當一個特種大隊的大隊長。


    這不是說他沒有戰略眼光,他的戰略眼光是很毒的。


    隻是他這人太跳脫了一點。


    史書上就多次記載了他的一些跳脫事情。


    比如在他登基17年的時候,他就帶著護衛和一些將軍。


    總共就幾十人,直接插入到了中山國的境內。


    然後登高遠眺中山國和齊國的領土。


    這一方麵說明了他的野心,可另一方麵,也隻能說他膽子是真大。


    一個國君帶那麽點人,跑到另外別人國家境內去探查敵情。


    而且中山國和趙國可以說是有血仇的,這一旦被發現,他是跑都沒地跑的。


    這次的探查,僅僅隻是他多次探查敵情的一條而已。


    後麵到了公元前298年的時候,他更是直接將國君的位子傳給了兒子。


    然後他自己化裝成使者,親自前往秦國查探。


    主要就是想去見見秦昭襄王和宣太後,估計是想去探查一下這兩人的一些習性吧。


    可那時候秦國的名聲,是世人皆知的差。


    因為就在不久前,秦昭襄王就邀請了楚懷王入秦,然後把楚懷王關了起來。


    楚懷王那可是秦昭襄王的舅舅,還是被邀請過去的,這都能關起來。


    他趙武靈王雖說也和秦昭襄王同宗同源,可都是兩國家了,誰還講那點情麵?


    再說了,趙武靈王還是化妝偵查的,完全就是間諜行為了。


    真要是被發現了,那秦昭襄王估計就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了。


    也是他運氣好,在他與秦昭襄王會麵結束後。


    秦昭襄王和宣太後就感覺到他這人有些不對勁。


    要不是趙武靈王也察覺到了不對,估計他還真就得留在秦國了


    不過話說迴來,趙武靈王雖然行事跳脫。


    可這些那也是趙武靈王想要開戰的一個訊號。


    之前那次他去中山國偵查,在偵查完後,沒多久,就和中山國開戰了。


    而在他入秦迴來之後,沒多久,他就準備好了作戰計劃。


    打算從秦國北方繞進突擊秦國都城了。


    千裏突襲,誌在一舉滅秦。


    若是這事情真的出現,那大秦可能就真的有危險了。


    畢竟大秦那會對北邊的防守是真的不多。


    隻是大秦也有大秦的氣運。


    趙武靈王這邊把該準備好的都準備好了。


    都要開始調兵了,結果趙國國內因為他傳位的事情起了內亂。


    兩個兒子相爭,一子勝一子死。


    活著的兒子怕趙武靈王出來找他麻煩。


    於是便將趙武靈王困在沙丘宮中,將這一代雄主活活餓死在了沙丘。


    有一點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趙武靈王,在沒有獲得任何外界補給的情況下,他在沙丘宮中硬是活了三個月才餓死。


    上到飛過的麻雀,下到泥中的蚯蚓,他是一點沒浪費啊!


    在趙武靈王死後,趙邊騎的戰鬥力略有下降。


    但是也沒有下降太多。


    後麵在李牧執掌的時候,那都已經是長平之戰以後了。


    趙邊騎在李牧手上,依舊是給匈奴造成了極大的打擊。


    若不是郭開那小人,那始皇帝想要滅趙,以趙邊騎的實力。


    總的來說,若是後勤有足夠保障的話,且軍隊數量在同水準上的話。


    那趙軍應該是要略強於秦軍的。


    這從長平之戰中也能看出來。


    長平一戰,趙軍被圍四十多天才投降。


    現在有人說這是趙括指揮的還行,隻是遇到了白起。


    出新手村遇到世界boss,他不死都不行。


    但是其中更重要的,還是趙軍軍隊的實力和凝聚力,不然的話,別說趙括了,就是廉頗來了也扛不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