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的擊刹弩兵嶄露頭角之時,另一股強大的力量也悄然崛起——那便是大秦的鐵鷹銳士!


    他們正是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的大秦銳士。


    事實上,相對於其他戰國時期的軍隊而言,鐵鷹銳士的出現相對較晚。


    然而,正是這樣一支後來居上的精銳之師,給整個戰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鐵鷹銳士登上曆史舞台時,大秦的變法已經基本完善,國力也增強了很多。


    甚至連那位變法的商君,此刻也早沒了。


    而這支軍隊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完全得益於其嚴苛至極的選拔標準。


    據傳說,要想成為一名鐵鷹銳士,必須從十萬名秦國士兵中脫穎而出。


    更有甚者言稱,真正能達標者不過區區三千人而已!


    但實際上,這個數字或許還過於樂觀了些。


    遙想當年,司馬錯奉命組件鐵鷹銳士之際。


    他可是在經曆過商鞅變法後的整整二十萬新軍當中,精心篩選出了僅僅一千六百餘名精銳。


    這樣的淘汰率,令人咋舌。


    相當於是平均一百二十五人才挑選出來一個。


    他們的選拔,是比巔峰時期的魏武卒更嚴格。


    據史冊記載,魏武卒所背負之物大約重五十斤上下。


    但鐵鷹銳士卻需身負八十斤左右。


    不僅如此,他們還有著更為嚴苛的要求。


    那就是在行軍百裏之後,一投入戰鬥,便能立刻展開廝殺。


    當然了,古代的人,也並非人人都和西楚霸王項羽一樣,一個個都是神力無窮。


    因此對於這些數據還需稍作轉換。


    以漢代為例,一斤等於十六兩,一兩約合十六克。


    這樣一算的話,所謂的八十斤,實則不過當今四十餘斤而已。


    況且鐵鷹銳士是騎兵兵種,這樣換算一下,人員的實際負重,倒也並未超乎常理。


    隻是就選拔時的淘汰率而言,選拔的時候,應該是不能允許士兵騎馬應選的。


    無論是從裝備配備,或者是從人員選拔的角度,來看這支軍隊。


    鐵鷹銳士,都堪稱是一支由眾多百夫長匯聚而成的精銳之師了。


    在戰國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裏,它簡直就是一支所向披靡,橫掃天下無敵的強軍了。


    在大秦征討巴蜀以及收複河西等戰役中,都有他的身影出現。


    傳聞紛紜,據說後來白起用以截斷趙軍糧道的奇兵。


    就是這支令人聞風喪膽的鐵鷹銳士!


    但是,各位秦粉,也莫要過於興奮。


    誠然,鐵鷹銳士的數據堪稱卓越。


    其強大實力毋庸置疑。


    輝煌戰績更是璀璨奪目。


    但必須指出的是,截至目前為止,up主所講述的一切,僅僅源自傳聞以及一係列推斷。


    在史記等正史之中,幾乎找不到,有關鐵鷹銳士的確切記錄,或者詳細資料佐證。


    此外,大秦帝國對外展開的諸多戰役,大多憑借著龐大軍團的壓倒性優勢,而取得勝利。


    盡管也存在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但這樣的情況,對於秦軍作戰來說,確實相對罕見。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秦國應該真實存在過一支強悍的騎兵部隊。


    在戰國時期,戰爭記敘中,還是能夠察覺到些許,關於這支神秘部隊的細微線索。


    尤其是先前提到的,白起用騎兵切斷趙軍糧草供應一事,便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


    當時那支騎兵隊伍規模大概是五千人左右,而若從司馬錯時代起始算起,至白起統兵時期。


    鐵鷹銳士的人數,想必也應該接近四千或五千左右。


    不僅人數相吻合,更為關鍵的是,鐵鷹銳士恰恰擅長騎術,正符合執行此類任務的需求。


    可由於秦軍兵團作戰的原因,導致他們的光芒被掩蓋了。


    畢竟那種動輒就是十幾萬,幾十萬的兵團作戰,這幾千人。


    那真就像一朵浪花一樣,很難出頭的。


    大家想想,幾十萬人作戰,一支小部隊,那得立下多大的功,才有可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網友【彈幕】:“我去,感情古人都是用五兩稱的啊!


    那青龍偃月刀也就是四十一斤了。


    之前我一直覺得周倉多厲害多厲害。


    扛著八十多斤的青龍偃月刀還能追上關羽。


    現在看來,他也就和大秦鐵鷹銳士的一個小兵差不多了。”


    網友【彈幕】:“這話說的,我還以為你要懷疑一下關公了呢?結果你就懷疑了一下周倉?”


    網友【彈幕】:“懷疑關公?別說換算之後還有四十一斤,這青龍偃月刀就算隻有十一斤,那我都佩服關公。


    我手上有一柄七斤的槍,練了兩天就放棄了。


    舞不起,根本舞不起,玩半小時就感覺不到手了,第二天起來,身上沒有不痛的地方。”


    網友【彈幕】:“網上:五十斤的武器?那不是有手就行嗎?


    現實:兩斤的鋤頭我是真挖不動了.....”


    網友【彈幕】:“事實上,真要說的話,青龍偃月刀還真就是八十二斤。


    因為三國小說是明朝寫的,明朝的一斤和現在的一斤沒有太大區別,甚至還要重一點。”


    網友【彈幕】:“事實上,真要說的話,關公就沒用過青龍偃月刀。


    因為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真正的曆史。


    關公用的武器可能是長矛和戈一類的,但絕不可能是青龍偃月刀。


    偃月刀是宋朝之後才有的武器,而且還不是用來作戰的,因為太重,隻能用來練力氣。”


    ........


    唐太宗李世民:“政哥,大秦真有鐵鷹銳士嗎?


    怎麽在後麵漢高祖進入鹹陽時沒有出現了?”


    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你猜子嬰為什麽上台就能弄死趙高呢?”


    祖龍嬴政:“有,當然有了。”


    大秦位麵。


    “蒙恬,鐵鷹劍士以後就更名鐵鷹銳士吧,另外擴軍至萬人,朕要這鐵鷹銳士之名響徹古今!”


    祖龍在彈幕上迴了一句之後。


    對身旁的蒙恬吩咐道。


    “是,陛下。”


    蒙恬應了一聲道。


    “有了這祥雲視頻的傳廣,這鐵鷹銳士一軍.......嗯,得從長城軍團弄一些精銳過來補充才行。”


    在應下始皇帝的話之後,蒙恬心中暗暗思索了一下。


    這鐵鷹銳士的名聲一旦打出去,那以後,大秦的士卒絕對是想要削尖腦袋往裏鑽的。


    畢竟,如今大世將至。


    鐵鷹銳士又被後世這麽吹了一下,未來的戰鬥肯定是少不了的。


    大秦軍功改製後,已經從之前的殺敵爆金幣,變成了殺敵爆地盤了。


    對於普通士兵來說,要是能夠進入鐵鷹銳士,那爆地盤的機會可就比在普通部隊大太多了。


    現在始皇帝將擴充鐵鷹銳士的事交到他手上,麵對這種好處,蒙恬也不由的動了點私心。


    ..........


    【秦軍銳士之後,那就是趙國的邊騎了。


    在戰國後期的時候。


    能和秦國爭一爭天下的,也就隻有趙國了。


    楚國受製於地利,雖然後期也和秦國打了幾仗大的。


    甚至還有過耀眼戰績,可終究是追不上秦國腳步。


    韓國則是地盤太小,他們即便是裝備再好,人員儲備也是有限的。


    而且變法還失敗了,到後麵的時候,直接就找不到自己的路了。


    魏國就更不要說了,自從魏武卒退出曆史舞台後,就算是廢了大半。


    河西之戰後,那就算完全廢了。


    齊國,燕國就更不要說了。


    一個變法成了笑話,一個被笑話打滅國了。


    隻有趙國,在胡服騎射之後,軍力直追大秦,就是國力有點跟不上,要不然的話,結果真的是猶未可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