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中興?他中興個嘚兒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網友【彈幕】:“《明史》能修到滿清皇帝都看不過去的地步。
這隻能說滿清的文官是真能舔啊!”
網友【彈幕】:“很多其實就是大明的官員抹黑的,很多《明史》中最離譜的東西,都能在對應的實錄中找到,反而是不離譜的,實錄中沒有。”
網友【彈幕】:“其實成化帝的昏庸和功績幾乎是並行的。
跟晚年不晚年的可沒太大的關係。
萬安,劉吉,劉珝三人在內閣位上可沒少待。
萬安是成華13年入閣,劉吉是11年,劉珝更是在成化十年就入閣了。
這樣用人,大明在他手上還能東征西討。
這也隻能說明成化帝是真沒拿文官當人看,他們的作用真就跟紙糊的一樣。”
網友【彈幕】:“奸臣不一定就是廢物,忠臣不一定就有能耐。
嚴嵩,和珅,哪個不是貪官汙吏,你能說他們是廢物嗎?”
網友【彈幕】:“他們要是有能力的話,也不會被稱作紙糊三閣老了。
當時民間的傳聞就是他們三人隻會高唿萬歲,因此還得了一個萬歲閣老的名頭。
所以才會被稱作紙糊三閣老的。
我估計這就是朱見深喜歡聽奉承話,才將這三個人留在內閣的。”
網友【彈幕】:“受教受教,我還真以為是什麽封建迷信,用紙糊了三個閣老擺在大殿上。”
網友【彈幕】:“同上同上,看到朱見深修仙,我還真以為是弄了紙糊閣老,泥塑尚書在大殿上擺著呢。”
網友【彈幕】:“重用宦官那也是沒辦法的,大明在成化帝手上的時候,他也沒什麽能用的。
外戚集團沒有,武將集團被他爹禍禍了。
藩王他也不敢用呐,麵對朝中的文官集團起勢,他除了用宦官扼製文官,還能有什麽辦法?”
網友【彈幕】:“其實成化一朝的記錄很離譜。
明史中明確寫了,憲宗怠於政事,熱衷齋醮,喜好大興土木,商輅多次加以勸阻。
但商輅在成化十三年就退了,也就是說成化帝,在成化十三年前就開始大興土木之類的。
可成化十三年後,成化帝也是多次用兵,十四年,十五年,兩次針對女真的犁庭。
也是十五年,王越還閃擊蒙古王庭。
另外,根據《罪惟錄》記載。
成化一朝,二十三年,遇到了五十二次較大天災。
算上內憂外患,這劇本和崇禎真的很像,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在這種情況下,成化帝不但有足夠的糧草用來打仗,還能大興土木。
甚至打完之後,糧倉還是滿的,真就離譜到家了。”
網友【彈幕】:“所以說,崇禎雖然倒黴,但是大明之所以在他手上亡,主要是他菜。
優柔寡斷,磨磨唧唧,該狠的不狠,用人則疑,疑人還用。
同樣的劇本,他是抄作業都不會抄。”
網友【彈幕】:“崇禎時期文官地位已經根深蒂固了,成化時期,文官才剛剛抬頭,兩者還是不一樣的。”
.........
“太上皇,酒涼了,莫讓奴婢難做。”
大明位麵,1453年。
景泰四年,南宮。
“朕走後,太子如何?”
朱祁鎮看著麵前的太監詢問道。
“此事奴婢不知。”
太監搖了搖頭,他奉旨前來的時候,視頻還沒播放到成化帝。
“今日尚早,不急一時,煩請公公再去問詢一番,有勞了。”
朱祁鎮看著麵前的酒杯。
今天這事那指定是不能善了了。
就算他弟弟再不想殺他,朝中文武,大明百姓也饒不了他。
所以他是非死不可的,隻是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會是什麽樣的下場了。
“太上皇,太上皇,陛下欲再立太子。”
就在此時,又一個太監小跑了過來。
“朕再與皇後交待一番。”
朱祁鎮看了看麵前的滿桌珍饈,笑了笑說道。
........
“陛下,太上皇自覺罪過深重,於南宮自盡了。
錢皇後也隨太上皇同去了。”
另一處宮殿之中。
一個太監向朱祁鈺匯報道。
“皇兄呐,這又是何苦呢?
就以皇兄之意,一切從簡吧。”
朱祁鈺歎氣一聲,對太監吩咐道。
.........
【成化帝之後,便是大明的弘治中興了。
對於弘治皇帝朱佑樘,那隻能說他中興了個嘚。
up主個人看法,這就是一個被吹捧起來的皇帝。
原因嘛,很簡單,他和他爹恰好相反。
他對文官那是真的好,在弘治一朝,文官集團徹底做大。
連老朱家的傳統手藝,在他手上都丟了個幹淨。
甚至up主都懷疑他是老趙家哪個皇帝穿越過來的。
不然的話不可能對文官這麽好。
首先他廢除了他老爹留給他監視群臣的西廠,。
然後他給文官製定了一條與議罪銀類似的規矩。
那就是你貪可以,查到之後也不殺頭。
隻要將你貪汙的一部分銀子上交,那就沒事了。
剛剛經曆了成化帝一朝,被不當人看的文官。
在見到這種福利之後,他們能不可勁吹弘治帝嘛。
這樣做的結果,那就是文官集團徹底當權。
從此之後,貪腐在大明一朝開始合法化了。
也是從此之後,大明的皇帝,就開始溶於水了。
即便是後期把權衡之道玩成神乎其神的嘉靖。
也僅僅隻能製衡住文官集團,根本就無從打壓。
甚至就連朱佑樘自己,都可以說是被文官害死的。
恩,這事情還不僅僅是他,他爹也是。
傳聞成化帝雖然在萬貴妃死後,一度思念成疾。
但致死的病情,一開始僅僅隻是腹瀉而已。
可沒治幾天,然後就死了。
而朱佑樘的病情,一開始僅僅隻是感冒。
然後被診治後,也是沒幾天就死了。
更離譜的是,他們父子倆,是被同一個醫生治死的。
而且兩次治死的原因,都是開錯方子。
很離譜吧,更離譜的還在後麵。
那個開錯兩次方子,弄死兩個大明皇帝的劉文泰。
人家雖然被流放了,但最後居然是善終的。
這種詭異的事情,也就是在大明一朝能出現。
再來說說為什麽弘治中興,是吹出來的中興。
在孝宗實錄中記載,在弘治14年的時候,記載了一句,天下民已窮矣,財已盡。
說白了就是窮了,沒錢了。
還有弘治十五年十月戶部的報告。
一歲所入,俱不足以供一歲所出。
就是已經入不敷出了。
再到弘治十八年的時候:
內承運庫放支銀兩,全無印簿。
支銷二十年來,累數百萬,以致府藏空竭。
這下是真沒錢了,特別是那句支銷二十年來,累數百萬。
就很好的說明了,這錢應該是弘治花的,不是他老爹花的。
是不是覺得這僅僅隻是內庫的支出,大明不是還有國庫嗎?
巧了不是,國庫也早就空了,比內庫空的還早。
如弘治十四年閏七月時。
劉健就說了,近年以來用度太侈,光祿寺支費增數十倍。
各處織造降出新樣,動千百匹。
顯靈、朝天等宮,泰山、武當等處。
修齋設醮費用,累千萬兩。
太倉官銀存積無幾,不夠給邊。
用白話說,那就是你可別作了,國庫沒錢了,現在連邊軍軍餉都快發不出來了。
到後麵朱厚照登基的時候,甚至連給弘治辦葬禮的錢都快找不出來了。
中興?他中興了個什麽?
把他老爹的錢,全部禍禍完也叫中興?
要是他開局是他老爹的開局,甚至就是他老爹留下的錢少一點。
估計大明就不是亡在崇禎手上了。】
這隻能說滿清的文官是真能舔啊!”
網友【彈幕】:“很多其實就是大明的官員抹黑的,很多《明史》中最離譜的東西,都能在對應的實錄中找到,反而是不離譜的,實錄中沒有。”
網友【彈幕】:“其實成化帝的昏庸和功績幾乎是並行的。
跟晚年不晚年的可沒太大的關係。
萬安,劉吉,劉珝三人在內閣位上可沒少待。
萬安是成華13年入閣,劉吉是11年,劉珝更是在成化十年就入閣了。
這樣用人,大明在他手上還能東征西討。
這也隻能說明成化帝是真沒拿文官當人看,他們的作用真就跟紙糊的一樣。”
網友【彈幕】:“奸臣不一定就是廢物,忠臣不一定就有能耐。
嚴嵩,和珅,哪個不是貪官汙吏,你能說他們是廢物嗎?”
網友【彈幕】:“他們要是有能力的話,也不會被稱作紙糊三閣老了。
當時民間的傳聞就是他們三人隻會高唿萬歲,因此還得了一個萬歲閣老的名頭。
所以才會被稱作紙糊三閣老的。
我估計這就是朱見深喜歡聽奉承話,才將這三個人留在內閣的。”
網友【彈幕】:“受教受教,我還真以為是什麽封建迷信,用紙糊了三個閣老擺在大殿上。”
網友【彈幕】:“同上同上,看到朱見深修仙,我還真以為是弄了紙糊閣老,泥塑尚書在大殿上擺著呢。”
網友【彈幕】:“重用宦官那也是沒辦法的,大明在成化帝手上的時候,他也沒什麽能用的。
外戚集團沒有,武將集團被他爹禍禍了。
藩王他也不敢用呐,麵對朝中的文官集團起勢,他除了用宦官扼製文官,還能有什麽辦法?”
網友【彈幕】:“其實成化一朝的記錄很離譜。
明史中明確寫了,憲宗怠於政事,熱衷齋醮,喜好大興土木,商輅多次加以勸阻。
但商輅在成化十三年就退了,也就是說成化帝,在成化十三年前就開始大興土木之類的。
可成化十三年後,成化帝也是多次用兵,十四年,十五年,兩次針對女真的犁庭。
也是十五年,王越還閃擊蒙古王庭。
另外,根據《罪惟錄》記載。
成化一朝,二十三年,遇到了五十二次較大天災。
算上內憂外患,這劇本和崇禎真的很像,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在這種情況下,成化帝不但有足夠的糧草用來打仗,還能大興土木。
甚至打完之後,糧倉還是滿的,真就離譜到家了。”
網友【彈幕】:“所以說,崇禎雖然倒黴,但是大明之所以在他手上亡,主要是他菜。
優柔寡斷,磨磨唧唧,該狠的不狠,用人則疑,疑人還用。
同樣的劇本,他是抄作業都不會抄。”
網友【彈幕】:“崇禎時期文官地位已經根深蒂固了,成化時期,文官才剛剛抬頭,兩者還是不一樣的。”
.........
“太上皇,酒涼了,莫讓奴婢難做。”
大明位麵,1453年。
景泰四年,南宮。
“朕走後,太子如何?”
朱祁鎮看著麵前的太監詢問道。
“此事奴婢不知。”
太監搖了搖頭,他奉旨前來的時候,視頻還沒播放到成化帝。
“今日尚早,不急一時,煩請公公再去問詢一番,有勞了。”
朱祁鎮看著麵前的酒杯。
今天這事那指定是不能善了了。
就算他弟弟再不想殺他,朝中文武,大明百姓也饒不了他。
所以他是非死不可的,隻是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會是什麽樣的下場了。
“太上皇,太上皇,陛下欲再立太子。”
就在此時,又一個太監小跑了過來。
“朕再與皇後交待一番。”
朱祁鎮看了看麵前的滿桌珍饈,笑了笑說道。
........
“陛下,太上皇自覺罪過深重,於南宮自盡了。
錢皇後也隨太上皇同去了。”
另一處宮殿之中。
一個太監向朱祁鈺匯報道。
“皇兄呐,這又是何苦呢?
就以皇兄之意,一切從簡吧。”
朱祁鈺歎氣一聲,對太監吩咐道。
.........
【成化帝之後,便是大明的弘治中興了。
對於弘治皇帝朱佑樘,那隻能說他中興了個嘚。
up主個人看法,這就是一個被吹捧起來的皇帝。
原因嘛,很簡單,他和他爹恰好相反。
他對文官那是真的好,在弘治一朝,文官集團徹底做大。
連老朱家的傳統手藝,在他手上都丟了個幹淨。
甚至up主都懷疑他是老趙家哪個皇帝穿越過來的。
不然的話不可能對文官這麽好。
首先他廢除了他老爹留給他監視群臣的西廠,。
然後他給文官製定了一條與議罪銀類似的規矩。
那就是你貪可以,查到之後也不殺頭。
隻要將你貪汙的一部分銀子上交,那就沒事了。
剛剛經曆了成化帝一朝,被不當人看的文官。
在見到這種福利之後,他們能不可勁吹弘治帝嘛。
這樣做的結果,那就是文官集團徹底當權。
從此之後,貪腐在大明一朝開始合法化了。
也是從此之後,大明的皇帝,就開始溶於水了。
即便是後期把權衡之道玩成神乎其神的嘉靖。
也僅僅隻能製衡住文官集團,根本就無從打壓。
甚至就連朱佑樘自己,都可以說是被文官害死的。
恩,這事情還不僅僅是他,他爹也是。
傳聞成化帝雖然在萬貴妃死後,一度思念成疾。
但致死的病情,一開始僅僅隻是腹瀉而已。
可沒治幾天,然後就死了。
而朱佑樘的病情,一開始僅僅隻是感冒。
然後被診治後,也是沒幾天就死了。
更離譜的是,他們父子倆,是被同一個醫生治死的。
而且兩次治死的原因,都是開錯方子。
很離譜吧,更離譜的還在後麵。
那個開錯兩次方子,弄死兩個大明皇帝的劉文泰。
人家雖然被流放了,但最後居然是善終的。
這種詭異的事情,也就是在大明一朝能出現。
再來說說為什麽弘治中興,是吹出來的中興。
在孝宗實錄中記載,在弘治14年的時候,記載了一句,天下民已窮矣,財已盡。
說白了就是窮了,沒錢了。
還有弘治十五年十月戶部的報告。
一歲所入,俱不足以供一歲所出。
就是已經入不敷出了。
再到弘治十八年的時候:
內承運庫放支銀兩,全無印簿。
支銷二十年來,累數百萬,以致府藏空竭。
這下是真沒錢了,特別是那句支銷二十年來,累數百萬。
就很好的說明了,這錢應該是弘治花的,不是他老爹花的。
是不是覺得這僅僅隻是內庫的支出,大明不是還有國庫嗎?
巧了不是,國庫也早就空了,比內庫空的還早。
如弘治十四年閏七月時。
劉健就說了,近年以來用度太侈,光祿寺支費增數十倍。
各處織造降出新樣,動千百匹。
顯靈、朝天等宮,泰山、武當等處。
修齋設醮費用,累千萬兩。
太倉官銀存積無幾,不夠給邊。
用白話說,那就是你可別作了,國庫沒錢了,現在連邊軍軍餉都快發不出來了。
到後麵朱厚照登基的時候,甚至連給弘治辦葬禮的錢都快找不出來了。
中興?他中興了個什麽?
把他老爹的錢,全部禍禍完也叫中興?
要是他開局是他老爹的開局,甚至就是他老爹留下的錢少一點。
估計大明就不是亡在崇禎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