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成化帝的功勞隻有成化犁庭?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一章有補字。)
【說起成化帝,大家知道應該隻有兩點功過。
過是一個寵愛萬貴妃,功是一個成化犁庭。
對於萬貴妃,大家想到的就是毒妃,妖妃之類的。
最大的一點,那就是善妒。
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就要殺掉別人的兒子。
導致成化帝一直膝下無子。
後麵的孝宗,還是被太監宮女偷偷養到六歲之類的。
另外成化犁庭,成化帝殺了滿清多少多少人,導致滿清對他如何如何抹黑。
恩.......其實還真不是這樣。
他的被低估,他的被抹黑,那跟這兩件事情還真沒多大關係。
雖然滿清是改了不少明史,滿清對於成化犁庭這事情確實用了一點春秋筆法,淡化了一些成化帝的功績。
可成化帝還真不是人家滿清抹黑的,最少不是愛新覺羅家抹黑的。
甚至乾隆自己在看明史的時候,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還特地寫了一篇文章給萬貴妃平反了一下。
文章名字叫做《駁明憲宗懷孕諸妃,皆遭萬妃逼迫而墜胎》
雖然乾隆這人up主不喜歡,但他這篇文章還是不錯的。
在這篇文章中,乾隆基本上將能找到的疑點都問了出來。
另外根據金門縣誌和張家家譜記載,張敏也根本就不是什麽自殺的。
還有一點佐證,那就是太監汪直。
也就是龍門客棧中雨化田的原型,他一直都在討好萬貴妃。
明孝宗朱佑樘真要是在宮中長大的話。
以汪直西廠太監的身份,能查不出來?
真要殺能殺不了?
還有說萬貴妃後麵想要毒殺朱佑樘的,這也是扯淡。
在《憲宗實錄中》有一段記載。
當時內閣首輔商輅的匯報中,明確的提到了,朱佑樘被接到宮中後。
開始是有萬貴妃扶養的,養了多久不知道,但確實是養過,也沒養死。
另外就是說朱佑樘的生母是萬貴妃弄死的。
這也是無稽之談,真要是這樣的話。
後麵孝宗登基之後,為什麽沒提過此事?
總的來說,萬貴妃是有點善妒,也確實是用了點權力,給自己家裏人封了官位。
但也僅此而已。
所以萬貴妃的事情,那真不算是成化帝的什麽汙點。
稍微提一嘴,大明一朝的皇帝,成化帝的子女數量,僅次於太祖朱元璋。
隻不過他也確實是獨寵萬貴妃而已。
至於成化犁庭嘛,功肯定是功,但並沒有說的那麽恐怖。
什麽把滿清祖上殺了遍。
成化犁庭狠確實是狠,剿其巢穴,滅其種族。
但實際戰績不大,滿打滿算也就弄死兩千多人。
而且整個行動下來,手段多多少少是有那麽一點不光彩。
比如女真首領董山,在行動之前就被他先一步給騙出來了。
然後才發兵搞事,最終還沒弄幹淨。
所以成化帝對於犁庭行動,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十幾萬人過去,又是坑蒙拐騙都用上了。
結果就這點戰績,說是打仗,實際成反恐了。
要說對女真狠的,那還得是後麵的遼東總兵李成梁。
雖說女真是在遼東總兵李成梁手上起來的。
但是李成梁在女真眼中,那可就是實實在在的閻王爺。
隻是後麵養虎成患了。
不過成化犁庭,也確實是給當時的女真造成極大打擊。
至少往後的幾十上百年。
女真算是安靜了下來,一直沒有再鬧騰出什麽大動靜了。
總結下來,以上兩點功過,其實對於成化帝來說,那是既不算什麽功,也不算什麽過。
他真正的功績,應該是平反了他爹時期留下的冤案。
平定瑤民造反,安置流民,征伐蒙古,收複河套地區,安定了東北地區。
還遏製住了文官集團的發展。
同時在經濟方麵,也是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比如在《明實錄》中,就有對成化十八年京都倉庫的一項記載。
其中糧食足足有兩千兩百餘萬石。
豆子,草料,各十餘萬石。
這僅僅隻是一個倉的存儲,能達到這樣存儲的,估計也就宣宗時期了。
可宣宗接手的是一個怎麽樣的大明?
不說是一個盛世,最少也算半個盛世。
加上永樂一朝屢戰屢勝,當時的大明,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對大明的認可是極高的。
可以說軍中有良將,朝中有賢臣。
而成化接手的又是一個什麽攤子?
他爹複辟後,對景泰帝一朝的臣子殺的殺,貶的貶。
再加上他爹土木堡敗光的家產。
當時的大明那是內有各地起義,外有蒙古,女真虎視眈眈。
朝中能臣凋零,軍中良將非貶即殺。
成化在位短短二十來年,安了內亂,平了外患。
還在經濟上基本恢複到了宣宗時期的水準。
這文治武功,說一句小太宗,那都不算很過分。
當然他也是有過,後期也確實昏庸。
任用奸臣萬安,沉迷修仙。
比如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一事,可謂是昏庸至極。
這幾人那是真的屁用沒有。
另外還有設皇莊,大肆的侵占了民田等等。
可以說他和漢武帝,唐玄宗堪稱是一個模板出來的。
眼看著他也將變成一個前期努力,後期昏庸的主。
可曆史給了他一個急刹車,在他沒有鬧出太多幺蛾子之前,讓他在41歲就掛了。
至於說成化帝為什麽被抹黑。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扼住了文官集團的崛起。
自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的文官集團就開始露頭了。
但是成化帝設立了西廠。
眾所周知,宦官是和文官天生對立的。
而西廠宦官,在成化帝時期,可謂是一個巔峰。
麵對這種皇帝,文官本就會貶低,畢竟文官和宦官是天生對立的。
他們不可能去吹捧一個重用宦官的皇帝。
如果單單如此,也還不至於被淡化的這麽厲害。
更重要的,還是成化帝對文官的漠視,或者說蔑視。
古代的文官地位,要麽高,要麽低。
比如宋朝文官地位就高,比如明初文官地位就差了很多,動不動就會被朱元璋或朱棣砍死。
但不管怎麽樣,哪怕就是被砍死。
最少這些皇帝也把文官當個人,也會過問一下。
但成化一朝的文官。
成化帝就沒把他們當過人。
要不然也不會出現紙糊閣老,泥塑尚書的情況。
曆史說是勝利者書寫的,但終歸還是讀書人寫的。
所以成化帝被黑,被淡化很大一部分。
那就是明清兩代的文官勢力弄出來的。】
【說起成化帝,大家知道應該隻有兩點功過。
過是一個寵愛萬貴妃,功是一個成化犁庭。
對於萬貴妃,大家想到的就是毒妃,妖妃之類的。
最大的一點,那就是善妒。
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就要殺掉別人的兒子。
導致成化帝一直膝下無子。
後麵的孝宗,還是被太監宮女偷偷養到六歲之類的。
另外成化犁庭,成化帝殺了滿清多少多少人,導致滿清對他如何如何抹黑。
恩.......其實還真不是這樣。
他的被低估,他的被抹黑,那跟這兩件事情還真沒多大關係。
雖然滿清是改了不少明史,滿清對於成化犁庭這事情確實用了一點春秋筆法,淡化了一些成化帝的功績。
可成化帝還真不是人家滿清抹黑的,最少不是愛新覺羅家抹黑的。
甚至乾隆自己在看明史的時候,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還特地寫了一篇文章給萬貴妃平反了一下。
文章名字叫做《駁明憲宗懷孕諸妃,皆遭萬妃逼迫而墜胎》
雖然乾隆這人up主不喜歡,但他這篇文章還是不錯的。
在這篇文章中,乾隆基本上將能找到的疑點都問了出來。
另外根據金門縣誌和張家家譜記載,張敏也根本就不是什麽自殺的。
還有一點佐證,那就是太監汪直。
也就是龍門客棧中雨化田的原型,他一直都在討好萬貴妃。
明孝宗朱佑樘真要是在宮中長大的話。
以汪直西廠太監的身份,能查不出來?
真要殺能殺不了?
還有說萬貴妃後麵想要毒殺朱佑樘的,這也是扯淡。
在《憲宗實錄中》有一段記載。
當時內閣首輔商輅的匯報中,明確的提到了,朱佑樘被接到宮中後。
開始是有萬貴妃扶養的,養了多久不知道,但確實是養過,也沒養死。
另外就是說朱佑樘的生母是萬貴妃弄死的。
這也是無稽之談,真要是這樣的話。
後麵孝宗登基之後,為什麽沒提過此事?
總的來說,萬貴妃是有點善妒,也確實是用了點權力,給自己家裏人封了官位。
但也僅此而已。
所以萬貴妃的事情,那真不算是成化帝的什麽汙點。
稍微提一嘴,大明一朝的皇帝,成化帝的子女數量,僅次於太祖朱元璋。
隻不過他也確實是獨寵萬貴妃而已。
至於成化犁庭嘛,功肯定是功,但並沒有說的那麽恐怖。
什麽把滿清祖上殺了遍。
成化犁庭狠確實是狠,剿其巢穴,滅其種族。
但實際戰績不大,滿打滿算也就弄死兩千多人。
而且整個行動下來,手段多多少少是有那麽一點不光彩。
比如女真首領董山,在行動之前就被他先一步給騙出來了。
然後才發兵搞事,最終還沒弄幹淨。
所以成化帝對於犁庭行動,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十幾萬人過去,又是坑蒙拐騙都用上了。
結果就這點戰績,說是打仗,實際成反恐了。
要說對女真狠的,那還得是後麵的遼東總兵李成梁。
雖說女真是在遼東總兵李成梁手上起來的。
但是李成梁在女真眼中,那可就是實實在在的閻王爺。
隻是後麵養虎成患了。
不過成化犁庭,也確實是給當時的女真造成極大打擊。
至少往後的幾十上百年。
女真算是安靜了下來,一直沒有再鬧騰出什麽大動靜了。
總結下來,以上兩點功過,其實對於成化帝來說,那是既不算什麽功,也不算什麽過。
他真正的功績,應該是平反了他爹時期留下的冤案。
平定瑤民造反,安置流民,征伐蒙古,收複河套地區,安定了東北地區。
還遏製住了文官集團的發展。
同時在經濟方麵,也是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比如在《明實錄》中,就有對成化十八年京都倉庫的一項記載。
其中糧食足足有兩千兩百餘萬石。
豆子,草料,各十餘萬石。
這僅僅隻是一個倉的存儲,能達到這樣存儲的,估計也就宣宗時期了。
可宣宗接手的是一個怎麽樣的大明?
不說是一個盛世,最少也算半個盛世。
加上永樂一朝屢戰屢勝,當時的大明,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對大明的認可是極高的。
可以說軍中有良將,朝中有賢臣。
而成化接手的又是一個什麽攤子?
他爹複辟後,對景泰帝一朝的臣子殺的殺,貶的貶。
再加上他爹土木堡敗光的家產。
當時的大明那是內有各地起義,外有蒙古,女真虎視眈眈。
朝中能臣凋零,軍中良將非貶即殺。
成化在位短短二十來年,安了內亂,平了外患。
還在經濟上基本恢複到了宣宗時期的水準。
這文治武功,說一句小太宗,那都不算很過分。
當然他也是有過,後期也確實昏庸。
任用奸臣萬安,沉迷修仙。
比如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一事,可謂是昏庸至極。
這幾人那是真的屁用沒有。
另外還有設皇莊,大肆的侵占了民田等等。
可以說他和漢武帝,唐玄宗堪稱是一個模板出來的。
眼看著他也將變成一個前期努力,後期昏庸的主。
可曆史給了他一個急刹車,在他沒有鬧出太多幺蛾子之前,讓他在41歲就掛了。
至於說成化帝為什麽被抹黑。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扼住了文官集團的崛起。
自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的文官集團就開始露頭了。
但是成化帝設立了西廠。
眾所周知,宦官是和文官天生對立的。
而西廠宦官,在成化帝時期,可謂是一個巔峰。
麵對這種皇帝,文官本就會貶低,畢竟文官和宦官是天生對立的。
他們不可能去吹捧一個重用宦官的皇帝。
如果單單如此,也還不至於被淡化的這麽厲害。
更重要的,還是成化帝對文官的漠視,或者說蔑視。
古代的文官地位,要麽高,要麽低。
比如宋朝文官地位就高,比如明初文官地位就差了很多,動不動就會被朱元璋或朱棣砍死。
但不管怎麽樣,哪怕就是被砍死。
最少這些皇帝也把文官當個人,也會過問一下。
但成化一朝的文官。
成化帝就沒把他們當過人。
要不然也不會出現紙糊閣老,泥塑尚書的情況。
曆史說是勝利者書寫的,但終歸還是讀書人寫的。
所以成化帝被黑,被淡化很大一部分。
那就是明清兩代的文官勢力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