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秦亡的鍋,還真得始皇帝來背一點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完秦法,我們再說大秦的賦稅。
前麵我們也說了,大秦賦稅大概是十二取一的樣子。
這個稅收在古代,其實是真的不算重。
要知道大漢立國之初,為了修養,為了籠絡民心。
給出的稅率也是十五稅一,所以十二稅一,真不能算重稅。
而且西漢也就在開始的時候有十五稅一,後麵雖然也有過三十稅一,但最後西漢的主流交稅,還是十稅一,武帝時期更重一些。
這不是我瞎說的,西漢的十稅一是有出土文物證明的,張家山漢簡中就明確的記載了這個事情。
這稅收可比大秦還重。
說大秦賦稅重的原因,主要來源。
其實是董仲舒說的三取其二。
後班固又在漢書上記載,秦稅取半。
但漢為秦之後,這話語有多少可信,是否有抹黑前朝的行為,那就不得而知了。
可能,就是一班幫閑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
恩,沒錯,這句話真是魯迅說的。
反正根據目前我們出土的裏耶秦簡,和雲夢秦簡來看,董仲舒和班固的話,似乎是真的在抹黑秦始皇。
畢竟秦二世而亡嘛,嬴政又無宗族後裔,記載也基本都被銷毀了,還不是任他們說去?
但也有可能,他們說的情況是胡亥時期的,隻是他們將這些情況全部放在了始皇帝頭上而已。
說完賦稅律法,那就再說說焚書坑儒和巡遊求仙了。
這兩項其實是要放在一起講的。
首先巡遊求仙,這必然是始皇帝的一項昏庸之舉,始皇帝早亡大致也是吃仙丹吃的。
這個你就是再怎麽吹始皇帝你也別洗了。
雖然始皇帝的陵墓沒有打開,也沒有對他的屍體進行檢測。
但他的死因大概率就是重金屬中毒,毒素沉積之後一朝爆發而死。
基本上不可能是什麽慢性病,因為如果始皇帝當時就有慢性病的話,他不可能帶病去巡查的。
而且就算有病重的情況,但凡有個幾天的時間,也足以讓始皇帝安排後麵的事情了,而不是突然暴斃。
出現這種情況,那隻能是積年累月的毒素一朝爆發,直接就讓始皇帝失去了安排後事的時間。
而焚書坑儒,這應該也是始皇帝察覺到了那些方士術士在騙他。
所以他便殺了一些方士,術士,燒毀了一些雜七雜八的書籍。
一開始,大家稱秦始皇的這行為是焚詩書,坑術士,並沒有說他坑殺儒生的。
但到了西漢之後,就有人說始皇帝坑殺的是儒生了。
總的來說,這應該就是始皇帝在發現自己上當之後,對騙子的一場殺戮而已,談不上什麽過錯之類的。
至於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之類的,這些就不要說了,儒家對於一切喜歡戰爭的皇帝都有類似的評價,隻要能打贏,這評價不算什麽差評,但要是打輸了,這就不是什麽好評了。
.........
總結一下,大秦,律法確實嚴苛,秦始皇本人也確實在某些方麵,也出現了一些昏招。
但是綜上所述,似乎大秦在秦始皇時期,雖然有著這裏那裏的小問題,但不能說秦亡歸於始皇帝。
可是,他的過錯,正如他的功績一樣,他最大的功績是製度。
那麽他最大的過錯,也源於一處製度。
一處他沒有去遵守的製度,嫡長子繼承製。
這個始於商末的製度,秦始皇沒有去遵守,所以秦亡於二世,大秦國祚隻有14年。
但凡秦始皇立了皇後,立了嫡子,立了太子。
那就算他死在沙丘,趙高,李斯,胡亥這三個貨能把皇位拿走?做夢去吧!
不,不應該這麽說,應該說,哪怕就算是始皇帝早立胡亥為太子,大秦也不至於二世而亡。
若在名義上立的胡亥為太子,胡亥也不至於一直被趙高拿捏。
胡亥會在前期,就取得大量朝臣的擁護,趙高想要拿捏胡亥很困難的。
可胡亥後麵因為是依靠趙高李斯,製作了假聖旨登基,所以才會被一直拿捏。
所以,後麵胡亥才會大肆屠殺大秦宗室,大量屠殺朝臣,這一部分是他的昏庸,還有一部分是因為他怕呐。
他怕這一切被揭穿,他怕這失去這一切。
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秦帝國的快速滅亡。
若是立胡亥為太子的話,就算胡亥昏庸,有群臣和宗室的幫助,大秦四年也亡不了。
至於說扶蘇為什麽會自殺,為什麽沒有反抗之類的。
夥計們,原因也是這原因,扶蘇不是太子,也不是嫡長子。
在大秦,扶蘇的地位,和胡亥的地位,他是沒有區別的。
他們都是始皇帝的兒子,而且當時胡亥手上是拿了登基詔書的。
扶蘇要是不自殺,他要是反了,大秦是必亡的。
首先扶蘇一反,他沒有大義支持,他的造反隻會造成兩個結果。
輸,大秦國力削減,蒙恬兄弟手下三十萬的部隊被消滅,六國餘孽起兵反秦。
贏,天下各方共同起勢,那時候天下反賊打的旗號,就不是複國了。
而是遵從皇帝胡亥指令,為秦二世胡亥複仇,討殺反賊扶蘇。
公子扶蘇就是看明白了這一點,他才會自殺的。
他的自殺是為了大秦,他在賭他弟弟能夠處理好大秦的事務,能夠將大秦安定下來。
然而他賭輸了,大秦並沒有因為他的自殺,而免於浩劫。
所以,秦亡的鍋,還真得始皇帝來背,還不能隻背一點。
秦始皇但凡立個太子,秦也不至於亡的這麽快。】
前麵我們也說了,大秦賦稅大概是十二取一的樣子。
這個稅收在古代,其實是真的不算重。
要知道大漢立國之初,為了修養,為了籠絡民心。
給出的稅率也是十五稅一,所以十二稅一,真不能算重稅。
而且西漢也就在開始的時候有十五稅一,後麵雖然也有過三十稅一,但最後西漢的主流交稅,還是十稅一,武帝時期更重一些。
這不是我瞎說的,西漢的十稅一是有出土文物證明的,張家山漢簡中就明確的記載了這個事情。
這稅收可比大秦還重。
說大秦賦稅重的原因,主要來源。
其實是董仲舒說的三取其二。
後班固又在漢書上記載,秦稅取半。
但漢為秦之後,這話語有多少可信,是否有抹黑前朝的行為,那就不得而知了。
可能,就是一班幫閑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
恩,沒錯,這句話真是魯迅說的。
反正根據目前我們出土的裏耶秦簡,和雲夢秦簡來看,董仲舒和班固的話,似乎是真的在抹黑秦始皇。
畢竟秦二世而亡嘛,嬴政又無宗族後裔,記載也基本都被銷毀了,還不是任他們說去?
但也有可能,他們說的情況是胡亥時期的,隻是他們將這些情況全部放在了始皇帝頭上而已。
說完賦稅律法,那就再說說焚書坑儒和巡遊求仙了。
這兩項其實是要放在一起講的。
首先巡遊求仙,這必然是始皇帝的一項昏庸之舉,始皇帝早亡大致也是吃仙丹吃的。
這個你就是再怎麽吹始皇帝你也別洗了。
雖然始皇帝的陵墓沒有打開,也沒有對他的屍體進行檢測。
但他的死因大概率就是重金屬中毒,毒素沉積之後一朝爆發而死。
基本上不可能是什麽慢性病,因為如果始皇帝當時就有慢性病的話,他不可能帶病去巡查的。
而且就算有病重的情況,但凡有個幾天的時間,也足以讓始皇帝安排後麵的事情了,而不是突然暴斃。
出現這種情況,那隻能是積年累月的毒素一朝爆發,直接就讓始皇帝失去了安排後事的時間。
而焚書坑儒,這應該也是始皇帝察覺到了那些方士術士在騙他。
所以他便殺了一些方士,術士,燒毀了一些雜七雜八的書籍。
一開始,大家稱秦始皇的這行為是焚詩書,坑術士,並沒有說他坑殺儒生的。
但到了西漢之後,就有人說始皇帝坑殺的是儒生了。
總的來說,這應該就是始皇帝在發現自己上當之後,對騙子的一場殺戮而已,談不上什麽過錯之類的。
至於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之類的,這些就不要說了,儒家對於一切喜歡戰爭的皇帝都有類似的評價,隻要能打贏,這評價不算什麽差評,但要是打輸了,這就不是什麽好評了。
.........
總結一下,大秦,律法確實嚴苛,秦始皇本人也確實在某些方麵,也出現了一些昏招。
但是綜上所述,似乎大秦在秦始皇時期,雖然有著這裏那裏的小問題,但不能說秦亡歸於始皇帝。
可是,他的過錯,正如他的功績一樣,他最大的功績是製度。
那麽他最大的過錯,也源於一處製度。
一處他沒有去遵守的製度,嫡長子繼承製。
這個始於商末的製度,秦始皇沒有去遵守,所以秦亡於二世,大秦國祚隻有14年。
但凡秦始皇立了皇後,立了嫡子,立了太子。
那就算他死在沙丘,趙高,李斯,胡亥這三個貨能把皇位拿走?做夢去吧!
不,不應該這麽說,應該說,哪怕就算是始皇帝早立胡亥為太子,大秦也不至於二世而亡。
若在名義上立的胡亥為太子,胡亥也不至於一直被趙高拿捏。
胡亥會在前期,就取得大量朝臣的擁護,趙高想要拿捏胡亥很困難的。
可胡亥後麵因為是依靠趙高李斯,製作了假聖旨登基,所以才會被一直拿捏。
所以,後麵胡亥才會大肆屠殺大秦宗室,大量屠殺朝臣,這一部分是他的昏庸,還有一部分是因為他怕呐。
他怕這一切被揭穿,他怕這失去這一切。
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秦帝國的快速滅亡。
若是立胡亥為太子的話,就算胡亥昏庸,有群臣和宗室的幫助,大秦四年也亡不了。
至於說扶蘇為什麽會自殺,為什麽沒有反抗之類的。
夥計們,原因也是這原因,扶蘇不是太子,也不是嫡長子。
在大秦,扶蘇的地位,和胡亥的地位,他是沒有區別的。
他們都是始皇帝的兒子,而且當時胡亥手上是拿了登基詔書的。
扶蘇要是不自殺,他要是反了,大秦是必亡的。
首先扶蘇一反,他沒有大義支持,他的造反隻會造成兩個結果。
輸,大秦國力削減,蒙恬兄弟手下三十萬的部隊被消滅,六國餘孽起兵反秦。
贏,天下各方共同起勢,那時候天下反賊打的旗號,就不是複國了。
而是遵從皇帝胡亥指令,為秦二世胡亥複仇,討殺反賊扶蘇。
公子扶蘇就是看明白了這一點,他才會自殺的。
他的自殺是為了大秦,他在賭他弟弟能夠處理好大秦的事務,能夠將大秦安定下來。
然而他賭輸了,大秦並沒有因為他的自殺,而免於浩劫。
所以,秦亡的鍋,還真得始皇帝來背,還不能隻背一點。
秦始皇但凡立個太子,秦也不至於亡的這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