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局勢的緊張,楊橋鎮與周邊地區的氣氛已然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一場大戰仿佛懸在每個人的心頭,隨時可能爆發。廂兵們,這些平日裏或許訓練有素但鮮少實戰的士兵們,此刻也意識到了即將到來的生死考驗。他們深知,唯有全力以赴,方能在這場未知的較量中求得一線生機;無論是失敗還是逃亡,都不會有好下場。


    楊橋鎮外南麵的戰鬥首先打響,趙令蠙一聲令下,弓箭如雨點般密集射出。然而,這第一輪的攻擊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大多數箭矢都射向了毫無準備的劉大村村民,而他們的目標——後續的商隊,卻還未進入射程之內。村民們驚恐地轉身想逃,卻未料到,身後的商隊也早已拉滿了弓弦,準備發動反擊。這一幕讓趙令畤更加堅信,楊橋鎮內定有一條大魚。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趙令畤迅速做出部署。他命令設立第二道防線,橋頭與東南道路各增設一道防線,兩道防線之間相隔三十步,全部用馬車堵塞。同時,他還命人在官道兩側的房頂上,每邊布置了五十名連弩手,他們或明或暗地潛伏著,隨時準備發動致命的攻擊。


    就在第二道防線剛剛布置完畢之際,楊橋鎮再次陷入了火海之中。這一次,火勢更加猛烈,靠近八十裏店橋方向的房舍和道路都被火焰吞噬。鎮內的臨泉縣知縣和兩千多官兵在火勢的逼迫下,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火勢蔓延而無能為力。在這危急時刻,五百餘名身穿走鏢服侍的人突然朝八十裏店橋衝殺而來,雖然距離還有三裏之遙,但他們的氣勢已經讓人感受到了強大的壓迫感。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趙令畤立即做出反應。他命令侍衛拿著擴音器向橋西頭的人群喊話:“往北逃!往北逃!你們身後有悍匪!”然而,這喊話聲剛剛喊了兩聲,就有暗器從人群中飛來。幸運的是,喊話的侍衛反應機敏,利用擴音器接住了暗器。與此同時,兩側的屋頂上伸出了四五個擴音器開始同時向橋西喊話:“彎腰往北逃!彎腰往北逃!小心身邊有悍匪!”


    聽到這些喊話聲後,第一時間彎腰往北逃的人們都成功地避過了一劫。而那些原地站立或彎腰的人不跑的人,不幸地全成為了連弩手的靶子。為了控製局麵,幾名弓騎甚至爬上馬車瞄準橋對麵,射擊所有有反抗舉動的人。


    橋頭處戰事才開打,東南方向的官道也開始人頭竄動,出現了不少百姓疾步趕來,意圖逃離這可怕的戰場。房頂的弓騎手並未給他們靠近的機會,一進入射程,便毫不留情地射出箭矢。最初,他們瞄準的是下肢,當發現這項百姓並未因此停止前進時,他們毫不猶豫地瞄準了要害部位。


    趙令畤站在橋頭,望著眼前的混亂,心中焦急萬分。他擔憂敵人點燃,官道兩旁的房舍,那後果將不堪設想。宋時的屋舍大多以木材、茅草、竹等材料建造,一旦起火,極易蔓延成災。幸運的是,東南方向的敵人,暫時沒有放火的意圖。被射了十輪箭矢之後,張莊來的敵人,開始尋找盾牌、木桌、門板等器物作掩護,並等待後續部隊的到來。這給了趙令畤一個喘息的機會。


    然而,不利的消息接踵而至。河麵也出現的貨船起火事件,阻塞了水路,使得水路無法及時馳援。同時,張潛那邊也出現了問題,攔截商隊的馬車突然起火,官兵陷入了混戰之中。更為糟糕的是,楊橋鎮內的2000官兵被敵人困在鎮中,隻能向西撤退。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趙令畤果斷下令:“讓北邊的1000騎廂軍馳援張潛,然後繞後東南官道,從張莊背後殺過來。”


    趙令畤眉頭緊鎖,原本以為楊橋鎮外會安全,未曾想,這八十裏店橋竟成了雙方交戰的焦點。幸運的是,他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偵查弓騎部隊,能確保戰場上的信息暢通無阻。若換作他人,恐怕早已陷入困境,不知會有多少官軍被困楊橋鎮,鎮外的八十裏店橋隻怕也被拿下了。這茶水鋪的掌櫃和夥計,隻怕真是敵人的同夥。


    戰鬥愈發激烈,日頭逐漸西沉,趙令畤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憂慮。他注意到,八十裏店橋的西橋頭已空無一人,而從楊橋鎮跑出的鏢師並未衝向橋頭,反而隔著楊橋鎮南側的溝渠,彎弓搭箭,對趙令蠙的廂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這使得趙令蠙的軍隊兩麵受敵,人數雖多,卻打得異常狼狽。


    在八十裏店橋北,500名廂軍已經與敵人展開了近身肉搏。他們憑借著鋒利的長矛和堅固的盾牌,暫時抵擋住了鏢師裝扮的武人進攻。這些武人身後,還有100騎弓騎手正在緩緩靠近,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同時,東南方向的敵人正推著馬車,頭頂盾或木板,如潮水般壓來。趙令畤見西橋頭暫時安全,立刻調集了50名弓騎手,充實到東南邊的官道方向。為了加強防禦,又派出30名侍衛,前往東南方向拆屋,運去菜油,準備在天黑之後發動反向火攻。好為八十裏店橋附近提供照明,防止敵人夜襲。這些菜油原本是準備用於戶外野餐的,如今卻全送給敵人助興了。


    夜幕降臨,楊橋鎮附近被六處大火映得通紅一片,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遠在40裏外的六一堂都能看見這邊的異常;六一堂的府邸內,家丁們紛紛集結,超過百人的隊伍被迅速派出,前來查探情況。


    正當太陽完全沉下地平線的那一刻,第七處火光也驟然燃起。這火源位於八十裏店橋東南方向的官道旁,兩側的店鋪被潑滿了菜油,火把點燃浸油的被褥後,火勢迅速蔓延,將兩側的店鋪吞噬在火海之中。這一次的火攻,大大減輕了官道方向的壓力,為士兵們提供了寶貴的休息和調整時間。


    趙令畤並未因此放鬆警惕。他深知敵人不會輕易放棄,於是又調迴50名弓騎手加強西麵橋頭的防守。為了確保橋頭的安全,他還派了10名侍衛推著一輛裝滿弩矢的車輛,頂住用作橋頭陣地的馬車。這輛車既為前線送去了緊缺的物資,又加固了橋頭的防禦陣地。


    弩矢的消耗快,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此次出行,趙令畤並沒有預料到會遭遇如此激烈的戰鬥,因此隻攜帶了五千支弩矢。在東南官道的戰鬥中,已經消耗了一千多支,現在橋頭隻剩下三千餘支的儲備。好在守橋的廂軍在這存放了一萬支箭矢,還能消耗一陣。


    夜間的戰鬥對騎兵來說極為不利,潁州地處平原,地勢低窪,麥田、水田、溝渠遍布,為戰鬥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北邊的廂軍巧妙地利用了這一地形,在天色昏暗之際撤到了離八十裏橋五百米遠、寬約兩米的灌溉溝渠邊上。他們利用溝渠的阻礙,成功阻止了騎手衝鋒的威脅。在這兩處火場之間,火光照亮了人的臉龐,但腳下的路卻模糊不清,甚至已有二十餘名騎兵因為地形複雜,不慎將馬腳扭傷,從騎手變成了步兵。


    戰鬥從下午持續到了晚上,趙令畤的軍隊得到了及時的補給,車上有幹糧有水,士氣未減。然而,敵方的境況則大相徑庭。原本悶熱的天氣加上七堆熊熊燃燒的大火,使得戰場上熱浪滾滾,仿佛置身於蒸籠之中。更糟糕的是,由於準備不足,特別是東南方向飄來的菜籽油清香,使得敵軍士兵們又渴又餓,精神與體力都瀕臨崩潰。


    敵人隻能寄希望於衝破防線,到商隊那去解決吃食問題。他們嘶吼著:“衝過去賞黃金百兩,衝過去有魚有肉有女人!兄弟們衝啊!……”


    趙令畤這邊也學乖了,他命令士兵們,等敵人登上八十裏店橋的拱橋頂,,人少時便用弓箭射殺敵人,人多時則利用連弩進行密集火力壓製。對於橋那邊的敵人不再浪費箭矢,讓敵人靠近後再發動致命一擊。


    夜幕降臨,竹哨聲在寂靜的夜空中傳遞得很遠。每隔一段時間,便有5名或10名偵騎跑來增援。這些偵騎們不僅帶來了消息,還帶來了兩壺箭支,部分緩解了軍隊的箭矢壓力。同時,他們還利用8音竹哨在屋頂建立了一套通訊係統,使得情報能夠迅速傳遞過來。


    一名偵騎站在趙令畤身邊,聲音中充滿了自信:“報告公子,有50名偵騎正在趕來支援;徐隊長也帶領100名偵騎,順著西麵的溝渠悄悄摸過來,已經到達了4裏外的郭莊附近;張潛的隊伍在廂騎的幫助下成功解圍,正往東郭溝方向而去。廂騎天黑後,改步行繞後張莊進攻,預計還需要些時間。”


    趙令畤聽後哈哈大笑,對所有人高聲喊道:“將士們!援軍馬上就到!隻要再堅持一會兒,勝利就屬於我們!”他轉身對偵騎說:“命令徐隊長順著溝渠,先增援楊橋鎮南麵的趙令蠙,打散敵人之後,再調200廂軍從後麵偷襲楊橋鎮出來的敵人。”


    接著,趙令畤又詢問了張莊方向的敵人情況。弓騎迅速吹了一陣竹哨,然後仔細聆聽一會兒,迴答道:“張莊方向集結了800餘名莊丁,正準備從官道兩側繞過來襲擊我們。不過請將軍放心,北邊已經有五十名弓騎埋伏在那了。公子隻需注意橋南方向,南邊需要繞行一大段路程,暫無危險。”


    趙令畤沉穩地點點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毅和冷靜。他果斷地命令道:“讓那些已經趕到的弓騎迅速前往橋頭南邊,進行騷擾和設伏。”隨著局勢越來越明朗,趙令畤的心中雖然放鬆了一些,但對楊橋鎮背後勢力,更加的好奇與警惕了。


    正當趙令畤以為勝利在望之際,楊橋鎮發現突然發起了猛烈的總攻。隻見多輛兩輪馬車被推上了橋梁,車輪滾滾,塵土飛揚。與此同時,後方的敵人弓箭如雨點般密集地射向趙令畤的橋頭陣地。一時間,戰場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然而,趙令畤並沒有慌張。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冷靜應對才能找到破敵之策。他迅速調整戰術,命令八十裏店橋官路兩側,房頂上的弓手們立即調轉方向,支援橋頭陣地。近的用弩,遠的用弓,一時間,石橋上方箭矢如飛,形成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網。


    八十裏店橋,這座長40米的橋梁,此刻成為了雙方交戰的焦點。隨著雙方距離的縮短,連弩的威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隻要推車前進的士兵稍有不慎,露出一點空隙,迎接而來的就是10支,甚至50支的弩矢。敵人雖然勇猛,但在如此密集的火力打擊下,傷亡慘重。很多人的下肢被弩矢射穿,紛紛被同伴丟下橋去。


    這是一場關乎生死的較量,不能有絲毫的鬆懈。趙令畤果斷地將最後的侍衛全部派上戰場,同時從東南官道的守衛中,緊急抽調了50名弓騎迴來,讓他們稍作休整,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


    趙令畤這邊的弓矢消耗巨大,他果斷地命令道:“找些能燒的馬車,推到橋頭,放火燒車。”才修整幾分鍾的50名弓騎立即行動起來,他們找到了10輛裝著布匹、柴火等易燃物品的馬車,迅速推到橋頭。幾個方向同時點火,火光熊熊,瞬間照亮了夜空。


    隨著火勢的蔓延,守橋的弓騎和侍衛們得到了片刻的喘息。他們背靠著岸邊的馬車陣地,打開水囊補充水分。體力尚可的戰友則檢查身邊的人是否受傷,為傷者做簡單的包紮處理。傷重的人則被抬到茶水鋪裏,由懂些醫術的弓騎進行救急處理。


    為了讓火燒得更旺,趙令畤命令還有些體力的侍衛們,拆茶水鋪以外的房屋,將木材都丟向橋頭。橋頭的敵人被熊熊烈火烤得無法忍受,紛紛後撤。然而一旦陣型有所鬆動,就有箭矢射向他們。在火光和箭矢的雙重打擊下,敵人足足丟下了20多具屍體,才艱難地撤過了石橋的最高處。


    這並非真正的國戰戰場。楊橋鎮的遼探,雖然擁有馬匹之優勢,但在裝備上卻顯得捉襟見肘。他們是走南闖北的商隊,這些商隊隻有弓、箭、刀、短矛、盾牌等“五兵”,但他們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過人的勇氣。


    對麵似乎認清了形勢,沒有張莊方向武力的配合,僅憑自己是無法拿下八十裏店橋的。橋下的解崗溝雖然不深,但寬度卻令他們望而卻步。最終,他們決定先向北,再向西分派人手,準備另尋渡口。


    趙令畤站在高高的房頂上,將這一切盡收眼底。他微笑著對一旁的偵騎說道:“楊橋鎮的敵人,已經開始向西或向北尋找渡口了,務必提醒水軍注意。”


    正如趙令畤所料,八十裏店橋橋西頭的敵人突然改變方向,向西疾馳而去。趙令畤心中一動,眉頭緊鎖,似乎意識到了什麽。他迅速思考後,對偵騎說:“不妙,他們可能發現了徐寧的蹤跡。速速傳令,讓徐寧務必小心,確保船隻安全,防止敵人搶奪。”


    命令發出不久,八十裏店橋西2裏處就傳來了激烈的唿喊交戰聲。趙令畤站在屋頂上,拿起望遠鏡仔細觀察,隻見雙方圍繞著2艘快船展開了激烈的對射。好消息是,徐寧的部隊已經成功上了南岸,正在偷襲南岸的郭莊和劉大村的商隊;壞消息是,北岸的敵人已經下水向南岸遊去,準備搶奪船隻。船隻上留守的士兵數量不多,他們躲在盾牌後麵,被敵人射得抬不起頭來。


    這一幕讓趙令畤心急如焚。如果不采取行動,楊橋鎮的敵人勢必渡河成功,給己方帶來極大的威脅。與此同時,趙令蠙指揮的廂軍,也意識到了危機的到來,開始迅速往前推進,試圖擊穿兩支商隊的防線,支援徐寧的部隊。


    然而,商隊中似乎也有高人指點。趙令蠙的廂軍才突進50米左右,商隊的車隊就燃起了熊熊烈火。火焰迅速蔓延,把所有通往劉大村方向的道路和田野全部點燃。風助火勢,火焰順著麥田向東燃燒,形成了一道火牆。趙令蠙見勢不妙,隻能命令廂軍退守八十裏店橋。


    趙令畤看到戰局急轉直下,徐寧再不撤退就會被敵人包餃子。他立即對身旁的偵騎說:“傳令給徐榮,讓他立即往西南方向撤退,脫離戰場。同時,讓他燒毀麥田,阻止敵軍南撤。”


    等到趙令蠙一到,趙令畤立即與他換防,並迅速組建了一支由300人組成的混合騎兵隊,拖著裝滿易燃物品的兩輪木馬車,向南疾馳而去。八十裏橋往南6裏便是界南河;郭莊和劉大村,通往南方的道路隻有兩條可選:一條是沿著界南河河堤前行,另一條則是八十裏橋南4裏處的一條狹窄土路。其餘地方都是麥田和魚塘,人可以勉強通過,馬匹在這樣的地形中行進,稍有不慎就可能蹩馬腳,甚至陷入泥潭。


    劉大村的商隊也意識到了形勢的緊迫。他們看到八十裏店橋處,打著火把向南行進的車隊,立刻明白對方的意圖。為了阻止八十裏店橋的南行車隊,他們立即放棄追擊徐榮的部隊,迅速折迴劉大村,沿著通往南邊的村道向南急行。徐榮的壓力頓時一輕,也明白了形勢的變化;迅速組織剩餘的部隊,選擇了另一條向南的村道撤退,並沿途點燃村道兩側的麥田,試圖阻擾後方的追兵。


    這一舉動可把附近幾個村莊的村民嚇壞了。他們紛紛爬上村莊的土牆或木牆,無論靠近的是官兵還是商隊,都彎弓搭箭,阻擾眾人的靠近。火光映照著他們緊張而堅定的臉龐,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讓他們的生活變得岌岌可危。他們沒有選擇,隻有勇敢地站起來,才能保衛一點點麥田不被燒毀。


    這讓趙令畤看到了另一層的希望,他迅速命令一隊弓騎,去八十裏店橋取來擴音器。讓十幾名弓騎打著火把,手持擴音器,對附近的村莊喊話:“放走遼匪全村連坐!放走遼匪全村連坐!放走遼匪全村連坐!”這句話在夜空中迴蕩,如同一道雷霆,震撼著附近每個村民的心。


    徐寧,這位趙令畤的得力助手,被安全地接了過來。經過清點,他們發現還有350多名弓騎可用。他決定利用連坐的威懾力,迫使周邊村民們協助官府,共同抵禦遼探。於是,他命令弓騎們,在遼探即將經過的道路前,不斷喊話,讓周邊村莊的人拿出弓箭,對後麵的商隊展開攻擊,而他們則伺機而動,準備將遼探的隊伍一網打盡。隻要把這幫人困住,勝利遲早是官府的。


    劉大村的商隊,聽到了趙令畤這邊的喊話,受到了附近村莊的弓箭襲擊,商隊首領果斷下令停止前進,與趙令畤的部隊對峙起來。雙方又陷入了短暫的僵持狀態,氣氛異常緊張。


    半個時辰之後,東郭溝方向突然傳來了震耳欲聾的衝殺聲,這聲音仿佛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劉大村的商隊處,匯集了將近1000人的隊伍,開始向南疾行。行進間,他們與周邊的村落展開了激烈的箭矢對射,雙方的戰果都不顯著,但這場戰鬥無疑給楊橋鎮出來的遼匪,帶來了恐慌和不安。尤其是官府派人在前方不斷喊話:“放走遼匪全村連坐!放走遼匪全村連坐!……”給那些試圖逃離此地的隊伍,帶來了莫大的心理壓力。


    就當這支隊伍走到小董莊附近時,一個令人震驚的真相浮出了水麵。原本看似與匪徒對射的小董莊,實則暗中為匪徒提供了馬匹和飲食。這一變故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和憤怒。原本以為在這荒野之中,不會再有任何接應,然而世事難料,變故總是突如其來。趙令畤意識到形勢的嚴峻,他果斷地命令部隊提高警惕,防備附近村落的偷襲,並帶領部隊迅速從大董莊旁繞過,以避免陷入更大的危機。


    一出大董莊的射程,趙令畤便命令士兵點燃了十來輛馬車,熊熊的火焰在土路上迅速蔓延,又一次將原本狹窄的道路截斷。在這片區域,除了大董莊,還有後郭寨村、薛莊等多個村落,它們如同一個個堡壘,守護著這片土地。


    趙令畤將戰場布置於此,不僅是因為此處村莊眾多,更是因為它們都壘起了高高的泥牆作為防護。他希望通過這樣的布局,一方麵可以觀察附近遼探的動向,另一方麵也想看看這附近到底有多少遼探,敢不敢明目張膽地支援楊橋鎮的遼探們。


    就在趙令畤剛剛布置好戰場時,八十裏店橋方向又傳來了震天的喊殺聲。大董莊到八十裏店橋的距離不過短短四裏地,這喊殺聲如同催命的號角,讓楊橋鎮的隊伍,人心惶惶不安。新一輪的攻防戰再次拉開帷幕。


    ……………………………………………………………………………………………


    以下為相關史料或資料,可跳閱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順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順手並收藏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最新章節